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資源最大化利用
關燈
小
中
大
“啪、啪、啪……”
隨著一聲聲清脆的鳥銃嘀鳴,徐良一共試射了二十多桿鳥銃,除了有一桿,因為鉛彈沒有夯實,出現了啞火,重新填彈夯實後正常,其餘的鳥銃,都沒有任何異常。
李元慶微微點了點頭,並沒有再讓徐良繼續試射下去。
像這種機械的東西,出現故障,也是在所難免,哪怕是後世精密的電子儀器,高端汽車,也會有一些小問題,李元慶也可以接受,但這些問題,必須在可控的範圍內,絕不能出現重大隱患,比如炸膛,危機到了使用士兵的性命,這是李元慶絕對無法容忍之事。
“徐兄弟,你們做的不錯。”看著徐良緊張的模樣,李元慶笑著表示了肯定。
徐良不由如釋重負,剛才那桿鳥銃啞火,也讓他的心,提在了嗓子眼上。
人畢竟不是神,想要一點錯誤都不犯,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若要因為一點小錯誤,就把人一棍子打死,這卻也並不是可取之道。
士為知己者死。
李元慶的寬容,也更讓徐良感動不已。若是在之前,廣寧的軍府庫中,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就算徐良可以逃過一死,但一頓狠狠的板子,卻是絕少不了的。
“小的謝大人寬容。”徐良重重的對李元慶磕了幾個頭。
楊老爺子幾人也是一起跪倒在地上。
“大人,小的還是有些著急了。若是能再耐住些性子,應該可以做的更好。”徐良跪在地上,恭敬對李元慶磕頭。
李元慶掃視他們一眼,這才將他們挨個扶起來,緩緩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其實不是你們著急,還是我太急了啊。”
李元慶擡頭看了看天空中的太陽,舒緩了一下自己的語氣,“從今日起,鐵匠鋪不要再追求任務的數量,而是要從最基礎的質量做起。我軍現在物資匱乏,便更要珍惜利用已有資源。這樣,鐵匠鋪的任務。”
李元慶想了一下,“主要還是以鳥銃為主,每月的定量,便定在80桿吧。這80桿,你們可保證不出一點茬子?”
說完,李元慶掃視過眾人。
徐良和楊老爺子相識一眼,不由都松了一口氣,120桿的任務,他們著實是有些壓力,主要還是原材料不足,在廣寧城時兩天功夫就能達到的過程,到這裏卻要三天甚至五天。
李元慶一下子縮去了40桿的任務,他們壓力頓然驟減。
徐良趕忙磕頭道:“大人,80桿,小的可用項上人頭擔保,必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
楊老爺子也磕頭,卻道:“大人,80桿的任務小老兒完成沒有問題。可不知,那獎金……”
李元慶一笑,“鐵匠鋪的工作,是我未來長生營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餉銀匯聚的核心。此時非戰時,所有一切工作的評定,都是以質量為主。只要你們每月可保質保量完成任務,我可以向你們保證,必不吝惜賞賜。”
楊老爺子不由大喜,“多謝大人恩德,小老兒必盡心為大人效死。”
徐良也露出了喜意,連連對李元慶磕頭。
“呵呵。都起來吧。時候也不早了。咱們也該吃飯了。走,去飯堂,我請客。”
眾人不由大喜。
……
飯堂在老營,距離鐵匠鋪不遠,一般時候,這些在鐵匠鋪工作的匠戶和工人,早飯在飯堂吃,中飯和晚飯,則是要飯堂那邊的壯女們送過來,因為要趕時間加班工作。
今日,李元慶過來,便給眾人暫時放了個小假,除了留守當值士兵,剩下所有人,中午都去飯堂吃飯。
此時廣鹿島這邊,糧食雖已經有些短缺,但李元慶發了話,負責飯堂的壯女們自然要這些人吃飽,飯菜分量都加的很足。
在華夏的文化裏,飯桌上談請事情,往往是最有效的手段。
除了鳥銃,李元慶也仔細咨詢了徐良和楊老爺子,關於長槍、鎧甲,以及短刀等各種兵器的制作工藝和時間。
之所以給鐵匠鋪這邊,減少鳥銃的制作量,李元慶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主要原因,除了物資不足,還有很大的原因,是李元慶麾下青壯人手不足。
此時,滿打滿算,李元慶麾下的青壯丁口,剛在千人出頭。
戰兵序列,已經不足千人,朝廷那邊,報功的封賞還需過段時日,毛文龍那邊,青壯也不會這麽快就撥下來,畢竟,李元慶現在只是守備職,千餘的青壯數量,已經不少了。
即便李元慶是毛文龍的愛將,這些事情,還是不好太過覬覦,包括陳忠和張盤也是一樣。
如此,鐵匠鋪這邊產能太盛,反倒是一種浪費,倒不如留出一些精力,用來制作長槍、鎧甲、短刀這些兵器。
火器化雖然是未來戰爭的主流,但在此時這個時代,受制於科技樹的發展程度,卻也並不能一味追求火器。
即便是在二戰時,小鬼的槍頭上,也都裝著刺刀。
後世也有調查研究表明,小鬼子在戰爭中,刺刀肉搏的數量,甚至高過全火器對戰的數量。
此時,李元慶這邊最主要的敵人,就是後金的八旗鐵騎。
單以基礎火器化的鳥銃兵,去對陣這些經驗豐富、驍勇善戰的職業戰士,還是太過托大了。
在鳥銃兵之前,必須要有足夠的防護,保證他們可以安全輸出,相輔相成。
如此,最適合的保護兵種,就是長槍兵了。
進可攻,退可守。
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利用部隊的現有資源。
只是,鎧甲方面,沒有太大問題,但在長槍和短刀方面,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具體討論、完善。
長槍的尺度,到底以多少為妙?短刀,又該如何設計?
李元慶也想去部隊一線,與士兵和軍官們仔細探討之後,再做決定。
古人言,‘兵不在多而在精。’
此時這般條件,不論是李元慶還是毛文龍本部,資源都實在太有限。
就如同後世的島國,必須要資源最大化利用。
吃過了午飯,李元慶又帶著徐良和楊老爺子,視察了鐵匠鋪的幾個打鐵爐和煤炭、柴火倉儲,一切都井井有條。
李元慶也有些詫異,正巧碰到渠敏秋過來檢查工作,這才解開了疑惑。
原來,之前張蕓娘和渠敏秋已經經過了仔細分工,張蕓娘負責統籌全局,渠敏秋負責找補遺露,這鐵匠鋪,張蕓娘不懂,一直都是渠敏秋來安排。
渠敏秋之前便掌控廣寧的張氏寶豐堂,管理經驗豐富,她用她商人的那一套,來管理鐵匠鋪的工作,效果自然非常不錯。
這其實就像後世早些時候的國有企業和第一批私人新興企業,盈利模式的不同,註定效率也有很大不同。
國有企業,因為有政策的扶持,好點壞點,鋪張點,浪費點,都有國家來買單。但私人企業因為盈利的問題,必須要保證老板賺錢,所以在管理上會更加嚴格,更加牢牢控制成本,效率自然會有提高。
到後來市場化之後,這種區別,才逐漸變小。
像是這些匠戶們,在廣寧軍府庫工作的時候,各種原材料雖然不缺,設備也很先進,但卻不能保證他們個人的利益,‘出工不出力’的狀態,便不能避免。
而此時在廣鹿島的鐵匠鋪,資源雖然有限,設備也不夠先進,但李元慶卻能保證他們本身的利益,他們自然也會更加努力,做出好的產品,來贏得李元慶更多的財物賞賜。
這就等同於李元慶率先將廣鹿島的鐵匠鋪,進行了私有化改革,即便訂單是由他自己來定。
離開鐵匠鋪,回到住處已經是晚上。
按照‘輪流制’,今晚李元慶要歇息在渠敏秋這裏。
廣鹿島雖然條件差些,但渠敏秋的生活習慣,仍然很精致,她親自去炒了幾個小菜,又給李元慶溫了壺熱酒,這才在藕兒的服侍下,和李元慶共進晚餐。
坦白說,雖然李元慶是純正的泥腿子出身,卻也很享受渠敏秋這種帶有一絲小資情調的小日子,一頓飯吃的舒服而又愜意。
晚上,例行完工事,交了公糧,躺在渠敏秋溫暖的被窩裏,李元慶這才有時間,跟渠敏秋說些私密的悄悄話。
“敏秋,你大哥那邊有消息了麽?那批糧草,什麽時候能過來?”李元慶摟著渠敏秋的纖腰道。
渠敏秋雖然已經‘喪身’在廣寧城張家大院的那場大火,但她卻一直以廣鹿島豪族的另一個身份,與渠家保持著聯系。
這也是李元慶刻意而為之。
遼海畢竟資源太有限,渠家這種豪商雖然不地道,但在講究信譽的這個時代,他們的信譽還是不錯的,再加之他們膽大,只要有銀子賺,什麽事情都敢做。
李元慶也需要他們,為己方提供一些基礎的交換。
渠敏秋道:“今年的糧食收成不好,現在還不到下新糧的時候,渠家存糧不多,還要先供應那邊。元慶,我估計,可能要到3月底,或者是4月初,大哥那邊才能過來。”
李元慶點了點頭,渠家首先要保證老主顧,這也是人之常情。
畢竟,與那些大頭相比,李元慶這兩萬兩銀子的貨,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此時,已經是二月末,再撐一個多月,李元慶這邊有些難處,但卻還不至於不能堅持。
“對了,敏秋,我的賬上,現在還有多少銀子?”
李元慶麾下識字的人不多,商老六識幾個字,但做賬明顯牽強,渠敏秋來到廣鹿島後,這些工作便都是由她來做,也是能者多勞,畢竟是李元慶的禁臠。
渠敏秋想了一下,輕輕咬了咬嘴唇,“元慶,現在你這邊,只有兩萬一千多兩銀子了。若支付了此次糧食交易,就只剩下不足三千兩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隨著一聲聲清脆的鳥銃嘀鳴,徐良一共試射了二十多桿鳥銃,除了有一桿,因為鉛彈沒有夯實,出現了啞火,重新填彈夯實後正常,其餘的鳥銃,都沒有任何異常。
李元慶微微點了點頭,並沒有再讓徐良繼續試射下去。
像這種機械的東西,出現故障,也是在所難免,哪怕是後世精密的電子儀器,高端汽車,也會有一些小問題,李元慶也可以接受,但這些問題,必須在可控的範圍內,絕不能出現重大隱患,比如炸膛,危機到了使用士兵的性命,這是李元慶絕對無法容忍之事。
“徐兄弟,你們做的不錯。”看著徐良緊張的模樣,李元慶笑著表示了肯定。
徐良不由如釋重負,剛才那桿鳥銃啞火,也讓他的心,提在了嗓子眼上。
人畢竟不是神,想要一點錯誤都不犯,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若要因為一點小錯誤,就把人一棍子打死,這卻也並不是可取之道。
士為知己者死。
李元慶的寬容,也更讓徐良感動不已。若是在之前,廣寧的軍府庫中,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就算徐良可以逃過一死,但一頓狠狠的板子,卻是絕少不了的。
“小的謝大人寬容。”徐良重重的對李元慶磕了幾個頭。
楊老爺子幾人也是一起跪倒在地上。
“大人,小的還是有些著急了。若是能再耐住些性子,應該可以做的更好。”徐良跪在地上,恭敬對李元慶磕頭。
李元慶掃視他們一眼,這才將他們挨個扶起來,緩緩道:“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其實不是你們著急,還是我太急了啊。”
李元慶擡頭看了看天空中的太陽,舒緩了一下自己的語氣,“從今日起,鐵匠鋪不要再追求任務的數量,而是要從最基礎的質量做起。我軍現在物資匱乏,便更要珍惜利用已有資源。這樣,鐵匠鋪的任務。”
李元慶想了一下,“主要還是以鳥銃為主,每月的定量,便定在80桿吧。這80桿,你們可保證不出一點茬子?”
說完,李元慶掃視過眾人。
徐良和楊老爺子相識一眼,不由都松了一口氣,120桿的任務,他們著實是有些壓力,主要還是原材料不足,在廣寧城時兩天功夫就能達到的過程,到這裏卻要三天甚至五天。
李元慶一下子縮去了40桿的任務,他們壓力頓然驟減。
徐良趕忙磕頭道:“大人,80桿,小的可用項上人頭擔保,必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
楊老爺子也磕頭,卻道:“大人,80桿的任務小老兒完成沒有問題。可不知,那獎金……”
李元慶一笑,“鐵匠鋪的工作,是我未來長生營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餉銀匯聚的核心。此時非戰時,所有一切工作的評定,都是以質量為主。只要你們每月可保質保量完成任務,我可以向你們保證,必不吝惜賞賜。”
楊老爺子不由大喜,“多謝大人恩德,小老兒必盡心為大人效死。”
徐良也露出了喜意,連連對李元慶磕頭。
“呵呵。都起來吧。時候也不早了。咱們也該吃飯了。走,去飯堂,我請客。”
眾人不由大喜。
……
飯堂在老營,距離鐵匠鋪不遠,一般時候,這些在鐵匠鋪工作的匠戶和工人,早飯在飯堂吃,中飯和晚飯,則是要飯堂那邊的壯女們送過來,因為要趕時間加班工作。
今日,李元慶過來,便給眾人暫時放了個小假,除了留守當值士兵,剩下所有人,中午都去飯堂吃飯。
此時廣鹿島這邊,糧食雖已經有些短缺,但李元慶發了話,負責飯堂的壯女們自然要這些人吃飽,飯菜分量都加的很足。
在華夏的文化裏,飯桌上談請事情,往往是最有效的手段。
除了鳥銃,李元慶也仔細咨詢了徐良和楊老爺子,關於長槍、鎧甲,以及短刀等各種兵器的制作工藝和時間。
之所以給鐵匠鋪這邊,減少鳥銃的制作量,李元慶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主要原因,除了物資不足,還有很大的原因,是李元慶麾下青壯人手不足。
此時,滿打滿算,李元慶麾下的青壯丁口,剛在千人出頭。
戰兵序列,已經不足千人,朝廷那邊,報功的封賞還需過段時日,毛文龍那邊,青壯也不會這麽快就撥下來,畢竟,李元慶現在只是守備職,千餘的青壯數量,已經不少了。
即便李元慶是毛文龍的愛將,這些事情,還是不好太過覬覦,包括陳忠和張盤也是一樣。
如此,鐵匠鋪這邊產能太盛,反倒是一種浪費,倒不如留出一些精力,用來制作長槍、鎧甲、短刀這些兵器。
火器化雖然是未來戰爭的主流,但在此時這個時代,受制於科技樹的發展程度,卻也並不能一味追求火器。
即便是在二戰時,小鬼的槍頭上,也都裝著刺刀。
後世也有調查研究表明,小鬼子在戰爭中,刺刀肉搏的數量,甚至高過全火器對戰的數量。
此時,李元慶這邊最主要的敵人,就是後金的八旗鐵騎。
單以基礎火器化的鳥銃兵,去對陣這些經驗豐富、驍勇善戰的職業戰士,還是太過托大了。
在鳥銃兵之前,必須要有足夠的防護,保證他們可以安全輸出,相輔相成。
如此,最適合的保護兵種,就是長槍兵了。
進可攻,退可守。
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利用部隊的現有資源。
只是,鎧甲方面,沒有太大問題,但在長槍和短刀方面,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具體討論、完善。
長槍的尺度,到底以多少為妙?短刀,又該如何設計?
李元慶也想去部隊一線,與士兵和軍官們仔細探討之後,再做決定。
古人言,‘兵不在多而在精。’
此時這般條件,不論是李元慶還是毛文龍本部,資源都實在太有限。
就如同後世的島國,必須要資源最大化利用。
吃過了午飯,李元慶又帶著徐良和楊老爺子,視察了鐵匠鋪的幾個打鐵爐和煤炭、柴火倉儲,一切都井井有條。
李元慶也有些詫異,正巧碰到渠敏秋過來檢查工作,這才解開了疑惑。
原來,之前張蕓娘和渠敏秋已經經過了仔細分工,張蕓娘負責統籌全局,渠敏秋負責找補遺露,這鐵匠鋪,張蕓娘不懂,一直都是渠敏秋來安排。
渠敏秋之前便掌控廣寧的張氏寶豐堂,管理經驗豐富,她用她商人的那一套,來管理鐵匠鋪的工作,效果自然非常不錯。
這其實就像後世早些時候的國有企業和第一批私人新興企業,盈利模式的不同,註定效率也有很大不同。
國有企業,因為有政策的扶持,好點壞點,鋪張點,浪費點,都有國家來買單。但私人企業因為盈利的問題,必須要保證老板賺錢,所以在管理上會更加嚴格,更加牢牢控制成本,效率自然會有提高。
到後來市場化之後,這種區別,才逐漸變小。
像是這些匠戶們,在廣寧軍府庫工作的時候,各種原材料雖然不缺,設備也很先進,但卻不能保證他們個人的利益,‘出工不出力’的狀態,便不能避免。
而此時在廣鹿島的鐵匠鋪,資源雖然有限,設備也不夠先進,但李元慶卻能保證他們本身的利益,他們自然也會更加努力,做出好的產品,來贏得李元慶更多的財物賞賜。
這就等同於李元慶率先將廣鹿島的鐵匠鋪,進行了私有化改革,即便訂單是由他自己來定。
離開鐵匠鋪,回到住處已經是晚上。
按照‘輪流制’,今晚李元慶要歇息在渠敏秋這裏。
廣鹿島雖然條件差些,但渠敏秋的生活習慣,仍然很精致,她親自去炒了幾個小菜,又給李元慶溫了壺熱酒,這才在藕兒的服侍下,和李元慶共進晚餐。
坦白說,雖然李元慶是純正的泥腿子出身,卻也很享受渠敏秋這種帶有一絲小資情調的小日子,一頓飯吃的舒服而又愜意。
晚上,例行完工事,交了公糧,躺在渠敏秋溫暖的被窩裏,李元慶這才有時間,跟渠敏秋說些私密的悄悄話。
“敏秋,你大哥那邊有消息了麽?那批糧草,什麽時候能過來?”李元慶摟著渠敏秋的纖腰道。
渠敏秋雖然已經‘喪身’在廣寧城張家大院的那場大火,但她卻一直以廣鹿島豪族的另一個身份,與渠家保持著聯系。
這也是李元慶刻意而為之。
遼海畢竟資源太有限,渠家這種豪商雖然不地道,但在講究信譽的這個時代,他們的信譽還是不錯的,再加之他們膽大,只要有銀子賺,什麽事情都敢做。
李元慶也需要他們,為己方提供一些基礎的交換。
渠敏秋道:“今年的糧食收成不好,現在還不到下新糧的時候,渠家存糧不多,還要先供應那邊。元慶,我估計,可能要到3月底,或者是4月初,大哥那邊才能過來。”
李元慶點了點頭,渠家首先要保證老主顧,這也是人之常情。
畢竟,與那些大頭相比,李元慶這兩萬兩銀子的貨,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此時,已經是二月末,再撐一個多月,李元慶這邊有些難處,但卻還不至於不能堅持。
“對了,敏秋,我的賬上,現在還有多少銀子?”
李元慶麾下識字的人不多,商老六識幾個字,但做賬明顯牽強,渠敏秋來到廣鹿島後,這些工作便都是由她來做,也是能者多勞,畢竟是李元慶的禁臠。
渠敏秋想了一下,輕輕咬了咬嘴唇,“元慶,現在你這邊,只有兩萬一千多兩銀子了。若支付了此次糧食交易,就只剩下不足三千兩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