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兩害相權
關燈
小
中
大
成德節度使李寶臣,與田承嗣之間素不相得,反倒和昭義軍薛嵩相交莫逆,尤其薛嵩常以錢絹、糧谷往恒、定等州易馬,是李寶臣的大客戶。
成德鎮處在河北大平原的西北角上,背倚太行,境內物產相當豐富,其井陘、房山產鐵,唐縣有鐵有銅,而且恒、定兩州還是良馬產地,山谷之間,牧者無數。但也正因為如此,成德鎮的人均耕地數反倒是河北諸州中最為稀少的,糧食往往不敷支用——尤其是李寶臣還養了好幾萬的兵馬——被迫要從外州購買。
但是用什麽來跟人交易呢?周邊的河東、幽州、天雄軍,既不缺鐵,也不缺馬,即便缺銅吧,李寶臣並無鑄錢技術,而諸鎮也沒有自造貨幣的打算……唯有南方的昭義軍,雖亦富產銅、鐵,境內卻無足夠的良馬馬場。
因此成德鎮以馬匹相交易,其軍士身上之衣,口中之糧,則多半仰賴於昭義軍,就此李寶臣與薛嵩常有書信往來,相互吹捧,表面上極其的融洽。而魏博同樣富產糧谷——當然是相對而言——絹帛,同樣欠缺好馬,李汲就通過薛嵩與成德鎮相貨易,李寶臣對此也是頗為感激的。
可以這麽說,唯昭義軍可活成德兵,若再加上魏博,則可富成德兵。
由此朝廷頒詔,征討天雄軍,成德軍將多半是樂於從命的,只是不解:“我成德毗鄰冀州,為何朝廷不命我發兵,而要逾境召河東軍來?”
李寶臣對此心知肚明:“因朝廷不信我也。”
隨即解釋,朝廷對於我等安史降將,自然是三分忌憚、三分疑慮,生怕咱們跟田承嗣暗通款曲。李汲、辛雲京都是朝廷舊將,不必說了;薛嵩素來恭順,倘若說燕趙藩鎮中朝廷還能信任一人,那必是薛某無疑;至於武順軍,其力小弱,不過把秦睿綁上戰車,以便為魏博打通運路罷了。
咱們成德,既得不到朝廷的信任,又兵強馬壯,足以壞事,那朝廷怎敢詔命咱們出兵,參與討伐啊?
“使河東軍逾境往伐,恐亦有監控我等之意也。”
隨即田承嗣的使者就到了,嘵嘵不休,逞其口舌,申以唇亡齒寒之意,請求成德發兵相助。李寶臣聽了,也覺得有些道理,便再次召集諸將商議,他說:
“原本我等各安疆界,為朝廷守禦河北,且監控幽州人馬,朝廷可以致力於西事,相互間井水不犯河水,豈不是好?偏偏詔令討天雄軍,則若田承嗣被滅,唯恐下一個便落到我成德頭上,這可如何是好?”
重將辛忠義道:“若朝廷無罪而伐天雄軍,我等自不能從亂命。然田承嗣實悖逆,竟敢為安史父子造祠祭祀,此風若不鏟息,朝廷威望何存?天下亦將大亂。此田氏之過,不願河北安生,非朝廷詔令不正也。”
重將張彭老則道:“田某咎由自取,死亦合當,然恐連累我成德。正如李帥所言,朝廷唯信李汲、薛嵩,幽州懸遠,等閑難伐,則既破天雄軍,下一步必是武順軍,然後就輪到我成德了,豈可不未雨綢繆?”
盧俶笑笑:“朝廷疑忌我成德,有撤除意,本是情理之常——難道諸君坐在政事堂中,為聖人謀劃,不會心生此念麽?然而天高皇帝遠,即便滅了田氏,朝廷亦難掌控河北,難道便我等知警,幽州,甚至於昭義軍、武順軍,便不起兔死狐悲之念麽?田氏悖逆無道,昭義、武順肯從詔而伐,但我等不蹈其覆轍,朝廷只能命河東、魏博兩軍,又如何敢正眼以覷我成德?”
眾人議論紛紛,最終的結果是:一,咱們不能輕率抗命,去跟田逆捆綁在一起;二,趁此戰亂之機,咱們也得多少撈取些利益才好;三,河東軍入境,那太過兇險了,最好讓他們別來……
於是李寶臣暗中作梗,導致了河東軍未出井陘口,便即嘩變;隨即他聚集大軍三萬,交給辛忠義,要他覘看冀州局勢,以定行止——
“倘若官軍挫敗,君便發兵,以為兩家解鬥為名,奪占幾座冀州城池,隔絕雙方,最好退去官軍,示恩於田承嗣;而若官軍得勝,可以代河東應詔為名,同樣奪幾座冀州城池,撈取些功勞回來。”
之所以授命辛忠義,一則此將持重,二則此將人如其名——丫忠義啊。相信有辛忠義領兵,絕對不會輕率地去援救田承嗣,終究李寶臣本人是比較厭惡田承嗣的,也不願意在機會不到,實力不足時,便提前跟朝廷翻臉。
再等幾年或有機會,如今大亂方息,我軍士操練得還不夠精銳,錢糧也不湊手,昭義、幽州兩軍又無同進共退的盟約,那怎敢輕易惹火燒身呢?除非官軍大敗,那還得防著田承嗣趁機擴大勢力。
因此辛忠義假以秋操為名,聚兵安平縣內,雖然聽說官軍未集,在漳北唯處守勢,天雄軍暫時奪占了上風,他也不肯妄動。一直要到漳北大勝的消息傳來,辛忠義才對左右道:“田承嗣亡無日矣。然恐魏博獨占其功,將來為我之患,我軍當即南下,共伐田氏。若能先入武強,取得田某首級,朝廷必有厚賜;便不能得,武強府庫,我當盡數取去。”
於是大軍渡過滹沱水南下,消息傳來,魏博軍將吏泰半轉憂為喜。只有李汲和田乾真二人初喜過後,卻面露隱隱的煩悶之色。
隨即田乾真叉手央求道:“某請前往武強,說田承嗣束手來降。”
李汲瞥了他一眼:“副帥有何把握,能夠說動田承嗣?”
田乾真猶豫了一下,顧左右道:“某請與節帥私下言說。”
李汲一擺手,眾將吏暫且退下,帳中只留他跟田乾真二人。田乾真這才低聲說道:“某適才所見,節帥聞聽成德來援,不甚欣喜,反有憂色。私下揣度,節帥本欲犁庭掃閭,盡滅田氏,奪其四州之地,而若成德軍來,必分功勞,且冀州距成德近而距魏博遠,恐有不慎,既滅天雄軍,反增成德鎮之勢……”
李汲嘴角微微一撇,似乎在笑,卻並不接話,不置可否。
其實心裏話說,老田你基本上猜對了,不過我滅田氏,還真不是為了增強魏博的實力,而是想要讓朝廷的手可以伸進河北來,使燕、趙諸藩,漸不為患。這我軍百戰浴血,眼看勝利在望,卻被成德軍插進一腿來,伸手摘果子,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這我要是有短期內攻克武強的必勝把握,肯定行文勒令成德軍——沒你們的事兒啊,千萬別來!但問題是如今兵寡,倘若謀劃失誤,很可能頓兵堅城之下,反為敵人所趁,我還正需要援軍呢……且成德都是生力軍,數量還是我的三倍,倘若惹惱了李寶臣,斷然翻臉,我必定前功盡失啊。
只是如此一來,按倒了田承嗣,卻反使李寶臣得利,若其奪占冀州數城,再大擄財貨,有可能實力大增,將來蓋壓昭義軍而為河北之首藩!那不是前門拒虎,後門進狼嗎?
耳聽得田乾真繼續說道:“節帥也知某此來,是朝廷有意使某代田承嗣領天雄軍也。某終究是田承嗣的叔父,乃可往說田承嗣,若不肯降,待成德軍來,武強必破,到時候難免玉石俱焚,田氏一族滅矣!而若其能在成德軍來前,便先自縛請降,某可為之照拂田氏族人,其兄弟、子侄,俱可脫難,大罪唯及其身。且如李帥能許諾,不殺田承嗣,則此番游說,可有七八成的勝算。”
李汲緩緩搖頭:“田承嗣如何論罪,是朝廷之事,我無由置喙。”
田乾真笑笑:“自當將其入檻,押送長安,候聖人與朝廷裁處。節帥但許諾不於路加害便可。”
李汲笑道:“我與他純是公憤,又無私仇,為何要於路害他?此事可諾。”
其實心裏挺不舒服的,原本打算一舉將天雄軍裁撤掉,結果還得留著,而且繼續姓田……不過李泌派田乾真過來,就是覺得此人比田承嗣好控制些,則留下這麽個半殘的天雄軍,總比便宜了李寶臣要好啊。沒想到我百般辛苦,卻為他田乾真做了嫁衣裳。
罷了,罷了,兩害相權取其輕,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於是應允田乾真所請,要他即刻進城,去勸說田承嗣投降。
成德兵是在此日黃昏時分,終於抵達武強城下的,這對於田承嗣來說,無疑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田乾真孤身進城游說之時,他還不信,隨即親自攀上城頭,見無數成德旌旗洶湧而來,就在魏博軍北側紮下營壘。魏博方面雖然一副如臨大敵之勢,卻並未出戰廝殺,成德亦然,且時隔不久,便在將旗簇擁下,有十數騎馳向魏博陣營。
果然,叔父所言無詐,成德兵確乎不是來幫我的……
田承嗣這才召集親眷、部將,宣布了開城投降的決定,但他同時說:“我征戰沙場四十餘載,自偏裨將校,升為一鎮觀察、節度使,衣紫圍金,而今年過六旬,豈能再受豎子折辱哪?”
雖說田乾真許諾保其性命,李汲絕不會私自加害,但田承嗣考慮更多的不是自家生死,而是平生臉面——李汲雖然許諾不殺自己,難道不會捆綁自己押入檻車嗎?即便李汲尚肯待之以禮,難道他麾下押運的將卒會給自己好臉色瞧嗎?此去長安,兩千裏之遙,將近三個月的路程,難道全要受那些粗魯小卒的折辱不成?
況且既歸長安,亦必淪入獄吏之手。假使朝廷肯寬赦自己還則罷了,若最終還是難逃一死,死前又何必向人屈膝俯首呢?
田承嗣做好了自裁的打算,眾人跪地苦勸。田承嗣道:“我罔顧天時,不聽諸君之諫,一意孤行,乃至於此,咎由自取,與人無尤。但若仍舊冀圖僥幸,不肯俯首,城破之日,難免玉石俱焚,我田氏上下百口族矣!
“是以為全族人,為保諸君性命,我不得不降也,且唯自盡,叔父或起愧疚之心,將會應諾看顧汝等。他終究也是姓田的,我若還在,未必信得過汝等,我若已死,反倒無疑了……”
這話是說給其弟田庭璘,侄子田悅,還有兒子田維、田朝、田華等人聽的——田承嗣妻妾眾多,共生五子一女,長子田維比田乾真小不了幾歲,末子田緒還在繈褓之中。
於是橫劍自刎,眾人撫屍痛哭一場,隨即田庭璘便捧著節度使印綬,前往館驛,奉獻給田乾真。田乾真連夜派人出城聯絡,然後打開城門,放魏博軍進入——河北重鎮天雄軍的歷史,就此落下帷幕。
魏博軍入城之後,但查封府庫,暫拘田氏一族而已,此外秋毫無犯,唯嚴把四門,不放成德軍進城劫掠。翌日一早,辛忠義急急往拜李汲,申訴自家遠來的苦勞——沒有功勞,也就只剩下苦勞了。
因為自軍的到來,迫使田承嗣開城投降,這一狀況來之前他未必能夠料到,此刻終於明白了,卻也不便將出來作為索取報酬的理由。然而主帥命我前來,是摘果子,占便宜的,如今寸功不得,粒米難籌,回去怎麽跟節帥交待啊?
李汲心說我又沒求著你們來……卻仍笑臉相應,說:“成德軍響應聖詔,相助討逆,李某甚為欽敬。可惜君來得遲了一步,未能沙場建功,則若大加犒賞,軍士難免厚薄不均之議啊。”
頓了一頓,假裝大度地一拍腿:“罷了,終究遠道而來,白白消耗糧秣卻不得寸功,君歸成德,怕也不好向李節度覆命吧?我自當上奏朝廷,為君與成德表功,此外武強府庫中絹帛,允貴軍盡數取去,或可稍稍彌補一些損失。”
田承嗣廣募兵卒,涸澤而漁,實話說武強府庫裏真剩不下多少財貨,尤其絹帛,僅僅三千多匹而已,魏博本多絲織品,這麽點兒東西,李汲還真不放在眼中。終究三萬成德軍就駐紮在城外,別說辛忠義銜恨了,即便士卒鼓噪,作起亂來,自家這趟北伐怕都難以畫上圓滿的句號。三千多匹帛,純當打發叫花子了吧。
終究今時各鎮兵悍將驕,慣常不滿賞賜便以下犯上,李汲對此是心知肚明啊——即便我魏博,前兩年不也曾經鬧過一場麽?
由此打發了成德軍,旋將武強城留給田乾真暫守,自率得勝之師,凱旋魏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成德鎮處在河北大平原的西北角上,背倚太行,境內物產相當豐富,其井陘、房山產鐵,唐縣有鐵有銅,而且恒、定兩州還是良馬產地,山谷之間,牧者無數。但也正因為如此,成德鎮的人均耕地數反倒是河北諸州中最為稀少的,糧食往往不敷支用——尤其是李寶臣還養了好幾萬的兵馬——被迫要從外州購買。
但是用什麽來跟人交易呢?周邊的河東、幽州、天雄軍,既不缺鐵,也不缺馬,即便缺銅吧,李寶臣並無鑄錢技術,而諸鎮也沒有自造貨幣的打算……唯有南方的昭義軍,雖亦富產銅、鐵,境內卻無足夠的良馬馬場。
因此成德鎮以馬匹相交易,其軍士身上之衣,口中之糧,則多半仰賴於昭義軍,就此李寶臣與薛嵩常有書信往來,相互吹捧,表面上極其的融洽。而魏博同樣富產糧谷——當然是相對而言——絹帛,同樣欠缺好馬,李汲就通過薛嵩與成德鎮相貨易,李寶臣對此也是頗為感激的。
可以這麽說,唯昭義軍可活成德兵,若再加上魏博,則可富成德兵。
由此朝廷頒詔,征討天雄軍,成德軍將多半是樂於從命的,只是不解:“我成德毗鄰冀州,為何朝廷不命我發兵,而要逾境召河東軍來?”
李寶臣對此心知肚明:“因朝廷不信我也。”
隨即解釋,朝廷對於我等安史降將,自然是三分忌憚、三分疑慮,生怕咱們跟田承嗣暗通款曲。李汲、辛雲京都是朝廷舊將,不必說了;薛嵩素來恭順,倘若說燕趙藩鎮中朝廷還能信任一人,那必是薛某無疑;至於武順軍,其力小弱,不過把秦睿綁上戰車,以便為魏博打通運路罷了。
咱們成德,既得不到朝廷的信任,又兵強馬壯,足以壞事,那朝廷怎敢詔命咱們出兵,參與討伐啊?
“使河東軍逾境往伐,恐亦有監控我等之意也。”
隨即田承嗣的使者就到了,嘵嘵不休,逞其口舌,申以唇亡齒寒之意,請求成德發兵相助。李寶臣聽了,也覺得有些道理,便再次召集諸將商議,他說:
“原本我等各安疆界,為朝廷守禦河北,且監控幽州人馬,朝廷可以致力於西事,相互間井水不犯河水,豈不是好?偏偏詔令討天雄軍,則若田承嗣被滅,唯恐下一個便落到我成德頭上,這可如何是好?”
重將辛忠義道:“若朝廷無罪而伐天雄軍,我等自不能從亂命。然田承嗣實悖逆,竟敢為安史父子造祠祭祀,此風若不鏟息,朝廷威望何存?天下亦將大亂。此田氏之過,不願河北安生,非朝廷詔令不正也。”
重將張彭老則道:“田某咎由自取,死亦合當,然恐連累我成德。正如李帥所言,朝廷唯信李汲、薛嵩,幽州懸遠,等閑難伐,則既破天雄軍,下一步必是武順軍,然後就輪到我成德了,豈可不未雨綢繆?”
盧俶笑笑:“朝廷疑忌我成德,有撤除意,本是情理之常——難道諸君坐在政事堂中,為聖人謀劃,不會心生此念麽?然而天高皇帝遠,即便滅了田氏,朝廷亦難掌控河北,難道便我等知警,幽州,甚至於昭義軍、武順軍,便不起兔死狐悲之念麽?田氏悖逆無道,昭義、武順肯從詔而伐,但我等不蹈其覆轍,朝廷只能命河東、魏博兩軍,又如何敢正眼以覷我成德?”
眾人議論紛紛,最終的結果是:一,咱們不能輕率抗命,去跟田逆捆綁在一起;二,趁此戰亂之機,咱們也得多少撈取些利益才好;三,河東軍入境,那太過兇險了,最好讓他們別來……
於是李寶臣暗中作梗,導致了河東軍未出井陘口,便即嘩變;隨即他聚集大軍三萬,交給辛忠義,要他覘看冀州局勢,以定行止——
“倘若官軍挫敗,君便發兵,以為兩家解鬥為名,奪占幾座冀州城池,隔絕雙方,最好退去官軍,示恩於田承嗣;而若官軍得勝,可以代河東應詔為名,同樣奪幾座冀州城池,撈取些功勞回來。”
之所以授命辛忠義,一則此將持重,二則此將人如其名——丫忠義啊。相信有辛忠義領兵,絕對不會輕率地去援救田承嗣,終究李寶臣本人是比較厭惡田承嗣的,也不願意在機會不到,實力不足時,便提前跟朝廷翻臉。
再等幾年或有機會,如今大亂方息,我軍士操練得還不夠精銳,錢糧也不湊手,昭義、幽州兩軍又無同進共退的盟約,那怎敢輕易惹火燒身呢?除非官軍大敗,那還得防著田承嗣趁機擴大勢力。
因此辛忠義假以秋操為名,聚兵安平縣內,雖然聽說官軍未集,在漳北唯處守勢,天雄軍暫時奪占了上風,他也不肯妄動。一直要到漳北大勝的消息傳來,辛忠義才對左右道:“田承嗣亡無日矣。然恐魏博獨占其功,將來為我之患,我軍當即南下,共伐田氏。若能先入武強,取得田某首級,朝廷必有厚賜;便不能得,武強府庫,我當盡數取去。”
於是大軍渡過滹沱水南下,消息傳來,魏博軍將吏泰半轉憂為喜。只有李汲和田乾真二人初喜過後,卻面露隱隱的煩悶之色。
隨即田乾真叉手央求道:“某請前往武強,說田承嗣束手來降。”
李汲瞥了他一眼:“副帥有何把握,能夠說動田承嗣?”
田乾真猶豫了一下,顧左右道:“某請與節帥私下言說。”
李汲一擺手,眾將吏暫且退下,帳中只留他跟田乾真二人。田乾真這才低聲說道:“某適才所見,節帥聞聽成德來援,不甚欣喜,反有憂色。私下揣度,節帥本欲犁庭掃閭,盡滅田氏,奪其四州之地,而若成德軍來,必分功勞,且冀州距成德近而距魏博遠,恐有不慎,既滅天雄軍,反增成德鎮之勢……”
李汲嘴角微微一撇,似乎在笑,卻並不接話,不置可否。
其實心裏話說,老田你基本上猜對了,不過我滅田氏,還真不是為了增強魏博的實力,而是想要讓朝廷的手可以伸進河北來,使燕、趙諸藩,漸不為患。這我軍百戰浴血,眼看勝利在望,卻被成德軍插進一腿來,伸手摘果子,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這我要是有短期內攻克武強的必勝把握,肯定行文勒令成德軍——沒你們的事兒啊,千萬別來!但問題是如今兵寡,倘若謀劃失誤,很可能頓兵堅城之下,反為敵人所趁,我還正需要援軍呢……且成德都是生力軍,數量還是我的三倍,倘若惹惱了李寶臣,斷然翻臉,我必定前功盡失啊。
只是如此一來,按倒了田承嗣,卻反使李寶臣得利,若其奪占冀州數城,再大擄財貨,有可能實力大增,將來蓋壓昭義軍而為河北之首藩!那不是前門拒虎,後門進狼嗎?
耳聽得田乾真繼續說道:“節帥也知某此來,是朝廷有意使某代田承嗣領天雄軍也。某終究是田承嗣的叔父,乃可往說田承嗣,若不肯降,待成德軍來,武強必破,到時候難免玉石俱焚,田氏一族滅矣!而若其能在成德軍來前,便先自縛請降,某可為之照拂田氏族人,其兄弟、子侄,俱可脫難,大罪唯及其身。且如李帥能許諾,不殺田承嗣,則此番游說,可有七八成的勝算。”
李汲緩緩搖頭:“田承嗣如何論罪,是朝廷之事,我無由置喙。”
田乾真笑笑:“自當將其入檻,押送長安,候聖人與朝廷裁處。節帥但許諾不於路加害便可。”
李汲笑道:“我與他純是公憤,又無私仇,為何要於路害他?此事可諾。”
其實心裏挺不舒服的,原本打算一舉將天雄軍裁撤掉,結果還得留著,而且繼續姓田……不過李泌派田乾真過來,就是覺得此人比田承嗣好控制些,則留下這麽個半殘的天雄軍,總比便宜了李寶臣要好啊。沒想到我百般辛苦,卻為他田乾真做了嫁衣裳。
罷了,罷了,兩害相權取其輕,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於是應允田乾真所請,要他即刻進城,去勸說田承嗣投降。
成德兵是在此日黃昏時分,終於抵達武強城下的,這對於田承嗣來說,無疑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田乾真孤身進城游說之時,他還不信,隨即親自攀上城頭,見無數成德旌旗洶湧而來,就在魏博軍北側紮下營壘。魏博方面雖然一副如臨大敵之勢,卻並未出戰廝殺,成德亦然,且時隔不久,便在將旗簇擁下,有十數騎馳向魏博陣營。
果然,叔父所言無詐,成德兵確乎不是來幫我的……
田承嗣這才召集親眷、部將,宣布了開城投降的決定,但他同時說:“我征戰沙場四十餘載,自偏裨將校,升為一鎮觀察、節度使,衣紫圍金,而今年過六旬,豈能再受豎子折辱哪?”
雖說田乾真許諾保其性命,李汲絕不會私自加害,但田承嗣考慮更多的不是自家生死,而是平生臉面——李汲雖然許諾不殺自己,難道不會捆綁自己押入檻車嗎?即便李汲尚肯待之以禮,難道他麾下押運的將卒會給自己好臉色瞧嗎?此去長安,兩千裏之遙,將近三個月的路程,難道全要受那些粗魯小卒的折辱不成?
況且既歸長安,亦必淪入獄吏之手。假使朝廷肯寬赦自己還則罷了,若最終還是難逃一死,死前又何必向人屈膝俯首呢?
田承嗣做好了自裁的打算,眾人跪地苦勸。田承嗣道:“我罔顧天時,不聽諸君之諫,一意孤行,乃至於此,咎由自取,與人無尤。但若仍舊冀圖僥幸,不肯俯首,城破之日,難免玉石俱焚,我田氏上下百口族矣!
“是以為全族人,為保諸君性命,我不得不降也,且唯自盡,叔父或起愧疚之心,將會應諾看顧汝等。他終究也是姓田的,我若還在,未必信得過汝等,我若已死,反倒無疑了……”
這話是說給其弟田庭璘,侄子田悅,還有兒子田維、田朝、田華等人聽的——田承嗣妻妾眾多,共生五子一女,長子田維比田乾真小不了幾歲,末子田緒還在繈褓之中。
於是橫劍自刎,眾人撫屍痛哭一場,隨即田庭璘便捧著節度使印綬,前往館驛,奉獻給田乾真。田乾真連夜派人出城聯絡,然後打開城門,放魏博軍進入——河北重鎮天雄軍的歷史,就此落下帷幕。
魏博軍入城之後,但查封府庫,暫拘田氏一族而已,此外秋毫無犯,唯嚴把四門,不放成德軍進城劫掠。翌日一早,辛忠義急急往拜李汲,申訴自家遠來的苦勞——沒有功勞,也就只剩下苦勞了。
因為自軍的到來,迫使田承嗣開城投降,這一狀況來之前他未必能夠料到,此刻終於明白了,卻也不便將出來作為索取報酬的理由。然而主帥命我前來,是摘果子,占便宜的,如今寸功不得,粒米難籌,回去怎麽跟節帥交待啊?
李汲心說我又沒求著你們來……卻仍笑臉相應,說:“成德軍響應聖詔,相助討逆,李某甚為欽敬。可惜君來得遲了一步,未能沙場建功,則若大加犒賞,軍士難免厚薄不均之議啊。”
頓了一頓,假裝大度地一拍腿:“罷了,終究遠道而來,白白消耗糧秣卻不得寸功,君歸成德,怕也不好向李節度覆命吧?我自當上奏朝廷,為君與成德表功,此外武強府庫中絹帛,允貴軍盡數取去,或可稍稍彌補一些損失。”
田承嗣廣募兵卒,涸澤而漁,實話說武強府庫裏真剩不下多少財貨,尤其絹帛,僅僅三千多匹而已,魏博本多絲織品,這麽點兒東西,李汲還真不放在眼中。終究三萬成德軍就駐紮在城外,別說辛忠義銜恨了,即便士卒鼓噪,作起亂來,自家這趟北伐怕都難以畫上圓滿的句號。三千多匹帛,純當打發叫花子了吧。
終究今時各鎮兵悍將驕,慣常不滿賞賜便以下犯上,李汲對此是心知肚明啊——即便我魏博,前兩年不也曾經鬧過一場麽?
由此打發了成德軍,旋將武強城留給田乾真暫守,自率得勝之師,凱旋魏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