第34章 聽一曲沈香救母 看一出游龍戲珠
關燈
小
中
大
年初皇帝按例游相國寺。大相國寺中,閑雜人等無一人。皇帝帶了王安石、鄧綰、蔡確和蔡熠同游。
一行人行至大殿,左右回廊之上各名家皆有墨寶留於上。大家一路看下來,說道:“各家風骨皆有所長。你們看呢?”鄧綰接過話頭:“陛下,依臣之見,若是論氣魄,可比不得大門之上‘大相國寺’四字。”
大相國寺存世已五百餘年,初名建國寺。幾番重建更改至唐睿宗時期,始稱相國寺。至太宗時,再次修葺新門,改原大門為三大門,修成時,太宗親題“大相國寺”四字於大三門之上。
眾人聞鄧綰此言,皆明了,卻只有蔡熠看著他的目光有些許鄙夷。
大家微笑,眾人腳步並未停留。大家問起大相國寺開放之日,寺內是何景象。王相稱未曾逛過這大相國寺有名的大交易場景。於是蔡確接過話頭:“陛下,那可是相當熱鬧,從大三門至院後,皆有賣貨者。類別繁多,琳瑯滿目,可謂無所不有。”
“哦~是嘛,真那般熱鬧。”
“是哩,陛下,我朝物阜民豐,才能使得這大相國寺的萬姓交易如此熱鬧哩。”又是鄧綰,這次終於哄得皇帝哈哈大笑:“萬姓交易,恩,不錯,鄧卿這詞說得好。”
此時,僧堂內傳出一聲佛號,是講法開始了。佛號聽起來深遠莊嚴,即便如此,也掩蓋不了空氣中彌漫的得意的意味。
“蔡推官,那日在大殿之上,你有何話要說?現下說罷。”
那日蔡熠在大家說出退朝後,站了出來說:“陛下,臣請言。”皇帝停下已經側身往右殿走去的腳步,負手側過身,看著低著頭雙手持笏與頭持平的蔡熠,眼睛裏神情覆雜,終於,大家只留下句:“朕乏了,萬事改日再議。”便挽袖而去。
此時,再問起蔡熠,他反應了片刻才想起皇帝指的是哪天。那日他被皇帝制止後,內心很慶幸,有些話是需要分時機場合的。他沒想到皇帝會在此時重提話題,一時不知如何是好的蔡熠,腦中靈光乍現,躬身回稟:
“陛下,臣以為呂知州所言督促世家子弟學習之事,初衷極好。萬物因果相循,種樹之人,理應負護巢之職。因此,欲改世家紈絝習氣,祖、父、叔、伯皆負教導之責。”
“世家各族,亦知覆巢之下無完卵之理,可還是教出這許多不爭氣的子弟。蔡卿可是有好法子?”蔡熠所說,是眾所周知的道理,可做起來就是不簡單,若不然,朝代更疊,世家沒落從何而來?
準備不足,蔡熠一時語塞,蔡確開口道:“陛下,世家蔭恩既是祖、父、伯、叔所造,那護住這蔭恩便是他們之責。依舊例十二至二十歲男子為入學年歲,可著令必送至太學。一年後若不能留在內舍者,罰銅五斤。其祖、父、伯、叔有在朝為官者一人罰銅十斤,一年內不得晉升。”
這律例若出,豈有不督促自家子弟好學者?罰銅事小,不得晉升為大。鄧綰立刻反駁:“陛下,子女教養乃父母之責,若牽連叔伯,未免牽強。臣建議只罰其父。”
蔡熠不經思索,脫口而出:“陛下不可。蔡大人所言極是,為家族造恩蔭者豈一人?”話音剛落,鄧綰即刻反駁。鄧綰其人,當年可是進士及第,禮部第一任官的,口齒伶俐,邏輯清晰,蔡熠在舌戰中,明顯落於下風。
皇帝有些不耐煩了:“好了好了,今日是游大相國寺為民祈福,爭來爭去像什麽話,有事回朝堂上再爭辯。”兩人這才收斂了。
行了一路,大家興致頗高,問了許多關於民俗的問題,說起防火,細到巡火軍每所相距幾何?皇帝對民眾關心至此,大致亦受益於相州、蔡州知州所上的法令折子。當中對新法一陣誇讚。
蔡熠身為開封府推官,對這些基層事相對熟悉,都一一為皇帝解答。皇帝很滿意,順帶讚了他:“蔡卿,你辦案子有自己的見解。就拿日前的世家子弟聚眾鬧事一案來說,按律罰錢是小,引各家長輩督促其閉門思過是大。判得不拘泥於錯,不拘泥於情,不偏不倚,合法合情,甚合朕亦。”
被誇讚者,躬身謙受。其他人附和。氣氛一番靜好。回到垂拱殿中,皇帝最終聽取了蔡確的建議,下旨,將督促世家子弟求學之責分攤於各自家族。
臨了,大家留下王安石和蔡熠,他湊近蔡熠問了一句話,就是這句話讓蔡熠不知那個在紫宸殿上威嚴莊重的年輕皇帝到底是不是眼前此人。那問題便是:“蔡卿,那沈沈香可是國色天香?”
被問著,努力回憶著那日在大堂上問話時,粗略見過的沈沈香的容貌,回答的似是而非,不置可否。聽得皇帝眉頭一皺,一臉嫌棄:“蔡卿,到底是還是不是?你不是見過了嗎?”
這可真是冤枉,清明為官的蔡大人當時的註意力都在案子,哪有心思去思考這沈沈香到底是美還是不美?
皇帝受不了這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模樣,不理他自顧點著頭,笑著道:“朕應沒猜錯。若非傾城,如何引得章、文那兩個世家兒郎做出此等不顧臉面的事來。安石,改日陪朕去瞧瞧。”
這......四下無言,王安石和蔡熠對了下眼神,只得哈哈一笑而過。
逝者如斯,深冬又至。佳節又元夕。
京城繁華依舊,人煙浩穰。皇帝特制燈臺與民同樂,汴京城熱鬧更勝從前。沒了趙將軍的設宴,蔡夫人還是沒能讓蔡熠陪著她和雲英賞燈。因為,蔡大人讓王相公拉著到皇帝跟前賞燈去了。
正所謂天子一言九鼎,果然非虛。
燈會還沒完,大家就拉著王安石和蔡熠便裝出行了。禦臺上與民同樂原來只是個幌子。在蔡熠的安排下,三人入得倚紅樓,非常低調地進了內院,這裏與前院喧嘩之地有些距離,沒有雜七雜八的脂粉味,只有不知名的清香,沁人心脾。
見到沈沈香之時,大家滿意地點了點頭,蔡熠知道,他這是正得意自己判斷正確。沈沈香並不知道這位華服官人的真實身份,只當是閑散郡王。
四人行酒令,彈絲竹好不風流。時過三更,大家已大醺,擋下正要斟酒的沈沈香:“姑娘莫急,先替朕、在下解了心頭疑惑,再喝不遲。”沈沈香眉角微擡:“不知大人有何疑惑?”
“姑娘之容更比芙蓉,如何取了沈香一名,實在煞風景,不如我替姑娘改一改,可好?”
這話聽得王安石和蔡熠不甚尷尬,這大家是真醉了,又說不得,只得暗暗給沈沈香陪笑。
沈沈香卻不當回事掩嘴輕笑:“沈香先謝大人。只是奴婢不能從命。”接著她緩緩給眾人講了個奇妙的故事。
“沈香之母生奴婢後因難產而終,奴婢家鄉有這樣一個傳說。玉皇大帝的外甥女三聖母戀上凡人,並生了個兒子叫沈香。玉帝知道此事後將三聖母壓在華山之下,經受折磨。沈香為救母親,歷盡艱險得到一把神斧將華山劈開兩半,救母親於水火。而沈香劈山那日正是奴婢降生之日。父親為紀念母親也寄寓希望母親重生之願為奴婢取名沈香。雖家父早亡,沈香亦不能忤逆改名,望大人見諒。”
皇帝聽了一席話倒也沒繼續糾纏,倒是王安石心裏想著這女子很是聰明,想了這麽個故事來搪塞。
這一夜神宗皇帝留下了不少詩詞,不過似乎才氣不夠,始終不如後來徽宗風流,能讓後人傳誦。待神宗清醒過來已是翌日酉時,回想起昨夜種種,卻無多少畫面,這顏面可還在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一行人行至大殿,左右回廊之上各名家皆有墨寶留於上。大家一路看下來,說道:“各家風骨皆有所長。你們看呢?”鄧綰接過話頭:“陛下,依臣之見,若是論氣魄,可比不得大門之上‘大相國寺’四字。”
大相國寺存世已五百餘年,初名建國寺。幾番重建更改至唐睿宗時期,始稱相國寺。至太宗時,再次修葺新門,改原大門為三大門,修成時,太宗親題“大相國寺”四字於大三門之上。
眾人聞鄧綰此言,皆明了,卻只有蔡熠看著他的目光有些許鄙夷。
大家微笑,眾人腳步並未停留。大家問起大相國寺開放之日,寺內是何景象。王相稱未曾逛過這大相國寺有名的大交易場景。於是蔡確接過話頭:“陛下,那可是相當熱鬧,從大三門至院後,皆有賣貨者。類別繁多,琳瑯滿目,可謂無所不有。”
“哦~是嘛,真那般熱鬧。”
“是哩,陛下,我朝物阜民豐,才能使得這大相國寺的萬姓交易如此熱鬧哩。”又是鄧綰,這次終於哄得皇帝哈哈大笑:“萬姓交易,恩,不錯,鄧卿這詞說得好。”
此時,僧堂內傳出一聲佛號,是講法開始了。佛號聽起來深遠莊嚴,即便如此,也掩蓋不了空氣中彌漫的得意的意味。
“蔡推官,那日在大殿之上,你有何話要說?現下說罷。”
那日蔡熠在大家說出退朝後,站了出來說:“陛下,臣請言。”皇帝停下已經側身往右殿走去的腳步,負手側過身,看著低著頭雙手持笏與頭持平的蔡熠,眼睛裏神情覆雜,終於,大家只留下句:“朕乏了,萬事改日再議。”便挽袖而去。
此時,再問起蔡熠,他反應了片刻才想起皇帝指的是哪天。那日他被皇帝制止後,內心很慶幸,有些話是需要分時機場合的。他沒想到皇帝會在此時重提話題,一時不知如何是好的蔡熠,腦中靈光乍現,躬身回稟:
“陛下,臣以為呂知州所言督促世家子弟學習之事,初衷極好。萬物因果相循,種樹之人,理應負護巢之職。因此,欲改世家紈絝習氣,祖、父、叔、伯皆負教導之責。”
“世家各族,亦知覆巢之下無完卵之理,可還是教出這許多不爭氣的子弟。蔡卿可是有好法子?”蔡熠所說,是眾所周知的道理,可做起來就是不簡單,若不然,朝代更疊,世家沒落從何而來?
準備不足,蔡熠一時語塞,蔡確開口道:“陛下,世家蔭恩既是祖、父、伯、叔所造,那護住這蔭恩便是他們之責。依舊例十二至二十歲男子為入學年歲,可著令必送至太學。一年後若不能留在內舍者,罰銅五斤。其祖、父、伯、叔有在朝為官者一人罰銅十斤,一年內不得晉升。”
這律例若出,豈有不督促自家子弟好學者?罰銅事小,不得晉升為大。鄧綰立刻反駁:“陛下,子女教養乃父母之責,若牽連叔伯,未免牽強。臣建議只罰其父。”
蔡熠不經思索,脫口而出:“陛下不可。蔡大人所言極是,為家族造恩蔭者豈一人?”話音剛落,鄧綰即刻反駁。鄧綰其人,當年可是進士及第,禮部第一任官的,口齒伶俐,邏輯清晰,蔡熠在舌戰中,明顯落於下風。
皇帝有些不耐煩了:“好了好了,今日是游大相國寺為民祈福,爭來爭去像什麽話,有事回朝堂上再爭辯。”兩人這才收斂了。
行了一路,大家興致頗高,問了許多關於民俗的問題,說起防火,細到巡火軍每所相距幾何?皇帝對民眾關心至此,大致亦受益於相州、蔡州知州所上的法令折子。當中對新法一陣誇讚。
蔡熠身為開封府推官,對這些基層事相對熟悉,都一一為皇帝解答。皇帝很滿意,順帶讚了他:“蔡卿,你辦案子有自己的見解。就拿日前的世家子弟聚眾鬧事一案來說,按律罰錢是小,引各家長輩督促其閉門思過是大。判得不拘泥於錯,不拘泥於情,不偏不倚,合法合情,甚合朕亦。”
被誇讚者,躬身謙受。其他人附和。氣氛一番靜好。回到垂拱殿中,皇帝最終聽取了蔡確的建議,下旨,將督促世家子弟求學之責分攤於各自家族。
臨了,大家留下王安石和蔡熠,他湊近蔡熠問了一句話,就是這句話讓蔡熠不知那個在紫宸殿上威嚴莊重的年輕皇帝到底是不是眼前此人。那問題便是:“蔡卿,那沈沈香可是國色天香?”
被問著,努力回憶著那日在大堂上問話時,粗略見過的沈沈香的容貌,回答的似是而非,不置可否。聽得皇帝眉頭一皺,一臉嫌棄:“蔡卿,到底是還是不是?你不是見過了嗎?”
這可真是冤枉,清明為官的蔡大人當時的註意力都在案子,哪有心思去思考這沈沈香到底是美還是不美?
皇帝受不了這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模樣,不理他自顧點著頭,笑著道:“朕應沒猜錯。若非傾城,如何引得章、文那兩個世家兒郎做出此等不顧臉面的事來。安石,改日陪朕去瞧瞧。”
這......四下無言,王安石和蔡熠對了下眼神,只得哈哈一笑而過。
逝者如斯,深冬又至。佳節又元夕。
京城繁華依舊,人煙浩穰。皇帝特制燈臺與民同樂,汴京城熱鬧更勝從前。沒了趙將軍的設宴,蔡夫人還是沒能讓蔡熠陪著她和雲英賞燈。因為,蔡大人讓王相公拉著到皇帝跟前賞燈去了。
正所謂天子一言九鼎,果然非虛。
燈會還沒完,大家就拉著王安石和蔡熠便裝出行了。禦臺上與民同樂原來只是個幌子。在蔡熠的安排下,三人入得倚紅樓,非常低調地進了內院,這裏與前院喧嘩之地有些距離,沒有雜七雜八的脂粉味,只有不知名的清香,沁人心脾。
見到沈沈香之時,大家滿意地點了點頭,蔡熠知道,他這是正得意自己判斷正確。沈沈香並不知道這位華服官人的真實身份,只當是閑散郡王。
四人行酒令,彈絲竹好不風流。時過三更,大家已大醺,擋下正要斟酒的沈沈香:“姑娘莫急,先替朕、在下解了心頭疑惑,再喝不遲。”沈沈香眉角微擡:“不知大人有何疑惑?”
“姑娘之容更比芙蓉,如何取了沈香一名,實在煞風景,不如我替姑娘改一改,可好?”
這話聽得王安石和蔡熠不甚尷尬,這大家是真醉了,又說不得,只得暗暗給沈沈香陪笑。
沈沈香卻不當回事掩嘴輕笑:“沈香先謝大人。只是奴婢不能從命。”接著她緩緩給眾人講了個奇妙的故事。
“沈香之母生奴婢後因難產而終,奴婢家鄉有這樣一個傳說。玉皇大帝的外甥女三聖母戀上凡人,並生了個兒子叫沈香。玉帝知道此事後將三聖母壓在華山之下,經受折磨。沈香為救母親,歷盡艱險得到一把神斧將華山劈開兩半,救母親於水火。而沈香劈山那日正是奴婢降生之日。父親為紀念母親也寄寓希望母親重生之願為奴婢取名沈香。雖家父早亡,沈香亦不能忤逆改名,望大人見諒。”
皇帝聽了一席話倒也沒繼續糾纏,倒是王安石心裏想著這女子很是聰明,想了這麽個故事來搪塞。
這一夜神宗皇帝留下了不少詩詞,不過似乎才氣不夠,始終不如後來徽宗風流,能讓後人傳誦。待神宗清醒過來已是翌日酉時,回想起昨夜種種,卻無多少畫面,這顏面可還在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