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六國某某:“秦不過是小人得志,盜取大一統……
關燈
小
中
大
春秋戰國那會還沒有諸子百家的說法,於是天幕還貼心地為他們奉上說明。
周之天子諸侯:“……”
諸子百家:“……”
其實他們有人一開始對大一統沒什麽感覺。
其實他們有人一開始對“禮”也沒什麽感覺,甚至有人還反對“禮”,認為“禮”壓制人性,不是什麽好東西。
但天幕站在歷史下游,站在更宏觀的角度將此事敘述一遍後,那些天之驕子,幾乎立刻意識到出現“大一統”對於華夏有多重要。
一旦這種意識出現,他們再去看胡亥敗家:“……”
這敗的不止是秦這個國,也是在敗他們的家啊!!!
——誰家被燒了,讓我去看看!
——原來是我家啊.jpg
孟子的眼神微妙起來:“天下好不容易定於一,胡亥又讓天下重新離析分崩?”
遂怒道:“豎子何敢!胡不遄死!”
……
荀子腦子裏亂糟糟,只能翻來覆去說著自己的理念:“四海之內若一家……天下為一……”
說著說著,他突然眼角往上一提,怒道:“李斯!!!”
他這學生心頭一跳,看過去,就撞上老師荀子銳利的目光。
李斯訕笑:“老師,我……”
荀子隨手執起身旁教鞭,冷笑:“為師所教,你是一句不曾聽到耳朵裏?”
荀子教了李斯什麽呢。
他渴望“天下統一,四海一家”,在游歷各國後,發現秦國最有可能達成這個目標,就教導李斯,不要只**治而不講禮治、。
只重禮,就會造成執法不嚴,功不賞、過不罰的混亂。只重法,就會對民眾壓迫過重,使天下人神思緊繃,如驚弓之鳥。
治國,應當禮法並重。
但看大秦因嚴法覆滅,很明顯,李斯根本沒聽進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荀子敲打著教鞭,加重了音量:“刻三百遍後,交給吾。”
他面前這鮮嫩學生下意識皺皺鼻子,眼神微飄,但在老師嚴厲註視下,還是默默低頭,老老實實回應:“是,斯曉得了。”
荀子一動不動地盯著李斯看,腦子裏忽然有個想法,唇角便微微翹起。
讓李斯來不太穩妥,他有前車之鑒,不如……吾親自入秦?這“大一統”,該有吾一份心血。
——學生李斯苦逼兮兮刻著“水舟之說”時,並不知道自己老師已經包袱款款,打算放棄他,自己去幫助秦國實行禮法並重,讓這個大一統能延續下去了。
……
同樣也有人不服。
秦末。
此時正是項羽大封天下諸侯,自立為西楚霸王之時。
項羽受不住帳內壓抑的氣氛,不大自在地說:“秦之亡已說明郡縣制無法維穩帝國,分封才是正道。爾等莫慌,大一統之勢怎會因區區分封而消亡?諸國紛爭數百年,最終不還是大一統了?”
諸侯心中有緊張,有猶豫,有恐懼,然而更多的是絕不能承認分封有錯的決然。
分封若錯了,他們去哪當王,從哪拿取地位與利益。
於是紛紛附和——
“項王所言甚是。”
“大一統確實不可代替,然而郡縣制並不能維持大一統!”
“分封後的千百年,自然會有他人來進行大一統,天幕不是說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秦也沒那麽重要。”
“秦不過是小人得志,盜取大一統之功罷了。”
劉邦不在其中。
他在霸上。
巨鹿之戰後,天底下最大兩股勢力就是劉邦與項羽,彼時,劉邦實力遠遠不如項羽,他只有十萬兵馬屯軍霸上,而項羽,足足有四十萬,屯軍鴻門。
若此時項羽與劉邦直接展開決戰,劉邦萬萬不是項羽的對手。可惜,項羽只顧著奠定他的霸王地位,忙著分封十八路諸侯,錯失最後良機。
劉邦從鴻門宴上逃回來後,就蹲在軍營裏,哪也不去。
此刻,他擡頭看天幕,很努力地消化天幕給的信息。
“原來是這樣。郡縣制並非不堪,分封制也並非良藥。郡縣……分封……能不能結合在一起呢?”
劉邦默默摸索著。
他也不知前路,不知自己能不能打敗項羽,也不知以後是繼續分封,還是走出其他道路——反正郡縣制如今看來是不太可行,二世而亡的秦就是前例。
再看看天幕吧。說不定天幕會給予更多訊息。
【畫面繼續。】
【胡亥此人,危害的不止是一個秦國,還有周以來,數百年間門好不容易孕育成型的‘大一統’。】
【或許有人認為,大一統必然會出現,就算沒有秦朝,也有其他朝代。實則,看其他大陸的國家是否如此,就能看出來。】
【譬如商朝,商乃城邦式帝國,每攻下一個部落,也無兵力去占有它,而是讓其臣服,要求其定時進貢,然後返朝。】
【另一塊大陸,也有相似制度的國家,其被稱為——】
【羅馬。】
【華夏史書中稱之為大秦國。】
始皇帝沒心思去管什麽“大秦國”了,他雙眼直勾勾盯著天幕為了方便他們理解,放出來的“世界地圖”——天幕所稱。
“蒙恬!蒙毅!記下來!”
就算現在秦朝沒法吞吃那麽多地方,也可以先記下來,留給子孫後代開疆拓土。
而且……
始皇帝露出笑容。
之前一統六國時,欠士兵的地,有地方兌換了。等“欠款”抹平,他就開始修生養息。
蒙恬蒙毅兄弟倆默契地一人記一半,蒙恬還解下外袍,兩人飛快地在衣袍上覆刻地圖。
……
漢武帝也讓臣子記下地圖,自己則對著這幅地圖表露出不忿:“堂堂中國,怎麽只占世界這麽大點地方!後世人都是吃幹飯的嗎!”
武將們有些蠢蠢欲動:“陛下,臣可以——”
“你們不可以!!!”
大農令顏異大吼著,怒氣沖沖瞪向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家夥:“你們知道打仗要花多少財用麽!出兵十萬,日需千金,這錢你們出?”
——大農令就是負責政策上各項開支的官員。
他近乎狂暴地指著那些將領,問他們:
“你們算過你們領兵打仗時,士兵所用武器制造出來需要多少錢財嗎?”
“你們算過戰馬的飼養與供給嗎!那戰馬比人還金貴,你們當國庫有多少錢!就算可以養得起戰馬,士兵軍餉不需要發嗎?你們勝仗後的賞賜不需要發嗎?”
“你們算過軍糧所需多少?運輸軍糧的耗費,役夫的口糧,役馬、役驢的飼料所需多少?”
“我來幫你們算,千裏運糧,六十餘一!九州之外那些地方,可不止千裏!”
“還有,打下來後,是否安為郡縣?你們可知築衛朔方費數多少?十百巨萬!”
沒有一句在說漢武帝,但字字句句都在說漢武帝。
劉徹被說得一楞一楞的,反應過來後,薄怒:“顏異!你是說朕不該打匈奴?”
顏異連忙搖頭:“臣不曾如此說。”
緊接著,顏異又補上:“臣只是在請諸位將軍認識到打仗有多費錢。陛下可知如今軍費花銷多少?如今大漢有邊兵六十萬,一歲養兵,糧食所需一千六百萬石,軍官俸祿十萬萬錢,士卒衣裝十四萬萬錢,還有……”
將一樁樁花銷列出來,如此行為,實在令人發指!
汲黯“唔”了一聲,添磚加瓦:“也並非不行,陛下可以取少府之金貼補國庫。”
——少府管池澤之稅及關市之資,供給天子私人花費。
劉徹:“……”
連年征戰,國庫疲憊,他經常用少府錢財補充國用,沒有一次舍不得給。
但是……
劉徹看著那世界地圖,想一想距離,想一想軍費花銷……漢武帝咳嗽一聲,立刻皺眉,訓斥將領們:“多大人了,也不動動腦子就叫囂著要打仗。如今剛打完匈奴,府庫空虛,是適合打仗的時候麽!一點也不穩重,朕難道不想開疆拓土?但朕更能著眼海內!”
群臣:“……”
群臣窺著陛下臉不紅氣不喘的模樣,心裏大為讚嘆:不愧是老劉家的,這種話說出口都能淡然處之,一副義正言辭樣子,他們還有的學啊!
……
貞觀年間門。
唐太宗目光炯炯:“好多地!”
想要!
民部尚書再一次站出來:“陛下,我們還管不了那麽多地方。”
唐太宗在這種時候腦子轉得尤其快,他認真地問:“如果打下來後,分封給諸子呢?諸子再分封給諸子的諸子,如此,大唐的觸角就能遍布真正的世界。”
“若是如此,中央便無法一統封國……”
唐太宗站起來,抽出佩劍,劍指天際的地圖,一雙鳳眼湛湛。
“海洋將那些土地分割,每一片大陸擁有一個一統的國家,那也是一統!至於能否一統世界,那就看後代子孫的本事了。”
不知多少帝王將相著眼於海外。尤其是永樂朝,鄭和領命,預備磨刀霍霍向大海。
而天幕依舊在說著羅馬。
【羅馬帝國乃這塊名為歐洲的大陸上的雄主,在周時就存在了,開始從城邦崛起,歷經無數征服之戰,成為一個東起小亞、西抵大西洋的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天幕放出的世界地圖上面某些區域開始變亮。
【這個帝國建立了元首制,元首就是他們國家的最高統治者。】
【他們還采取了行省制——就是由中央直接向行省派遣總督,由總督全權管理地方。】
【聽上去是不是很像皇帝與郡縣制?然而,羅馬帝國的控制力僅限於相近的城邦,其餘地方全靠軍團來威懾,而那些地方的本土勢力仍舊存在,只是暫時臣服羅馬。】
【而羅馬帝國的元首在初期,需要得到元老院的批準與認可才能繼位。而且繼位者有可能是直系親屬,也有可能是在全國選賢舉能。】
【由於元首未有明確的世襲繼承制度支撐,導致羅馬帝國的統治很不穩定。到後來,居然出現了近衛軍拍賣帝國元首位置——誰出價高,這些近衛軍就支持誰。】
【如此混亂。漸漸,便從元首制度發展為了元首共治,也就是由幾名元首分別管理羅馬的不同地方。再後來,理所當然的,便分裂了。分裂成東、西兩方。】
【而這一分裂,便是徹底分裂,再無統一。】
【此時,是東晉太元二十年。】
【這一年,華夏大地亦是處於分裂狀態,政權分別為:東晉,後燕,後秦,西秦,北魏和後涼。】
【然而,一百九十四年後,隋統一九州,結束了這段分裂。】
漢武帝劉徹流露出感興趣的目光:“咦?這是為何?”
大一統,居然不是理所當然的?
再說了,才分個東、西而已,兩邊打一打,誰贏誰吞並誰,這不是很簡單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周之天子諸侯:“……”
諸子百家:“……”
其實他們有人一開始對大一統沒什麽感覺。
其實他們有人一開始對“禮”也沒什麽感覺,甚至有人還反對“禮”,認為“禮”壓制人性,不是什麽好東西。
但天幕站在歷史下游,站在更宏觀的角度將此事敘述一遍後,那些天之驕子,幾乎立刻意識到出現“大一統”對於華夏有多重要。
一旦這種意識出現,他們再去看胡亥敗家:“……”
這敗的不止是秦這個國,也是在敗他們的家啊!!!
——誰家被燒了,讓我去看看!
——原來是我家啊.jpg
孟子的眼神微妙起來:“天下好不容易定於一,胡亥又讓天下重新離析分崩?”
遂怒道:“豎子何敢!胡不遄死!”
……
荀子腦子裏亂糟糟,只能翻來覆去說著自己的理念:“四海之內若一家……天下為一……”
說著說著,他突然眼角往上一提,怒道:“李斯!!!”
他這學生心頭一跳,看過去,就撞上老師荀子銳利的目光。
李斯訕笑:“老師,我……”
荀子隨手執起身旁教鞭,冷笑:“為師所教,你是一句不曾聽到耳朵裏?”
荀子教了李斯什麽呢。
他渴望“天下統一,四海一家”,在游歷各國後,發現秦國最有可能達成這個目標,就教導李斯,不要只**治而不講禮治、。
只重禮,就會造成執法不嚴,功不賞、過不罰的混亂。只重法,就會對民眾壓迫過重,使天下人神思緊繃,如驚弓之鳥。
治國,應當禮法並重。
但看大秦因嚴法覆滅,很明顯,李斯根本沒聽進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荀子敲打著教鞭,加重了音量:“刻三百遍後,交給吾。”
他面前這鮮嫩學生下意識皺皺鼻子,眼神微飄,但在老師嚴厲註視下,還是默默低頭,老老實實回應:“是,斯曉得了。”
荀子一動不動地盯著李斯看,腦子裏忽然有個想法,唇角便微微翹起。
讓李斯來不太穩妥,他有前車之鑒,不如……吾親自入秦?這“大一統”,該有吾一份心血。
——學生李斯苦逼兮兮刻著“水舟之說”時,並不知道自己老師已經包袱款款,打算放棄他,自己去幫助秦國實行禮法並重,讓這個大一統能延續下去了。
……
同樣也有人不服。
秦末。
此時正是項羽大封天下諸侯,自立為西楚霸王之時。
項羽受不住帳內壓抑的氣氛,不大自在地說:“秦之亡已說明郡縣制無法維穩帝國,分封才是正道。爾等莫慌,大一統之勢怎會因區區分封而消亡?諸國紛爭數百年,最終不還是大一統了?”
諸侯心中有緊張,有猶豫,有恐懼,然而更多的是絕不能承認分封有錯的決然。
分封若錯了,他們去哪當王,從哪拿取地位與利益。
於是紛紛附和——
“項王所言甚是。”
“大一統確實不可代替,然而郡縣制並不能維持大一統!”
“分封後的千百年,自然會有他人來進行大一統,天幕不是說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秦也沒那麽重要。”
“秦不過是小人得志,盜取大一統之功罷了。”
劉邦不在其中。
他在霸上。
巨鹿之戰後,天底下最大兩股勢力就是劉邦與項羽,彼時,劉邦實力遠遠不如項羽,他只有十萬兵馬屯軍霸上,而項羽,足足有四十萬,屯軍鴻門。
若此時項羽與劉邦直接展開決戰,劉邦萬萬不是項羽的對手。可惜,項羽只顧著奠定他的霸王地位,忙著分封十八路諸侯,錯失最後良機。
劉邦從鴻門宴上逃回來後,就蹲在軍營裏,哪也不去。
此刻,他擡頭看天幕,很努力地消化天幕給的信息。
“原來是這樣。郡縣制並非不堪,分封制也並非良藥。郡縣……分封……能不能結合在一起呢?”
劉邦默默摸索著。
他也不知前路,不知自己能不能打敗項羽,也不知以後是繼續分封,還是走出其他道路——反正郡縣制如今看來是不太可行,二世而亡的秦就是前例。
再看看天幕吧。說不定天幕會給予更多訊息。
【畫面繼續。】
【胡亥此人,危害的不止是一個秦國,還有周以來,數百年間門好不容易孕育成型的‘大一統’。】
【或許有人認為,大一統必然會出現,就算沒有秦朝,也有其他朝代。實則,看其他大陸的國家是否如此,就能看出來。】
【譬如商朝,商乃城邦式帝國,每攻下一個部落,也無兵力去占有它,而是讓其臣服,要求其定時進貢,然後返朝。】
【另一塊大陸,也有相似制度的國家,其被稱為——】
【羅馬。】
【華夏史書中稱之為大秦國。】
始皇帝沒心思去管什麽“大秦國”了,他雙眼直勾勾盯著天幕為了方便他們理解,放出來的“世界地圖”——天幕所稱。
“蒙恬!蒙毅!記下來!”
就算現在秦朝沒法吞吃那麽多地方,也可以先記下來,留給子孫後代開疆拓土。
而且……
始皇帝露出笑容。
之前一統六國時,欠士兵的地,有地方兌換了。等“欠款”抹平,他就開始修生養息。
蒙恬蒙毅兄弟倆默契地一人記一半,蒙恬還解下外袍,兩人飛快地在衣袍上覆刻地圖。
……
漢武帝也讓臣子記下地圖,自己則對著這幅地圖表露出不忿:“堂堂中國,怎麽只占世界這麽大點地方!後世人都是吃幹飯的嗎!”
武將們有些蠢蠢欲動:“陛下,臣可以——”
“你們不可以!!!”
大農令顏異大吼著,怒氣沖沖瞪向這些唯恐天下不亂的家夥:“你們知道打仗要花多少財用麽!出兵十萬,日需千金,這錢你們出?”
——大農令就是負責政策上各項開支的官員。
他近乎狂暴地指著那些將領,問他們:
“你們算過你們領兵打仗時,士兵所用武器制造出來需要多少錢財嗎?”
“你們算過戰馬的飼養與供給嗎!那戰馬比人還金貴,你們當國庫有多少錢!就算可以養得起戰馬,士兵軍餉不需要發嗎?你們勝仗後的賞賜不需要發嗎?”
“你們算過軍糧所需多少?運輸軍糧的耗費,役夫的口糧,役馬、役驢的飼料所需多少?”
“我來幫你們算,千裏運糧,六十餘一!九州之外那些地方,可不止千裏!”
“還有,打下來後,是否安為郡縣?你們可知築衛朔方費數多少?十百巨萬!”
沒有一句在說漢武帝,但字字句句都在說漢武帝。
劉徹被說得一楞一楞的,反應過來後,薄怒:“顏異!你是說朕不該打匈奴?”
顏異連忙搖頭:“臣不曾如此說。”
緊接著,顏異又補上:“臣只是在請諸位將軍認識到打仗有多費錢。陛下可知如今軍費花銷多少?如今大漢有邊兵六十萬,一歲養兵,糧食所需一千六百萬石,軍官俸祿十萬萬錢,士卒衣裝十四萬萬錢,還有……”
將一樁樁花銷列出來,如此行為,實在令人發指!
汲黯“唔”了一聲,添磚加瓦:“也並非不行,陛下可以取少府之金貼補國庫。”
——少府管池澤之稅及關市之資,供給天子私人花費。
劉徹:“……”
連年征戰,國庫疲憊,他經常用少府錢財補充國用,沒有一次舍不得給。
但是……
劉徹看著那世界地圖,想一想距離,想一想軍費花銷……漢武帝咳嗽一聲,立刻皺眉,訓斥將領們:“多大人了,也不動動腦子就叫囂著要打仗。如今剛打完匈奴,府庫空虛,是適合打仗的時候麽!一點也不穩重,朕難道不想開疆拓土?但朕更能著眼海內!”
群臣:“……”
群臣窺著陛下臉不紅氣不喘的模樣,心裏大為讚嘆:不愧是老劉家的,這種話說出口都能淡然處之,一副義正言辭樣子,他們還有的學啊!
……
貞觀年間門。
唐太宗目光炯炯:“好多地!”
想要!
民部尚書再一次站出來:“陛下,我們還管不了那麽多地方。”
唐太宗在這種時候腦子轉得尤其快,他認真地問:“如果打下來後,分封給諸子呢?諸子再分封給諸子的諸子,如此,大唐的觸角就能遍布真正的世界。”
“若是如此,中央便無法一統封國……”
唐太宗站起來,抽出佩劍,劍指天際的地圖,一雙鳳眼湛湛。
“海洋將那些土地分割,每一片大陸擁有一個一統的國家,那也是一統!至於能否一統世界,那就看後代子孫的本事了。”
不知多少帝王將相著眼於海外。尤其是永樂朝,鄭和領命,預備磨刀霍霍向大海。
而天幕依舊在說著羅馬。
【羅馬帝國乃這塊名為歐洲的大陸上的雄主,在周時就存在了,開始從城邦崛起,歷經無數征服之戰,成為一個東起小亞、西抵大西洋的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天幕放出的世界地圖上面某些區域開始變亮。
【這個帝國建立了元首制,元首就是他們國家的最高統治者。】
【他們還采取了行省制——就是由中央直接向行省派遣總督,由總督全權管理地方。】
【聽上去是不是很像皇帝與郡縣制?然而,羅馬帝國的控制力僅限於相近的城邦,其餘地方全靠軍團來威懾,而那些地方的本土勢力仍舊存在,只是暫時臣服羅馬。】
【而羅馬帝國的元首在初期,需要得到元老院的批準與認可才能繼位。而且繼位者有可能是直系親屬,也有可能是在全國選賢舉能。】
【由於元首未有明確的世襲繼承制度支撐,導致羅馬帝國的統治很不穩定。到後來,居然出現了近衛軍拍賣帝國元首位置——誰出價高,這些近衛軍就支持誰。】
【如此混亂。漸漸,便從元首制度發展為了元首共治,也就是由幾名元首分別管理羅馬的不同地方。再後來,理所當然的,便分裂了。分裂成東、西兩方。】
【而這一分裂,便是徹底分裂,再無統一。】
【此時,是東晉太元二十年。】
【這一年,華夏大地亦是處於分裂狀態,政權分別為:東晉,後燕,後秦,西秦,北魏和後涼。】
【然而,一百九十四年後,隋統一九州,結束了這段分裂。】
漢武帝劉徹流露出感興趣的目光:“咦?這是為何?”
大一統,居然不是理所當然的?
再說了,才分個東、西而已,兩邊打一打,誰贏誰吞並誰,這不是很簡單嗎?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