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宰相之份
關燈
小
中
大
唐朝前期,外戚的地位還是頗為顯赫的。
外戚多由門蔭入仕,也就是說,沾了本家女性親屬的光。按律,“三後”(皇太後、皇後、太子妃)五服內的親屬皆可蔭封,或在中朝,或牧州縣,或掌兵權,甚至於可望入政事堂做宰相。但在中宗景龍年間以後,刻意壓制,使外戚多加檢校官的虛頭銜,實際上談出了政治舞臺。
例外總是有的,楊國忠作為楊貴妃的族兄,一路青雲而上,直至登堂拜相,但也由此引發了安史之亂,使得朝野間對外戚的觀感跌落谷底。因而肅宗登基後,雖然既敬且畏張皇後,卻也沒有為張氏子弟大開方便之門。
待到李豫登基,追尊其母吳氏為章敬皇後,由此大肆加封外家人——吳氏之父吳令珪追贈太尉,其母李氏贈秦國夫人;叔父吳令瑤拜太子家令,封馮翊郡公,吳令瑜為太子右諭德,封濟陰郡公。至於吳氏三個兄弟——吳漵、吳澄、吳湊,亦各有所職授,封為縣公,且加開府儀同三司,著紫腰金,位列三品高位。
但實際上吳氏兄弟名位雖尊,職務要麽是虛的,要麽是副職,沒啥實際權柄。
一直等到李豫殺魚朝恩而貶元載,才開始重用其舅——估計是他被迫先後除掉李輔國、程元振和魚朝恩,從此對宦官不敢盡信,卻又不能不用;本想與元載“君臣始終”,卻亦忍無可忍而貶謫之,由此對朝官亦有所失望,便只得扶持外戚來平衡朝局了。
於是任命吳漵為寶應軍大將軍,吳湊為神策軍大將軍,掌控北衙禁軍。可惜吳氏兄弟天性謹慎、謙恭,又沒有帶兵的經驗,結果實權仍掌握在中尉竇文場、霍仙鳴等閹宦手中。李豫正琢磨著把舅舅們安排個更合適的位置呢,恰好李汲奏上,請命河西節度副使,李豫在與宰臣反覆商討過後,就把最機靈、最能幹的三舅給派過來了。
其實宰相們一開始是反對的,當不得李豫將出高祖、太宗朝的先例來說事兒,加上宰相們考慮之後,也覺得外戚在外鎮實無威脅,比在中朝分奪士人權柄多少要強一些,這才最終俯首應命。
由此吳湊帶著新任涼州刺史關播和甘州刺史喬琳,陛辭遠行,終於在八月初抵達了姑臧城。而這個時候,李汲正在規劃西進方略,打算不日便即誓師出征。
李汲將三人迎入衙署正堂,擺宴接風。關播、喬琳名位稍落後些,不敢放肆也就罷了,便連國舅吳湊,果然不違朝野風評,也一樣畢恭畢敬的,儀容整肅、言辭謙謹,反倒使得李汲感覺有些不大自在。
他最喜歡跟南霽雲、雷萬春等武夫相處,幾杯酒下肚便可脫略形跡,高談闊論,熱絡非常;要不然顏真卿、楊綰之流整天板著臉的老夫子也成啊,反正李汲年紀輕,只要對方所言純為公論,沒啥私心,也可以耐著性子恭聆教誨。偏偏就是這票表面上正兒八經,其實嫻熟官場禮儀,言辭模棱兩可,行為滑不留手的官僚,最膩味人了。
於是李汲便命紅線出來彈阮為佐,幕僚們輪番敬酒,一杯又一杯,把那仨貨都灌得有些搖晃了,這才單刀直入地談及公事——所謂“酒後吐真言”,我且看你們在這種情況下,有沒有什麽狐貍尾巴露出來。
先對吳湊說:“我即日便要將兵西出,謀覆瓜、沙,有勞副帥留後了——但不知副帥打算如何統禦河西啊?”
吳湊打個酒嗝,隨即不好意思地以袖掩口,抱歉地笑笑,這才回答說:“談何‘統禦’?我初至河西,諸事不明,唯恐有誤聖人之望,太尉所托。太尉因何急於攻打瓜、沙哪?自領朔方以來,無歲不戰,何不稍稍休歇兵力,以待來年?”
李汲搖搖頭:“蕃賊去歲侵隴不成,狼狽退去,正在最虛弱的時候,若不趁機全覆河西,等明、後年他們緩過勁兒來,怕就難打了。且郭昕、李元忠等被困安西、北庭,每日翹首企望王師之援,我又豈敢坐觀不救?”
頓了一頓,又說:“便朝廷不命節度副使,便副帥姍姍來遲,我今秋也必伐瓜、沙。若能盡覆河西,勾通西域,蕃賊必大蹙,再無餘力以侵隴上矣。聖人在長安,也可安坐。”
吳湊點點頭,對李汲說:“行前聖人亦雲,期盼太尉可以逐去蕃賊,盡覆失地,從此四方安定,上下榮享太平。然聖人又使我寄語太尉,謀未定則不可妄動,切勿躁進而折太尉英名,損國家威望也。”
李汲頷首:“公可上奏天子,雲汲必不負聖恩。”
吳湊笑一笑:“既如此,我在涼州,不過蕭規曹隨,從太尉之舊法理事罷了,只望不使太尉有後顧之憂。”
李汲心說但願吧,“蕭規曹隨”四個字不是你的隨口敷衍。
轉過頭去又問關播和喬琳:“二位又打算如何理州事哪?”
關播趕緊表態:“唯有善待百姓,少興力役,使地方安靖,為太尉後援。”
李汲笑笑:“本當善待百姓,但養人不在少力役,要在使人以時,有節,且使得利耳。今涼州百姓多貧,則寧可使其勞而能富,不可使其逸而安貧也。”
關播拱手應命,但看表情,貌似有些不大以為然。
繼而喬琳說:“太尉初識下官,敢述履歷。下官是天寶二年進士,補成武縣尉,轉興平縣尉,覆入郭司徒幕,為朔方掌書記,晉監察禦史。乾元末左遷巴州員外司戶,覆歷南郭縣令,歸朝為殿中侍禦史……”
言下之意,我中朝、外州都做過,甚至於還在節度使幕下掛過職,且有親民之任,資歷夠老,經驗豐富,我辦事,太尉您就放寬心好了。
李汲提點道:“甘州須於中原州縣不同,與涼州亦多差異,關鍵是田少而戶稀,不可專務耕織,要在鼓勵商賈,發展貿易——還望喬君多多留意。”
等到宴罷,李汲歸入後寢,隨口問紅線:“卿看今日席間三個官兒,如何?”
紅線笑笑說:“妾從先師,不僅僅學輕身與搏擊之術,也學相法,郎君願聞否?”
李汲聞言一楞神:“卿會相人?為何從不曾聽你提起過?”
“因為無人值得一相,”紅線話才出口,便知道不妥,趕緊找補說,“至於郎君,先師曾言,人在最顯達富貴、熾手可熱之時,不必相,為毀之多不準,譽之又近乎諛也。今知郎君要以彼三人留守,幹系非小,乃於席間暗操故技,稍稍一相……”
“相此三人如何?”李汲本身不相信相面,但背著正主兒隨便說說嘛,聊博一笑可也。
紅線正色道:“吳副帥是忠厚君子,郎君不必疑——且我相其能得高壽。至於關、喬二位使君……”
“怎樣?”
“妾所相非準,郎君隨便一聽罷了——我相二位使君皆有宰相之份!”
李汲聽了,不禁“哈哈”大笑起來:“關務元(關播)還則罷了,雖過五旬,精力仍頗旺健……”關播本年是五十二歲——“至於喬某,白發蕭蕭,眼花耳聾,如今才不過州刺史而已,難道還有機會為相麽?”
按照一般的仕宦途徑,喬琳你總得在甘州任上呆兩三年吧,覆歸中朝領六部,起碼再做兩三年,那才有當宰相的資歷呢,就你目前這種身體和精神狀況,我是真不看好你能熬到那一天啊!
不過也難說,想李泌也是三級連跳而入政事堂的,說不定喬琳運氣好,隔一兩年就回朝去拜相了呢。
翌日李汲又再詢問嚴莊——雖然他不敢太過信用這位嚴先生,給予實權,但遇事也總願意聽聽對方的意見,因為嚴莊的心思之敏、眼光之毒,那也是有口皆碑的——嚴莊笑笑說:“涼、甘初覆,人心不定,事務繁劇,朝廷本該派幾個有能力的少壯來,孰料卻來二老朽……”
李汲心說你貌似也五十多了吧,就敢說人家老朽?
“……在某看來,關播、喬琳並無主見,也無才智,但多少有些實務經驗,朝廷委之,是恐少壯者太過勇於任事,結果反不如太尉之意,中外間難免生出齟齬來。是以置二老朽,垂手安坐而已——太尉不必對彼等抱什麽希望,且若不合意,可直接上奏彈劾之。”
李汲笑道:“有相者雲,此二人皆當有宰相之份。”
嚴莊一撇嘴:“亦未可知,天寶以來,宰相而不稱職者不知凡幾,實不缺這麽兩個。”
李汲又問:“國舅如何?”
嚴莊略略沈吟,回覆道:“副帥謙沖之相,不似作偽,若果能謹守太尉法度,無過無失,將來把涼州交給他,亦無不可……”
李汲一皺眉頭:“君雲將涼州交予三國舅……”聽你話中之意,貌似不是在說吳湊做河西留後啊。
嚴莊莫測高深地一笑:“我自然希望太尉打通絲路,身兼河西、安西,做張太林,然而……呵呵。”
李汲要在腦袋裏連轉兩圈,才明白對方所說“張太林”是誰——乃是前涼第五位君主張重華,其在位時張氏達到鼎盛,自領太尉、護羌校尉、涼州牧,假涼王,用名將謝艾,力抗後趙、前秦而兼收西域……
嘿,這姓嚴的家夥,心可不小啊!
——————————
李汲將舊日幕僚,泰半留在姑臧、張掖,以輔佐吳湊等三人——主要防著他們亂來——而以高郢、嚴莊為參謀,新近投來的盧綸、第五染、程第磊、黃子剛、金辰等士人參軍務,即日率領三千兵馬出了姑臧城,再度開啟西征之路。
其麾下主力,都已散布涼、甘兩州各處,募兵修堡,恢覆舊日軍鎮,在接到軍令後,高崇文自赤水軍、徐渝自大鬥軍、馬蒙自交城守捉,陸續點兵來會。留守涼州的大將是侯仲莊,兵塞和戎城,尋機南下恢覆張掖、烏城二守捉,防備蕃軍自蘭州北上;留守甘州的則是李奉國,主要駐祁連城以備大鬥拔谷。
軍行七日,抵達張掖,在此地休歇兩日後,繼續向西進發,直至甘、肅兩州交界處的建康軍,荊絳迎入。
李汲問以肅州形勢,老荊回答說:“莽熱原本駐在福祿,於崆峒山、祁連戍附近築壘,做固守之勢,但數日前不知何故,壘未完便皆後撤,退往酒泉去了。”
李汲聞言,微微一皺眉頭,環顧諸將吏:“君等以為,蕃賊這是何意啊?”
程第磊本籍甘州,前些年避難而遷原州,聽說李汲收覆了甘州,方才歸鄉,且主動投入幕下。他是個讀書人,大歷二年還曾赴京考過一回科舉,可惜未中,一怒之下,求親訪友,遍覽兵書,有志於軍事。而今聽李汲提問,急忙站起身來表現道:
“仆以為,賊是疲我之計也。吐蕃在河西設涼、瓜二軍鎮,今涼州已為太尉收覆,瓜州尚遠,唯恐分散兵力,節節抵禦,卻被我逐一擊破。由此收縮防線,退守酒泉,方便瓜州主力前來增援,而我長驅直入,運道漫長,彼可以逸待勞,憑堅而待我也。”
李汲不動聲色,再看別人。韋臯緩緩地說:“程從事所言有理。然而酒泉城低矮,實不能於軍爭有所裨益,若賊是行以逸待勞之計,或將連酒泉一並放棄,退守洞庭山、金山、獨登山……”
“難道不會盡棄肅州,守冥水乎?”
韋臯搖搖頭:“末將若為蕃賊守瓜州軍鎮,於遭逢大敵之前,必不敢盡棄肅州也……”無論唐、蕃兩國,失地都是重罪,固然軍爭上有誘敵深入一說,但沒道理還沒見著敵人的面,就先放棄一整個州啊,沒幾人敢下這樣的決心吧?
“若賊陣於冥水以西,太尉可命一部隔水與之對峙,主力北上,直取玉門關,則距伊州不遠矣,覆使伊吾軍與沙陀部呼應來南……”倘若伊吾還未棄守的話——“兩向夾擊,瓜州唾手可得。”
“則在城武想來,賊或守洞庭山,或守金山、獨登山?”
“正是,且料賊意在誘我深入,然後以輕騎抄掠運道,迫我自退。然若我軍已得福祿、酒泉,拱護大路,可保無虞。因此末將以為,軍過福祿而尚未抵酒泉時,最須謹慎,以免為賊所趁……”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外戚多由門蔭入仕,也就是說,沾了本家女性親屬的光。按律,“三後”(皇太後、皇後、太子妃)五服內的親屬皆可蔭封,或在中朝,或牧州縣,或掌兵權,甚至於可望入政事堂做宰相。但在中宗景龍年間以後,刻意壓制,使外戚多加檢校官的虛頭銜,實際上談出了政治舞臺。
例外總是有的,楊國忠作為楊貴妃的族兄,一路青雲而上,直至登堂拜相,但也由此引發了安史之亂,使得朝野間對外戚的觀感跌落谷底。因而肅宗登基後,雖然既敬且畏張皇後,卻也沒有為張氏子弟大開方便之門。
待到李豫登基,追尊其母吳氏為章敬皇後,由此大肆加封外家人——吳氏之父吳令珪追贈太尉,其母李氏贈秦國夫人;叔父吳令瑤拜太子家令,封馮翊郡公,吳令瑜為太子右諭德,封濟陰郡公。至於吳氏三個兄弟——吳漵、吳澄、吳湊,亦各有所職授,封為縣公,且加開府儀同三司,著紫腰金,位列三品高位。
但實際上吳氏兄弟名位雖尊,職務要麽是虛的,要麽是副職,沒啥實際權柄。
一直等到李豫殺魚朝恩而貶元載,才開始重用其舅——估計是他被迫先後除掉李輔國、程元振和魚朝恩,從此對宦官不敢盡信,卻又不能不用;本想與元載“君臣始終”,卻亦忍無可忍而貶謫之,由此對朝官亦有所失望,便只得扶持外戚來平衡朝局了。
於是任命吳漵為寶應軍大將軍,吳湊為神策軍大將軍,掌控北衙禁軍。可惜吳氏兄弟天性謹慎、謙恭,又沒有帶兵的經驗,結果實權仍掌握在中尉竇文場、霍仙鳴等閹宦手中。李豫正琢磨著把舅舅們安排個更合適的位置呢,恰好李汲奏上,請命河西節度副使,李豫在與宰臣反覆商討過後,就把最機靈、最能幹的三舅給派過來了。
其實宰相們一開始是反對的,當不得李豫將出高祖、太宗朝的先例來說事兒,加上宰相們考慮之後,也覺得外戚在外鎮實無威脅,比在中朝分奪士人權柄多少要強一些,這才最終俯首應命。
由此吳湊帶著新任涼州刺史關播和甘州刺史喬琳,陛辭遠行,終於在八月初抵達了姑臧城。而這個時候,李汲正在規劃西進方略,打算不日便即誓師出征。
李汲將三人迎入衙署正堂,擺宴接風。關播、喬琳名位稍落後些,不敢放肆也就罷了,便連國舅吳湊,果然不違朝野風評,也一樣畢恭畢敬的,儀容整肅、言辭謙謹,反倒使得李汲感覺有些不大自在。
他最喜歡跟南霽雲、雷萬春等武夫相處,幾杯酒下肚便可脫略形跡,高談闊論,熱絡非常;要不然顏真卿、楊綰之流整天板著臉的老夫子也成啊,反正李汲年紀輕,只要對方所言純為公論,沒啥私心,也可以耐著性子恭聆教誨。偏偏就是這票表面上正兒八經,其實嫻熟官場禮儀,言辭模棱兩可,行為滑不留手的官僚,最膩味人了。
於是李汲便命紅線出來彈阮為佐,幕僚們輪番敬酒,一杯又一杯,把那仨貨都灌得有些搖晃了,這才單刀直入地談及公事——所謂“酒後吐真言”,我且看你們在這種情況下,有沒有什麽狐貍尾巴露出來。
先對吳湊說:“我即日便要將兵西出,謀覆瓜、沙,有勞副帥留後了——但不知副帥打算如何統禦河西啊?”
吳湊打個酒嗝,隨即不好意思地以袖掩口,抱歉地笑笑,這才回答說:“談何‘統禦’?我初至河西,諸事不明,唯恐有誤聖人之望,太尉所托。太尉因何急於攻打瓜、沙哪?自領朔方以來,無歲不戰,何不稍稍休歇兵力,以待來年?”
李汲搖搖頭:“蕃賊去歲侵隴不成,狼狽退去,正在最虛弱的時候,若不趁機全覆河西,等明、後年他們緩過勁兒來,怕就難打了。且郭昕、李元忠等被困安西、北庭,每日翹首企望王師之援,我又豈敢坐觀不救?”
頓了一頓,又說:“便朝廷不命節度副使,便副帥姍姍來遲,我今秋也必伐瓜、沙。若能盡覆河西,勾通西域,蕃賊必大蹙,再無餘力以侵隴上矣。聖人在長安,也可安坐。”
吳湊點點頭,對李汲說:“行前聖人亦雲,期盼太尉可以逐去蕃賊,盡覆失地,從此四方安定,上下榮享太平。然聖人又使我寄語太尉,謀未定則不可妄動,切勿躁進而折太尉英名,損國家威望也。”
李汲頷首:“公可上奏天子,雲汲必不負聖恩。”
吳湊笑一笑:“既如此,我在涼州,不過蕭規曹隨,從太尉之舊法理事罷了,只望不使太尉有後顧之憂。”
李汲心說但願吧,“蕭規曹隨”四個字不是你的隨口敷衍。
轉過頭去又問關播和喬琳:“二位又打算如何理州事哪?”
關播趕緊表態:“唯有善待百姓,少興力役,使地方安靖,為太尉後援。”
李汲笑笑:“本當善待百姓,但養人不在少力役,要在使人以時,有節,且使得利耳。今涼州百姓多貧,則寧可使其勞而能富,不可使其逸而安貧也。”
關播拱手應命,但看表情,貌似有些不大以為然。
繼而喬琳說:“太尉初識下官,敢述履歷。下官是天寶二年進士,補成武縣尉,轉興平縣尉,覆入郭司徒幕,為朔方掌書記,晉監察禦史。乾元末左遷巴州員外司戶,覆歷南郭縣令,歸朝為殿中侍禦史……”
言下之意,我中朝、外州都做過,甚至於還在節度使幕下掛過職,且有親民之任,資歷夠老,經驗豐富,我辦事,太尉您就放寬心好了。
李汲提點道:“甘州須於中原州縣不同,與涼州亦多差異,關鍵是田少而戶稀,不可專務耕織,要在鼓勵商賈,發展貿易——還望喬君多多留意。”
等到宴罷,李汲歸入後寢,隨口問紅線:“卿看今日席間三個官兒,如何?”
紅線笑笑說:“妾從先師,不僅僅學輕身與搏擊之術,也學相法,郎君願聞否?”
李汲聞言一楞神:“卿會相人?為何從不曾聽你提起過?”
“因為無人值得一相,”紅線話才出口,便知道不妥,趕緊找補說,“至於郎君,先師曾言,人在最顯達富貴、熾手可熱之時,不必相,為毀之多不準,譽之又近乎諛也。今知郎君要以彼三人留守,幹系非小,乃於席間暗操故技,稍稍一相……”
“相此三人如何?”李汲本身不相信相面,但背著正主兒隨便說說嘛,聊博一笑可也。
紅線正色道:“吳副帥是忠厚君子,郎君不必疑——且我相其能得高壽。至於關、喬二位使君……”
“怎樣?”
“妾所相非準,郎君隨便一聽罷了——我相二位使君皆有宰相之份!”
李汲聽了,不禁“哈哈”大笑起來:“關務元(關播)還則罷了,雖過五旬,精力仍頗旺健……”關播本年是五十二歲——“至於喬某,白發蕭蕭,眼花耳聾,如今才不過州刺史而已,難道還有機會為相麽?”
按照一般的仕宦途徑,喬琳你總得在甘州任上呆兩三年吧,覆歸中朝領六部,起碼再做兩三年,那才有當宰相的資歷呢,就你目前這種身體和精神狀況,我是真不看好你能熬到那一天啊!
不過也難說,想李泌也是三級連跳而入政事堂的,說不定喬琳運氣好,隔一兩年就回朝去拜相了呢。
翌日李汲又再詢問嚴莊——雖然他不敢太過信用這位嚴先生,給予實權,但遇事也總願意聽聽對方的意見,因為嚴莊的心思之敏、眼光之毒,那也是有口皆碑的——嚴莊笑笑說:“涼、甘初覆,人心不定,事務繁劇,朝廷本該派幾個有能力的少壯來,孰料卻來二老朽……”
李汲心說你貌似也五十多了吧,就敢說人家老朽?
“……在某看來,關播、喬琳並無主見,也無才智,但多少有些實務經驗,朝廷委之,是恐少壯者太過勇於任事,結果反不如太尉之意,中外間難免生出齟齬來。是以置二老朽,垂手安坐而已——太尉不必對彼等抱什麽希望,且若不合意,可直接上奏彈劾之。”
李汲笑道:“有相者雲,此二人皆當有宰相之份。”
嚴莊一撇嘴:“亦未可知,天寶以來,宰相而不稱職者不知凡幾,實不缺這麽兩個。”
李汲又問:“國舅如何?”
嚴莊略略沈吟,回覆道:“副帥謙沖之相,不似作偽,若果能謹守太尉法度,無過無失,將來把涼州交給他,亦無不可……”
李汲一皺眉頭:“君雲將涼州交予三國舅……”聽你話中之意,貌似不是在說吳湊做河西留後啊。
嚴莊莫測高深地一笑:“我自然希望太尉打通絲路,身兼河西、安西,做張太林,然而……呵呵。”
李汲要在腦袋裏連轉兩圈,才明白對方所說“張太林”是誰——乃是前涼第五位君主張重華,其在位時張氏達到鼎盛,自領太尉、護羌校尉、涼州牧,假涼王,用名將謝艾,力抗後趙、前秦而兼收西域……
嘿,這姓嚴的家夥,心可不小啊!
——————————
李汲將舊日幕僚,泰半留在姑臧、張掖,以輔佐吳湊等三人——主要防著他們亂來——而以高郢、嚴莊為參謀,新近投來的盧綸、第五染、程第磊、黃子剛、金辰等士人參軍務,即日率領三千兵馬出了姑臧城,再度開啟西征之路。
其麾下主力,都已散布涼、甘兩州各處,募兵修堡,恢覆舊日軍鎮,在接到軍令後,高崇文自赤水軍、徐渝自大鬥軍、馬蒙自交城守捉,陸續點兵來會。留守涼州的大將是侯仲莊,兵塞和戎城,尋機南下恢覆張掖、烏城二守捉,防備蕃軍自蘭州北上;留守甘州的則是李奉國,主要駐祁連城以備大鬥拔谷。
軍行七日,抵達張掖,在此地休歇兩日後,繼續向西進發,直至甘、肅兩州交界處的建康軍,荊絳迎入。
李汲問以肅州形勢,老荊回答說:“莽熱原本駐在福祿,於崆峒山、祁連戍附近築壘,做固守之勢,但數日前不知何故,壘未完便皆後撤,退往酒泉去了。”
李汲聞言,微微一皺眉頭,環顧諸將吏:“君等以為,蕃賊這是何意啊?”
程第磊本籍甘州,前些年避難而遷原州,聽說李汲收覆了甘州,方才歸鄉,且主動投入幕下。他是個讀書人,大歷二年還曾赴京考過一回科舉,可惜未中,一怒之下,求親訪友,遍覽兵書,有志於軍事。而今聽李汲提問,急忙站起身來表現道:
“仆以為,賊是疲我之計也。吐蕃在河西設涼、瓜二軍鎮,今涼州已為太尉收覆,瓜州尚遠,唯恐分散兵力,節節抵禦,卻被我逐一擊破。由此收縮防線,退守酒泉,方便瓜州主力前來增援,而我長驅直入,運道漫長,彼可以逸待勞,憑堅而待我也。”
李汲不動聲色,再看別人。韋臯緩緩地說:“程從事所言有理。然而酒泉城低矮,實不能於軍爭有所裨益,若賊是行以逸待勞之計,或將連酒泉一並放棄,退守洞庭山、金山、獨登山……”
“難道不會盡棄肅州,守冥水乎?”
韋臯搖搖頭:“末將若為蕃賊守瓜州軍鎮,於遭逢大敵之前,必不敢盡棄肅州也……”無論唐、蕃兩國,失地都是重罪,固然軍爭上有誘敵深入一說,但沒道理還沒見著敵人的面,就先放棄一整個州啊,沒幾人敢下這樣的決心吧?
“若賊陣於冥水以西,太尉可命一部隔水與之對峙,主力北上,直取玉門關,則距伊州不遠矣,覆使伊吾軍與沙陀部呼應來南……”倘若伊吾還未棄守的話——“兩向夾擊,瓜州唾手可得。”
“則在城武想來,賊或守洞庭山,或守金山、獨登山?”
“正是,且料賊意在誘我深入,然後以輕騎抄掠運道,迫我自退。然若我軍已得福祿、酒泉,拱護大路,可保無虞。因此末將以為,軍過福祿而尚未抵酒泉時,最須謹慎,以免為賊所趁……”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