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六十七章 萬裏悲秋

關燈
李汲離開禁城,返歸河西進奏院——也就是崔氏在平康坊內的故宅。

進奏院門前烏壓壓的全都是人,見到太尉儀仗開到,急忙左右分開,躬身施禮。李汲用眼角略微一掃,已知多半是白衣士人,還有幾個青袍、綠袍的小官,大概是正在守選之中。

不用問也知道啊,這一定是前來拜謁,請求薦舉的——倒不一定想入河西幕下,去受邊塞風霜之苦。

正經的朝官,不會李汲甫還京便親身前來拜會,一般情況下要先遣仆役投刺,商定見面的日期,再按時登門。

李汲並不怎麽理會門前諸人,只是微微頷首示意罷了,車馬直入進奏院中。這倒不是他擺架子,而是——實在照顧不過來那麽多人啊,還是先讓屬吏接待,刷一道,遴選幾個有必要見面的,再請入院中吧。

先期趕回來的諸將吏,以及進奏院大小僚屬,都在門內躬身迎候。李汲翻身下馬,與留守諸人相見,好生嘉勉、撫慰。旋即進奏官裴向遞上來幾張紙,說:“此後數日宴請諸吏名單,末等已皆擬就,候太尉定斷後,便發請柬。”

李汲在長安城內頗多親朋故舊,那既然回來了,自然都要見上一面,敘敘別情啦。他早便命從行幕僚與裴向會商,定下名單和宴會的地點來。

親朋很多,身份各異,不可能全都攏一堆,而必須分別宴請。基本上分成三部分:一是舊日幕僚,如盧杞、韓會等,再加上微末時的一些朋友,由盧綸配合裴向擬定人選;二是朝中高官顯宦、世家子弟,由呂希倩協助確定;三是禁軍中武官將校,由元景安協助確定。

內中不包括郭子儀和幾位相熟的宰相——李汲雖然貴為太尉,終究資歷淺、年歲小,按理就應該他親自前往府上去拜訪的。

當下裴向遞上名單,李汲隨手接過,便命呂希倩等人:“君等隨我遠還,必定疲累,且先休歇吧。若有家在京中的,自去便是。”然後招呼裴向:“君可隨我來。”

一方面是要審核和確定宴請名單,另一方面,對於都中情勢,李汲也需要當面向裴向詳細質詢。

他一邊朝後院書齋走,一邊翻撿手裏三份名單,裴向跟隨在後。只聽李汲問道:“三場盛宴,都定在何處啊?”

裴向答道:“故舊之宴,及北衙之宴,自然還是在中曲呂妙真家;重臣之宴,則定南曲張彩鸞家……”

呂妙真家原本是因為菜肴出色,李汲多次包場,宴請友朋,逐漸的,就成為魏博-朔方-河西在京進奏院的固定接待、應酬場所了;但其家終究在中曲,品牌雖響,等級不高,由此接待朝中重臣,便只能於南曲中挑選合適的倡家。

但稟報完設宴地點之後,裴向卻又笑著加上一句:“太尉在河西,恐怕夫人與‘內記室’在側,末吏有些話不便寫在呈文當中……”

李汲詫異地一回頭:“是何事?”

裴向笑道:“因太尉在京時,便常光顧呂妙真家,其後進奏院有所宴請,也皆用的他家,都中乃有謠傳,說是太尉甚愛雲容姑娘之故也……”

李汲愕然道:“雲容,那是誰?”

“是呂妙真假女,去歲方始及笄見客,善能吹笛。”

李汲“嗤”的一聲:“我去歲早不在京中矣,此必呂妙真故意宣揚,為擡自家假女身份,求更多纏頭罷了。”頓了一頓,又問:“素素嫁人後,記得呂妙真又捧二假女,其名似乎都不是雲容……結局如何?”

裴向答道:“其一嫁一落第士子為妻,其二與素素相同,也與商賈為妾——是郁泠長孫, 去歲款其一宴,不期相中,竟花費了二十萬錢與那女子贖身……”

李汲笑道:“郁家還有閑錢啊。”隨即卻又喟嘆一聲:“自我初往呂妙真家中去,忽忽十餘載,竟連當紅的倡婦都已換了三碴了——真正是逝者斯夫!”

他才剛返回長安,白晝獻俘、吃宴,覆入延英問對,確實也挺勞乏的了,乃以此為借口,今晚不見外客。當然啦,倘若李適前來,是不便攔阻的……不過李適沒來,李汲卻為另一人開啟了側門,延請入內。

來人是本在宴請名單中的韓會——既是故吏,理當相見。

去年由裴向接替韓會出任河西進奏官,李汲本意,是召韓會到姑臧來,屬以文書之事,卻被韓會婉辭了。理由是其父韓仲卿病重,恐將不起,他不可能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離開長安城。

果然其後不久,韓仲卿終於撒手西去,裴向揣摩李汲的心思,特意代其準備了一份唁禮,送去韓府上。韓仲卿本為秘書郎,因為政聲頗佳,故此朝命追贈為尚書左仆射,身後倒是頗盡哀榮。

父親去世,韓會理當持喪守孝,但為了家族和個人前途考慮,他護送靈柩歸葬老家河陽後不久,便即返回了長安城,閉門讀書,以熬過三年之期。這回聽說李汲回京,韓會自當來拜,並且還帶來了一個年輕人,和一個小男孩兒。

那年輕人李汲曾有耳聞,乃是韓會之弟韓介,弱冠未仕。至於那男孩兒,瞧上去就兩三歲的樣子,也不怕人,一雙大眼極為靈動,在李汲臉上、身上,來回亂轉。

李汲笑問:“此乃令郎乎,叫什麽名字?”

韓會搖搖頭:“非也,這是舍弟,因其降生時,先考便染病在身,故此起名為‘愈’。”

“韓愈,”李汲撚須笑道,“是個好名字,望能紹繼先人之志,也不負兄長撫育之恩。”隨即拍拍韓會的肩膀:“所謂‘長兄如父’,那麽小的兄弟,要你撫養成人,委實辛苦你啦。”

——————————

再見韓會,是在兩日後的呂妙真家中。

當日宴請的主賓是盧杞盧子良,今為左司員外郎,又是皇太子親信,朝中皆謂將來有入政事堂之望。盧杞之下,則是班宏、杜甫、韓會、韓翃、李端、李老彭等等……還有李老彭年僅十四歲的幼弟李吉甫。

班宏跟李汲是半拉同鄉,李泌兄弟初下檀山,抵達奉天時,便與之結識了,算是積年的老交情。初識時班宏為薛景先幕下掌書記,後從劍南節度使高適為觀察禦史;郭英乂接替高適鎮守劍南,假班宏秘書郎,任為雒縣縣令,旋因崔寧之亂而逃歸長安。李豫登基後,班宏得到重用,如今身為起居舍人,並兼理匭使。

韓翃字君平,是南陽人,天寶十三載的進士,曾入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下,數年前侯希逸為部將李正己所逐,韓翃從之逃歸長安,就此閑居不仕。他和杜甫交情不錯,與盧綸也是舊相識,李汲從前曾經跟他見過幾面。

李端字正已,出自趙郡李氏東祖房,算李汲的從弟。他是五年前來到長安的,一方面借李棲筠之勢,另方面以詩文幹謁權貴,名聲大噪,並終於在去歲考中了進士。李汲宴請李老彭兄弟,李老彭就說了,咱們兄弟行還有一人見在長安,豈可不見啊?請求將李端的名字添入其中。而等入宴了才知道,敢情李端與杜甫、韓翃也都交情不淺。

李汲攜裴向、盧綸等人前來,與諸客見禮,旋即註目盧杞,心意相同,俱都微微苦笑。苦笑啥呢?因為從前不覺得,等到入宴了才發現,在座的竟然有那麽多詩人——杜甫、韓翃、李端、盧綸……就連班宏、韓會和李老彭,也都算文學之士,多少能寫幾首詩的。

在文學方面,主要是這年月的文學方面,李汲自認是個大老粗,不必說了;盧杞長於實務,在文字上也沒什麽水平和建樹,入中朝後便常被人譏諷為“無學”。今日一主一賓,夾在這群文士中間,怕這酒席不易吃得暢快啊。

果然,落座後敘敘別情,打問一下薛景先、楊炎、薛邕、源休、李寡言等故人的現狀——基本上都放在外州——酒方酣時,傳說跟李太尉有一腿的那位雲容姑娘獻罷一曲,突然間伏地求懇,請諸位高才賜詩詠志。

雲容的主要目標並非杜甫——杜子美從前詩作多不合於流俗,自難入倡家之眼,最近幾年麽,又沒啥新作;抑且杜甫才剛因言獲罪,要被轟去山南東道做個小小的司馬啦,長安城內,很快便將磨滅了他的傳說……

雲容所看重的是善抒離別之情的老詩人韓翃,以及近年來在長安城內聲名鵲起的年輕詩人李端——這二位平常難得一見,今天竟然都聚我家來了,那怎麽能夠輕易放過呢?若得二者之一下賜一詩,最好是詠我本人,或者我的笛曲的,那我必定聲價百倍啊!

然而韓、李二人皆讓杜甫——倡家敢瞧不起杜子美,他們倆可不敢,那是前輩啊!雖說韓翃年屆五旬,但真正論起來,他算安史之亂後得名的詩人,跟李端、盧綸是同一代的;而杜甫則屬於安史之亂前那一代,上牽李白、王維、王昌齡之袂,當朝也就賈至賈幼麟可與之共論詩文了。

杜甫才剛被貶,心情正不好,才剛入宴時他就說,此去山川險阻,自己年歲又大了,身體不佳,怕將一去不回……幸好長衛你回朝一次,咱們得以最後見個面,告聲別。李汲乃邀杜甫入河西幕府,他老先生卻說算了吧,我要再年輕十歲,肯定跟你去了,而今怕是禁受不起北地風霜之苦……

由此觸動心事,便徐徐說道:“此去夔州任職,那地方少年時也曾遨游過,古巴東也,江流湍急,巫山險怪,人風剽悍。乃懷思舊日登臨之情,新作一詩,正好用來佐酒。”於是提起一枚筷子來,敲打杯沿為節拍,曼聲長吟道: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一詩念罷,座中鴉雀無聲。

李汲細細咀嚼詩中滋味,不禁有些感傷,乃側身問盧綸:“我覺此詩絕佳,允言以為如何啊?”杜甫從前的七律詩他基本都讀過,仿佛都不如這首來得既精彩又沈郁,有如利刃探懷,要臠割人的五臟六腑似的,但終究自己對於詩歌的欣賞水平有限,因此問問當世詩人盧綸吧,你覺得怎樣啊?

盧綸撫掌讚嘆道:“在綸所見,此詩蓋壓國朝定鼎以來,一切七言。僅此一詩,杜公可以不朽!”

眾皆頷首,但韓翃隨即卻說:“杜君被酒矣。”你喝多啦,李太尉設宴相請,這是開心事兒,本當賓主盡歡,結果你卻出此冷郁頹喪之作,這個未免不大合適吧……

他既是成名詩人,年歲又與杜甫相差不遠,也就他能這麽拐彎抹角地規勸杜甫了。

杜甫微微苦笑,朝李汲一叉手:“是某的不是,擾了盛宴,長衛勿怪……”隨即轉向李端和盧綸:“人一老了,病患交纏,難免頹唐,還當君等少年人吟詠新作,掃除頹靡之氛。”

盧綸垂著頭,正在構思,不期李端問他:“兄前日寄來的那首詩,可能相借一吟麽?”他楞了一下,急忙擺手:“不可吟,不可吟!”

李汲就奇怪啊,盧綸自從投入幕下,進而跟隨西征,時常詩興大發,但有所作,也必及時進獻給自己。好比說冥水東岸之戰,因一名與盧綸相熟的牙將身負重創,被迫退伍,盧綸便作詩送別道:

“銜杯吹急管,滿眼起風砂。大漠山沈雪,長城草發花。策行須恥戰,虜在莫言家。餘亦祈勳者,如何別左車。”

此詩文、意俱為上佳,自己反覆吟誦後,但覺口舌餘香,當即重賞了盧綸。則今日酒席宴間,李端要吟他的舊作,究竟是哪一首呢?為啥盧綸不讓啊?他最近又縮回去做那些無病呻吟的應酬之作了?可今日本就在應酬場上,談談笑笑,又有何妨?

李汲也已經有了三分酒意了,便即笑道:“何詩而不可吟?不妨事的,正已大可吟來我聽。”

李端站起身來,道聲“遵命”,然後先朝貌似有些惶恐的盧綸深深一揖,這才長聲吟誦道:

“二十在邊城,軍中得勇名。卷旗收敗馬,占磧擁殘兵。覆陣烏鳶起,燒山草木明。塞閑思遠獵,師老厭分營。雪嶺無人跡,冰河足雁聲。李陵甘此沒,惆悵漢公卿。”

李汲聽了,不禁微微一皺眉頭,斜眼望望盧綸,見那家夥腦袋垂得極低,象要縮懷裏去似的;再瞥過眼神,與盧杞四目交視,盧子良輕輕搖頭,隨即朝李端的方向努了努嘴。

李汲心說我這從弟身後有人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