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163章 163錢錢錢

關燈
正如人與人的關系一般,界限感是一種很重要的東西。

元大虎瞧著大老粗一個,實際上心裏頭很是有數。

“在他那個職位上,有的是人想要巴結。”謝薊生細細的親吻著,“你要是真擔心,那就把廠子再做大點,回頭多給薛梅一些工程去做,斷了別人的路子不就成了?”

阮文對這兩口子的底細不是很清楚,驟然間想起不免有些後怕,如今聽謝薊生出的主意,她覺得好笑又好氣,“這是什麽餿主意?真要是想巴結,有的是辦法呢。”

“所以還得端正自身態度。你身上怎麽這麽涼?”

阮文忍不住嘟囔了句,“這邊沒暖氣也沒炕,能熱才謝薊生……”

這聲音顫巍巍的,阮文倒是不冷了,她男人在折騰一些能讓人出汗的事情。

阮文沒太察覺,在某些方面謝薊生是個極為小氣的人,不想讓自家媳婦總想著別人,他自然得用些手段才行。

當然阮文也沒那個精力去關心別人了,她應付這個男人都有些勉強。

……

在杭州這個新年過的還算愉快,阮姑姑久別故土還真不會做什麽杭州菜,最後吃的還是地道的北方菜色。

這邊人生地不熟,不過阮文提出要在阮家老宅建廠後,不少街坊鄰居都來串門,這讓阮姑姑忙碌起來,這個春節沒太寂寞。

至於阮文,她去陵園拜祭了阮家的先人後,便是去找薛梅談建廠的事情。

既然要做這事,那就直接開幹,阮文也不管什麽春節不春節,她在杭州的時間不多,不趁著這段時間把事情盡可能的交代清楚,回頭更麻煩。

薛梅也是個爽快人,她上面沒公婆,娘家唯一的親人就是弟媳婦還有侄子侄女,不用走親戚忙前忙後,索性拉著弟媳婦和阮文聊起了建廠的事情。

她讀的是師範,和建築壓根不挨邊,不過工地跟著那些建築工人跑,倒也能說的頭頭是道,三個女人一臺戲,從初一到初二接連兩天都在討論這事,從材料的采買到建築圖紙,似乎明天就要平地起廠房一般。

元大虎這還是第一次見阮文聊工作,他算是福氣了。

難怪人年紀輕輕就能搞這種發明那種設計呢,腦子是真好使。

“三位領導,我想提醒你們一件事哈。”

阮文有些懵,“元哥你說。”

“你們這廠子是臨湖而建,而且還不止一層,所以和一般的房屋肯定不一樣,我覺得你們是不是參考下周邊廠子的建設?”

他這建議很認真,“當初我們打仗,工兵營就在這上面吃了虧,南邊雨水多,地基得打好,不然容易出岔子。”

這是活生生的例子,有前車之鑒的那種。

阮文點了點頭,“地基的話倒是不用太擔心,不過老元大哥你倒是提醒了我,一定要做好防潮。”

她這廠子是生產日用品,日用品的儲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幹燥通風。

做不好防潮工作的話,那這產品她可不敢往外運。

“防潮的話,那我回頭去建築局和設計院問問,他們應該比較有經驗。”薛梅在小本子上記了下來,她看了眼自家男人,“你怎麽這麽閑,沒客人了?”

“你也不看看幾點了。”元大虎欲哭無淚,這娘們忙起來是六親不認,他都快餓死了好嗎?孩子們吃點零食能糊弄,他一個大人糊弄不來啊。

薛梅這才發現外面的天又黑透了,“我去做飯,阮文你也留下隨便吃點。”

她話音剛落下,謝薊生敲門進了來,把人給接走了。

他今天來的稍微晚了些,阮文好奇,“忙什麽去了?”

“去找了位老朋友。”

小謝同志有些神秘兮兮的,不過回到家裏阮文發現了他的小秘密。

“你老朋友,是設計院的人?”

“之前省城機場規劃認識的。”謝薊生言簡意賅。

阮文翻看著那些小冊子,她到底不是專業人士,對建築方面的事情一點不內行。

現在不一樣了,謝薊生直接給她找來專家,不止是杭州這邊的地質情況,其他城市的也有。

需要註意什麽,用什麽材料最好,方方面面都在這小冊子裏。

阮文看著在那裏看書的人,她放下那小冊子,倒了杯水端過去。

“辛苦小謝同志了。”

“應該的。”他能做的也就這些,能夠幫到阮文就好。

這兩天看著阮文早出晚歸忙裏忙外,謝薊生總得做些什麽才是。

“明天石磊過來,我已經跟飯店訂好了菜,到時候送過來,連帶著老元一塊請了。”

“好啊。”阮文有些好奇,“石磊的父親,什麽樣一個人?”

“你到時候就知道了。”謝薊生將人攬入懷裏,坐在他身前,擁著她看書,“你英語好,讀書給我聽好不好?”

阮文欣然接受,那是一本葉芝的詩集,也不知道他從哪裏弄來的。

正好看到了最膾炙人口的一篇,阮文輕聲讀了起來。

她也想,等到老了,和小謝同志在火爐旁打盹,看著對方臉上的皺紋和花白的頭發,回憶著年輕時候的事情。

謝薊生的宴請,是在大年初三。

這頓飯設在家裏,不過阮秀芝和周建明母子缺席了。

阮姑姑闊別歸來,今天終於得空,就想著去老房子那裏看看,阮家老宅雖好卻並非她的家。她心中的故土其實是當年和阿娘一起住的小院子,原本是打算看一眼就回去,卻不想在這裏遇到了故人耽誤了時間。

阮文這邊先開席,畢竟還有石磊的老父親在,總不能一直等著。

天還沒亮,石磊就是開著車帶上老父親從上海趕來,為的就是喝這一杯喜酒。

石磊這些年喝多了喜酒,早就沒什麽感覺了,奈何家有老父,對這杯酒惦念的很,已經三十多年沒離開上海的人,不到三點鐘就醒來,在家裏忙忙碌碌。

去看小謝和他媳婦,總不能空手去。

前些天老爺子就是找人買了各色土儀,他總覺得謝薊生和阮文都是孩子,特意買了各色的吃食,想著給年輕人帶過去。

不止上海本地特產,還有從百貨公司那邊買來的進口零食,能買到的都買了。

後車廂裏塞得滿滿的,看的石磊哭笑不得,都說隔代親,可他家老爺子對親孫子可沒這麽上心過。

阮文看到後,都以為老爺子這是在搞什麽五鬼搬運。

怎麽弄了這麽多吃的。

雖然和石磊多多少少有有過好幾次的交集,不過這還是她第一次見到石磊的父親。

這位曾經參加過長征的老戰士,幹瘦得像是一把枯柴。

而在看到謝薊生時,這把枯柴就燃燒了起來,渾濁的目光剎那間無比的銳利。

銳而圓滑,是老者看著子孫那愛憐的眼神。

甚至愛屋及烏,看向她時,老戰士都透著歡喜。

當然這不是阮文自戀,因為老戰士真的誇了她,“是個好孩子。”

石磊的父親大名石秋雨,這名字挺文化人的,阮文有些好奇,忍不住多問了句。

“這是小謝他祖母給起的名字,我是個大老粗,不太喜歡這名字,還不如叫我五斤呢,不過她說這名字是有來歷的,說什麽那個李鬼寫的詩,石破天驚逗秋雨,石破天驚,聽著多有氣勢,我就用這個名字了。”

石磊戳穿他老爹的沒文化,“是詩鬼李賀,不是李鬼。”

“管他李逵還是李鬼,反正就是會寫幾句詩,能打仗嗎?”

石磊很是無奈地苦笑,跟自家老爺子沒法交流,不理會他就好。

石老爺子顯然對兒子這苦笑有意見,“咋的,我哪裏說的不對?”

“對對對,不過我覺得老首長給你起這名字,大概還有另一層意思,秋風秋雨愁煞人。”

這老頭,真是愁死個人。

阮文看著這爺倆鬥嘴,忍不住笑了起來。

石家爺倆加起來都有一百多歲了,但十分活潑。

酒過三巡,石老爺子忍不住問謝薊生,“你現在教書習慣嗎?”

他內疚了幾十年,又幫不上謝薊生什麽,甚至還牽連到他的前程,老人家有些不安。

拿慣了槍的人怎麽可能說放下就放下?

他也知道兒孫自有兒孫福,如今老首長的孫子過得還挺好,娶了小媳婦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怎麽看都很好,但他到底不放心。

謝薊生眉眼溫和,全然沒有對汪老的那種不羈,“我們都挺好的,您放心。”

石磊很是無奈,“他呀,就這樣,整天在家嘮叨,說要找老戰友,看能不能再把你調回去,上了年紀的人就喜歡胡思亂想,別跟他一般見識。”

“你小子就會拆你老子的臺,還沒完了是吧!”老戰士拿筷子去敲兒子的腦袋,被石磊躲了過去。

石磊說起了正經事,“你打算在這邊再弄個工廠,那上海那邊不打算擴大生產?我年前還見了明所長,他說你辦事不地道,結婚也不通知聲,他還準備了一份大禮給你呢。”

這話是跟阮文說的。

阮文含蓄的笑了下,“明總他太客氣了。”

石磊:“那是應該的,阮文你不知道?前段時間我們那邊鬧翻了天,就陽歷年前的事情,上面下了正式通知,政府不再給資金支持,那些研究所軍工企業全都傻眼了。”

這件事提了很久,但一直沒有政策落實下來。

怎麽說呢,人都有些僥幸心理,覺得我這工廠重要,我的研究所不可或缺,缺了別人也不會短我的資金。

可誰能想到,這磨磨唧唧了兩年的軟刀子,一下子就下來了,跟斷頭鍘似的哐當落了下來。

一刀切啊!

壓根不給留餘地。

“那些軍工企業往後沒資金了,得自尋出路,上面一拍腦袋讓軍轉民,可那麽多軍工企業,怎麽轉啊?咱們老百姓的消費能力就那些,一個軍轉民多少技術員沒了用武之地,研究了幾十年的技術用不上廠子裏沒效益沒工資,哪有錢花,怎麽帶動消費?”

石磊覺得這就是個惡性循環,他甚至沒想出來出路在哪裏。

說到這事,石磊就長籲短嘆,“我們隔壁那個家屬大院裏整天吵吵嚷嚷的,因為這事有好幾口子都離婚了,研究計算機、研究精密儀器鑄造的研究員現在去搞什麽?他們要去研究液化.氣罐,設計鍋碗瓢盆,他媽的這用得著研究嗎?”

他脾氣一上來也爆了粗口。

明所長所主持的825研究所是搞發動機的,前段時間也接到了通知。上面通知也沒把話說死,倒是還會給一點資金,不夠塞牙縫的那種。

好在825所早有準備,明所長有先見之明,早前就和塗安國一起聯合起來搞副業。

背靠上海,825所的本地市場和海外市場都比較大,生產規模一再擴大,搞副業積攢的資金能夠幫著研究所撐一段時間。

更關鍵的是,明所長是個腦子活絡的人,也沒把全部的賭註壓在衛生巾上,825所去年夏天開了個冰糕廠,掙了不少的錢。去年九月份,明所長去香港考察,借機和香港、日本達成合作,一個搞航空發動機的研究所楞是搞起了醫療設備,折騰起了腎結石碎石機。

出口掙外匯,外匯供發動機研究,算是形成了良性循環。

和省城的413所一樣,825所自救成功,如今即便是上面不給資金,自己也能堅持研究。

可放眼整個華夏大地,又有幾個413所、825所,又有幾個明所長、塗安國呢?

石磊是國安系統的人,過去這三個月看到的最多的就是這種。

“經常有熱心群眾去舉報,我天天跑各個研究所,瞧著他們把那些儀器當破銅爛鐵賣,心疼啊。”

可他能做什麽?他做不了什麽。

聽到類似的話太多了,人都變得麻木了。

他還會生氣,可是這種生氣又是無能狂怒,因為自己無力改變什麽。

“不說這掃興的事了,你們雖然早就領證了,不過今天也是大喜的日子,咱們說些高興的事情。”石磊覺得自己攪了大家的興致有些不對,先自罰一杯,一飲而盡十分的痛快。

薛梅不是特別懂這個,“這軍轉民,很難嗎?”

隔行如隔山,即便是阮文所知道的也相當有限。

“民用技術含量不高,或者說沒什麽技術含量,所以軍工廠的技術員們搞這些就有些大材小用了。”阮文跟她解釋,“過去這些年,我們的工農兵大學生其實走的都是產學研結合的路子,除了部分地區受到影響外,大部分的大學研究成果還是相當不錯的,掌握技術的大學生絕大部分都是進入軍工廠成為技術人員。這個數據我沒做過統計,具體的不太清楚,不過之前聽塗所長提過一句,少說得有七成。”

“那要去做民用,不是暴殄天物?”

這成語用的不算是特別恰當,可也沒太大的錯處。

的確是暴殄天物。

軍工廠的技術員一向都是做頂尖技術研究的,雖然比國外的差了些,可是在國內那也是遙遙領先的,如今斷了軍工的資金,研究所首當其沖。

研究員們一心做研究,有些甚至是醉心於科研世界裏的瘋子,如今讓他們像是尋常人那樣生活,這太難了些。

阮文當初是見識過413所那些研究員們誓與研究所共存亡的不懼生死,所以對這件事深有體會。

“那就沒什麽解決的辦法?”

“現在發展經濟是大頭,軍工廠和研究所缺少資金支持是大勢所趨,我們沒辦法阻攔。”

人是沒辦法和歷史的車輪抗衡的,所能做的,不過是自救。

與阮文而言,那邊是做一個逆行者。

阮文帶著413所自救成功,帶著上海的825所自救成功,還帶著其他幾個研究所自救成功,可是那麽多研究所,她救不過來。

她也沒那麽多錢啊。

錢錢錢,這是一個大難題。

原本低頭的人忽的擡起頭來,“我們得掙錢。”

錢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最好的辦法,這些研究所、軍工企業支撐不下去,不就是因為沒錢嗎?

所以,有了錢就好了。

有了錢就能繼續研究。

薛梅感慨了句,“是得掙錢,可掙錢哪是這麽容易的事情啊。”

“也不難。”阮文看向了謝薊生,“小謝同志,我得回去了。”

她原本是打算安安穩穩過一個寒假的,可是現在歸期提前。

和漢德爾博士達成的協議已然起效,算著時間,從西德運來的聚丙烯的生產線也該到了。

她最近也沒顧上問陳主任,等過會兒打個電話。

聚丙烯的設備到來,那麽困擾阮文的問題就能解決大半,蝶翼衛生巾和嬰孩用的紙尿褲都可以上市,能夠帶來更多的外匯。

有了錢,問題就好解決了。

阮文看向石磊,“過會兒我跟你們走。”

石磊有點懵,“去上海,找明所長嗎?”

“不是,去上海坐飛機回首都,再回省城。”

這樣快一些,阮文不想耽誤時間,乘坐火車需要太長時間了。

石磊沒想到自己的牢騷話,讓阮文做出這麽個決定,他都有些不太好意思了,不太敢看謝薊生。

“阮文你別沖動。”

從上海發往首都的航班也沒幾趟,一天也才三班而已,即便是到了首都,天也黑了,再去省城也沒火車,還是得耽誤時間。

“沒沖動,從杭州去省城的火車最早也得明天早晨才有,我坐飛機回去的話,明天上午就能回到省城。”

提前一天。

那也夠了,現在她就是在跟時間賽跑,不是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