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474.乏善可陳的戰爭
關燈
小
中
大
第474章.474.乏善可陳的戰爭
選擇叛變的新軍軍官並不多,不過十幾個人,但是比例卻很高,起碼占到了被策反人員的一半以上,可見江南權貴們對地方滲透的有多深,影響力有多大。
如果不是安國軍隊士兵們確實不錯,洗腦也算有一定的成效,究竟會有多少人參與叛亂還真不好說。
當然,凡事有弊則有利,這次叛亂對新軍來說也是一次清掃與洗禮,至少剩下的人忠誠度是經受住了考驗的。
沒有內應幫忙打開城門,劉孔昭的軍隊想要攻下南京城難度實在是太大了。既然新軍那邊指望不上了,劉孔昭只能將希望寄托在那些城內勳貴們身上。
劉孔昭希望這些勳貴們能夠發動家丁去奪取城門,只是那些勳貴們還在猶豫之中。
雖然大家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事情敗了誰也逃不掉,但是在安國軍還牢牢控制城內的情況下,發動家丁去奪城門還是有很大風險的。
這種事情沒有一個強力人物領頭,那些各懷鬼胎的勳貴們誰也不會主動去當這個出頭鳥。
黃得功、劉良佐麾下人馬的加入不過是場面看起來好了一點,但是離攻陷南京城起碼還有老大的距離。
沒有更多辦法的劉孔昭只能采取疲兵戰術,欺負安國軍人數較少,輪換時間比較長來做文章,準備每日派人攻城,讓安國軍疲於應對,再看戰局會不會有什麽變化。比如西邊的左良玉突破安國軍阻攔,增援南京之類的。
不過劉孔昭的想法是好的,但是魯若麟已經決定不給他更多的時間了。
連續幾天攻城失敗,城外的叛軍士氣已經比較低落了,這個時候如果給叛軍的主力部隊來個致命一擊,整個叛軍數十萬人很有可能直接就崩潰了。
魯若麟將出擊的時間定在了夜晚,出擊的主力是一直蓄精養銳的一萬騎兵,另外還有三萬新軍士兵協同作戰。在鎮江的林鎮遠部也得到命令早已運動到了附近,就等著今晚來個前後夾擊了。
因為安國軍的夥食舍得下本錢,士兵們基本沒有夜盲癥。而城外的叛軍除了少數精銳,其餘的基本在晚上目不能視,這也是魯若麟將出擊選在晚上的原因之一。
因為叛軍的人數是安國軍的十倍以上,這給了他們很大的安全感,所以劉孔昭他們對於安國軍出城作戰的準備並不是很充足。
加上以那些衛所兵的戰備素養,也不可能指望他們修建多麽牢固的營地,所以當夜幕中,安國軍的騎兵沖破黑暗的時候,非常容易的就沖進了叛軍的大營。
雖然是幾十萬人的大戰,但是整個過程真的乏善可陳。
在安國軍突入叛軍營地後不久,整個叛軍居然就崩潰了,包括那些並沒有受到攻擊的地方。數十萬的大軍,能夠有膽量組織反抗的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並且一觸即潰,根本沒有起到什麽作用。
面對準備充分、戰鬥力彪悍的安國軍,作為主要攻擊目標的黃得功、劉良佐,還有中軍大營裏的那些精銳家丁們的表現並沒有比那些普通的衛所兵好多少,同樣是不堪一擊。
安國軍不管其他的叛軍,追著黃得功和劉良佐的隊伍打,他們是唯一還沒有完全崩潰的軍隊。至於劉孔昭集合起來的那些精銳家丁隊伍,除了一些圍在他身邊逃跑的人,其餘的都跑得沒影了。
都是打過仗的人,只要不是特別忠心的,自然知道這個時候待在劉孔昭身邊有多危險。
這一夜南京城外火光沖天,廝殺聲、叫喊聲連南京城裏都隱約可聞,使得無數人徹夜難眠。
稍微有點頭腦的都明白,這是安國軍出城夜襲了,否則不會鬧出這麽大的動靜,只是他們不清楚城外的狀況,祈禱著劉孔昭他們能夠扛得住。
可惜的是,城外的戰況絕對會讓他們大失所望。
受到攻擊,失去指揮的叛軍現在就像無頭的蒼蠅一樣,只想著向遠離南京城的地方跑,也不管什麽方向和地點了,總之是越遠越好。
數十萬大軍,一夜之間分崩離析。
仗打到後面,安國軍的主要任務已經不是作戰了,而是不停的抓俘虜。可惜的是安國軍人數有限,而叛軍則數量太過龐大,即使後來魯若麟冒險將城中的軍隊又派出去了一些,最後抓到的俘虜也不過二十萬人。其他的叛軍除了極少數被殺死,或者死於混亂,絕大多數都跑掉了。
這場戰爭對魯若麟來說就像是一場鬧劇,除非給魯若麟送來大量的免費勞動力,還有數量龐大的糧草物資,以及收拾那些反對者的借口,並沒有給安國軍帶來什麽麻煩。
天亮之後,城外的戰鬥結果傳回城內,百姓們擔心中帶著竊喜,在安國軍幾個月的治理下,這些百姓內心裏已經認可了安國軍的統治。他們不希望安國軍戰敗,再次恢覆到從前的生活。
城中權貴們則是一片哀嚎,愁雲慘淡。特別是那些公開攻擊過魯若麟和安國軍的官員,更加的惶惶不可終日。
得到消息的朱慈烺嚇得小臉煞白,連忙派出了使者對魯若麟進行慰問,想要彌補一下關系。
此前朱慈烺態度暧昧,內心裏是希望魯若麟戰敗的。畢竟南京掌控在魯若麟手裏,連皇宮裏的侍衛都是安國軍的人,這讓他如何睡得著?
雖然朱慈烺不知道那些叛軍進城後會怎麽樣,但是他認為再壞也不會比現在差,也不知道他是哪裏來的信心。
不過雖然情況很差,但是魯若麟的那些敵人們並沒有絕望,左良玉的大軍成了他們最後的救命稻草。
因為安國軍取得了勝利,所以城內的戒嚴放松了不少,人員已經可以自由流動了,魯若麟的那些敵人們按照各自的小群體又開始三三兩兩的聚集在一起商議對策。
首輔錢謙益府中就來了不少朝中高官,並且絕大多數以東林黨人為主。
“數十萬大軍,一夕之間分崩離析,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哪怕是幾十萬頭豬,也不至於敗得如此難看吧?”此時書房周圍戒備森嚴,錢謙益可以痛快的發洩不滿。
史可法因為拜訪過魯若麟,明白魯若麟的想法和目的,所以對於這樣的結果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但是作為一個非常傳統的人,史可法無法認可魯若麟的做事風格,哪怕魯若麟真的是為百姓著想。所以史可法對於城外的大軍也是報有期待的,希望朝廷和皇帝能夠真正重掌大權,而不是魯若麟陰影下的傀儡。
只是安國軍的戰力實在太恐怖了一些,數十萬大軍一夜之間飛灰湮滅,想想就讓人心裏發寒。這一刻,史可法對於九江的左良玉信心也不是那麽足了。那邊的僵持會不會也是魯若麟做的局?
“元翁,當務之急是要趕緊通知九江的左良玉,要他小心應對,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史可法此刻頭腦非常清醒,提醒道。
眾人聽史可法一說,心裏也是一緊。
南京這邊安國軍兩萬老軍加五萬新軍就把劉孔昭的百萬大軍一夕剿滅,九江那邊可是有整整八萬老軍和兩萬新軍,還有兩百多艘戰艦,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栗。
吏部左侍郎呂大器連忙附和:“史閣老說得對,魯賊狡猾,不可不防。左良玉的人馬現在是我們最後的希望,萬萬不能有失。”
“如此憲之立馬書信一封去給左良玉提個醒,千萬不要著了魯賊的道。”錢謙益吩咐史可法道。
錢謙益狡猾,不想留下書信證據,所以讓史可法去辦這個事。史可法也知道其中的風險,但是他為人正直,一心為國,依然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下來了。
“如今魯賊勢大,往日攻擊過他的官員處境堪憂,不可不防啊。”禮部侍郎姜曰廣憂心忡忡的說道。
“他敢!彈劾有過失的官員是朝廷賦予百官的權力,他還敢打擊報覆不成?”錢謙益想要展示一下百官之首的威嚴和權力,但是總顯得有那麽點底氣不足。
“元翁,如今江南兵權都操持在魯賊一人手中,他要是想要效仿董卓之舉,我們也無可奈何啊。”張慎言說出了大家一直最擔心的問題。
他們這些人之所以如此反對魯若麟,就是因為魯若麟手中的兵權太大了,而且完全不受朝廷控制,這讓這些高官們如噎在喉。
特別是魯若麟行事肆無忌憚,好不在意原來的既得利益階層,這讓他們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危機感。
再參考魯若麟在濟州島和遼南做的那些離經叛道的事情,越發讓錢謙益他們這些江南權貴們覺得魯若麟不是一路人。
政治是看不見血的戰場,既然雙方理念完全不同,自然只有你死我活這一個結果。
面對手握兵權的魯若麟,錢謙益他們只能從外面找援軍,左良玉和劉孔昭的大軍背後都有這些東林大佬們的影子。
“我等士人習聖人文章,持天地正氣,魯賊真要敢肆意妄為,先從老夫的屍體上踏過去!”錢謙益大義淩然的說道。
“對,魯賊真要敢打擊報覆,我等一同赴死,看他還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姜曰廣大聲附和道。
面對魯若麟的刀兵,用自己的聲望和生命做威脅是他們唯一的辦法。
要說這些東林黨人沽名釣譽、黨同伐異,但是裏面的硬骨頭也確實不少。他們一直宣揚仁義道德,也確實有很多人是這樣要求自己的,所以才會蒙蔽住世人。
“如此大戰,魯賊未有只言片語上報朝廷和皇上,已經是完全不將我們放在眼裏了,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我們還是要想辦法除此逆賊,否則司馬代魏之事不遠矣。”張慎言哀嘆道。
“如今看來請外兵已經無濟於事,只能另想他法了。”呂大器眼神中寒光閃過。
既然通過軍隊奪權不能成功,那麽只能從魯若麟本人著手了。就像王允密謀呂布殺掉董卓一樣,同樣也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只是刺殺這種事情實在太下作、太丟臉,而且反噬起來後果太嚴重,朝中官員早就不不這樣幹了。
半天都沒有人開口說破這個辦法,都是享譽大明的士林高官,用刺殺幹掉對手,實在太掉價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為了朝廷,我們不得不如此啊。若是諸位擔心名聲受損,不如此時由我一力承當。”最後還是由史可法背下了這幅重擔。
在場諸人,只有史可法領過兵打過仗,至少在找死士方面比其他人更有優勢一些。
“憲之高義,請受我等一拜。”錢謙益等人動容的起身行禮。
“為了朝廷和皇上,史某不惜一死,區區身後名也顧不得許多了。”史可法一臉正氣的說道。
“魯賊貪生怕死,身邊護衛人馬極多,想要刺殺他絕非易事。憲之如果有什麽需要我們幫忙的地方請盡管開口,我們必定傾囊相助。”錢謙益帶頭表態,得到了其他人的讚同。
“史閣老,此事為絕等機密之事,萬望小心行事。若是沒有足夠把握,還請謹慎行事。魯賊沽名釣譽,現在惡行還沒有彰顯,如果他遇到刺殺未死,只怕報覆會異常殘酷,大意不得。”呂大器叮囑道。
“此事我自有分寸,為了朝廷的將來,諸位就當從來不知道此事,萬事由我一人承擔。”史可法大義淩然,讓人不得不佩服。
“委屈憲之了。”錢謙益嘆道。
“都是為了我大明的千秋萬代,有何委屈。”史可法淡淡的笑了笑。
“既如此,最近這段時間讓朝中百官暫且蟄伏,靜待良機。朝中的那些後起之秀,想辦法送到地方上去吧,盡量為朝廷保留一些元氣。”姜曰廣建議道。
“理應如此。”眾人點頭讚同。
不管刺殺成功與否,只要安國軍還在,後續的風險依然非常大。萬一安國軍官兵不顧一切的報覆,留在南京城裏的人就太危險了。將一些重要人物轉移出去,是非常必要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選擇叛變的新軍軍官並不多,不過十幾個人,但是比例卻很高,起碼占到了被策反人員的一半以上,可見江南權貴們對地方滲透的有多深,影響力有多大。
如果不是安國軍隊士兵們確實不錯,洗腦也算有一定的成效,究竟會有多少人參與叛亂還真不好說。
當然,凡事有弊則有利,這次叛亂對新軍來說也是一次清掃與洗禮,至少剩下的人忠誠度是經受住了考驗的。
沒有內應幫忙打開城門,劉孔昭的軍隊想要攻下南京城難度實在是太大了。既然新軍那邊指望不上了,劉孔昭只能將希望寄托在那些城內勳貴們身上。
劉孔昭希望這些勳貴們能夠發動家丁去奪取城門,只是那些勳貴們還在猶豫之中。
雖然大家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事情敗了誰也逃不掉,但是在安國軍還牢牢控制城內的情況下,發動家丁去奪城門還是有很大風險的。
這種事情沒有一個強力人物領頭,那些各懷鬼胎的勳貴們誰也不會主動去當這個出頭鳥。
黃得功、劉良佐麾下人馬的加入不過是場面看起來好了一點,但是離攻陷南京城起碼還有老大的距離。
沒有更多辦法的劉孔昭只能采取疲兵戰術,欺負安國軍人數較少,輪換時間比較長來做文章,準備每日派人攻城,讓安國軍疲於應對,再看戰局會不會有什麽變化。比如西邊的左良玉突破安國軍阻攔,增援南京之類的。
不過劉孔昭的想法是好的,但是魯若麟已經決定不給他更多的時間了。
連續幾天攻城失敗,城外的叛軍士氣已經比較低落了,這個時候如果給叛軍的主力部隊來個致命一擊,整個叛軍數十萬人很有可能直接就崩潰了。
魯若麟將出擊的時間定在了夜晚,出擊的主力是一直蓄精養銳的一萬騎兵,另外還有三萬新軍士兵協同作戰。在鎮江的林鎮遠部也得到命令早已運動到了附近,就等著今晚來個前後夾擊了。
因為安國軍的夥食舍得下本錢,士兵們基本沒有夜盲癥。而城外的叛軍除了少數精銳,其餘的基本在晚上目不能視,這也是魯若麟將出擊選在晚上的原因之一。
因為叛軍的人數是安國軍的十倍以上,這給了他們很大的安全感,所以劉孔昭他們對於安國軍出城作戰的準備並不是很充足。
加上以那些衛所兵的戰備素養,也不可能指望他們修建多麽牢固的營地,所以當夜幕中,安國軍的騎兵沖破黑暗的時候,非常容易的就沖進了叛軍的大營。
雖然是幾十萬人的大戰,但是整個過程真的乏善可陳。
在安國軍突入叛軍營地後不久,整個叛軍居然就崩潰了,包括那些並沒有受到攻擊的地方。數十萬的大軍,能夠有膽量組織反抗的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並且一觸即潰,根本沒有起到什麽作用。
面對準備充分、戰鬥力彪悍的安國軍,作為主要攻擊目標的黃得功、劉良佐,還有中軍大營裏的那些精銳家丁們的表現並沒有比那些普通的衛所兵好多少,同樣是不堪一擊。
安國軍不管其他的叛軍,追著黃得功和劉良佐的隊伍打,他們是唯一還沒有完全崩潰的軍隊。至於劉孔昭集合起來的那些精銳家丁隊伍,除了一些圍在他身邊逃跑的人,其餘的都跑得沒影了。
都是打過仗的人,只要不是特別忠心的,自然知道這個時候待在劉孔昭身邊有多危險。
這一夜南京城外火光沖天,廝殺聲、叫喊聲連南京城裏都隱約可聞,使得無數人徹夜難眠。
稍微有點頭腦的都明白,這是安國軍出城夜襲了,否則不會鬧出這麽大的動靜,只是他們不清楚城外的狀況,祈禱著劉孔昭他們能夠扛得住。
可惜的是,城外的戰況絕對會讓他們大失所望。
受到攻擊,失去指揮的叛軍現在就像無頭的蒼蠅一樣,只想著向遠離南京城的地方跑,也不管什麽方向和地點了,總之是越遠越好。
數十萬大軍,一夜之間分崩離析。
仗打到後面,安國軍的主要任務已經不是作戰了,而是不停的抓俘虜。可惜的是安國軍人數有限,而叛軍則數量太過龐大,即使後來魯若麟冒險將城中的軍隊又派出去了一些,最後抓到的俘虜也不過二十萬人。其他的叛軍除了極少數被殺死,或者死於混亂,絕大多數都跑掉了。
這場戰爭對魯若麟來說就像是一場鬧劇,除非給魯若麟送來大量的免費勞動力,還有數量龐大的糧草物資,以及收拾那些反對者的借口,並沒有給安國軍帶來什麽麻煩。
天亮之後,城外的戰鬥結果傳回城內,百姓們擔心中帶著竊喜,在安國軍幾個月的治理下,這些百姓內心裏已經認可了安國軍的統治。他們不希望安國軍戰敗,再次恢覆到從前的生活。
城中權貴們則是一片哀嚎,愁雲慘淡。特別是那些公開攻擊過魯若麟和安國軍的官員,更加的惶惶不可終日。
得到消息的朱慈烺嚇得小臉煞白,連忙派出了使者對魯若麟進行慰問,想要彌補一下關系。
此前朱慈烺態度暧昧,內心裏是希望魯若麟戰敗的。畢竟南京掌控在魯若麟手裏,連皇宮裏的侍衛都是安國軍的人,這讓他如何睡得著?
雖然朱慈烺不知道那些叛軍進城後會怎麽樣,但是他認為再壞也不會比現在差,也不知道他是哪裏來的信心。
不過雖然情況很差,但是魯若麟的那些敵人們並沒有絕望,左良玉的大軍成了他們最後的救命稻草。
因為安國軍取得了勝利,所以城內的戒嚴放松了不少,人員已經可以自由流動了,魯若麟的那些敵人們按照各自的小群體又開始三三兩兩的聚集在一起商議對策。
首輔錢謙益府中就來了不少朝中高官,並且絕大多數以東林黨人為主。
“數十萬大軍,一夕之間分崩離析,實在是滑天下之大稽。哪怕是幾十萬頭豬,也不至於敗得如此難看吧?”此時書房周圍戒備森嚴,錢謙益可以痛快的發洩不滿。
史可法因為拜訪過魯若麟,明白魯若麟的想法和目的,所以對於這樣的結果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但是作為一個非常傳統的人,史可法無法認可魯若麟的做事風格,哪怕魯若麟真的是為百姓著想。所以史可法對於城外的大軍也是報有期待的,希望朝廷和皇帝能夠真正重掌大權,而不是魯若麟陰影下的傀儡。
只是安國軍的戰力實在太恐怖了一些,數十萬大軍一夜之間飛灰湮滅,想想就讓人心裏發寒。這一刻,史可法對於九江的左良玉信心也不是那麽足了。那邊的僵持會不會也是魯若麟做的局?
“元翁,當務之急是要趕緊通知九江的左良玉,要他小心應對,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史可法此刻頭腦非常清醒,提醒道。
眾人聽史可法一說,心裏也是一緊。
南京這邊安國軍兩萬老軍加五萬新軍就把劉孔昭的百萬大軍一夕剿滅,九江那邊可是有整整八萬老軍和兩萬新軍,還有兩百多艘戰艦,想想就讓人不寒而栗。
吏部左侍郎呂大器連忙附和:“史閣老說得對,魯賊狡猾,不可不防。左良玉的人馬現在是我們最後的希望,萬萬不能有失。”
“如此憲之立馬書信一封去給左良玉提個醒,千萬不要著了魯賊的道。”錢謙益吩咐史可法道。
錢謙益狡猾,不想留下書信證據,所以讓史可法去辦這個事。史可法也知道其中的風險,但是他為人正直,一心為國,依然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下來了。
“如今魯賊勢大,往日攻擊過他的官員處境堪憂,不可不防啊。”禮部侍郎姜曰廣憂心忡忡的說道。
“他敢!彈劾有過失的官員是朝廷賦予百官的權力,他還敢打擊報覆不成?”錢謙益想要展示一下百官之首的威嚴和權力,但是總顯得有那麽點底氣不足。
“元翁,如今江南兵權都操持在魯賊一人手中,他要是想要效仿董卓之舉,我們也無可奈何啊。”張慎言說出了大家一直最擔心的問題。
他們這些人之所以如此反對魯若麟,就是因為魯若麟手中的兵權太大了,而且完全不受朝廷控制,這讓這些高官們如噎在喉。
特別是魯若麟行事肆無忌憚,好不在意原來的既得利益階層,這讓他們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危機感。
再參考魯若麟在濟州島和遼南做的那些離經叛道的事情,越發讓錢謙益他們這些江南權貴們覺得魯若麟不是一路人。
政治是看不見血的戰場,既然雙方理念完全不同,自然只有你死我活這一個結果。
面對手握兵權的魯若麟,錢謙益他們只能從外面找援軍,左良玉和劉孔昭的大軍背後都有這些東林大佬們的影子。
“我等士人習聖人文章,持天地正氣,魯賊真要敢肆意妄為,先從老夫的屍體上踏過去!”錢謙益大義淩然的說道。
“對,魯賊真要敢打擊報覆,我等一同赴死,看他還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姜曰廣大聲附和道。
面對魯若麟的刀兵,用自己的聲望和生命做威脅是他們唯一的辦法。
要說這些東林黨人沽名釣譽、黨同伐異,但是裏面的硬骨頭也確實不少。他們一直宣揚仁義道德,也確實有很多人是這樣要求自己的,所以才會蒙蔽住世人。
“如此大戰,魯賊未有只言片語上報朝廷和皇上,已經是完全不將我們放在眼裏了,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我們還是要想辦法除此逆賊,否則司馬代魏之事不遠矣。”張慎言哀嘆道。
“如今看來請外兵已經無濟於事,只能另想他法了。”呂大器眼神中寒光閃過。
既然通過軍隊奪權不能成功,那麽只能從魯若麟本人著手了。就像王允密謀呂布殺掉董卓一樣,同樣也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只是刺殺這種事情實在太下作、太丟臉,而且反噬起來後果太嚴重,朝中官員早就不不這樣幹了。
半天都沒有人開口說破這個辦法,都是享譽大明的士林高官,用刺殺幹掉對手,實在太掉價了。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為了朝廷,我們不得不如此啊。若是諸位擔心名聲受損,不如此時由我一力承當。”最後還是由史可法背下了這幅重擔。
在場諸人,只有史可法領過兵打過仗,至少在找死士方面比其他人更有優勢一些。
“憲之高義,請受我等一拜。”錢謙益等人動容的起身行禮。
“為了朝廷和皇上,史某不惜一死,區區身後名也顧不得許多了。”史可法一臉正氣的說道。
“魯賊貪生怕死,身邊護衛人馬極多,想要刺殺他絕非易事。憲之如果有什麽需要我們幫忙的地方請盡管開口,我們必定傾囊相助。”錢謙益帶頭表態,得到了其他人的讚同。
“史閣老,此事為絕等機密之事,萬望小心行事。若是沒有足夠把握,還請謹慎行事。魯賊沽名釣譽,現在惡行還沒有彰顯,如果他遇到刺殺未死,只怕報覆會異常殘酷,大意不得。”呂大器叮囑道。
“此事我自有分寸,為了朝廷的將來,諸位就當從來不知道此事,萬事由我一人承擔。”史可法大義淩然,讓人不得不佩服。
“委屈憲之了。”錢謙益嘆道。
“都是為了我大明的千秋萬代,有何委屈。”史可法淡淡的笑了笑。
“既如此,最近這段時間讓朝中百官暫且蟄伏,靜待良機。朝中的那些後起之秀,想辦法送到地方上去吧,盡量為朝廷保留一些元氣。”姜曰廣建議道。
“理應如此。”眾人點頭讚同。
不管刺殺成功與否,只要安國軍還在,後續的風險依然非常大。萬一安國軍官兵不顧一切的報覆,留在南京城裏的人就太危險了。將一些重要人物轉移出去,是非常必要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