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夜讀詩書
關燈
小
中
大
便橋又名西渭橋,東距中渭橋三十餘裏——再往東三十餘裏,還有一座東渭橋,處於長安城的正北方向——乃是長安西北面最重要的一個宿處。便橋兩端都有集鎮,而驛站位於渭水南岸,有大路直通城西的北門——開遠門——按照一般人的步行速度,四十多裏路,早間登程,怎麽也能趕在午後未申之時抵達開遠門外了。
李汲他們有馬有車,行進在通衢大道之上,自然速度更快,尚未正午,便至城下。門前排了老長的隊伍,等著驗過憑證,放入城中——出城的則多半不察,可以暢行無阻。排隊之時,李汲回馬來到車旁,伸手輕敲車廂,青鸞聽見,趕緊掀開側簾,露出半張面孔來:“郎君有何吩咐?”
李汲笑笑說:“本說著進了長安城,便帶你去找家酒肆,吃頓好的,但因某些因由,只能等待明後日了。”他是擔心自己再跟上回那樣,不期然碰見什麽人,導致被察事廳子盯上,則李適晚間來訪,多半瞞不過李輔國去啊。
青鸞也不問是什麽因由,卻笑笑說:“郎君常說長安米貴,則既已有了住處……”那張房契,昨晚冉貓兒離開後,李汲就給青鸞瞧過了,青鸞不勝之喜——“妾身可為郎君烹食,何必再去酒肆哪?”
李汲笑笑:“總不宜閉門造車,多吃吃別家酒飯,你的手藝才能精進。”心說不會吧,這就開始要管我外食了麽?果然身邊有了女人,雖得歡愉,卻也要付出一定的自由來交換……
他有兵部官憑在身,守門軍士不但不阻,抑且不敢仔細搜檢,直接就擺手放行了——別的衙門還則罷了,禁軍咱可惹不起啊!於是午時未盡,便順利抵達安興坊,進了坊門,找到住家。
這所宅院正好處於安興坊東北角上,鄰著坊墻。李汲懷疑貼墻多半有什麽暗門、密道,否則等到深更半夜,靜街鼓響起,坊門都關閉了,李適也不方便大搖大擺從西邊兒走正門過來吧。
下馬敲一敲門扇,有位老者前來應門,上下打量李汲幾眼——李汲沒穿官服,只是一襲白衣,且是短打——待見到他腰間軍中制式橫刀,再朝身後一望,還有輛車,簾攏半挑,仿佛可見裏面是個女人。老者心思敏銳,急忙叉手問道:“可是李郎君到了麽?請恕無禮,須得官憑或者房契一驗。”
李汲不以為意,從袋中取出房契來遞過去,老者展開來匆匆一瞥,便即雙手奉還,然後啦開大門,一邊施禮,一邊高聲叫道:“恭迎主人家!”
李汲擺擺手:“何必稱主人?”這種尊卑分明的語調,我聽著不舒服。
老者笑道:“是,是,郎君請進——但不知車中是?”
李汲隨口答道:“是小星。”隨即大步邁進門檻。
其實老者剛才那一嗓子,是在招呼友伴,仆役們聽到後都匆忙跑來前院,恭迎主家。李汲進院後左右掃視,見基本大小、格局,跟當日在定安行在的住處差不太多,也是前後兩進,八九間屋子。
這當然不算豪宅,但在長安城內,天子腳下,能夠得著這樣一所宅第,也算很不容易了——普通的七八品官,根本想都不要想。
果然如冉貓兒所說,一應家具、用品都是全的,且有門子一人(就是剛才那老頭兒)、男仆兩名、女仆一名,以及一個廚娘。冉貓兒早就稟報過了李適,說李汲今日便能進城,李適派人過來通知,故此廚娘備好了膳食,還在竈臺上溫著,以防主人家過午而未用餐,只想進家來吃口熱乎的。
李汲逐一問過了名姓、來歷——多半都是李適嫡母崔家的舊仆——也給他們介紹了青鸞。然後用過飯,他一下午就窩在家裏,熟悉熟悉環境,指點仆役按照自己的習慣、愛好重新布置布置屋子。晚間用過飯後,便坐在屋中,點燈讀書,靜等李適到來。
不知不覺的,天色已黑,外面靜街鼓也敲起來了。李汲心裏有事,讀不大進書去,便取出杜甫的詩作來,嘗試靜心凝神,細細品味。逐漸的,他的情緒徹底融入了那些優美的詩句中去,並且不知不覺地吟哦出聲: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話說這首詩的前四句,他曾在初至鄯城,出外踏勘,突殺蕃將之時,聽羿鐵錘說起過,當時還誇鐵錘有文才來著,羿鐵錘卻道:“我如何會做詩,聽說是個姓杜的官兒所做……”不想就是杜甫杜子美啊。
自己吃了這顆美味的蛋好幾個月,有幸親眼得見下蛋的雞了,但不知今生還有機會再跟杜甫把酒言歡不?
忽聽窗外一人輕笑道:“不想數月不見,長衛竟然也能作詩了。”
李汲聽得分明,這是李適的聲音,趕緊起身相迎——他心裏說不會吧,難道什麽暗門、密道,不在坊墻上,倒在我家裏?你是怎麽悄沒聲兒進來的?
當然最大的可能,是那老門子不先稟報,便主動放進了李適……雖然是對方所贈,終究李汲已經入住了,把這兒當成自己家了,則本主可以隨時進來,他心裏多少有點兒膈應——就算是房東,你也得先敲個門吧。
卻也不敢質問,只是疾步來至廊上,恭迎奉節郡王。只見李適額發已皆梳起,完全是成年男子打扮了,唇上也有了密密的絨毛,比起先前所見,貌似多了一些沈穩的氣質。
李適也不見外,直接脫靴登廊,步入室中。因為李汲知道他要來,故而先把青鸞給支開了,室內只有自己一人靜待而已。朝外望望,黑漆漆的院落裏影影綽綽,料想應該是李適的護衛;耳聽李適道:“闔上房門吧。”想來那些隨從,沒一個夠資格跟進來旁聽的。
李汲依言掩上房門,轉過頭來,就見李適微微俯身,註目案上——“長衛還有什麽大作啊,孤可以拜讀麽?”
李汲笑道:“殿下說笑了,我哪裏會作詩——這是杜子美的大作。”
李適恍然:“原來是他。我聽得詞句質樸,不怎麽華美,還以為是你開始學詩了……”
李汲心說啥,你嫌杜甫的詩句不夠華美?你丫鑒賞水平也就這樣而已,果然繼承了父祖的劣等文藝天賦……不過麽,李適終究是王府中錦衣玉食的天潢貴胄,雖曾經過離亂,卻從未上過戰場,即便他有曾祖父的天分,也不大可能品得出這首杜詩的韻味來啊。
他也就能喜歡“雲想衣裳花想容”罷了
有空我得跟他說道說道,不欣賞“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的韻味還則罷了,這“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的道理,不可不懂,否則你小子將來當了皇帝,多半還會走曾祖父的老路,再釀出一場大禍亂來!
當然啦,現在不是論詩的時候,李汲拱手請李適上坐。李適也讓他在對面坐下,然後就順著剛才的話題問道:“聽聞杜子美應了齊王叔之聘,入隴右幕府,可有此事麽?”
李汲點頭道:“正是,我便是在鄯州得遇杜先生,討來了他的舊作——我是不會作詩,也不想學詩,但不妨礙我讀詩遣興啊。”
李適笑道:“不會作詩,亦無關緊要,但同僚間交際,總應該能夠吟誦幾句——哪怕是旁人的詩作呢。只是孤不建議你讀杜某之詩,若有閑暇,不妨多讀讀李太白、王摩詰,或者賀外監(賀知章)、李巨山(李嶠)之作,杜子美的祖父必簡先生(杜審言)也成啊。”
李汲隨口答道:“那便煩請殿下幫忙搜集一些了。”
李適一擺手:“這個容易——今歸長安,不似在行在時,典籍散逸、詩文難覓。”隨即望著李汲,笑一笑:“長衛,半載不見,你的胡須越發長了,人也黑了些。如今李二郎踏陣破蕃的壯舉,已然哄傳兩京,只可惜啊,人都當你是秦叔寶、尉遲恭,無人當你是裴獻公……”
所言“裴獻公”,是指高宗朝的名將裴行儉,封聞喜公,謚號為“獻”。與開國將領秦叔寶、尉遲恭二人不同,裴行儉出身河東世家,世代顯宦,抑且擅長書法,還改良過詮選制度。說白了,裴行儉是士人,是出將入相的典範,而秦叔寶、尉遲恭等卻都只是武夫罷了。
李適是在提醒李汲,你現在是文職啊,即便入了幕府,上了戰場,也應該坐鎮萬馬軍中,揮斥方遒,怎麽能動不動就打馬沖去第一線,掄刀子跟人幹呢?若世人皆目你為武夫,必對你的前途不利啊。
當然啦,李汲是什麽能力,什麽性情,李適再清楚不過了——或者說,他以為他知道真相——所以稍稍一點便罷,也不好多作教訓,說不定反倒引發李汲的反感。李適只是輕輕嘆息道:“可惜孤不能如長衛一般,縱馬疆場,去那天高地闊之處,而只得躋身在小小的百孫院內……”
李汲安慰他說:“殿下何必喟嘆?便齊王殿下節制隴右,也無人敢放他上戰場啊。且百孫院若雲小小,我這住處,真正是蝸居了……”轉念一想,這會不會讓對方誤會我是嫌房子小啊?趕緊找補:“尚未感謝殿下,於長安寸土寸金之地,為我覓得這麽一所宅院,李汲孤身一人……唯有一小星,哪裏住得過來偌大的房子。”
——自己從隴右帶個女人回來的事情,冉貓兒肯定已經稟報過李適了,也不必隱瞞。
李適將身子略略一側,湊近些說:“大丈夫何患無妻,一個小妾如何夠啊?如今連孤都已娶妃,長衛你也當盡快成家立業——若看上哪家女子,盡管跟孤說,除非皇親國戚,或者五姓七望,孤都能為你說成。”
李汲心說我怎麽就只能娶普通人家女子了?為啥皇親國戚、五姓七望就跟我無緣啊?老子不服!哦,其實是你自家能力有限之故吧……
兩個人說說閑話,逐漸地氣氛融洽起來——終究分隔已久,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會本能地疏遠,不先拉近了,便無法進入正題——李汲這才問道:“殿下夤夜而來,便這麽畏懼李輔國的察事廳子麽?”
李適一撇嘴:“料孤身後,必有察事之人跟隨——彼等雖然能力有限,對於孤,總是要盯緊一些的。只是賣那老奴一個面子,這才不大張旗鼓而行罷了。”
李汲微微一皺眉頭:“殿下話語之中,含義甚深,我不能解。”聽這話,你就一點兒都不怕李輔國啊,為啥呢?因為你獨得皇帝祖父的寵愛?
李適反問道:“曩昔別離之際,長衛對孤說過幾句話,自己可還記得麽?”李汲點頭:“自然記得。”
他當時說的是——“寄語太子,人不能齊家,如何安天下?今有外仆跋扈易除,而有內奴驕橫難理,然若不得主母歡心,內奴還敢妄為麽?”提醒李豫要先分化、離間李輔國和張皇後,然後才能趁機行事、固權。
李適道:“不久之前,群臣請加皇後尊號,你可知道,為何人所阻?”
李汲答道:“得非李舍人麽?”
李適似笑非笑:“李揆追名逐利之輩,若無人指使,哪敢妄進忠言?你可知他背後是誰?”
李汲聽聞此言,不禁瞪大了眼睛:“難道是李輔國?!”
李倓說過,李揆當面叫李輔國“五父”啊——別人稱呼一聲“五郎”也就罷了——則李輔國當然能把這家夥當槍使了。雖說李揆也曾經駁回過李輔國請選五百羽林巡街的建議,但那終究是小事,誰知道是不是“叔侄倆”在唱雙簧呢?
李適點點頭,壓低聲音道:“此程元振特來與孤說起,李揆實領李輔國的授意。”
李汲明白了,果然不出自己昔日所料,李輔國雖然跟張皇後在某些事情上狼狽為奸,但對於是否易儲,那倆貨的想法是大相徑庭的。張皇後自然想要扳倒李豫,改立自己的親兒子為儲君了,李輔國卻想扶保李豫將來登基——估計是覺得那老實孩子比較好控制——所以要暗中阻止張皇後加尊號,繼而將權力深入外朝,在自家盆兒裏刨食吃。
不僅如此,李輔國還特意通過程元振,將此好意通知李適……則就目前來看,程元振究竟能不能算李豫父子的黨羽,還是李輔國特意安插的眼線,都不好說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李汲他們有馬有車,行進在通衢大道之上,自然速度更快,尚未正午,便至城下。門前排了老長的隊伍,等著驗過憑證,放入城中——出城的則多半不察,可以暢行無阻。排隊之時,李汲回馬來到車旁,伸手輕敲車廂,青鸞聽見,趕緊掀開側簾,露出半張面孔來:“郎君有何吩咐?”
李汲笑笑說:“本說著進了長安城,便帶你去找家酒肆,吃頓好的,但因某些因由,只能等待明後日了。”他是擔心自己再跟上回那樣,不期然碰見什麽人,導致被察事廳子盯上,則李適晚間來訪,多半瞞不過李輔國去啊。
青鸞也不問是什麽因由,卻笑笑說:“郎君常說長安米貴,則既已有了住處……”那張房契,昨晚冉貓兒離開後,李汲就給青鸞瞧過了,青鸞不勝之喜——“妾身可為郎君烹食,何必再去酒肆哪?”
李汲笑笑:“總不宜閉門造車,多吃吃別家酒飯,你的手藝才能精進。”心說不會吧,這就開始要管我外食了麽?果然身邊有了女人,雖得歡愉,卻也要付出一定的自由來交換……
他有兵部官憑在身,守門軍士不但不阻,抑且不敢仔細搜檢,直接就擺手放行了——別的衙門還則罷了,禁軍咱可惹不起啊!於是午時未盡,便順利抵達安興坊,進了坊門,找到住家。
這所宅院正好處於安興坊東北角上,鄰著坊墻。李汲懷疑貼墻多半有什麽暗門、密道,否則等到深更半夜,靜街鼓響起,坊門都關閉了,李適也不方便大搖大擺從西邊兒走正門過來吧。
下馬敲一敲門扇,有位老者前來應門,上下打量李汲幾眼——李汲沒穿官服,只是一襲白衣,且是短打——待見到他腰間軍中制式橫刀,再朝身後一望,還有輛車,簾攏半挑,仿佛可見裏面是個女人。老者心思敏銳,急忙叉手問道:“可是李郎君到了麽?請恕無禮,須得官憑或者房契一驗。”
李汲不以為意,從袋中取出房契來遞過去,老者展開來匆匆一瞥,便即雙手奉還,然後啦開大門,一邊施禮,一邊高聲叫道:“恭迎主人家!”
李汲擺擺手:“何必稱主人?”這種尊卑分明的語調,我聽著不舒服。
老者笑道:“是,是,郎君請進——但不知車中是?”
李汲隨口答道:“是小星。”隨即大步邁進門檻。
其實老者剛才那一嗓子,是在招呼友伴,仆役們聽到後都匆忙跑來前院,恭迎主家。李汲進院後左右掃視,見基本大小、格局,跟當日在定安行在的住處差不太多,也是前後兩進,八九間屋子。
這當然不算豪宅,但在長安城內,天子腳下,能夠得著這樣一所宅第,也算很不容易了——普通的七八品官,根本想都不要想。
果然如冉貓兒所說,一應家具、用品都是全的,且有門子一人(就是剛才那老頭兒)、男仆兩名、女仆一名,以及一個廚娘。冉貓兒早就稟報過了李適,說李汲今日便能進城,李適派人過來通知,故此廚娘備好了膳食,還在竈臺上溫著,以防主人家過午而未用餐,只想進家來吃口熱乎的。
李汲逐一問過了名姓、來歷——多半都是李適嫡母崔家的舊仆——也給他們介紹了青鸞。然後用過飯,他一下午就窩在家裏,熟悉熟悉環境,指點仆役按照自己的習慣、愛好重新布置布置屋子。晚間用過飯後,便坐在屋中,點燈讀書,靜等李適到來。
不知不覺的,天色已黑,外面靜街鼓也敲起來了。李汲心裏有事,讀不大進書去,便取出杜甫的詩作來,嘗試靜心凝神,細細品味。逐漸的,他的情緒徹底融入了那些優美的詩句中去,並且不知不覺地吟哦出聲: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話說這首詩的前四句,他曾在初至鄯城,出外踏勘,突殺蕃將之時,聽羿鐵錘說起過,當時還誇鐵錘有文才來著,羿鐵錘卻道:“我如何會做詩,聽說是個姓杜的官兒所做……”不想就是杜甫杜子美啊。
自己吃了這顆美味的蛋好幾個月,有幸親眼得見下蛋的雞了,但不知今生還有機會再跟杜甫把酒言歡不?
忽聽窗外一人輕笑道:“不想數月不見,長衛竟然也能作詩了。”
李汲聽得分明,這是李適的聲音,趕緊起身相迎——他心裏說不會吧,難道什麽暗門、密道,不在坊墻上,倒在我家裏?你是怎麽悄沒聲兒進來的?
當然最大的可能,是那老門子不先稟報,便主動放進了李適……雖然是對方所贈,終究李汲已經入住了,把這兒當成自己家了,則本主可以隨時進來,他心裏多少有點兒膈應——就算是房東,你也得先敲個門吧。
卻也不敢質問,只是疾步來至廊上,恭迎奉節郡王。只見李適額發已皆梳起,完全是成年男子打扮了,唇上也有了密密的絨毛,比起先前所見,貌似多了一些沈穩的氣質。
李適也不見外,直接脫靴登廊,步入室中。因為李汲知道他要來,故而先把青鸞給支開了,室內只有自己一人靜待而已。朝外望望,黑漆漆的院落裏影影綽綽,料想應該是李適的護衛;耳聽李適道:“闔上房門吧。”想來那些隨從,沒一個夠資格跟進來旁聽的。
李汲依言掩上房門,轉過頭來,就見李適微微俯身,註目案上——“長衛還有什麽大作啊,孤可以拜讀麽?”
李汲笑道:“殿下說笑了,我哪裏會作詩——這是杜子美的大作。”
李適恍然:“原來是他。我聽得詞句質樸,不怎麽華美,還以為是你開始學詩了……”
李汲心說啥,你嫌杜甫的詩句不夠華美?你丫鑒賞水平也就這樣而已,果然繼承了父祖的劣等文藝天賦……不過麽,李適終究是王府中錦衣玉食的天潢貴胄,雖曾經過離亂,卻從未上過戰場,即便他有曾祖父的天分,也不大可能品得出這首杜詩的韻味來啊。
他也就能喜歡“雲想衣裳花想容”罷了
有空我得跟他說道說道,不欣賞“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的韻味還則罷了,這“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的道理,不可不懂,否則你小子將來當了皇帝,多半還會走曾祖父的老路,再釀出一場大禍亂來!
當然啦,現在不是論詩的時候,李汲拱手請李適上坐。李適也讓他在對面坐下,然後就順著剛才的話題問道:“聽聞杜子美應了齊王叔之聘,入隴右幕府,可有此事麽?”
李汲點頭道:“正是,我便是在鄯州得遇杜先生,討來了他的舊作——我是不會作詩,也不想學詩,但不妨礙我讀詩遣興啊。”
李適笑道:“不會作詩,亦無關緊要,但同僚間交際,總應該能夠吟誦幾句——哪怕是旁人的詩作呢。只是孤不建議你讀杜某之詩,若有閑暇,不妨多讀讀李太白、王摩詰,或者賀外監(賀知章)、李巨山(李嶠)之作,杜子美的祖父必簡先生(杜審言)也成啊。”
李汲隨口答道:“那便煩請殿下幫忙搜集一些了。”
李適一擺手:“這個容易——今歸長安,不似在行在時,典籍散逸、詩文難覓。”隨即望著李汲,笑一笑:“長衛,半載不見,你的胡須越發長了,人也黑了些。如今李二郎踏陣破蕃的壯舉,已然哄傳兩京,只可惜啊,人都當你是秦叔寶、尉遲恭,無人當你是裴獻公……”
所言“裴獻公”,是指高宗朝的名將裴行儉,封聞喜公,謚號為“獻”。與開國將領秦叔寶、尉遲恭二人不同,裴行儉出身河東世家,世代顯宦,抑且擅長書法,還改良過詮選制度。說白了,裴行儉是士人,是出將入相的典範,而秦叔寶、尉遲恭等卻都只是武夫罷了。
李適是在提醒李汲,你現在是文職啊,即便入了幕府,上了戰場,也應該坐鎮萬馬軍中,揮斥方遒,怎麽能動不動就打馬沖去第一線,掄刀子跟人幹呢?若世人皆目你為武夫,必對你的前途不利啊。
當然啦,李汲是什麽能力,什麽性情,李適再清楚不過了——或者說,他以為他知道真相——所以稍稍一點便罷,也不好多作教訓,說不定反倒引發李汲的反感。李適只是輕輕嘆息道:“可惜孤不能如長衛一般,縱馬疆場,去那天高地闊之處,而只得躋身在小小的百孫院內……”
李汲安慰他說:“殿下何必喟嘆?便齊王殿下節制隴右,也無人敢放他上戰場啊。且百孫院若雲小小,我這住處,真正是蝸居了……”轉念一想,這會不會讓對方誤會我是嫌房子小啊?趕緊找補:“尚未感謝殿下,於長安寸土寸金之地,為我覓得這麽一所宅院,李汲孤身一人……唯有一小星,哪裏住得過來偌大的房子。”
——自己從隴右帶個女人回來的事情,冉貓兒肯定已經稟報過李適了,也不必隱瞞。
李適將身子略略一側,湊近些說:“大丈夫何患無妻,一個小妾如何夠啊?如今連孤都已娶妃,長衛你也當盡快成家立業——若看上哪家女子,盡管跟孤說,除非皇親國戚,或者五姓七望,孤都能為你說成。”
李汲心說我怎麽就只能娶普通人家女子了?為啥皇親國戚、五姓七望就跟我無緣啊?老子不服!哦,其實是你自家能力有限之故吧……
兩個人說說閑話,逐漸地氣氛融洽起來——終究分隔已久,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會本能地疏遠,不先拉近了,便無法進入正題——李汲這才問道:“殿下夤夜而來,便這麽畏懼李輔國的察事廳子麽?”
李適一撇嘴:“料孤身後,必有察事之人跟隨——彼等雖然能力有限,對於孤,總是要盯緊一些的。只是賣那老奴一個面子,這才不大張旗鼓而行罷了。”
李汲微微一皺眉頭:“殿下話語之中,含義甚深,我不能解。”聽這話,你就一點兒都不怕李輔國啊,為啥呢?因為你獨得皇帝祖父的寵愛?
李適反問道:“曩昔別離之際,長衛對孤說過幾句話,自己可還記得麽?”李汲點頭:“自然記得。”
他當時說的是——“寄語太子,人不能齊家,如何安天下?今有外仆跋扈易除,而有內奴驕橫難理,然若不得主母歡心,內奴還敢妄為麽?”提醒李豫要先分化、離間李輔國和張皇後,然後才能趁機行事、固權。
李適道:“不久之前,群臣請加皇後尊號,你可知道,為何人所阻?”
李汲答道:“得非李舍人麽?”
李適似笑非笑:“李揆追名逐利之輩,若無人指使,哪敢妄進忠言?你可知他背後是誰?”
李汲聽聞此言,不禁瞪大了眼睛:“難道是李輔國?!”
李倓說過,李揆當面叫李輔國“五父”啊——別人稱呼一聲“五郎”也就罷了——則李輔國當然能把這家夥當槍使了。雖說李揆也曾經駁回過李輔國請選五百羽林巡街的建議,但那終究是小事,誰知道是不是“叔侄倆”在唱雙簧呢?
李適點點頭,壓低聲音道:“此程元振特來與孤說起,李揆實領李輔國的授意。”
李汲明白了,果然不出自己昔日所料,李輔國雖然跟張皇後在某些事情上狼狽為奸,但對於是否易儲,那倆貨的想法是大相徑庭的。張皇後自然想要扳倒李豫,改立自己的親兒子為儲君了,李輔國卻想扶保李豫將來登基——估計是覺得那老實孩子比較好控制——所以要暗中阻止張皇後加尊號,繼而將權力深入外朝,在自家盆兒裏刨食吃。
不僅如此,李輔國還特意通過程元振,將此好意通知李適……則就目前來看,程元振究竟能不能算李豫父子的黨羽,還是李輔國特意安插的眼線,都不好說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