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54章 “功在千秋。”

關燈
當然不會讓楊廣立刻暴斃,但會讓楊廣沒面子。

楊廣特別好面子,他在《營建東都詔》中布告天下,說自己知道不是用天下供奉一人,知道民惟國本,知道這東都一定要建得節儉。

說得比唱得都好聽,實際上,負責建東都的宇文愷揣摩出來上意,把東都建得又宏侈,又壯麗,帝大悅,還把人升任為工部尚書。

【而後,大業元年三月,楊廣又發河南諸郡男女百餘萬人,開通濟渠。】

【同時,又發淮南民十餘萬疏通、擴大邢溝舊道,改稱山陽瀆。】

【同月,又命人往江南采木,造龍舟、鳳甗、黃龍、赤艦、樓船等數萬艘。】

大業年間。

盡管是說民眾之事,然而挖渠、運木的男女疲憊地邁動步履,垂著脖子,哪有力氣去看天幕。

不停有人精疲力盡到暈在地上,不省人事。

【大業元年八月十五日,楊廣率後宮百僚巡游江都。】

【不可否認,不論是修治江南河還是巡幸江都,確實是為了加強對江南的控制,有其政治與軍事方面的考慮,而非是為了玩樂。】

【或許正因此,有人便覺得隋煬帝與秦始皇一樣,是雄才大略,有治世之意,卻被誤解的明君。】

【但,秦始皇出巡鎮壓天下的時候,可不會這樣——】

天幕放出畫面。

是楊廣修建的龍舟。高四十五尺,長二百丈。共有四重,上重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二重有百二十房,皆飾以金玉。

李世民“哈”地嘲笑一聲,搖搖頭:“秦皇若是在看這個天幕,非要辯駁一嘴不可。”

一樣?

哪裏一樣了!

秦始皇出巡天下時,可沒有把馬車修建得特別大,又是正殿又是朝堂的,更沒有往上面鑲金帶玉。

巡幸江南也並不耽誤隋煬帝享受,而秦始皇,只在回鹹陽時享受一下宮室而已。

【秦始皇出巡時,更不會這樣——】

畫面一變,是浩浩蕩蕩數千艘船只排開,綿延二百餘裏。

宮妃在船上。

文武百官在船上。

衛士在船上。

纖夫也在船上,但需要他們拖船的時候,他們就得上岸去將龍舟船只拖過險灘急流。

那八萬餘人的纖夫,那一條條沾滿纖夫血與汗的麻繩,勒開人皮,纏卷進血肉裏,讓得歷朝歷代心善之人掩面不忍看,許久都未曾緩過來。

【還有這樣——】

船舟上帶食物,楊廣怕不新鮮,而且也無法帶太多吃食,是以,其下令所過州縣,五百裏內都需進獻食物。

往往一州要獻食百車。

漢朝。

蕭何手中的肉羹吃不下去了。抿抿嘴唇,又嘆息一聲:“黎民多艱。”

有的人奢靡到要求一州進獻百車食物,有的人卻是一年到頭肉沫都少見。

【而且,楊廣還將此舉定為升貶之基。進獻美食得讓他滿意者,便提拔升遷,若忤逆者,便貶官削職。】

【天水太守乞伏慧因憐惜境內黎民百姓,做主少獻食物,楊廣大怒,將其削職為民。】

【如此做派,怎能不讓各地官員迎接上駕時,窮極侈靡,攝取民脂民膏供與皇帝。】

【大業元年的短短半年間,楊廣連續下令掘長塹、營東都、鑿運河、造龍舟、巡游江都諸事,役事連綿不絕,役使男女數百萬。】

【一項工程未完,另一項工程又起,黎民無有休息,國力直線下跌。】

【黎民何辜?要被視如草芥,為如此“功在千秋”而付出性命?】

天幕還順帶把楊廣開

鑿的運河河段圖放出來。

楊堅十分暴躁:“功在千秋?這也算功在千秋?是因為修運河?朕也修啊。”

——開皇四年,隋文帝開渠,通漕運。

楊堅吐槽:“而且,朕修運河還沒死那麽多人呢,怎麽就沒人說朕功在千秋?”

……

春秋時期。

吳王夫差先是呆滯,然後狂喜:“這楊廣修的山陽瀆用的不是寡人開鑿的深溝嗎?這條道居然一直到隋時還在?”

他趕緊招來史官:“那楊廣連接前朝所修河道都能好意思說一句‘功在千秋’,深溝是寡人開鑿的,從無到有,難得不比他疏通連接強!”

“快!給寡人記——吳王夫差功在千秋!”

史官:“……”

……

秦二世時期。

胡亥看著那江南運河,猛地吸一口氣:“趙高,那楊廣疏浚的江南運河,其中有一段是不是先帝開鑿的丹徒水道?”

趙高擡眼去分辨,微笑:“是先帝功績。”

胡亥麻溜地從榻上爬起來,興奮地在殿裏轉圈:“既然後世那楊廣能用疏浚丹徒水道誇耀功在千秋,我也可以吧!”

誰蹭不是蹭,父啊,你的功績就借朕蹭一蹭吧。

胡亥傻笑:秦二世胡亥功在千秋——嘿!這話想想就滿身勁。

接力丹徒水道修擴的吳國、漢朝、六朝君王都興奮了。

這讓楊廣最後能接通出江南運河的功績……也有我們的份兒啊!

……

東漢建武年間。

河南尹王梁腦子裏轉著各種雜七雜八的念頭——

“那楊廣修的通濟渠,好像是我先開渠的?”

“但是我當時穿渠引榖水註洛陽城下時,榖水水量不足,導致渠成而水不流,這千秋之功,我是不是不能有份了啊?”

同樣是東漢建武年間,建武二十四年。

司空張純不可置信:“通濟渠?這用了陽渠舊道開鑿新道,怎麽就全算楊廣的功勞了?我的呢?”

——建武二十四年,司空張純穿陽渠,引洛水為漕,增大陽渠水量,使舟船便行,百姓得利。

魏、晉時期維護陽渠的官吏百姓:“……”

北魏時期,認真修繕陽渠的孝文帝:“……”

合著我們什麽功勞也沒有,楊廣是憑空變出一條通濟渠的是吧。

吃第三個饅頭飽了,是直接吃的第三個饅頭,前兩個饅頭不用吃了是吧?

東漢末年。

“通濟渠,前身是戰國時的鴻溝,後被汴渠所代替……”

曹操嘆氣一聲,頗為可惜:“汴渠由於戰亂,早就堙塞了。是吾費人費物將之疏浚整理。可恨吾臉皮不夠厚啊。”

這如果拿出去宣揚一番,說吾曹操功在千秋,不過分吧?

“哦,還有楊廣開的永濟渠,用了吾開鑿的白溝,怎麽不提一提曹孟德之功?”

明明是從古至今,有人開鑿,有人修繕,有人擴建,一代一代接力的河道,怎麽功勞全歸楊廣了?

【再,大業三年五月,楊廣北巡,征調河北十餘郡丁男鑿太行山,開直道九十裏。】

【大業三年七月,發丁男百餘萬築長城。】

【若說開直道還是為了北巡突厥,事態緊急,然而修長城就完全是好大喜功了。】

【為何如此說?修長城沒錯,但只用了二十天完工,就有錯了。】

【當時的禮部尚書宇文弼私底下便與人言:“長城之役,幸非急務。”也就是說,根本不用那麽急迫趕功,倘若楊廣能允許慢修,何至於築長城之丁男死者十分之五、六。】

【宇文

弼此話被人密告楊廣,楊廣怒而誅弼,天下冤之。】

孟子摸了一把自己的臉,發現面上早已滿是淚水。

“何至於死如此多民啊……”

孟子望著長城下累累人屍,心如刀絞。

長城修建是為了抵禦外族,該建,但怎麽能這麽建呢。既然不是急需之事,怎就非要二十日完工呢!

“好苦啊。”淚從眼眶流下,又自嘴角流入口中,孟子望著大業年間黎民,悲從中來:“真的,好苦啊……”

【大業四年春正月,又發河北諸郡男女百餘萬開永濟渠。】

【大業六年,又重新疏鑿和拓寬長江以南運河古道,開出江南運河。】

【直至大業八年首次東征高麗,八年時間裏,楊廣起二十二項力役。】

【除此前所說,還有零零碎碎的役事——如,營建顯仁宮(西苑)、晉陽宮、汾陽宮等,自長安至江都共置離宮四十餘所。】

【共征用人力約三千零十二萬餘人。】

【大業年間人口才不過四千多萬。】

【天下死於役者多矣。】

【於是,黎民百姓苦不堪言,大業六年起,不斷有人起義。從六年至十三年,七年間共起義六十餘起。平均每年出現八支起義軍。】

【僅有大業八年無人起義。】

【這當然不是因為大業八年楊廣消停了,而是因為他在國內哀鴻遍野情形下,不顧民生,要去征討高麗。】

【其率領眾國酋長、群臣百官親征,並且要求一切軍令都需要告知他,才能行動。也就是說,打仗時將軍發現戰機不能立刻出動,還需要先和楊廣匯報,等楊廣批準他動了,才能動。】

【這次征討高麗,楊廣征天下之兵,無問遠近。又發江淮以南水手一萬人,弩手三萬人,嶺南排鑹手三萬人,民夫數萬人。】

【而且,由於路途遙遠,所運之米粗惡,楊廣又下令黎民百姓去買這些米,用百姓的錢來補償自己的損失。】

【由於他大舉發兵,谷價騰貴。】

【哦,這時候還有饑荒。】

【一鬥米值幾百錢。】

黎民百姓有幾百錢去買這些米嗎?

他們當然沒有,是以,逃亡者眾多。為扛過饑寒,開始聚而為盜,剽掠為生。

【如此光景,才不過大業八年而已。】

【七年之後,隋朝方亡。】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