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事無兩全
關燈
小
中
大
周代實行分封制,周天子只管治理王畿千裏之地,而將其餘土地全都分封出去,諸侯按時貢奉。而對於外敵壓力比較大的諸侯,天子偶爾也會協助調撥物資,助其度過難關——或者說,讓對方用軍事行動來換取財賦。
李泌早就有分封制的念頭,初入定安行在,肅宗慮郭子儀、李光弼等諸將手握重兵,勢大難制,李泌就建議可以封藩建國——
“以官賞功有二害:非才則廢事,權重則難制。是以功臣居大官者,皆不為子孫遠圖,只貪一時之權以邀利,無所不為。向使祿山有百裏之國,則亦惜之以傳子孫,當不反矣。為今之計,待天下平定,莫若疏爵土以賞功臣,則雖大國,不過二三百裏,可比今之小郡,豈難制哉?於國家、於人臣,皆萬世之利也。”
李汲對此自然是徹底反對的,也曾經跟李泌打過好幾回嘴仗,誰都說服不了誰。如今李泌又把這套給翻出來了,李汲便質問道:“難道阿兄想讓我唐變成東周麽?”
“東西兩周,八百年天下,有何不好?”
“然而諸侯無日不戰,生靈塗炭,天下乃望覆定於一——哪裏好了?!”
“則是周先衰而後諸侯戰,還是諸侯戰然後周衰呢?使武成之世,諸侯焉敢兼吞私並?且周初地不過王畿千裏,周召二公仍以小國自居,若無諸侯,隴右、膠東、幽薊、巴蜀、吳越,乃至全楚,將永世蠻夷了!”
李汲頗有些張口結舌,心說哥啊,上回辯論,你的辭鋒可沒這麽銳利,這是躲深山裏想明白了,還是跟我學成噴子了?
李泌將手掌攤開,略略朝下一按壓,意思咱們別跑偏嘍,把話題繞回來吧——“積弊非一日而成,如今已不可能恢覆到國初之態了——即便今上有太宗皇帝之才也無用,除非親領禁軍,再殺一場隋末之亂出來!
“我知道你私下裏將我比諸葛,休說我比不上,即便有諸葛之才,當漢末之亂,終不能覆興王業,而只能偏安一隅。時也,勢也,非人力所可挽回啊……”
李汲緘默無言。
他知道自己是“鍵盤俠”,鍵盤俠最大的本事,就是將覆雜的社會現狀簡單化,從而指點江山,以為掌握了治國救世的良方。而事實上任何時代的實幹家,都需要在黑暗中反覆摸索,甚至於走盡彎路,做多方妥協,才有可能將現實引導到自己理想的路徑上去——且成功者寥寥無幾,失敗者滿坑滿谷……
對於唐朝如今的局面,他原本設想得很簡單,只要皇帝不發昏,且有賢臣立朝,有良將率兵,便可先平關東叛亂,再起碼削除腹內節度的兵權,鑄劍為犁、歸兵務農,好好積聚個幾年,大體上解決了財政窘迫,然後一口氣將吐蕃人逼回高原上去。
到那時候,即便不能恢覆極盛之時,也總可以太平個幾十上百年吧。
然而今天,李泌將問題全都攤在他面前了——沿邊軍鎮不可撤,腹內軍鎮也不可撤,幾十萬健兒不願歸農,國家財政難有大的起色……這光能打遍天下無敵手管啥用啊?到了還不是西楚霸王的下場?
李“鍵俠”啊,若不讚成我的謀劃,你有什麽解決之道咧?說來聽聽?
“真、真的要實封諸節度不成?”
李泌搖搖頭:“誰說要實封?只是如你所言,改為三級行政體系,予地方更多權柄罷了,朝廷乃可稍稍息肩,從而整頓禁軍,以備非常之變。若能解決了外患問題,自可徐徐削弱沿邊軍鎮;若能練出一支直屬天子的能戰禁軍,自可徐徐削弱腹內軍鎮。這都不是十年、二十年所可完成之事,且因應形勢變化,或許還須加以調整。只是就目前而言,不若長衛你設想得那麽簡單,甫平關東之亂,便可收哪怕僅僅是腹內諸節度、防禦的兵權啊。”
頓了一頓,又道:“諸節度權既重,自有不遵王命,如今日之來瑱,甚至於曩昔安祿山、史思明者,則朝廷當居中斡旋,使諸鎮自相牽制。即便如此,亦不能保全無亂事,倒正是長衛你用武之時了。”
李汲一擺手:“將來之事,且將來再說。只此番東征,在阿兄看來,可有勝算?”
李泌點點頭:“在我看來,洛陽是必能收覆的。如今國家之兵,又比至德、乾元時為盛,而史朝義不但不如安祿山與乃父,且不如安慶緒,河北人心離散,諸節度等若割據,他實領的不過河南一道而已……”
李汲表示讚成:“弟也是這麽想的。然而洛陽易覆,河北難克,阿兄在朝,希望規勸聖人,慎勿心急,妄催迫前線將領。或許大軍覆洛後,便暫駐衛、相等州,以威臨之,要待明歲,再尋機大舉而進。
“河北地方廣袤,地勢平坦,戶口繁盛,據說史賊的河北諸節度,再加幽州節度,聚兵不下二十萬眾!倘若倉促往攻,怕是會再遭逢相州一般的敗績,導致覆洛之功,又成泡影。”
李泌微微一笑:“不可。朝廷難以供應十餘萬大軍久滯於前線;且蕃賊逼近隴上,黨項、奴刺生亂,鳳翔乃至長安,隨時都可能遭受威脅——即便河北底定,大軍尚須整頓一兩歲才可西禦,況乎河北不定呢?”
“則阿兄有何計,此戰便定河北,甚至是幽薊啊?”
李泌緩緩地說道:“便是我此前對你所言了,你且自家好好想想吧。”
李汲猜測李泌之意,就是大規模招降納叛,準許叛軍的河北乃至幽州各節度仍舊保留舊部、舊土,維持半割據之勢,以換取他們暫時不與朝廷為敵。但——
“阿兄便不怕再出一個史思明?”
“史思明降而覆叛,為其手握範陽大鎮,且於河北也有影響力,旌幟所向,河北諸郡皆附,則等若又一個安祿山,官軍自然難禦。今若使降將割裂河北,相互牽制,朝廷再施以恩澤,或不為亂矣。且如前所言,腹內諸鎮也不可裁撤,不但抗遏沿邊,抑且監視河北。
“最關鍵的,朝廷財貨,多仰東南,則漕運沿線,必設節度使以鎮守之——昔日,若非張巡有眼光,悍拒睢陽,使供輸不匱,怕是朝廷早就傾覆了吧。”
最後他還關照李汲:“我知長衛最關心西事,恨不能才平東亂,便赴西戎。但為兄建議,河北既定,長衛可取中原一鎮節度,徐徐積聚、練兵,再聽朝廷傳召,會聚而逐西蕃的為好。”
李汲這些天偶得空閑,都會反覆咀嚼李泌臨別時所言,越想就越覺得眼前如有一團亂麻,怎麽都分拆不開。他心說時局未必就象李泌所說的那麽艱難甚至是悲觀吧?只要老子手裏有兵,庫裏有糧,眼前亂麻,我可一劍斬開;什麽河北叛軍,什麽西蕃、南詔,全都掃平了給你看——李適可是答應過要給我十萬大軍的!
可再想想郭子儀、李光弼,手中直屬兵馬未必到得了十萬,就這還連遭兩代皇帝的猜忌呢,一個如今在長安坐冷板凳,另一個遲早也要回去陪坐。可是這二位閑居了,仗總還要人領著打啊,於是冷板凳可能拼得越來越長……這裏面,會不會也有自己一個位子預留著呢?
我可不想落郭子儀一般的下場!
既如此,兵就不能多,財權還要仰朝廷鼻息……那仗得打得多艱苦,多郁悶啊!要如何才能解決這一難題呢?難道真如李泌所說,搞分封制?
在這個時代,自身與國家,往往真不能兩全啊,做忠臣就可能坐冷板凳,甚至於被皇帝以受讒為借口除掉,做權臣……以唐朝目前嚴密的官僚體系,再加還不到終末之時,估計更加的艱難。
算了,且走一步看一步吧,先平定河北叛亂,如李泌所言,撈一鎮節度使做上再說。
話說仆固懷恩對待河北諸降將的策略,倒是跟李泌不謀而合啊——他是從河東過來,匯聚諸將於陜的,無論李泌還是李豫,都沒跟他當面說道過,也不可能瞞著諸將下什麽密旨,多半純出自家決斷。那他是為了盡快平定河北,甚至是幽薊,好讓國家得到一段寶貴的喘息時間呢,還是存著什麽別的心思?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得多留些潛在敵手,以防朝廷卸磨殺驢?
但不管怎麽說,李豫肯定希望關東戰事早早止息——因為朝廷供應不起了——倘若再有李泌的進言,極大可能性認可仆固懷恩的做法。李抱玉他們是徒做惡人,卻損傷不到仆固懷恩分毫啊。
話說李抱玉、辛雲京等人都出身河西,長期駐守北地沿邊,就廣義上來說,也可以算是朔方軍將領;則他們打算彈劾仆固懷恩,是真的出於公心呢,還是想要扳倒仆固氏好自領朔方軍呢?
——————————
唐軍始終停留在漳水南岸,並未北進。
這一方面是因為運輸路線過於漫長,糧草逐漸接濟不上,仆固懷恩乃命附近降將傾空府庫,以資供大軍所須;另方面是幽州勁旅近乎十萬之眾,倘若憑險而守,官軍必定難克,還不如等他們倉促南下,再迎頭痛擊的為好。
一直等到過了元旦,邁入寶應二年,仆固懷恩才命諸部陸續過河,進入深、瀛兩州境內。但尚未抵達莫州,便有喜訊傳來——史朝義已然授首了。
原來叛軍的範陽(幽州)節度使李懷仙也早就看清楚了形勢,通過相熟的宦官駱奉先請降。等到史朝義率兵逃至範陽縣,範陽兵馬使李抱忠閉門不納,史朝義麾下兵馬因此四散,他獨與胡騎數百東奔廣陽——可是廣陽城也不肯開門。
最終史朝義只得往北而逃,打算遁入契丹、奚族的領地,才到溫泉柵,便被李懷仙所部追上。史朝義窮蹙無路,入林中自縊而死,李懷仙割其首級,獻至唐軍大營。
恰巧這個時候,朝廷詔命也下了——李抱玉、辛雲京聯名彈劾仆固懷恩,這事兒本就沒想瞞,也壓根兒瞞不了仆固懷恩,懷恩便同時上奏,為自家申辯。李豫下制,不準李、辛二將之劾,反倒好生撫慰、勉勵了一番仆固懷恩——果然不出李汲所料。
並且制書中還重申:“東京及河南、北受偽官者,一切不問。”
李汲聞訊,心說還好我提前弄死了許叔冀,否則按李豫的意思,那家夥也在寬赦之列嘞!
既得史朝義的首級,三軍齊聲高呼,就在高陽城內歡慶了一場,停留數日,然後分道凱旋。不數日,朝廷詔旨又到,命河北、幽州,一切安堵,其安史舊將但降者,俱授方面之權。
降將排座次,功勞最大的是張忠志——河北地區,他是第一個降的,並且打開了井陘的大門——乃賜姓李,賜名寶臣,拜檢校禮部尚書、成德節度使,統恒、趙、深、定、易五州。
其次是薛嵩。正如秦睿所料,薛嵩終究是薛仁貴之孫,對於他的歸降,唐廷最為信賴。拜薛嵩檢校尚書右仆射、禦史大夫、相州刺史、昭義軍節度使,統相、衛、洺、邢、磁五州。
第三是田承嗣,拜檢校戶部尚書、冀州刺史、四州都防禦使,統冀、滄、瀛、棣四州。
最後是秦睿,起了一個大早,趕了一個晚集,拜檢校工部侍郎、貝州刺史、兩州防禦使,統貝、德二州。秦睿這個郁悶啊,但最郁悶的,是田承嗣那家夥竟然位在自家之上!
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整兵秣馬,尋找時機,連結薛嵩、張忠……啊不,李寶臣,把田承嗣給徹底打垮,將其土地、兵馬,全都吞嘍!
諸軍回返途中,又得詔命,任命李懷仙為幽州大都督府長史、檢校侍中,及幽州、盧龍等軍節度使,實統幽、薊、營、涿、平、檀、媯、瀛、莫九州之地。
正如李泌所言,幽州、盧龍兩軍,屬於邊鎮,要抵禦契丹、奚族的侵擾,不能不屯駐重兵,且須事權歸一,加上李懷仙又獻上了史朝義的首級,乃得朝廷格外厚賜。而河北三鎮之設,既是為了盡快穩定當地局勢,使朝廷暫無東顧之憂,也是用來監控幽州的;河南、河東諸鎮不廢,則是用來監控河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李泌早就有分封制的念頭,初入定安行在,肅宗慮郭子儀、李光弼等諸將手握重兵,勢大難制,李泌就建議可以封藩建國——
“以官賞功有二害:非才則廢事,權重則難制。是以功臣居大官者,皆不為子孫遠圖,只貪一時之權以邀利,無所不為。向使祿山有百裏之國,則亦惜之以傳子孫,當不反矣。為今之計,待天下平定,莫若疏爵土以賞功臣,則雖大國,不過二三百裏,可比今之小郡,豈難制哉?於國家、於人臣,皆萬世之利也。”
李汲對此自然是徹底反對的,也曾經跟李泌打過好幾回嘴仗,誰都說服不了誰。如今李泌又把這套給翻出來了,李汲便質問道:“難道阿兄想讓我唐變成東周麽?”
“東西兩周,八百年天下,有何不好?”
“然而諸侯無日不戰,生靈塗炭,天下乃望覆定於一——哪裏好了?!”
“則是周先衰而後諸侯戰,還是諸侯戰然後周衰呢?使武成之世,諸侯焉敢兼吞私並?且周初地不過王畿千裏,周召二公仍以小國自居,若無諸侯,隴右、膠東、幽薊、巴蜀、吳越,乃至全楚,將永世蠻夷了!”
李汲頗有些張口結舌,心說哥啊,上回辯論,你的辭鋒可沒這麽銳利,這是躲深山裏想明白了,還是跟我學成噴子了?
李泌將手掌攤開,略略朝下一按壓,意思咱們別跑偏嘍,把話題繞回來吧——“積弊非一日而成,如今已不可能恢覆到國初之態了——即便今上有太宗皇帝之才也無用,除非親領禁軍,再殺一場隋末之亂出來!
“我知道你私下裏將我比諸葛,休說我比不上,即便有諸葛之才,當漢末之亂,終不能覆興王業,而只能偏安一隅。時也,勢也,非人力所可挽回啊……”
李汲緘默無言。
他知道自己是“鍵盤俠”,鍵盤俠最大的本事,就是將覆雜的社會現狀簡單化,從而指點江山,以為掌握了治國救世的良方。而事實上任何時代的實幹家,都需要在黑暗中反覆摸索,甚至於走盡彎路,做多方妥協,才有可能將現實引導到自己理想的路徑上去——且成功者寥寥無幾,失敗者滿坑滿谷……
對於唐朝如今的局面,他原本設想得很簡單,只要皇帝不發昏,且有賢臣立朝,有良將率兵,便可先平關東叛亂,再起碼削除腹內節度的兵權,鑄劍為犁、歸兵務農,好好積聚個幾年,大體上解決了財政窘迫,然後一口氣將吐蕃人逼回高原上去。
到那時候,即便不能恢覆極盛之時,也總可以太平個幾十上百年吧。
然而今天,李泌將問題全都攤在他面前了——沿邊軍鎮不可撤,腹內軍鎮也不可撤,幾十萬健兒不願歸農,國家財政難有大的起色……這光能打遍天下無敵手管啥用啊?到了還不是西楚霸王的下場?
李“鍵俠”啊,若不讚成我的謀劃,你有什麽解決之道咧?說來聽聽?
“真、真的要實封諸節度不成?”
李泌搖搖頭:“誰說要實封?只是如你所言,改為三級行政體系,予地方更多權柄罷了,朝廷乃可稍稍息肩,從而整頓禁軍,以備非常之變。若能解決了外患問題,自可徐徐削弱沿邊軍鎮;若能練出一支直屬天子的能戰禁軍,自可徐徐削弱腹內軍鎮。這都不是十年、二十年所可完成之事,且因應形勢變化,或許還須加以調整。只是就目前而言,不若長衛你設想得那麽簡單,甫平關東之亂,便可收哪怕僅僅是腹內諸節度、防禦的兵權啊。”
頓了一頓,又道:“諸節度權既重,自有不遵王命,如今日之來瑱,甚至於曩昔安祿山、史思明者,則朝廷當居中斡旋,使諸鎮自相牽制。即便如此,亦不能保全無亂事,倒正是長衛你用武之時了。”
李汲一擺手:“將來之事,且將來再說。只此番東征,在阿兄看來,可有勝算?”
李泌點點頭:“在我看來,洛陽是必能收覆的。如今國家之兵,又比至德、乾元時為盛,而史朝義不但不如安祿山與乃父,且不如安慶緒,河北人心離散,諸節度等若割據,他實領的不過河南一道而已……”
李汲表示讚成:“弟也是這麽想的。然而洛陽易覆,河北難克,阿兄在朝,希望規勸聖人,慎勿心急,妄催迫前線將領。或許大軍覆洛後,便暫駐衛、相等州,以威臨之,要待明歲,再尋機大舉而進。
“河北地方廣袤,地勢平坦,戶口繁盛,據說史賊的河北諸節度,再加幽州節度,聚兵不下二十萬眾!倘若倉促往攻,怕是會再遭逢相州一般的敗績,導致覆洛之功,又成泡影。”
李泌微微一笑:“不可。朝廷難以供應十餘萬大軍久滯於前線;且蕃賊逼近隴上,黨項、奴刺生亂,鳳翔乃至長安,隨時都可能遭受威脅——即便河北底定,大軍尚須整頓一兩歲才可西禦,況乎河北不定呢?”
“則阿兄有何計,此戰便定河北,甚至是幽薊啊?”
李泌緩緩地說道:“便是我此前對你所言了,你且自家好好想想吧。”
李汲猜測李泌之意,就是大規模招降納叛,準許叛軍的河北乃至幽州各節度仍舊保留舊部、舊土,維持半割據之勢,以換取他們暫時不與朝廷為敵。但——
“阿兄便不怕再出一個史思明?”
“史思明降而覆叛,為其手握範陽大鎮,且於河北也有影響力,旌幟所向,河北諸郡皆附,則等若又一個安祿山,官軍自然難禦。今若使降將割裂河北,相互牽制,朝廷再施以恩澤,或不為亂矣。且如前所言,腹內諸鎮也不可裁撤,不但抗遏沿邊,抑且監視河北。
“最關鍵的,朝廷財貨,多仰東南,則漕運沿線,必設節度使以鎮守之——昔日,若非張巡有眼光,悍拒睢陽,使供輸不匱,怕是朝廷早就傾覆了吧。”
最後他還關照李汲:“我知長衛最關心西事,恨不能才平東亂,便赴西戎。但為兄建議,河北既定,長衛可取中原一鎮節度,徐徐積聚、練兵,再聽朝廷傳召,會聚而逐西蕃的為好。”
李汲這些天偶得空閑,都會反覆咀嚼李泌臨別時所言,越想就越覺得眼前如有一團亂麻,怎麽都分拆不開。他心說時局未必就象李泌所說的那麽艱難甚至是悲觀吧?只要老子手裏有兵,庫裏有糧,眼前亂麻,我可一劍斬開;什麽河北叛軍,什麽西蕃、南詔,全都掃平了給你看——李適可是答應過要給我十萬大軍的!
可再想想郭子儀、李光弼,手中直屬兵馬未必到得了十萬,就這還連遭兩代皇帝的猜忌呢,一個如今在長安坐冷板凳,另一個遲早也要回去陪坐。可是這二位閑居了,仗總還要人領著打啊,於是冷板凳可能拼得越來越長……這裏面,會不會也有自己一個位子預留著呢?
我可不想落郭子儀一般的下場!
既如此,兵就不能多,財權還要仰朝廷鼻息……那仗得打得多艱苦,多郁悶啊!要如何才能解決這一難題呢?難道真如李泌所說,搞分封制?
在這個時代,自身與國家,往往真不能兩全啊,做忠臣就可能坐冷板凳,甚至於被皇帝以受讒為借口除掉,做權臣……以唐朝目前嚴密的官僚體系,再加還不到終末之時,估計更加的艱難。
算了,且走一步看一步吧,先平定河北叛亂,如李泌所言,撈一鎮節度使做上再說。
話說仆固懷恩對待河北諸降將的策略,倒是跟李泌不謀而合啊——他是從河東過來,匯聚諸將於陜的,無論李泌還是李豫,都沒跟他當面說道過,也不可能瞞著諸將下什麽密旨,多半純出自家決斷。那他是為了盡快平定河北,甚至是幽薊,好讓國家得到一段寶貴的喘息時間呢,還是存著什麽別的心思?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得多留些潛在敵手,以防朝廷卸磨殺驢?
但不管怎麽說,李豫肯定希望關東戰事早早止息——因為朝廷供應不起了——倘若再有李泌的進言,極大可能性認可仆固懷恩的做法。李抱玉他們是徒做惡人,卻損傷不到仆固懷恩分毫啊。
話說李抱玉、辛雲京等人都出身河西,長期駐守北地沿邊,就廣義上來說,也可以算是朔方軍將領;則他們打算彈劾仆固懷恩,是真的出於公心呢,還是想要扳倒仆固氏好自領朔方軍呢?
——————————
唐軍始終停留在漳水南岸,並未北進。
這一方面是因為運輸路線過於漫長,糧草逐漸接濟不上,仆固懷恩乃命附近降將傾空府庫,以資供大軍所須;另方面是幽州勁旅近乎十萬之眾,倘若憑險而守,官軍必定難克,還不如等他們倉促南下,再迎頭痛擊的為好。
一直等到過了元旦,邁入寶應二年,仆固懷恩才命諸部陸續過河,進入深、瀛兩州境內。但尚未抵達莫州,便有喜訊傳來——史朝義已然授首了。
原來叛軍的範陽(幽州)節度使李懷仙也早就看清楚了形勢,通過相熟的宦官駱奉先請降。等到史朝義率兵逃至範陽縣,範陽兵馬使李抱忠閉門不納,史朝義麾下兵馬因此四散,他獨與胡騎數百東奔廣陽——可是廣陽城也不肯開門。
最終史朝義只得往北而逃,打算遁入契丹、奚族的領地,才到溫泉柵,便被李懷仙所部追上。史朝義窮蹙無路,入林中自縊而死,李懷仙割其首級,獻至唐軍大營。
恰巧這個時候,朝廷詔命也下了——李抱玉、辛雲京聯名彈劾仆固懷恩,這事兒本就沒想瞞,也壓根兒瞞不了仆固懷恩,懷恩便同時上奏,為自家申辯。李豫下制,不準李、辛二將之劾,反倒好生撫慰、勉勵了一番仆固懷恩——果然不出李汲所料。
並且制書中還重申:“東京及河南、北受偽官者,一切不問。”
李汲聞訊,心說還好我提前弄死了許叔冀,否則按李豫的意思,那家夥也在寬赦之列嘞!
既得史朝義的首級,三軍齊聲高呼,就在高陽城內歡慶了一場,停留數日,然後分道凱旋。不數日,朝廷詔旨又到,命河北、幽州,一切安堵,其安史舊將但降者,俱授方面之權。
降將排座次,功勞最大的是張忠志——河北地區,他是第一個降的,並且打開了井陘的大門——乃賜姓李,賜名寶臣,拜檢校禮部尚書、成德節度使,統恒、趙、深、定、易五州。
其次是薛嵩。正如秦睿所料,薛嵩終究是薛仁貴之孫,對於他的歸降,唐廷最為信賴。拜薛嵩檢校尚書右仆射、禦史大夫、相州刺史、昭義軍節度使,統相、衛、洺、邢、磁五州。
第三是田承嗣,拜檢校戶部尚書、冀州刺史、四州都防禦使,統冀、滄、瀛、棣四州。
最後是秦睿,起了一個大早,趕了一個晚集,拜檢校工部侍郎、貝州刺史、兩州防禦使,統貝、德二州。秦睿這個郁悶啊,但最郁悶的,是田承嗣那家夥竟然位在自家之上!
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整兵秣馬,尋找時機,連結薛嵩、張忠……啊不,李寶臣,把田承嗣給徹底打垮,將其土地、兵馬,全都吞嘍!
諸軍回返途中,又得詔命,任命李懷仙為幽州大都督府長史、檢校侍中,及幽州、盧龍等軍節度使,實統幽、薊、營、涿、平、檀、媯、瀛、莫九州之地。
正如李泌所言,幽州、盧龍兩軍,屬於邊鎮,要抵禦契丹、奚族的侵擾,不能不屯駐重兵,且須事權歸一,加上李懷仙又獻上了史朝義的首級,乃得朝廷格外厚賜。而河北三鎮之設,既是為了盡快穩定當地局勢,使朝廷暫無東顧之憂,也是用來監控幽州的;河南、河東諸鎮不廢,則是用來監控河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