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關於李輔國宮廷政變的一些看法
關燈
小
中
大
唐代宗李豫繼位前的那場宮廷政變,向來沒有一個專有名詞,大概是因為肅宗李亨廢了年號制度,所以不方便擬詞吧,考慮到這場政變的主導是李輔國,就暫且以他為名。
對於政變的緣由和經過,新舊《唐書》記載不一。《舊唐書》代宗本紀雲:“肅宗大漸,所幸張皇後無子,後懼上功高難制,陰引越王系於宮中,將圖廢立。乙醜,皇後矯詔召太子,中官李輔國、程元振素知之,乃勒兵於淩霄門,俟太子至,即衛從太子入飛龍廄以俟其變。是夕,勒兵於三殿,收捕越王系及內官朱輝光、馬英俊等禁錮之,幽皇後於別殿。”
張後傳則雲:“肅宗大漸,後與內官朱輝光、馬英俊、啖廷瑤、陳仙甫等謀立越王系,矯詔召太子入侍疾。中官程元振、李輔國知其謀,及太子入,二人以難告,請太子在飛龍廄。元振率禁軍收越王,捕朱輝光等。俄而肅宗崩,太子監國,遂移後於別殿,幽崩。”
《新唐書》代宗本紀雲:“肅宗張皇後惡李輔國,欲圖之,召問太子,太子不許,乃與越王系謀之。肅宗疾革。四月丁卯,皇後與系將召太子入宮,飛龍副使程元振得其謀,以告輔國。輔國止太子無入,率兵入,殺系及袞王僩,幽皇後於別殿。”
張後傳則雲:“帝大漸,後與內官朱輝光等謀立越王系。”
兩相比較,《舊唐書》認為張皇後是要謀害李豫,乃為李輔國、程元振等察知,調兵助李豫鏟除張後一黨,而《新唐書》則認為張皇後原本的目標是李輔國,因李豫不肯殺輔國,始與李系合謀,召李豫入宮……
司馬光作《資治通鑒》,基本上是認可《舊唐書》之言的,但筆者卻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因為張皇後若能先除去李輔國,則久居東宮、不與外臣相往來的李豫對她而言,就不算什麽問題了,很容易控制;但若僅僅謀害了李豫,李亨還有一大群兒子跟邊上虎視眈眈呢,李輔國完全可以挑一個擁戴,而不必跟著張皇後的指揮棒走,去扶持李系或者張後親兒子李侗啊。
這主要在於,張皇後手中幾無武力。無論新書、舊書,都認定禁軍掌控在李輔國手中,而其黨羽程元振,舊書記為“內射生使”,新書記為“內射生使、飛龍廄副使”,應該是英武軍(殿前射生)的一二把手。而張後呢?只有《通鑒》提了一句:“系乃命內謁者監段恒俊選宦官有勇力者二百餘人,授甲於長生殿後。”
則以二百閹宦對敵數千北衙禁軍,這不是作死呢嘛,簡直如同高貴鄉公曹髦“率殿中宿衛蒼頭官僮鼓噪而出”一般,且無論張後還是李系,腦袋上可還都沒有皇帝的冠冕哪。
因此筆者認為,張皇後的主要鏟除目標是李輔國,先命李豫除之,但李豫也不傻,堅決不肯,於是張後才與李系合謀,打算召李豫入宮來,迫其從命。李輔國在察知此事後,便勒兵阻止李豫入宮,並將其劫持到程元振任職的飛龍廄,遂以太子、監國之命,發動政變,鏟除了張後一黨。
因為從東宮前往東內大明宮,最近便的道路是走外朝的建福、明鳳、望仙三門;而即使不方便通過外朝、中朝把,也能走大明宮西側的右銀臺門或者九仙門;而李豫卻偏偏兜大圈子,跑去太明宮北側的淩霄門,這就很不合乎情理了。只能判斷為:在抵達淩霄門之前,李豫就已經被李輔國、程元振所劫持了,而不僅僅是被他們從淩霄門“保”著去了飛龍廄。
總而言之,宮廷政變,不一定要動兵,或者動用眾兵,而首先濫用武力的,不是張皇後,而是李輔國。
只是這麽一來,那就很沒意思了,基本上毫無懸念,張皇後就是等死的,李豫傍著李輔國是躺贏的,主角李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可有可無。因而筆者對於當時的宮內形勢,做了一定的調整。
反正因為李汲小蝴蝶翅膀的煽動,即便大局不變,細部終會有所扭曲,好比說南霽雲、雷萬春未死,藥羅葛頓莫賀達幹提前二十一年得為回紇可汗,吐蕃尚不能全得隴右,等等。影響既有可能是好的,卻也有可能是壞的,則因為劉希暹與李汲生隙,而使神策軍倒向張皇後,這種狀況,也不能說就絕對不可能發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對於政變的緣由和經過,新舊《唐書》記載不一。《舊唐書》代宗本紀雲:“肅宗大漸,所幸張皇後無子,後懼上功高難制,陰引越王系於宮中,將圖廢立。乙醜,皇後矯詔召太子,中官李輔國、程元振素知之,乃勒兵於淩霄門,俟太子至,即衛從太子入飛龍廄以俟其變。是夕,勒兵於三殿,收捕越王系及內官朱輝光、馬英俊等禁錮之,幽皇後於別殿。”
張後傳則雲:“肅宗大漸,後與內官朱輝光、馬英俊、啖廷瑤、陳仙甫等謀立越王系,矯詔召太子入侍疾。中官程元振、李輔國知其謀,及太子入,二人以難告,請太子在飛龍廄。元振率禁軍收越王,捕朱輝光等。俄而肅宗崩,太子監國,遂移後於別殿,幽崩。”
《新唐書》代宗本紀雲:“肅宗張皇後惡李輔國,欲圖之,召問太子,太子不許,乃與越王系謀之。肅宗疾革。四月丁卯,皇後與系將召太子入宮,飛龍副使程元振得其謀,以告輔國。輔國止太子無入,率兵入,殺系及袞王僩,幽皇後於別殿。”
張後傳則雲:“帝大漸,後與內官朱輝光等謀立越王系。”
兩相比較,《舊唐書》認為張皇後是要謀害李豫,乃為李輔國、程元振等察知,調兵助李豫鏟除張後一黨,而《新唐書》則認為張皇後原本的目標是李輔國,因李豫不肯殺輔國,始與李系合謀,召李豫入宮……
司馬光作《資治通鑒》,基本上是認可《舊唐書》之言的,但筆者卻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因為張皇後若能先除去李輔國,則久居東宮、不與外臣相往來的李豫對她而言,就不算什麽問題了,很容易控制;但若僅僅謀害了李豫,李亨還有一大群兒子跟邊上虎視眈眈呢,李輔國完全可以挑一個擁戴,而不必跟著張皇後的指揮棒走,去扶持李系或者張後親兒子李侗啊。
這主要在於,張皇後手中幾無武力。無論新書、舊書,都認定禁軍掌控在李輔國手中,而其黨羽程元振,舊書記為“內射生使”,新書記為“內射生使、飛龍廄副使”,應該是英武軍(殿前射生)的一二把手。而張後呢?只有《通鑒》提了一句:“系乃命內謁者監段恒俊選宦官有勇力者二百餘人,授甲於長生殿後。”
則以二百閹宦對敵數千北衙禁軍,這不是作死呢嘛,簡直如同高貴鄉公曹髦“率殿中宿衛蒼頭官僮鼓噪而出”一般,且無論張後還是李系,腦袋上可還都沒有皇帝的冠冕哪。
因此筆者認為,張皇後的主要鏟除目標是李輔國,先命李豫除之,但李豫也不傻,堅決不肯,於是張後才與李系合謀,打算召李豫入宮來,迫其從命。李輔國在察知此事後,便勒兵阻止李豫入宮,並將其劫持到程元振任職的飛龍廄,遂以太子、監國之命,發動政變,鏟除了張後一黨。
因為從東宮前往東內大明宮,最近便的道路是走外朝的建福、明鳳、望仙三門;而即使不方便通過外朝、中朝把,也能走大明宮西側的右銀臺門或者九仙門;而李豫卻偏偏兜大圈子,跑去太明宮北側的淩霄門,這就很不合乎情理了。只能判斷為:在抵達淩霄門之前,李豫就已經被李輔國、程元振所劫持了,而不僅僅是被他們從淩霄門“保”著去了飛龍廄。
總而言之,宮廷政變,不一定要動兵,或者動用眾兵,而首先濫用武力的,不是張皇後,而是李輔國。
只是這麽一來,那就很沒意思了,基本上毫無懸念,張皇後就是等死的,李豫傍著李輔國是躺贏的,主角李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可有可無。因而筆者對於當時的宮內形勢,做了一定的調整。
反正因為李汲小蝴蝶翅膀的煽動,即便大局不變,細部終會有所扭曲,好比說南霽雲、雷萬春未死,藥羅葛頓莫賀達幹提前二十一年得為回紇可汗,吐蕃尚不能全得隴右,等等。影響既有可能是好的,卻也有可能是壞的,則因為劉希暹與李汲生隙,而使神策軍倒向張皇後,這種狀況,也不能說就絕對不可能發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