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十二章 聖人小氣

關燈
賈至匆匆折返長安,以李汲之言備悉陳奏,李豫聽了,不禁眉心深鎖,久久不開。

於是召來郭子儀商議,說:“鳳翔、涇原諸鎮將帥,皆雲不能預判蕃賊今秋兵鋒所向,雲大震關之守不可撤,秋防之計不可廢,唯朔方李汲所言,與彼等不盡相同……”

郭子儀聽完李豫的轉述,方自沈吟,李豫卻斜眼一瞥他,似有意,似無意地說道:“不想蕃賊竟然如此忌憚李汲。”

郭子儀擡起頭來,望了皇帝一眼,淡淡地回覆道:“嘗聞李汲在隴右時,不過偏裨,便曾將騎兵窮追馬重英,幾獲之於臨蕃城外,且雲欲立‘殺馬之碑’……馬重英由此嫉恨,也在情理之中。”

——李豫說“忌憚”,郭子儀行若無事地就給歪曲成“嫉恨”了。

李豫笑道:“哦,竟有此等事?則將來若果能破蕃,殺馬重英,朕便允李汲立此碑於界上。”隨即面色一肅:“則於李汲所見,親家翁以為如何?”

郭子儀徐徐回覆道:“所言不為無理。因我每歲防秋,塞大軍於隴上,蕃賊不敢來侵久矣,或將別出蹊徑,先謀朔方。然出姑臧南山,東向新泉守捉,約三百裏,向興安軍覆兩百裏,再向鳴沙城又三百裏,其間多荒漠戈壁,乏人煙,少水草,大軍難行。則若蕃賊傾國來攻,其速必緩,我唐足以召聚諸鎮兵馬禦之。

“因此臣以為,蕃賊或發數萬精銳騎兵,掩旗而東,以圖奇襲朔方,然既李朔方已有所預見,彼必無隙可乘。且聞李朔方方於鳴沙城整練兵馬,所處臯蘭州,附近還有安樂、燭龍等州,若然逢警,召聚胡部,頃刻間可上萬騎,便不能臨陣摧破之,迫其自退不為難也……”

李豫插嘴道:“但李汲的意思,分明是朔方兵有餘而糧不足,渴望朝廷給予恩賞。然若錢糧資供朔方,防秋之事難道可罷麽?”

郭子儀緩緩搖頭道:“防秋不可罷,然正如李汲所言,蕃賊或不來,或來則主力北向朔方,而於隴上,多半偏師牽制。由此可稍減其兵,僅以一兩鎮守大震關,且若蕃賊實無犯隴之意,趁機殺出,便不能收覆失土,也可減輕朔方的壓力,並擄掠人口、物資。”

“倘若李汲所料有差,蕃賊其實犯隴,又如何處?”

郭子儀道:“朔方定額五千騎,近聞已漸恢覆,且鎮內多胡部,臣意,若朔方無警,則命李汲率精騎南下救援,可保鳳翔不失。”

李豫微微點頭,但隨即趕緊把臉側過一邊,以免被郭子儀看破他心中所想——讓李汲率騎兵入關?老家夥你是本人起了什麽癡心妄念呢,還是打算為我那日益囂張跋扈的大兒子鋪路啊?那我還不如當初就把李汲安置在涇原、鳳翔呢!

但聽郭子儀頓了一頓,覆又說道:“兵無常形,水無常勢,蕃賊或向朔方,或犯隴右,實難預測。在臣看來,自以東向朔方有利,然焉知馬重英輩不會謀劃失措,反倒出乎臣的預料之外呢?臣知陛下之憂,唯恐廟算有失,致生大禍也。

“然歲歲防秋,而賊不來,是賊以涼、蘭數萬戍軍,制我關中十萬虎賁,消磨我軍志氣,損耗我唐錢糧,進退之策,俱操賊手。何不改弦更張,偽做進取之勢,或攻隴右,或取涼州,反使彼疲於奔命,以我關中、朔方之軍,制敵舉國之兵啊?

“然臣所憂者,其實不在朔方,也不在大震關,而恐賊入會寧關往犯會州。固然此道於我不為大害,但易使我軍南北不便呼應,無論關中還是朔方,兵皆不敢輕出。由此臣建議,若今秋賊犯朔方,可全權授之於李朔方,命其退之,而關中軍出大震關以為牽制;若彼來攻大震關,可命朔方軍南下助守會寧關,而調安西、北庭行營南下,以固涇原、鳳翔之守——陛下以為如何?”

李豫微微頷首——嗯,讓朔方軍只南下到會州去協防,這倒是可以考慮的。

郭子儀辭別之後,李豫喚出屏風後的鄭王李邈,問他:“於郭令公之言,汝如何看?”

李邈急忙叉手躬身:“令公為天下之名將,我唐之柱石,兒臣年幼,又不熟悉兵事,則於令公所言,安敢臧否?”

李豫一皺眉頭:“汝是天下兵馬元帥,便未曾上過陣,欠缺些歷練,也不可不做思忖,全聽軍將之言——放心說吧,即便小兒癡語,朕也不怪便是。”

李邈想了一想,這才回覆道:“每秋發涇原、鳳翔、邠寧、鄜坊,甚至於潼關之兵,十萬有幾,空塞大震關防秋,而蕃賊不來,虛耗無數錢糧,使朝廷難以積聚。因此兒臣心中,是切盼李朔方與郭令公之言無誤的,如此只動一兩鎮關中兵馬往襲隴右,而將本供一兩鎮防秋錢糧北輸朔方,助其禦蕃,倘若順遂,朝廷總可省下十之二三……”

李豫頷首道:“朕也是這般想的……”隨即嘆息道:“總歸倉廩空乏,錢糧兩蹙,難以謀求萬全之策啊!然於財計,總不見起色,於兵事,又只能詢諸郭令公,只怕他智者千慮,也終有一失。”

李邈微微躊躇,似有所欲言。李豫瞥他一眼:“大膽說便是,朕何曾因言語而怪罪過汝?”

李邈乃道:“兒臣知陛下於長源先生頗為想念……然即便寄之於浙西重任,不便遽還朝覆相,而今的中書門下,也稍稍……使陛下愁眉難展,此誠宰相之過也。”

李豫忍不住右手攥拳,一擂榻沿:“還不如元載在時……”隨即望向李邈:“則汝以為,誰可為相?”

“宰相之命,只在陛下一心耳,此非兒臣所敢置喙。”

——————————

數日之後詔下,以劉晏總關東財計事,不克分身為由,免其入中書門下議事——反正原本他就十天裏難得跑去一天——且使王縉分司東都,也等於罷免了王夏卿的宰相之權。

遞補入政事堂而為宰相的,一是三朝老臣裴冕,把他從東都調回來,跟王縉換班;二是禮部侍郎楊綰,加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隨即李豫便召集宰相們,商議今歲防秋之計,李峴、裴冕、杜鴻漸三人都主張還是依照前幾年的慣例為好。

因為即便朔方遇襲,甚至於李汲敗績,終究距離長安城還一千多裏地哪;倘若郭子儀、李汲料事不準,被蕃賊攻破了大震關,那鳳翔、長安全都危險了。到時候追究起責任來,那二位大可撇清——因為只是建議嘛——我等宰相可必受掛落啊!

唯有楊綰站出來表態:“郭令公為朝廷柱石,李朔方也是國家上將,則於軍爭事,豈可不聽二公所言?臣不知兵,但知當制人而不可為人所制,今唯塞關防秋,純取守勢,是我為蕃所制也,必非長久之策。

“去歲陛下命朔方軍西出,騷擾涼州,實得兵爭之要。然今歲不可覆往,若欲制敵,便當發兵隴右。且會寧關以東,還有隴山關、制勝關、安戎關、大震關、安夷關,俱皆險要,一丸可塞,又何必歲歲防秋,竟調動十數萬兵馬往鎮?而十萬大軍會聚原、隴之間,虛耗錢糧,賊來但固守,賊去不敢追,難道我唐軍力竟如此孱弱麽?當責諸鎮將帥之無能也!”

最終李豫采納了楊綰的建議,仍使諸鎮假做召集兵馬,西進防秋之狀,其實僅命鳳翔、涇原兩軍固守諸隘——本來就在兩鎮轄區之內——並使邠寧節度副使李晟將軍西進,覘機出大震關以攻伐隴右。

因為去年隴右空虛,諸鎮卻皆不敢動,唯有李晟殺出去砍了幾百顆人頭,因而今年便仍寄望於這位李良器了。

如此以來,原本計劃用來防秋的錢糧物資,可以省下一大半兒……但並不肯如李汲所請,供輸朔方。李豫只是通過監軍使劉惠光告訴李汲,今秋若蕃賊來侵朔方,朕全權委之,該怎麽打,在哪兒決戰,是退守是反擊,是否要向回鶻方面求取增援,一任卿之決斷,等到打贏了,朔方鎮所消耗的錢糧,朝廷再給你報銷。

終究秋收在即,你朔方不至於連打上幾個月的錢糧都掏不出來吧?暫可不計損耗,打完了我給你補;倘若戰事遷延,則還需要多少錢糧,到時候再奏不遲。

李汲得了劉惠光的轉述,不禁蹙眉:“聖人未免太過小氣……”劉惠光就表面上看起來,還是頗為合作的,且李汲也沒忘了時常給他點兒賄賂,由此僅僅口頭上編排皇帝幾句,那閹人還不至於去打小報告;且即便打小報告了,以李汲對李豫的了解,也未必會多在意。

我功勳卓著,更重要是手握重兵,又沒抗旨,更沒造反,就光隨口刺兒一句,皇帝還敢跟我急嗎?就李豫那膽子,不至於的。

劉惠光滿臉堆笑:“李帥不可如此說,朝廷財力窘迫,倉廩不充,公也是知道的。反正聖人已然應允,戰後自會設法填補朔方的缺漏,那只要仗打得漂亮了,還不是李帥說啥數就是啥數麽?”

李汲斜睨劉惠光:“到時候,自然還要劉君幫忙上奏,說我所報,都是實數啊——自然也少不得劉君的好處。”隨即二人一起開懷大笑起來。

李汲自打來到朔方,便絞盡腦汁,密遣細作,以打探吐蕃的內情。只可惜因為民族不同,想要深入吐蕃上層,幾乎難如登天,相反,蕃賊細作倒易潛入長安朝廷——實話說,光吐蕃人裏會說唐語的,就比唐人中會說吐蕃話的,多了不知凡幾,隨隨便便即在能唐朝重臣家中潛伏為奴。

尤其邏些實在是太過遙遠了,高原上道路也難走,即便真探得了什麽重要情報,估計也很難及時傳遞出來。因而責之於尹申,尹申一籌莫展,即便問之於嚴莊,嚴莊也只是撓頭。

因此到目前為止,僅僅在河西、隴右一帶,收買了些附蕃的羌胡罷了,吐蕃軍但凡有什麽重大的軍事行動,一般情況下瞞不過李汲。去年這情報網尚未完全,且不夠嚴密,遂至馬重英設下圈套,李汲要靠個人的臨陣敏感性才得逃出生天;如今則通過嚴莊、尹申的不懈努力,終於收獲了應有的成果。

由此八月間便得密報,馬重英果然氣恨不平,妄圖於今秋攻打朔方。大致的計劃是:秦、渭之兵虛向大震關,蘭、鄯之兵虛向會寧關,以牽制唐朝關中諸鎮及安西、北庭行營兵馬;馬重英則親率一支精兵,出姑臧南山和琵琶山之間,直指新泉守捉。

召集在鳴沙城的諸將商議,判斷蕃軍兵力不可能太盛——正如郭子儀所言,若馬重英傾軍前來,上了十萬人馬,則後勤壓力太大,且經數百裏戈壁荒漠的跋涉,速度若慢則兵疲,速度若快,糧草肯定供應不上——但必是精銳驍卒無疑。

新泉守捉不歸李汲管,而且若朔方軍開到那麽遠去,則運路漫長,其弊與賊共有也——主要還是安西、北庭行營窮,不可能期望白孝德的資供。所以主戰場,應該是在豐安軍與鳴沙城兩者之一。

諸將多建議暫且放棄豐安軍,誘敵深入,放蕃軍到臯蘭州來,盡量拉長對方的補給線,且還可臨時調動周邊胡部,騷擾敵側。但李汲卻認為,那些胡部未必可信……

他並不是歧視胡人,但總覺得蕃、胡之間,因為生產方式、生活習俗的相近,更容易產生共同語言,且不能保證馬重英不會先期密遣使者來拉攏諸胡吧。只是麾下將吏中就有不少胡人,這個理由不便宣之於口。

但也還有別的理由——“新泉、豐安,皆在河北,鳴沙卻在河東,則賊若下豐安軍,必不肯西渡,而將直取我腹心。我若先期過河,只能退守靈武,則農人為蕃賊所掠,田畝為蕃賊踐躪,靈州膏腴之地,一時化為廢土……”

整個朔方鎮,就靈武、懷遠一帶生產力最發達,怎能輕易放蕃賊踏足呢?哪怕僅僅搶兩三個村落,踩幾百畝地,李汲都得肉痛死啊!

“且我若賊至方渡河,欲抄其後,賊大可以逸待我,甚至半渡而擊,於我軍大不利也。”

韋臯勸諫道:“節帥所言甚是,然而豐安軍壁矮而狹,實不易守啊。”

李汲笑笑:“可命白元光去守。”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