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志在救人
關燈
小
中
大
南霽雲、雷萬春等人昔在睢陽圍城之中,便曾多次怒罵許叔冀、賀蘭進明,坐視友軍被困而不肯來救。他們也時常會設想,若我是許大夫、賀蘭大夫,要如何將兵來救睢陽呢?雖說睢陽城下將近二十萬叛軍,解圍的難度比較大吧,卻也並非全無機會啊,你們怎麽就只肯打自家小算盤,而如此的罔顧大局哪?
今日諸將商議下一步的軍事計劃,南霽雲就覺得韋臯提出的封鎖消息,暫緩前進,先放尚結息去攻北庭的建議,雖然合乎兵法,但總有哪兒不大妥當。由此指出,倘若北庭不能久守,又該怎麽辦啊?但自家話語雖然出口,卻仍覺尚未騷到癢處,直到李汲發話,方才恍然大悟——
我靠,友軍危急之際,卻只為自家部伍考慮,緩進而不急於往救,這跟許叔冀、賀蘭進明等賊昔日所為,有啥兩樣?!
回想起當年睢陽圍城中戰死、餓死的同袍、百姓,南霽雲不由得肝腸寸斷,兩眼都紅了,當即請求李汲,速下決斷,咱們急進去攻瓜州,迫使尚結息回軍——
“休說五萬之眾,便二十萬來,當戰便戰,大好男兒,絕無退避之理!”
徐渝忙道:“太尉哀憐北庭唐人,實懷君子仁心;南將軍急欲往救友軍,也合《無衣》之義。然而終究敵眾我寡,戰則難保必勝,孫子雲:‘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攻戰。’懇請三思啊。”
南霽雲兩眼一瞪,反駁道:“孫子又雲:‘怒可以覆喜,慍可以覆說,亡國不可以覆存,死者不可以覆生。’今北庭軍、人十萬之眾,若陷賊手,死而不可覆生,難道徐將軍便如此的毫無憐憫之心麽?人而無仁心,還能算是人嗎?!”
徐渝連連擺手說:“末將並非此意,是……還望將軍切勿過於惱恨,必須謀定而後動啊。”
嚴莊插嘴道:“餘意,還是以急進為是,然等蕃軍主力歸來,我將於何處應戰,如何應戰,倒確須反覆思忖,謀定而後動。出玉門關前往伊吾,六百餘裏無河流,少水草,若蕃賊已至,而聞我克瓜州,知無退路,乃必急攻庭州,不肯還矣;若其半道知我之來,迫於險途去而覆歸,士卒必定疲困,我軍以逸待勞,未必無勝算。”
李汲微微頷首,隨即嘴角一撇,露出些莫測高深的笑意來,環顧諸將吏,徐徐說道:“呂判(呂希倩)所做傳奇、變文,我也讀過一些,不知君等可曾讀過,或者聽過麽?其中什麽魏長理,什麽楊衛州,所指何人,想必我河西百僚,全都心知肚明……”
眾皆面露微笑,只是不明白太尉為何在商議軍情時提起此事來,故此都不敢笑得太過放肆罷了。
只聽李汲繼續說道:“他傳奇、變文中許多忠臣良將,或者草莽英雄,一心驅逐外侮,匡扶社稷,上扶天子,下安黎庶,君等必以為我也是如此。但其實吧,我志不在恢覆,而在救人——至德二載,今上時為兵馬元帥,我隨之東覆長安,先帝一時昏了頭,竟將兩京玉帛子女,全都許了回鶻援軍……”
他在大庭廣眾之下編排先帝李亨,因為自身名位擺在這兒,眾人都不當是什麽大事,卻也不敢隨聲附和,且連頭都不敢點,只能拱手靜聽。
“……在我看來,玉帛可許,而竟將唐人同胞拱手送於外族,是可忍孰不可忍?!因而在春明門前,鬥膽撲倒回鶻葉護太子,飽以老拳——荊將軍當日也在,可證我所言無虛。”
老荊趕緊點頭:“確乎如此,還是今上跪……這個反覆求懇,葉護太子才不罪太尉,且暫不取長安子女。”
眾人也都表示:“我等皆有耳聞,深為感佩太尉的膽量。”
旋聽李汲繼續說道:“等到規覆洛陽,我又懇請齊王做主,命郁泠等豪商巨賈籌集財貨,獻於回鶻,贖歸被擄的子女。寶應元年,再覆洛陽,我立馬徽安門前,阻朔方等軍入城搶掠,並禁回鶻私擄唐人——此事南將軍知之。”
南霽雲點頭道:“太尉兩救洛陽之難,簡直是萬家生佛了。”
李汲一擺手:“說什麽萬家生佛,心有不忍罷了。在座多為廝殺漢,看淡生死,唯我軍紀嚴整,若換了別軍,便於本國境內亦常燒殺劫掠,總覺得戰陣之上,性命非我所有,又何必憐憫他人?唯李某生來與此輩不同,我也不說什麽老吾老、幼吾幼的大道理,不說什麽人貴君輕,社稷次之,但問諸君,我等祿米、食糧,身上衣甲,手中兵器,都從何而來哪?
“農夫力耕於田,卻不能免於凍餒,匠人勞作於坊,家中炊具未必得全,乃聚四方之財貨,養官、養兵,所為何來?難道不是用來守護自身,不遭敵侮的麽?古之義士,受解衣推食之恩,必當粉身以報,難道我等食農夫所種之糧,衣織婦所成之絹,用工匠所造器械,而竟忍心將之拋棄於賊乎?
“而今北庭三州,唐人近乎十萬,焉能坐留不救啊?若我尚在涼、甘,鞭長莫及,還則罷了,今既已克肅州,距賊不過三百裏,又豈敢不舍死忘生,賈勇而進?
“國家失西域,尚有規覆之望;若十萬唐人遇害,人死豈能覆生?我不知君等竟作何想,但知道自家膽子是小的……”
李汲說自己膽子小,簡直是個大笑話,但眾人卻都不敢發笑。
“……我膽子是小的,生怕自身若一時躑躅,不敢急進,導致百姓遇害,萬千亡魂都會前來糾纏索命,這下半生怕是難以安寢了,必定一直懊悔到死!
“大丈夫死則死耳,大義在前,安能自惜此身,畏首畏尾?我若畏難懼死,到不了今日,君等也必不肯從我奮戰——我意決矣,必救北庭,自誘蕃賊來直面我軍,而不使疲困的北庭軍、人當賊刀鋒,為我墊背!”
說到這裏,猛然一拍桌案,目光冷冷地掃視諸將:“請問諸君,可肯從我赴死乎?”
這一番話說得不少人熱血沸騰,即便部分將吏內心並不以為然,但太尉既然說到這兒了,也不敢承擔畏縮之名,當即紛紛叉手躬身:“願從太尉,與蕃賊死戰到底!”
隨即李汲註目韋臯:“城武還有何說?”
韋臯急忙表態道:“既然太尉定計,臯必從命死戰,絕無畏怯之理!”頓了一頓,稍稍放緩些語氣——“然正如徐將軍及嚴先生所說,我軍當於何處應敵,如何應敵,尚須仔細籌謀……”
——————————
李汲決定,大軍在酒泉城內再歇一日,明日一早,便使高崇文率選鋒軍,韋臯率先鋒軍,由南霽雲統一指揮,先行去攻金山、獨登山一帶的蕃營,以及玉門軍故壘。根據莽熱的交代,這幾處共屯蕃卒在五千上下,營壘尚未完工,則急往攻打,唐軍勝算很大。
但目標並不僅僅戰勝而已,還必須極大殺傷、俘虜敵眾,盡量不使成編制的蕃軍順利撤退到冥水以西去,增強瓜州的防禦。
會議過後,李汲退歸後寢,特意命人把嚴莊給叫進來,屏退親衛牙兵,直截了當地問他:“為何今日嚴先生會主動開口,於諸將吏面前獻言謀計啊?”
嚴莊笑一笑,回答道:“其實嚴某於軍爭並不擅長,但見除南、荊二位外,諸將皆有按兵緩進之意,而太尉不甚心許之。乃就常情想來,太尉許商賈以五歲通西域,今已兩歲矣,若能在瓜州境內摧破蕃賊主力,千裏之外,亦可揮旌而定;倘若一時遲緩,被尚結息奪占了北庭甚至於安西,則難遽取,兵連禍結,又不知道要持續多久了。
“而以太尉的性情,向來是不憚冒險的,且估算我軍方勝,便此番不能破蕃,亦未必大損,則此險大可冒得。由此嚴某才鬥膽開言,助太尉游說諸君耳——只是太尉一片愛人之心,某卻未能體察得到,慚愧啊。”
李汲搖搖頭:“先生不要砌詞敷衍,從來便有獻計,也多背人,為何今日會在大庭廣眾之下,主動開口呢?我實在想不明白這一點,還望先生不要隱瞞實情——哪怕全出私心,我也不怪你,此處也無旁人,有什麽不能明說的呢?”
嚴莊面色一沈:“太尉察考嚴某所行便了,又何必要知道嚴某心中所想?”
李汲一撇嘴:“先生智廣,若不明白先生心中所想,我怕不能安寢——先生所想,若於我有害,那自然要打問個清楚明白;若於我無害,又何必遮掩呢?如今天下肯信先生的,唯我一人,先生可不要故造嫌隙啊。”
嚴莊聽了,稍稍躊躇一下,隨即慨嘆道:“實言相告,我是起了覆歸中朝之心哪。”頓一頓,解釋說:“並非不願意長久輔佐太尉,但當日被人構陷,自中朝逐出,心常不平,乃欲覆歸中朝,看看那些人——比如說劉晏——的臉色如何。”
李汲一皺眉頭:“則先生於眾人前獻計,便可得歸中朝麽?”
嚴莊笑笑:“太尉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我是偽燕舊吏……不,我本是安賊的左膀右臂,雖然主動降唐,人多忌之。則我在太尉幕下,倘若始終不發一語,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其誰在意?若肯芹獻則不同了,相信太尉功成之日,朝廷必定下詔召我。”
李汲明白了,嚴莊是有前科的,曾勸安祿山謀反,那麽他若在李汲幕下一樣活躍,李豫能睡得著覺嗎?肯定要找機會把嚴莊從自己身邊扯開啊——
“先生在我幕下,難道不安穩麽?若歸中朝,怕是未必有好日子過。”
嚴莊頷首道:“我自知之,反正已屆耳順之年,到時候混件紅袍甚至於紫袍穿上,我便告老,聖人必不留也。”
李汲兩眼一垂:“先生有此覺悟便好……”
——————————
莽熱率精騎掩襲唐軍,結果戰敗,敗卒絡繹逃歸嘉峪附近的營壘;旋即唐軍押著莽熱前往說降,奪取蕃營,不曾走脫了一個……由此金山、獨登山一帶的蕃軍得著消息遲了,被南霽雲、高崇文、韋臯三將率兵殺來,倉促應戰,短短半日便即全線崩潰。
河西諸軍,論起裝備精良、士卒敢鬥、戰鬥力之強,首推陳利貞的驍騎軍,其次則是高崇文的選鋒軍——選鋒的意思是突擊隊,都為重甲步兵,且有陌刀三百支——第三大概得算韋臯的前鋒軍了,最為整肅,令行禁止。
這也和主將的能力、性格相關:陳利貞善將騎兵,高崇文是萬人敵,而韋臯最具大將資質。實話說,即便南霽雲,論臨陣指揮也不如韋臯,論將騎兵也不如陳利貞——他終究是河北人氏啊——只勉強可以替代高崇文罷了,卻又沒有高崇文年輕氣盛……
由此唐軍才能快速攻陷吐蕃在金山、獨登山上尚未完工的堡壘,殺傷甚眾,但隨即攻打玉門故壘,卻貌似碰上了顆硬釘子——蕃軍兩千餘,憑藉著尚未完全毀棄的壁壘、房屋,節節抵抗,極為頑強。
等李汲親率主力來到獨登山下紮營,聽聞玉門軍故壘方面已然攻打了大半天,似乎仍無多少進展,不禁心急。於是喚來部將白玉,命他:“卿將刺配軍去,使登敵壘。”
所謂“刺配軍”,就是指的李子義那些刺面從征的罪囚,如今已有四百餘,接近一營之數。李汲本就打算把這些人安排在最危險的攻堅位置上,從而大浪淘沙,怯懦者立斬,奮勇殺敵且還能活下來的,便依承諾,恢覆其自由之身。
白玉領命而去,時候不大,前線派來信使,傳達南霽雲的口信。
南霽雲說太尉你別急啊,區區玉門軍故壘,又不是玉門軍還在,我手頭精兵將近五千,豈有拿不下來之理?你又何必派那票罪人上來送死?
我之所以久攻不克,是擔心壘內蕃賊跑了——從前破金山、獨登山,幾乎一鼓而下,敗蕃必定逃入玉門軍故壘,而今若克故壘,那敗蕃就一口氣跑冥水以西去啦,對咱們將來攻打瓜州不利。由此我故意遲緩攻勢,別遣一營潛出賊後,打算等到黃昏時分,再加力猛攻,到時候後路被斷,天又黑了,不信還能跑出多少賊去。
李汲不禁笑道:“南將軍所言甚是,是我操切了。如此,全依南將軍規劃便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今日諸將商議下一步的軍事計劃,南霽雲就覺得韋臯提出的封鎖消息,暫緩前進,先放尚結息去攻北庭的建議,雖然合乎兵法,但總有哪兒不大妥當。由此指出,倘若北庭不能久守,又該怎麽辦啊?但自家話語雖然出口,卻仍覺尚未騷到癢處,直到李汲發話,方才恍然大悟——
我靠,友軍危急之際,卻只為自家部伍考慮,緩進而不急於往救,這跟許叔冀、賀蘭進明等賊昔日所為,有啥兩樣?!
回想起當年睢陽圍城中戰死、餓死的同袍、百姓,南霽雲不由得肝腸寸斷,兩眼都紅了,當即請求李汲,速下決斷,咱們急進去攻瓜州,迫使尚結息回軍——
“休說五萬之眾,便二十萬來,當戰便戰,大好男兒,絕無退避之理!”
徐渝忙道:“太尉哀憐北庭唐人,實懷君子仁心;南將軍急欲往救友軍,也合《無衣》之義。然而終究敵眾我寡,戰則難保必勝,孫子雲:‘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攻戰。’懇請三思啊。”
南霽雲兩眼一瞪,反駁道:“孫子又雲:‘怒可以覆喜,慍可以覆說,亡國不可以覆存,死者不可以覆生。’今北庭軍、人十萬之眾,若陷賊手,死而不可覆生,難道徐將軍便如此的毫無憐憫之心麽?人而無仁心,還能算是人嗎?!”
徐渝連連擺手說:“末將並非此意,是……還望將軍切勿過於惱恨,必須謀定而後動啊。”
嚴莊插嘴道:“餘意,還是以急進為是,然等蕃軍主力歸來,我將於何處應戰,如何應戰,倒確須反覆思忖,謀定而後動。出玉門關前往伊吾,六百餘裏無河流,少水草,若蕃賊已至,而聞我克瓜州,知無退路,乃必急攻庭州,不肯還矣;若其半道知我之來,迫於險途去而覆歸,士卒必定疲困,我軍以逸待勞,未必無勝算。”
李汲微微頷首,隨即嘴角一撇,露出些莫測高深的笑意來,環顧諸將吏,徐徐說道:“呂判(呂希倩)所做傳奇、變文,我也讀過一些,不知君等可曾讀過,或者聽過麽?其中什麽魏長理,什麽楊衛州,所指何人,想必我河西百僚,全都心知肚明……”
眾皆面露微笑,只是不明白太尉為何在商議軍情時提起此事來,故此都不敢笑得太過放肆罷了。
只聽李汲繼續說道:“他傳奇、變文中許多忠臣良將,或者草莽英雄,一心驅逐外侮,匡扶社稷,上扶天子,下安黎庶,君等必以為我也是如此。但其實吧,我志不在恢覆,而在救人——至德二載,今上時為兵馬元帥,我隨之東覆長安,先帝一時昏了頭,竟將兩京玉帛子女,全都許了回鶻援軍……”
他在大庭廣眾之下編排先帝李亨,因為自身名位擺在這兒,眾人都不當是什麽大事,卻也不敢隨聲附和,且連頭都不敢點,只能拱手靜聽。
“……在我看來,玉帛可許,而竟將唐人同胞拱手送於外族,是可忍孰不可忍?!因而在春明門前,鬥膽撲倒回鶻葉護太子,飽以老拳——荊將軍當日也在,可證我所言無虛。”
老荊趕緊點頭:“確乎如此,還是今上跪……這個反覆求懇,葉護太子才不罪太尉,且暫不取長安子女。”
眾人也都表示:“我等皆有耳聞,深為感佩太尉的膽量。”
旋聽李汲繼續說道:“等到規覆洛陽,我又懇請齊王做主,命郁泠等豪商巨賈籌集財貨,獻於回鶻,贖歸被擄的子女。寶應元年,再覆洛陽,我立馬徽安門前,阻朔方等軍入城搶掠,並禁回鶻私擄唐人——此事南將軍知之。”
南霽雲點頭道:“太尉兩救洛陽之難,簡直是萬家生佛了。”
李汲一擺手:“說什麽萬家生佛,心有不忍罷了。在座多為廝殺漢,看淡生死,唯我軍紀嚴整,若換了別軍,便於本國境內亦常燒殺劫掠,總覺得戰陣之上,性命非我所有,又何必憐憫他人?唯李某生來與此輩不同,我也不說什麽老吾老、幼吾幼的大道理,不說什麽人貴君輕,社稷次之,但問諸君,我等祿米、食糧,身上衣甲,手中兵器,都從何而來哪?
“農夫力耕於田,卻不能免於凍餒,匠人勞作於坊,家中炊具未必得全,乃聚四方之財貨,養官、養兵,所為何來?難道不是用來守護自身,不遭敵侮的麽?古之義士,受解衣推食之恩,必當粉身以報,難道我等食農夫所種之糧,衣織婦所成之絹,用工匠所造器械,而竟忍心將之拋棄於賊乎?
“而今北庭三州,唐人近乎十萬,焉能坐留不救啊?若我尚在涼、甘,鞭長莫及,還則罷了,今既已克肅州,距賊不過三百裏,又豈敢不舍死忘生,賈勇而進?
“國家失西域,尚有規覆之望;若十萬唐人遇害,人死豈能覆生?我不知君等竟作何想,但知道自家膽子是小的……”
李汲說自己膽子小,簡直是個大笑話,但眾人卻都不敢發笑。
“……我膽子是小的,生怕自身若一時躑躅,不敢急進,導致百姓遇害,萬千亡魂都會前來糾纏索命,這下半生怕是難以安寢了,必定一直懊悔到死!
“大丈夫死則死耳,大義在前,安能自惜此身,畏首畏尾?我若畏難懼死,到不了今日,君等也必不肯從我奮戰——我意決矣,必救北庭,自誘蕃賊來直面我軍,而不使疲困的北庭軍、人當賊刀鋒,為我墊背!”
說到這裏,猛然一拍桌案,目光冷冷地掃視諸將:“請問諸君,可肯從我赴死乎?”
這一番話說得不少人熱血沸騰,即便部分將吏內心並不以為然,但太尉既然說到這兒了,也不敢承擔畏縮之名,當即紛紛叉手躬身:“願從太尉,與蕃賊死戰到底!”
隨即李汲註目韋臯:“城武還有何說?”
韋臯急忙表態道:“既然太尉定計,臯必從命死戰,絕無畏怯之理!”頓了一頓,稍稍放緩些語氣——“然正如徐將軍及嚴先生所說,我軍當於何處應敵,如何應敵,尚須仔細籌謀……”
——————————
李汲決定,大軍在酒泉城內再歇一日,明日一早,便使高崇文率選鋒軍,韋臯率先鋒軍,由南霽雲統一指揮,先行去攻金山、獨登山一帶的蕃營,以及玉門軍故壘。根據莽熱的交代,這幾處共屯蕃卒在五千上下,營壘尚未完工,則急往攻打,唐軍勝算很大。
但目標並不僅僅戰勝而已,還必須極大殺傷、俘虜敵眾,盡量不使成編制的蕃軍順利撤退到冥水以西去,增強瓜州的防禦。
會議過後,李汲退歸後寢,特意命人把嚴莊給叫進來,屏退親衛牙兵,直截了當地問他:“為何今日嚴先生會主動開口,於諸將吏面前獻言謀計啊?”
嚴莊笑一笑,回答道:“其實嚴某於軍爭並不擅長,但見除南、荊二位外,諸將皆有按兵緩進之意,而太尉不甚心許之。乃就常情想來,太尉許商賈以五歲通西域,今已兩歲矣,若能在瓜州境內摧破蕃賊主力,千裏之外,亦可揮旌而定;倘若一時遲緩,被尚結息奪占了北庭甚至於安西,則難遽取,兵連禍結,又不知道要持續多久了。
“而以太尉的性情,向來是不憚冒險的,且估算我軍方勝,便此番不能破蕃,亦未必大損,則此險大可冒得。由此嚴某才鬥膽開言,助太尉游說諸君耳——只是太尉一片愛人之心,某卻未能體察得到,慚愧啊。”
李汲搖搖頭:“先生不要砌詞敷衍,從來便有獻計,也多背人,為何今日會在大庭廣眾之下,主動開口呢?我實在想不明白這一點,還望先生不要隱瞞實情——哪怕全出私心,我也不怪你,此處也無旁人,有什麽不能明說的呢?”
嚴莊面色一沈:“太尉察考嚴某所行便了,又何必要知道嚴某心中所想?”
李汲一撇嘴:“先生智廣,若不明白先生心中所想,我怕不能安寢——先生所想,若於我有害,那自然要打問個清楚明白;若於我無害,又何必遮掩呢?如今天下肯信先生的,唯我一人,先生可不要故造嫌隙啊。”
嚴莊聽了,稍稍躊躇一下,隨即慨嘆道:“實言相告,我是起了覆歸中朝之心哪。”頓一頓,解釋說:“並非不願意長久輔佐太尉,但當日被人構陷,自中朝逐出,心常不平,乃欲覆歸中朝,看看那些人——比如說劉晏——的臉色如何。”
李汲一皺眉頭:“則先生於眾人前獻計,便可得歸中朝麽?”
嚴莊笑笑:“太尉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我是偽燕舊吏……不,我本是安賊的左膀右臂,雖然主動降唐,人多忌之。則我在太尉幕下,倘若始終不發一語,如同行屍走肉一般,其誰在意?若肯芹獻則不同了,相信太尉功成之日,朝廷必定下詔召我。”
李汲明白了,嚴莊是有前科的,曾勸安祿山謀反,那麽他若在李汲幕下一樣活躍,李豫能睡得著覺嗎?肯定要找機會把嚴莊從自己身邊扯開啊——
“先生在我幕下,難道不安穩麽?若歸中朝,怕是未必有好日子過。”
嚴莊頷首道:“我自知之,反正已屆耳順之年,到時候混件紅袍甚至於紫袍穿上,我便告老,聖人必不留也。”
李汲兩眼一垂:“先生有此覺悟便好……”
——————————
莽熱率精騎掩襲唐軍,結果戰敗,敗卒絡繹逃歸嘉峪附近的營壘;旋即唐軍押著莽熱前往說降,奪取蕃營,不曾走脫了一個……由此金山、獨登山一帶的蕃軍得著消息遲了,被南霽雲、高崇文、韋臯三將率兵殺來,倉促應戰,短短半日便即全線崩潰。
河西諸軍,論起裝備精良、士卒敢鬥、戰鬥力之強,首推陳利貞的驍騎軍,其次則是高崇文的選鋒軍——選鋒的意思是突擊隊,都為重甲步兵,且有陌刀三百支——第三大概得算韋臯的前鋒軍了,最為整肅,令行禁止。
這也和主將的能力、性格相關:陳利貞善將騎兵,高崇文是萬人敵,而韋臯最具大將資質。實話說,即便南霽雲,論臨陣指揮也不如韋臯,論將騎兵也不如陳利貞——他終究是河北人氏啊——只勉強可以替代高崇文罷了,卻又沒有高崇文年輕氣盛……
由此唐軍才能快速攻陷吐蕃在金山、獨登山上尚未完工的堡壘,殺傷甚眾,但隨即攻打玉門故壘,卻貌似碰上了顆硬釘子——蕃軍兩千餘,憑藉著尚未完全毀棄的壁壘、房屋,節節抵抗,極為頑強。
等李汲親率主力來到獨登山下紮營,聽聞玉門軍故壘方面已然攻打了大半天,似乎仍無多少進展,不禁心急。於是喚來部將白玉,命他:“卿將刺配軍去,使登敵壘。”
所謂“刺配軍”,就是指的李子義那些刺面從征的罪囚,如今已有四百餘,接近一營之數。李汲本就打算把這些人安排在最危險的攻堅位置上,從而大浪淘沙,怯懦者立斬,奮勇殺敵且還能活下來的,便依承諾,恢覆其自由之身。
白玉領命而去,時候不大,前線派來信使,傳達南霽雲的口信。
南霽雲說太尉你別急啊,區區玉門軍故壘,又不是玉門軍還在,我手頭精兵將近五千,豈有拿不下來之理?你又何必派那票罪人上來送死?
我之所以久攻不克,是擔心壘內蕃賊跑了——從前破金山、獨登山,幾乎一鼓而下,敗蕃必定逃入玉門軍故壘,而今若克故壘,那敗蕃就一口氣跑冥水以西去啦,對咱們將來攻打瓜州不利。由此我故意遲緩攻勢,別遣一營潛出賊後,打算等到黃昏時分,再加力猛攻,到時候後路被斷,天又黑了,不信還能跑出多少賊去。
李汲不禁笑道:“南將軍所言甚是,是我操切了。如此,全依南將軍規劃便是。”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