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叔侄相見
關燈
小
中
大
朝廷忽下討伐之詔,田承嗣對此是缺乏心理準備的。
實話說,他並無叛唐之意,即便立祠祭祀安、史父子,也沒打算紹繼二賊餘業,再掀起一場大亂來。
在田承嗣的思路中,此際已如春秋列國,唐天子垂拱於上,各路藩鎮割據於下,則自家秣兵厲馬,有望稱霸一方——別的不說,魏、相都是好地方,我曾長年在兩州鎮守,最好都能夠奪將下來。
之所以為安、史父子立祠,本有兩個用意,一是試探朝廷的態度,二是激發燕、趙諸鎮同仇敵愾之心——咱們出身相同啊,本該聯起手來,一致對外。倘若唐廷接報之後,立刻下一道措辭嚴厲的譴責詔命,並以征伐相威脅,相信田承嗣會趕緊墮毀祠堂,並且上表謝罪的。
奈何唐廷軟弱,僅僅更換了監軍使,並命新任天雄軍監軍使孫知古向田承嗣轉達朝廷之意罷了。而孫知古既入冀州,見田承嗣驕縱無禮,天雄軍兵強馬壯,腰桿自然硬不起來,言辭也軟綿綿的:“這個,聖人和朝廷的意思,節帥還是將郊外那所淫祠廢去了為好啊……”
田承嗣當即瞪眼:“所祭男子,何雲淫祠?!”
孫知古趕緊解釋:“不不不,此處的‘淫’字,是指非禮,不合國家祭祀制度,並非淫靡之意……”
田承嗣雖然無學,終究做到一鎮節度使,真不至於連這點兒常識都沒有,他完全是裝傻充楞,在糊弄孫知古呢。既見孫知古是這般態度,甚至於有些諂媚嘴臉,田承嗣心中大定:朝廷還是怕我啊,聖人也拿我沒轍。
就此驕橫之態,日盛一日。
——所以說毛病都是慣出來的,周智光是如此,田承嗣也是如此。而一旦李汲捅殺周智光,表明咱不慣你們這毛病,旁邊兒的梁崇義即刻就老實了……
且說田承嗣北聯幽州李懷仙,西和成德李寶臣,將進攻的目標指向南線,打算先攻武順軍,再下昭義軍。至於魏博的李汲,他倒暫時還不打算招惹,擔心李汲輕易便可請來河南道的援軍。
但這終究只是一個長遠的戰略構想而已,尚未能真正提上議事日程,因而田承嗣對唐廷頒詔討伐,是毫無心理準備的。由此接到從孫知古處傳來的詔命,要他拱手而降,趕緊返回長安去親身謝罪,田承嗣當場就慌了,急忙召集幕僚、將佐們商議。
判官王侑是田承嗣的心腹,乃嘗試為其分析局勢,道:
“朝廷歲歲防秋禦蕃,且錢糧也不充裕,焉能發大軍來征討我天雄軍啊?以仆愚見,不過命周邊各鎮聯兵進擊而已。幽州、成德,與我向來和睦,田帥可致信二位李帥,幽州則假言防備東蕃,成德則謊稱糧秣不足,俱可按兵不動。
“其餘昭義、武順、魏博。昭義軍薛帥不過守戶之犬而已,絕不會發大軍前來,最多一兩萬眾虛應差事罷了;武順軍小弱,田帥可以致書恐嚇之,雲待退去征伐之軍後,先攻武順,則秦睿必恐,不敢來也。則我所須當者,唯魏博李汲耳。
“魏博不過三四萬軍,不可能傾巢而出,此來最多兩萬。則李汲雖勇,兵寡力蹙,必為田帥所破,無憂也。”
田承嗣聽聞此言,方才稍稍安下心來。
然而宿將邢曹俊卻道:“王判所言固然有理,然用兵之道,勿恃敵之不來,須恃我之不可攻也。若不能做最壞的打算,一旦形勢與預判不合,必致手足無措。薛嵩雖怯,終為河北大鎮,輕易可出三四萬兵馬,未必虛應差事;武順軍雖弱,秦睿素來狡詭,若見官軍勢大,或也不震懾於田帥之威。
“是以末將之意,當致書燕、趙各鎮,申以唇亡齒寒之意,以期其不來。然若彼等實來,也須有固守之策、苦戰之志,不可稍存懈怠之心——方為萬全之策。”
田承嗣連連點頭:“君言有理。則若只論兵事,當如何抵禦為好?”
邢曹俊道:“鎮內多平川,無險要可扼,唯恃諸城。在末將想來,昭義、武順、魏博聯兵來,必向信都;幽州軍來,先取博野——此兩城當使能將,增兵固守。唯成德與我最近,軍自深州出,可以直取武強,是以田帥不可輕動。”
隨即笑一笑:“倘若五鎮俱發兵來,使我南北不能呼應,其勢危殆,末將誠不知當如何抵禦才是。然就情理而論,及方才王判所言,局勢還不至於那般兇險。則我軍固守諸城,更命精銳游弋其間,只須尋隙破其一路,則餘鎮必定膽寒,田帥再致書往說,必肯退兵也。”
面色繼而一肅:“唯魏博李汲不可說,則若能先破魏博軍,上之上策。”
田承嗣笑道:“君果然足智多謀,布劃深得我心。”便命邢曹俊去增援博野,別將孟希祐去增援信都。旋即參軍許士則提醒道:“監軍院那邊,田帥也須有所防範才是。”
田承嗣便問:“監軍使麾下,有多少兵?”
“不過千餘。”
田承嗣笑笑:“我親率牙兵前往,望那閹人知機,肯主動繳械吧。”
許士則問道:“末吏有一問,懇請田帥赦某無罪,方才敢說。”
“君可明言無妨。”
“請問田帥,乃欲就此反唐乎?”
田承嗣連連搖頭:“君勿疑我,我焉有反唐之意啊?奈何聖人聽信奸宄之言,朝廷不念我反正之功,偏要興無名之師來伐,我又豈甘束手就縛?不得以而發兵抵禦罷了。便此番能夠順利擊退敵軍,我亦不過河北四州之主,又非昔日安聖……安祿山雄踞三道,焉敢割地自雄?”
許士則道:“既田帥無反唐意,則請厚待監軍使,不要囚禁甚至於殺害,以為戰後與朝廷言和,留下餘地。”
田承嗣笑道:“此事又何須君來教我,我知深淺。便那閹人吃了熊心豹膽,竟敢勒兵對抗,我也不過殺其兵而俘其吏,覆護守監軍院,不使其出外罷了,不至於害他性命。”
就此開始調配物資、整備兵員,戰爭機器快速地運轉了起來。但所謂“快速”,也是就這年月普遍發兵速度而言的,誰都沒能料到李汲才剛接詔,翌日便即點將興師……
終究征討天雄軍,本是李汲一力促成,加上又有李泌來信知會,由此才能提前一兩個月就開始做戰爭準備,他這得天獨厚的條件,別人確實也學不來。
且說天雄軍將孟希祐在三日後將兵五千,去援信都,軍士沿著漳水北岸而行,糧秣物資則裝船,泛於漳水之上。一路行到衡水縣,才剛進城,便聽聞信都已被攻陷的噩耗,孟希祐不由得大驚失色。
正在猶疑,敵軍進兵速度豈會如此之快啊?難道是信都百姓聽聞王師征伐,不敢相抗,辜恩背反了不成麽?正在向衡水官吏詳細打聽漳水以南的消息,突然間又得傳報——糧船被劫了!
原來李汲既入信都,僅僅停留了一晚,便率兵來至漳水南岸,會合雷萬春。他知道消息不可能封鎖得那麽嚴密,估摸著自己沒有伏兵打天雄軍增援的機會了,不如就此北渡,先下衡水,再尋機直取武強吧。
正在搜集船只,打算搭造浮橋呢,便報下游數十條船高張天雄軍旗幟,扳槳而來。李汲急命諸軍暫退三裏之地,獨留雷萬春將一營兵,乘坐才剛搜集來的民船,順風順水,直迎上去。
其實雷萬春並不嫻於水戰,問題是漳水淺狹,非大江大河可比,對面糧船上不過幾百押運兵而已,也都不是水軍。於是當面撞將上去,將士們跳舷而戰,片刻間便即底定了勝局。天雄軍的糧秣物資半數沈入濁流,半數被連船牽向南岸。
不過親提刀矛於船中廝殺之人,並不包括雷萬春——他暈船,正趴在船板上吐呢。雷萬春本是南人,祖籍鄱陽,但從曾祖起便北上遷居範陽了,本人跟隨張巡等長年在河南奮戰,別說水戰無處可學,就連擺渡船都不常坐。
他原本並不以為意,心說船上不就是晃蕩些嘛,難道還能比馬背上更顛簸不成?就此毫無畏懼地登船而行。只可惜人的某些生理反應吧,不是僅憑志氣就能扛得住的……
再說李汲很快便率大軍渡過漳水,攻至衡水城下;孟希祐固守衡水,並遣急報前往武強。田承嗣接到稟報,自也大吃一驚:“魏博軍難道會飛不成麽?如何這便下了信都?!”
好在這時候,各方面更為準確的消息也皆匯聚前來,他知道朝廷此番致討,並未征調幽州和成德,而只有昭義、武順、魏博、河東四鎮而已。河東軍距離太遠,不可能遽至,那麽自己所要面對的,僅僅是三鎮聯軍。
田承嗣急命掌書記幫忙寫信,前去求告幽州李懷仙和成德李寶臣,希望二位能看在安……史……故舊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您二位若有餘力,望能發兵來救我天雄軍,倘若不願,懇請上奏朝廷,為我辯誣。
不就是造了座祠堂嘛,多大點兒事兒,我這就拆了還不成嗎?朝廷若能收回征伐之詔,我願意派一支兵,西行協助防秋,而且錢糧無須朝廷供應,自家帶著。
同時急忙召回北上的邢曹俊,召集兵馬,打算親自西下禦敵。
信都、衡水方面的動靜仍有些模糊不清,但可以確定的,此來唯有魏博一軍,武順和昭義兩鎮應該還沒到。魏博軍撐死了兩萬,田承嗣乃集結四萬兵馬,陸續前出——我以兩倍之力,配合衡水守軍,不信打不垮你李汲!
邢曹俊也說:“若真能先破魏博,則昭義、武順必不敢來也——此戰便算是勝了!”
再說李汲連攻衡水三日,卻因孟希祐守備得法,暫不能破,旋即得報東北方向有天雄軍增援到來,便即西退到漳水北岸,護守著浮橋和運路紮下營壘。與此同時,武順軍也終於到了,聯合起來,有兩萬餘眾。
二帥相見,秦睿不等李汲埋怨他來得太遲,開口先問:“昭義軍到了何處?”隨即解釋:“田承嗣應已得著消息,若率大軍前來,或可四五萬眾,則以我二鎮之力,難以摧破啊。昭義兵多,若能及時趕到,才可保勝券在握。”
李汲輕輕嘆了口氣:“昭義軍啊,尚遠……”
已經得著消息,薛嵩打算發兵三萬,從巨鹿方向殺入冀州境內,估摸著這會兒,可能還在巨鹿縣沒能集結完畢呢。
這還幸虧是李汲甫接詔旨,便派快馬送信給薛嵩,請他盡快發兵——我的計劃是如此這般,已然知會了武順軍,即刻便將北上,還望薛帥切勿遲來。
一日之後,天雄軍前鋒抵達衡水,在城西下寨,又兩日,諸營齊至,田承嗣也親自到了。李汲便命人去通知田承嗣,請他於陣前答話。
田承嗣應邀而往,但李汲卻沒來,來的是個須發花白的半老之將,見面先問:“賢侄可還認得我否?”
田承嗣隔著好幾丈距離,瞇著眼睛打量了半晌,這才猶猶豫豫地問道:“確乎有些面善,請教閣下是……”
“豈不念曩昔在範陽時,我這馬術,還是你所教授的啊。”
田承嗣不由得大驚:“原來是乾真叔父!若小侄所記不差,叔父尚未屆知天命之年,如何這般老相了?且又肥胖……”
田乾真雖然論輩分是田承嗣的從叔,其實年歲比田承嗣要小。兩人上回見面的時候,安祿山還未遭逆子篡弒,那會兒的田乾真尚不滿四十歲,正當英姿勃發之時,已經五十一歲的田承嗣見了他,還多少有些嫉妒——叔父名位已在我上,看起來我這一輩子都追不上了……話說他馬術還是我教的哪。
誰想契闊十載,再見恍如隔世,田承嗣的相貌比當年變化不大,反倒是田乾真,瞧上去比他更顯老相——這回要再說叔侄,才不會有人質疑吧。
田乾真不由得苦笑道:“為人所俘,枯居長安將近十載,焉能不老;久疏弓馬,只啖膏肥,焉能不胖。”隨即一拱手:“今我富貴,全在賢侄身上,還望賢侄顧念親戚情誼,照拂為叔一二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實話說,他並無叛唐之意,即便立祠祭祀安、史父子,也沒打算紹繼二賊餘業,再掀起一場大亂來。
在田承嗣的思路中,此際已如春秋列國,唐天子垂拱於上,各路藩鎮割據於下,則自家秣兵厲馬,有望稱霸一方——別的不說,魏、相都是好地方,我曾長年在兩州鎮守,最好都能夠奪將下來。
之所以為安、史父子立祠,本有兩個用意,一是試探朝廷的態度,二是激發燕、趙諸鎮同仇敵愾之心——咱們出身相同啊,本該聯起手來,一致對外。倘若唐廷接報之後,立刻下一道措辭嚴厲的譴責詔命,並以征伐相威脅,相信田承嗣會趕緊墮毀祠堂,並且上表謝罪的。
奈何唐廷軟弱,僅僅更換了監軍使,並命新任天雄軍監軍使孫知古向田承嗣轉達朝廷之意罷了。而孫知古既入冀州,見田承嗣驕縱無禮,天雄軍兵強馬壯,腰桿自然硬不起來,言辭也軟綿綿的:“這個,聖人和朝廷的意思,節帥還是將郊外那所淫祠廢去了為好啊……”
田承嗣當即瞪眼:“所祭男子,何雲淫祠?!”
孫知古趕緊解釋:“不不不,此處的‘淫’字,是指非禮,不合國家祭祀制度,並非淫靡之意……”
田承嗣雖然無學,終究做到一鎮節度使,真不至於連這點兒常識都沒有,他完全是裝傻充楞,在糊弄孫知古呢。既見孫知古是這般態度,甚至於有些諂媚嘴臉,田承嗣心中大定:朝廷還是怕我啊,聖人也拿我沒轍。
就此驕橫之態,日盛一日。
——所以說毛病都是慣出來的,周智光是如此,田承嗣也是如此。而一旦李汲捅殺周智光,表明咱不慣你們這毛病,旁邊兒的梁崇義即刻就老實了……
且說田承嗣北聯幽州李懷仙,西和成德李寶臣,將進攻的目標指向南線,打算先攻武順軍,再下昭義軍。至於魏博的李汲,他倒暫時還不打算招惹,擔心李汲輕易便可請來河南道的援軍。
但這終究只是一個長遠的戰略構想而已,尚未能真正提上議事日程,因而田承嗣對唐廷頒詔討伐,是毫無心理準備的。由此接到從孫知古處傳來的詔命,要他拱手而降,趕緊返回長安去親身謝罪,田承嗣當場就慌了,急忙召集幕僚、將佐們商議。
判官王侑是田承嗣的心腹,乃嘗試為其分析局勢,道:
“朝廷歲歲防秋禦蕃,且錢糧也不充裕,焉能發大軍來征討我天雄軍啊?以仆愚見,不過命周邊各鎮聯兵進擊而已。幽州、成德,與我向來和睦,田帥可致信二位李帥,幽州則假言防備東蕃,成德則謊稱糧秣不足,俱可按兵不動。
“其餘昭義、武順、魏博。昭義軍薛帥不過守戶之犬而已,絕不會發大軍前來,最多一兩萬眾虛應差事罷了;武順軍小弱,田帥可以致書恐嚇之,雲待退去征伐之軍後,先攻武順,則秦睿必恐,不敢來也。則我所須當者,唯魏博李汲耳。
“魏博不過三四萬軍,不可能傾巢而出,此來最多兩萬。則李汲雖勇,兵寡力蹙,必為田帥所破,無憂也。”
田承嗣聽聞此言,方才稍稍安下心來。
然而宿將邢曹俊卻道:“王判所言固然有理,然用兵之道,勿恃敵之不來,須恃我之不可攻也。若不能做最壞的打算,一旦形勢與預判不合,必致手足無措。薛嵩雖怯,終為河北大鎮,輕易可出三四萬兵馬,未必虛應差事;武順軍雖弱,秦睿素來狡詭,若見官軍勢大,或也不震懾於田帥之威。
“是以末將之意,當致書燕、趙各鎮,申以唇亡齒寒之意,以期其不來。然若彼等實來,也須有固守之策、苦戰之志,不可稍存懈怠之心——方為萬全之策。”
田承嗣連連點頭:“君言有理。則若只論兵事,當如何抵禦為好?”
邢曹俊道:“鎮內多平川,無險要可扼,唯恃諸城。在末將想來,昭義、武順、魏博聯兵來,必向信都;幽州軍來,先取博野——此兩城當使能將,增兵固守。唯成德與我最近,軍自深州出,可以直取武強,是以田帥不可輕動。”
隨即笑一笑:“倘若五鎮俱發兵來,使我南北不能呼應,其勢危殆,末將誠不知當如何抵禦才是。然就情理而論,及方才王判所言,局勢還不至於那般兇險。則我軍固守諸城,更命精銳游弋其間,只須尋隙破其一路,則餘鎮必定膽寒,田帥再致書往說,必肯退兵也。”
面色繼而一肅:“唯魏博李汲不可說,則若能先破魏博軍,上之上策。”
田承嗣笑道:“君果然足智多謀,布劃深得我心。”便命邢曹俊去增援博野,別將孟希祐去增援信都。旋即參軍許士則提醒道:“監軍院那邊,田帥也須有所防範才是。”
田承嗣便問:“監軍使麾下,有多少兵?”
“不過千餘。”
田承嗣笑笑:“我親率牙兵前往,望那閹人知機,肯主動繳械吧。”
許士則問道:“末吏有一問,懇請田帥赦某無罪,方才敢說。”
“君可明言無妨。”
“請問田帥,乃欲就此反唐乎?”
田承嗣連連搖頭:“君勿疑我,我焉有反唐之意啊?奈何聖人聽信奸宄之言,朝廷不念我反正之功,偏要興無名之師來伐,我又豈甘束手就縛?不得以而發兵抵禦罷了。便此番能夠順利擊退敵軍,我亦不過河北四州之主,又非昔日安聖……安祿山雄踞三道,焉敢割地自雄?”
許士則道:“既田帥無反唐意,則請厚待監軍使,不要囚禁甚至於殺害,以為戰後與朝廷言和,留下餘地。”
田承嗣笑道:“此事又何須君來教我,我知深淺。便那閹人吃了熊心豹膽,竟敢勒兵對抗,我也不過殺其兵而俘其吏,覆護守監軍院,不使其出外罷了,不至於害他性命。”
就此開始調配物資、整備兵員,戰爭機器快速地運轉了起來。但所謂“快速”,也是就這年月普遍發兵速度而言的,誰都沒能料到李汲才剛接詔,翌日便即點將興師……
終究征討天雄軍,本是李汲一力促成,加上又有李泌來信知會,由此才能提前一兩個月就開始做戰爭準備,他這得天獨厚的條件,別人確實也學不來。
且說天雄軍將孟希祐在三日後將兵五千,去援信都,軍士沿著漳水北岸而行,糧秣物資則裝船,泛於漳水之上。一路行到衡水縣,才剛進城,便聽聞信都已被攻陷的噩耗,孟希祐不由得大驚失色。
正在猶疑,敵軍進兵速度豈會如此之快啊?難道是信都百姓聽聞王師征伐,不敢相抗,辜恩背反了不成麽?正在向衡水官吏詳細打聽漳水以南的消息,突然間又得傳報——糧船被劫了!
原來李汲既入信都,僅僅停留了一晚,便率兵來至漳水南岸,會合雷萬春。他知道消息不可能封鎖得那麽嚴密,估摸著自己沒有伏兵打天雄軍增援的機會了,不如就此北渡,先下衡水,再尋機直取武強吧。
正在搜集船只,打算搭造浮橋呢,便報下游數十條船高張天雄軍旗幟,扳槳而來。李汲急命諸軍暫退三裏之地,獨留雷萬春將一營兵,乘坐才剛搜集來的民船,順風順水,直迎上去。
其實雷萬春並不嫻於水戰,問題是漳水淺狹,非大江大河可比,對面糧船上不過幾百押運兵而已,也都不是水軍。於是當面撞將上去,將士們跳舷而戰,片刻間便即底定了勝局。天雄軍的糧秣物資半數沈入濁流,半數被連船牽向南岸。
不過親提刀矛於船中廝殺之人,並不包括雷萬春——他暈船,正趴在船板上吐呢。雷萬春本是南人,祖籍鄱陽,但從曾祖起便北上遷居範陽了,本人跟隨張巡等長年在河南奮戰,別說水戰無處可學,就連擺渡船都不常坐。
他原本並不以為意,心說船上不就是晃蕩些嘛,難道還能比馬背上更顛簸不成?就此毫無畏懼地登船而行。只可惜人的某些生理反應吧,不是僅憑志氣就能扛得住的……
再說李汲很快便率大軍渡過漳水,攻至衡水城下;孟希祐固守衡水,並遣急報前往武強。田承嗣接到稟報,自也大吃一驚:“魏博軍難道會飛不成麽?如何這便下了信都?!”
好在這時候,各方面更為準確的消息也皆匯聚前來,他知道朝廷此番致討,並未征調幽州和成德,而只有昭義、武順、魏博、河東四鎮而已。河東軍距離太遠,不可能遽至,那麽自己所要面對的,僅僅是三鎮聯軍。
田承嗣急命掌書記幫忙寫信,前去求告幽州李懷仙和成德李寶臣,希望二位能看在安……史……故舊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您二位若有餘力,望能發兵來救我天雄軍,倘若不願,懇請上奏朝廷,為我辯誣。
不就是造了座祠堂嘛,多大點兒事兒,我這就拆了還不成嗎?朝廷若能收回征伐之詔,我願意派一支兵,西行協助防秋,而且錢糧無須朝廷供應,自家帶著。
同時急忙召回北上的邢曹俊,召集兵馬,打算親自西下禦敵。
信都、衡水方面的動靜仍有些模糊不清,但可以確定的,此來唯有魏博一軍,武順和昭義兩鎮應該還沒到。魏博軍撐死了兩萬,田承嗣乃集結四萬兵馬,陸續前出——我以兩倍之力,配合衡水守軍,不信打不垮你李汲!
邢曹俊也說:“若真能先破魏博,則昭義、武順必不敢來也——此戰便算是勝了!”
再說李汲連攻衡水三日,卻因孟希祐守備得法,暫不能破,旋即得報東北方向有天雄軍增援到來,便即西退到漳水北岸,護守著浮橋和運路紮下營壘。與此同時,武順軍也終於到了,聯合起來,有兩萬餘眾。
二帥相見,秦睿不等李汲埋怨他來得太遲,開口先問:“昭義軍到了何處?”隨即解釋:“田承嗣應已得著消息,若率大軍前來,或可四五萬眾,則以我二鎮之力,難以摧破啊。昭義兵多,若能及時趕到,才可保勝券在握。”
李汲輕輕嘆了口氣:“昭義軍啊,尚遠……”
已經得著消息,薛嵩打算發兵三萬,從巨鹿方向殺入冀州境內,估摸著這會兒,可能還在巨鹿縣沒能集結完畢呢。
這還幸虧是李汲甫接詔旨,便派快馬送信給薛嵩,請他盡快發兵——我的計劃是如此這般,已然知會了武順軍,即刻便將北上,還望薛帥切勿遲來。
一日之後,天雄軍前鋒抵達衡水,在城西下寨,又兩日,諸營齊至,田承嗣也親自到了。李汲便命人去通知田承嗣,請他於陣前答話。
田承嗣應邀而往,但李汲卻沒來,來的是個須發花白的半老之將,見面先問:“賢侄可還認得我否?”
田承嗣隔著好幾丈距離,瞇著眼睛打量了半晌,這才猶猶豫豫地問道:“確乎有些面善,請教閣下是……”
“豈不念曩昔在範陽時,我這馬術,還是你所教授的啊。”
田承嗣不由得大驚:“原來是乾真叔父!若小侄所記不差,叔父尚未屆知天命之年,如何這般老相了?且又肥胖……”
田乾真雖然論輩分是田承嗣的從叔,其實年歲比田承嗣要小。兩人上回見面的時候,安祿山還未遭逆子篡弒,那會兒的田乾真尚不滿四十歲,正當英姿勃發之時,已經五十一歲的田承嗣見了他,還多少有些嫉妒——叔父名位已在我上,看起來我這一輩子都追不上了……話說他馬術還是我教的哪。
誰想契闊十載,再見恍如隔世,田承嗣的相貌比當年變化不大,反倒是田乾真,瞧上去比他更顯老相——這回要再說叔侄,才不會有人質疑吧。
田乾真不由得苦笑道:“為人所俘,枯居長安將近十載,焉能不老;久疏弓馬,只啖膏肥,焉能不胖。”隨即一拱手:“今我富貴,全在賢侄身上,還望賢侄顧念親戚情誼,照拂為叔一二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