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初次碰撞
關燈
小
中
大
吐蕃大論、大將朗達紮路恭(唐譯達紮為悉諾邏或悉諾,故稱論悉諾),漢名馬重英。
雖然一手策劃了至德年間對唐境的侵擾,不僅踐躪隴右,抑且聯合南詔擄掠川西,但事實上,馬重英始終沒有把唐朝當作吐蕃的敵人——他少年時代便仰慕中原文化,習讀中國經典,還多次上奏讚普尺帶丹珠,說唯有與唐朝和睦相處,才是吐蕃的長治久安之道。
自松讚幹布時代起,吐蕃內部就逐漸形成了針鋒相對的兩大集團,一是傳統的苯教勢力,一是先後接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從中原帶來,或者尺尊公主從尼婆羅帶來的佛教信仰的新興貴族。其中馬重英既是和唐派的先鋒,又得金城公主賜名,就此成為佛教集團的重要領軍人物。
甚至於,當尺帶丹珠遇刺後,馬重英擁戴挲悉籠臘讚也即赤松德讚繼位後,便誣弒主兇手是受苯教信徒指使,從而在吐蕃國內掀起了一場血腥的大清洗。
那麽,他又為什麽要屢屢興兵,侵擾唐境呢?這是因為馬重英敏銳地意識到,唐朝雖然表面仍很強盛,其實卻已然走上下坡路了,中土尚可茍延,卻恐難以久守西域。一股恐怖的力量即將從西方殺來,蹂躪佛教世界,直至侵犯吐蕃,目前唯有吐蕃才能肩負起扶持西域諸佛教國,將敵禦之於蔥嶺之西的重任。
這既是一場護國之戰,也是一場護教之戰!
然而要唐朝主動退出西域,或者賣新讚普一個面子,允許吐蕃兵進入安西四鎮,那絕對是天方夜譚。正好天寶年間,唐將擅自開啟邊釁,奪取了西海之濱的土地,導致吐蕃內部仇唐派勢力大長,甚囂塵上。於是馬重英便利用這一輿論,以及安祿山謀叛的機會,謀圖切斷隴右,將唐軍封堵在鳳翔以東,以便吐蕃順利成為西域各國之主。
天寶十年的怛羅斯之戰,使馬重英開始意識到危機步步逼近,就此開始謀劃,至今已然整整八個年頭了。
馬重英確實比這年月絕大多數人都有遠見,但依然受限於落後的交通和通訊水平,這才無意識地邁上了一條並無實際益處的艱難坎坷之路。事實上,怛羅斯之戰既證明了唐朝的統治疆域已達極致,難以寸進,同時也宣告了伊斯蘭世界的東擴即此告一段落。
就在怛羅斯戰役前一年,通過大傑河之戰,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正式崛起,代替倭馬亞王朝(白衣大食)統治大半個伊斯蘭世界,由此這個從呼羅珊起家的勢力將統治中心正式移向西方。而在怛羅斯戰役五年之後,阿拔斯王朝第一名將、呼羅珊總督阿布·穆斯林被處死,呼羅珊地區逐漸衰弱下去,直至分裂——已對西域構不成什麽威脅了。
在原本的歷史上,吐蕃確曾一度占據西域地區,但過大的疆域和過多的戰事,反倒拖垮了這個充氣般瞬間崛起的高原王國。而伊斯蘭勢力再謀東進,還得在吐蕃分裂和崩潰之後……
當然了,馬重英是意識不到這一點的,而即便兩世為人的李汲,也不可能考慮得如此長遠。李汲前世雖然主修國史,對於世界史也是有一定認知的,他知道阿拔斯王朝的主攻方向是東羅馬帝國和後倭馬亞王朝,不會再向東方擴張勢力,但……在他原本的時間線上,並沒有怛羅斯之戰啊,天曉得這擾動會不會影響到中亞乃至西亞的歷史進程呢?
再者說了,他也不可能意識到,馬重英欲取西域,是為了防止伊斯蘭東侵……倘若知道,一定會拍拍對方的肩膀,說:“老兄你想太多了啦。”
宗教的傳播,並不全然受國家武力的影響,說不定你吐蕃在奪占西域之後,也會從佛教轉投伊斯蘭教的懷抱呢,這誰說得準啊。至於疆域的擴張,即便阿拔斯王朝正處於上升期,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就邁過蔥嶺來。
於是馬重英的宏圖大志,和李汲的小蝴蝶翅膀,就這樣不期然對撞到了一起。
就馬重英原本的謀劃,是想要對唐朝徐徐施壓,迫其放棄鄯城,然後吐蕃軍再全力攻打鄯州的。為此曾多次遣人潛入唐境,散播流言,甚至於賄賂高升,要對方主動收縮兵力。奈何高升軟弱而顢頇,只知秉持無為而治,不戰不和不守不走——倒還不用他死——的策略。
——我只是留守而已啊,你要我主動放棄城池土地?我肩膀弱,扛不起這責任來,想要鄯城,那就自己來取好了。
聽聞安祿山已死,唐朝也已收覆兩京,馬重英不肯再等下去了,就此制定了三道攻打鄯城的策略,務求一舉拿下,進而迫近鄯州。倘若唐朝為守鄯城而損失慘重,很可能連鄯州都被迫要放棄,則自己的第一步戰略目標,就算順利達成。倘若唐朝死守鄯州,那就趁機南並廓州,北向涼州,重創河西軍,直接切斷涼、甘之間的聯系。
因而今秋戰事的目的,不僅僅是一座鄯城,必須調發大軍才有可能可成功。於是留尚結悉鎮守邏些,馬重英與另外兩位大尚——尚息東讚、尚讚磨——聯袂上陣,主力三萬,輔軍五萬,浩浩蕩蕩殺奔鄯城而來。
戰事初始倒還算順利,直到聽說鄯城守將換成了郭昕。郭昕久駐河西,吐蕃人也是跟他打過交道的,馬重英倒未必有多瞧得起這員唐將,但由此判定:唐人必不肯主動撤守。
看起來戰役的重頭戲,還得在鄯城城下啊——
“前聞唐天子以其子齊王來守隴右,還以為紈絝之輩,不足論也,孰料倒有一戰之勇。”
大將綺力蔔藏安慰馬重英道:“既是紈絝,不識我軍之威,不敢輕易棄土,也在情理之中啊。只須順利攻克鄯城,多殺唐人以耀威,則彼自然膽怯,或許進取鄯州要容易得多了。”
馬重英提醒他說:“唐天子本自馬上取天下,太宗皇帝何等英武不凡,幾乎如同神佛一般,焉知其子孫中,不再出一個能武之人啊?即便唐上皇繼位前,也是能騎烈馬,於馬球場上揮桿大敗我吐蕃健兒的,老去方才顢頇,信用胡虜……總之不可輕敵,須依方略,穩步而進才是。”
唐朝西陲原本軍鎮林立,隴右道七萬多兵馬,絕大多數都屯紮在西部幾個州內,方便相互策應。但自從主力東調勤王之後,這些軍鎮自守尚且不足,遑論配合出擊了,遂被吐蕃逐一攻破。尤其去歲所陷各軍、城,馬重英是經過仔細規劃的,表面上空過一些地區不打,實際已將多處交通聯絡線切斷,所餘軍鎮幾成死子。
因而今秋再度來犯,攻打綏和守捉、綏戎城、臨蕃城等處,原本以為分外輕松,可以順利前抵鄯城之下。然而各處傳來的戰報卻並不樂觀,固然上述各城最多也不過守了四天而已,但唐軍的抵抗卻極其頑強,與去歲迥然不同。
根據馬重英的分析,以及審問俘虜所得,去歲是因為倉促遇襲,導致連戰連北,今秋則唐軍上下早已有了準備。更重要的是,去歲遇襲,急報交馳,鄯州方面卻反應遲緩,不但不肯派發援軍——當然也派不出來——甚至對於是守是撤,都不肯給出明確答覆。今年不同,郭昕未至鄯城,即下令將三處百姓都後撤到鄯城和達化,對於將兵也並沒有下達死守的命令,只要他們因應形勢,盡量延緩吐蕃軍突進的速度。
父母妻兒既撤,沒有了後顧之憂,隴右健兒的血氣反倒被徹底激發出來,吐蕃軍還沒到,多數便下定了與城同殉的決心。因而吐蕃軍雖然激戰後攻陷了三處城池,所遭受的損失卻反比唐軍為重。
馬重英的勃勃雄心,就此黯然蒙上了一層烏雲,預感到此戰絕不會象部下們料想的那麽輕松……
等到終於突破敵防,三道大軍陸續抵達鄯城之下——反倒是馬重英來得最遲——他策馬而出,巡看城防,不禁慨嘆道:“真雄城也,若非處於平野之中,並無地勢之險,恐怕數十萬大軍都難以攻破啊。”
回營後便與諸將商議,不如遣使入城,勸說郭昕認清形勢,棄守退去吧——“可以允其撤走全城軍民,唯將府庫所藏,留於我軍。”
然而此議遭到了尚息東讚、尚讚磨等人的反對,尚息東讚道:“今歲發兵,固然是為了割裂隴右,可使我全力以向安西四鎮,但將近十萬之眾,若無所獲,僅取一座空城,怕是得不償失啊。
“大論雖雲可命唐人將府庫物資、財貨留於我軍,但恐其府庫中所藏無幾——我先到兩日,已在城南踏勘過了,莊稼多半刈盡,且看殘梗,尚且未熟……若將收獲盡數收入鄯城,我軍得了,或有補益,這既然未熟,只能充作馬草、柴薪,誠恐城內之糧,夠數萬唐人勉強糊口數月,卻不能抵償我十萬大軍千裏迢迢從邏些到此的耗費啊。
“若能攻破此城,擄得萬餘唐人,分於各部,上下皆喜,士氣必盛。若只得一座空城,少許糧秣,恐怕難以安服眾心,這以後的仗便不那麽好打啦。”
馬重英終究初任大論不久,威望還不足以號令整個吐蕃——尤其是三位大尚——即便提出割裂隴右,平取西域的宏偉戰略來,也是順從了國內普遍的仇唐情緒,否則的話,他跟本就調動不了那麽大一支軍隊。因而不敢悖逆諸將之意,只是說:
“我看鄯城甚是牢固,郭昕也算有能之將,我前取綏戎、臨蕃,更見唐人抗拒之意甚堅。則若強攻鄯城,損兵折將,豈非更加得不償失麽?大尚若有良策,可以教我。”
尚息東讚笑道:“用兵只有成法,哪來什麽良策,恃智而輕勇,反易為敵所趁。”隨即命人展開地圖,指點著對眾將說:“根據細作稟報,鄯城守軍不過七千之眾,抑且戰馬稀缺,勢必不敢出來與我野戰,而只能憑城固守。郭昕雖為河西名將,卻初至隴右,人地兩生,對將兵的控馭之力,必定有所欠缺。
“彼之所以不肯主動撤離,是盼望著鄯州方向能有救援。我軍但南北分進,前抵城東,將鄯城四面圍困起來,再擇一處拼力攻打,料郭昕必不能防也——難道近十萬大軍,還拿不下數千人不成麽?難道我等是不懂攻城的蠻夷土寇不成麽?”
馬重英也無別計可施,便暫且允諾其請。於是派大將綺力蔔藏先率五千騎兵,嘗試自城南突向城東。
然而綺力蔔藏去後不過半日,便鎩羽而歸了。
原來郭昕早就命令士卒在南北兩側城門外用車輛和鹿角臨時圍成了個半圓,去城半裏許,一聞警訊——兩側距離山壁都不過三裏左右,城頭居高而望,吐蕃軍的調動怎麽可能瞞得過唐人——便命弓箭手出城伏圍內,強弓勁弩齊發,並以數百精騎兜抄騷擾。綺力蔔藏若想仗著馬快直接沖過去,又怕被唐兵截斷後路,從後追殺;想要攻打唐圍,卻連番失利,最終只得悻悻然退回來了。
馬重英倒也不怪他,說:“不過嘗敵耳,我知之矣。”
於是大軍駐在城西,並不著急攻城,卻各命一萬馬步軍徐徐迫向南北兩個方向。就此經過了連續兩日的猛攻,終於摧破唐圍,唐兵全都撤回城裏去了。然後在城南、城北倚山下營,監視唐軍動向,封堵其出城的道路,再命別將強巴羅布率三千騎兵殺向城東——
“可直抵小峽西,看唐人是否有守。若無守,君便於峽口立陣,斷敵退路;若有守,勿浪攻,候我往看。”
強巴羅布領命而去,自城南直迫小峽。這是因為湟水南岸地勢相對敞闊一些,利於騎兵馳騁。
然而雖然敞闊,除了沿岸一條小路外,到處阡陌縱橫,才剛割盡的麥莖還有半尺多長,如箭一般紮腳,吐蕃騎兵被迫只能分散隊列,各自上壟而行——主要也在於距離小峽還遠,心理防備松懈。眼看只剩下十裏途程,強巴羅布便在一處村落旁歇腳,等著前方哨探的消息,過不多時,突然有馬馳至,馬上騎士氣喘籲籲地稟報道:
“唐人已有備,我軍遇襲!”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雖然一手策劃了至德年間對唐境的侵擾,不僅踐躪隴右,抑且聯合南詔擄掠川西,但事實上,馬重英始終沒有把唐朝當作吐蕃的敵人——他少年時代便仰慕中原文化,習讀中國經典,還多次上奏讚普尺帶丹珠,說唯有與唐朝和睦相處,才是吐蕃的長治久安之道。
自松讚幹布時代起,吐蕃內部就逐漸形成了針鋒相對的兩大集團,一是傳統的苯教勢力,一是先後接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從中原帶來,或者尺尊公主從尼婆羅帶來的佛教信仰的新興貴族。其中馬重英既是和唐派的先鋒,又得金城公主賜名,就此成為佛教集團的重要領軍人物。
甚至於,當尺帶丹珠遇刺後,馬重英擁戴挲悉籠臘讚也即赤松德讚繼位後,便誣弒主兇手是受苯教信徒指使,從而在吐蕃國內掀起了一場血腥的大清洗。
那麽,他又為什麽要屢屢興兵,侵擾唐境呢?這是因為馬重英敏銳地意識到,唐朝雖然表面仍很強盛,其實卻已然走上下坡路了,中土尚可茍延,卻恐難以久守西域。一股恐怖的力量即將從西方殺來,蹂躪佛教世界,直至侵犯吐蕃,目前唯有吐蕃才能肩負起扶持西域諸佛教國,將敵禦之於蔥嶺之西的重任。
這既是一場護國之戰,也是一場護教之戰!
然而要唐朝主動退出西域,或者賣新讚普一個面子,允許吐蕃兵進入安西四鎮,那絕對是天方夜譚。正好天寶年間,唐將擅自開啟邊釁,奪取了西海之濱的土地,導致吐蕃內部仇唐派勢力大長,甚囂塵上。於是馬重英便利用這一輿論,以及安祿山謀叛的機會,謀圖切斷隴右,將唐軍封堵在鳳翔以東,以便吐蕃順利成為西域各國之主。
天寶十年的怛羅斯之戰,使馬重英開始意識到危機步步逼近,就此開始謀劃,至今已然整整八個年頭了。
馬重英確實比這年月絕大多數人都有遠見,但依然受限於落後的交通和通訊水平,這才無意識地邁上了一條並無實際益處的艱難坎坷之路。事實上,怛羅斯之戰既證明了唐朝的統治疆域已達極致,難以寸進,同時也宣告了伊斯蘭世界的東擴即此告一段落。
就在怛羅斯戰役前一年,通過大傑河之戰,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正式崛起,代替倭馬亞王朝(白衣大食)統治大半個伊斯蘭世界,由此這個從呼羅珊起家的勢力將統治中心正式移向西方。而在怛羅斯戰役五年之後,阿拔斯王朝第一名將、呼羅珊總督阿布·穆斯林被處死,呼羅珊地區逐漸衰弱下去,直至分裂——已對西域構不成什麽威脅了。
在原本的歷史上,吐蕃確曾一度占據西域地區,但過大的疆域和過多的戰事,反倒拖垮了這個充氣般瞬間崛起的高原王國。而伊斯蘭勢力再謀東進,還得在吐蕃分裂和崩潰之後……
當然了,馬重英是意識不到這一點的,而即便兩世為人的李汲,也不可能考慮得如此長遠。李汲前世雖然主修國史,對於世界史也是有一定認知的,他知道阿拔斯王朝的主攻方向是東羅馬帝國和後倭馬亞王朝,不會再向東方擴張勢力,但……在他原本的時間線上,並沒有怛羅斯之戰啊,天曉得這擾動會不會影響到中亞乃至西亞的歷史進程呢?
再者說了,他也不可能意識到,馬重英欲取西域,是為了防止伊斯蘭東侵……倘若知道,一定會拍拍對方的肩膀,說:“老兄你想太多了啦。”
宗教的傳播,並不全然受國家武力的影響,說不定你吐蕃在奪占西域之後,也會從佛教轉投伊斯蘭教的懷抱呢,這誰說得準啊。至於疆域的擴張,即便阿拔斯王朝正處於上升期,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就邁過蔥嶺來。
於是馬重英的宏圖大志,和李汲的小蝴蝶翅膀,就這樣不期然對撞到了一起。
就馬重英原本的謀劃,是想要對唐朝徐徐施壓,迫其放棄鄯城,然後吐蕃軍再全力攻打鄯州的。為此曾多次遣人潛入唐境,散播流言,甚至於賄賂高升,要對方主動收縮兵力。奈何高升軟弱而顢頇,只知秉持無為而治,不戰不和不守不走——倒還不用他死——的策略。
——我只是留守而已啊,你要我主動放棄城池土地?我肩膀弱,扛不起這責任來,想要鄯城,那就自己來取好了。
聽聞安祿山已死,唐朝也已收覆兩京,馬重英不肯再等下去了,就此制定了三道攻打鄯城的策略,務求一舉拿下,進而迫近鄯州。倘若唐朝為守鄯城而損失慘重,很可能連鄯州都被迫要放棄,則自己的第一步戰略目標,就算順利達成。倘若唐朝死守鄯州,那就趁機南並廓州,北向涼州,重創河西軍,直接切斷涼、甘之間的聯系。
因而今秋戰事的目的,不僅僅是一座鄯城,必須調發大軍才有可能可成功。於是留尚結悉鎮守邏些,馬重英與另外兩位大尚——尚息東讚、尚讚磨——聯袂上陣,主力三萬,輔軍五萬,浩浩蕩蕩殺奔鄯城而來。
戰事初始倒還算順利,直到聽說鄯城守將換成了郭昕。郭昕久駐河西,吐蕃人也是跟他打過交道的,馬重英倒未必有多瞧得起這員唐將,但由此判定:唐人必不肯主動撤守。
看起來戰役的重頭戲,還得在鄯城城下啊——
“前聞唐天子以其子齊王來守隴右,還以為紈絝之輩,不足論也,孰料倒有一戰之勇。”
大將綺力蔔藏安慰馬重英道:“既是紈絝,不識我軍之威,不敢輕易棄土,也在情理之中啊。只須順利攻克鄯城,多殺唐人以耀威,則彼自然膽怯,或許進取鄯州要容易得多了。”
馬重英提醒他說:“唐天子本自馬上取天下,太宗皇帝何等英武不凡,幾乎如同神佛一般,焉知其子孫中,不再出一個能武之人啊?即便唐上皇繼位前,也是能騎烈馬,於馬球場上揮桿大敗我吐蕃健兒的,老去方才顢頇,信用胡虜……總之不可輕敵,須依方略,穩步而進才是。”
唐朝西陲原本軍鎮林立,隴右道七萬多兵馬,絕大多數都屯紮在西部幾個州內,方便相互策應。但自從主力東調勤王之後,這些軍鎮自守尚且不足,遑論配合出擊了,遂被吐蕃逐一攻破。尤其去歲所陷各軍、城,馬重英是經過仔細規劃的,表面上空過一些地區不打,實際已將多處交通聯絡線切斷,所餘軍鎮幾成死子。
因而今秋再度來犯,攻打綏和守捉、綏戎城、臨蕃城等處,原本以為分外輕松,可以順利前抵鄯城之下。然而各處傳來的戰報卻並不樂觀,固然上述各城最多也不過守了四天而已,但唐軍的抵抗卻極其頑強,與去歲迥然不同。
根據馬重英的分析,以及審問俘虜所得,去歲是因為倉促遇襲,導致連戰連北,今秋則唐軍上下早已有了準備。更重要的是,去歲遇襲,急報交馳,鄯州方面卻反應遲緩,不但不肯派發援軍——當然也派不出來——甚至對於是守是撤,都不肯給出明確答覆。今年不同,郭昕未至鄯城,即下令將三處百姓都後撤到鄯城和達化,對於將兵也並沒有下達死守的命令,只要他們因應形勢,盡量延緩吐蕃軍突進的速度。
父母妻兒既撤,沒有了後顧之憂,隴右健兒的血氣反倒被徹底激發出來,吐蕃軍還沒到,多數便下定了與城同殉的決心。因而吐蕃軍雖然激戰後攻陷了三處城池,所遭受的損失卻反比唐軍為重。
馬重英的勃勃雄心,就此黯然蒙上了一層烏雲,預感到此戰絕不會象部下們料想的那麽輕松……
等到終於突破敵防,三道大軍陸續抵達鄯城之下——反倒是馬重英來得最遲——他策馬而出,巡看城防,不禁慨嘆道:“真雄城也,若非處於平野之中,並無地勢之險,恐怕數十萬大軍都難以攻破啊。”
回營後便與諸將商議,不如遣使入城,勸說郭昕認清形勢,棄守退去吧——“可以允其撤走全城軍民,唯將府庫所藏,留於我軍。”
然而此議遭到了尚息東讚、尚讚磨等人的反對,尚息東讚道:“今歲發兵,固然是為了割裂隴右,可使我全力以向安西四鎮,但將近十萬之眾,若無所獲,僅取一座空城,怕是得不償失啊。
“大論雖雲可命唐人將府庫物資、財貨留於我軍,但恐其府庫中所藏無幾——我先到兩日,已在城南踏勘過了,莊稼多半刈盡,且看殘梗,尚且未熟……若將收獲盡數收入鄯城,我軍得了,或有補益,這既然未熟,只能充作馬草、柴薪,誠恐城內之糧,夠數萬唐人勉強糊口數月,卻不能抵償我十萬大軍千裏迢迢從邏些到此的耗費啊。
“若能攻破此城,擄得萬餘唐人,分於各部,上下皆喜,士氣必盛。若只得一座空城,少許糧秣,恐怕難以安服眾心,這以後的仗便不那麽好打啦。”
馬重英終究初任大論不久,威望還不足以號令整個吐蕃——尤其是三位大尚——即便提出割裂隴右,平取西域的宏偉戰略來,也是順從了國內普遍的仇唐情緒,否則的話,他跟本就調動不了那麽大一支軍隊。因而不敢悖逆諸將之意,只是說:
“我看鄯城甚是牢固,郭昕也算有能之將,我前取綏戎、臨蕃,更見唐人抗拒之意甚堅。則若強攻鄯城,損兵折將,豈非更加得不償失麽?大尚若有良策,可以教我。”
尚息東讚笑道:“用兵只有成法,哪來什麽良策,恃智而輕勇,反易為敵所趁。”隨即命人展開地圖,指點著對眾將說:“根據細作稟報,鄯城守軍不過七千之眾,抑且戰馬稀缺,勢必不敢出來與我野戰,而只能憑城固守。郭昕雖為河西名將,卻初至隴右,人地兩生,對將兵的控馭之力,必定有所欠缺。
“彼之所以不肯主動撤離,是盼望著鄯州方向能有救援。我軍但南北分進,前抵城東,將鄯城四面圍困起來,再擇一處拼力攻打,料郭昕必不能防也——難道近十萬大軍,還拿不下數千人不成麽?難道我等是不懂攻城的蠻夷土寇不成麽?”
馬重英也無別計可施,便暫且允諾其請。於是派大將綺力蔔藏先率五千騎兵,嘗試自城南突向城東。
然而綺力蔔藏去後不過半日,便鎩羽而歸了。
原來郭昕早就命令士卒在南北兩側城門外用車輛和鹿角臨時圍成了個半圓,去城半裏許,一聞警訊——兩側距離山壁都不過三裏左右,城頭居高而望,吐蕃軍的調動怎麽可能瞞得過唐人——便命弓箭手出城伏圍內,強弓勁弩齊發,並以數百精騎兜抄騷擾。綺力蔔藏若想仗著馬快直接沖過去,又怕被唐兵截斷後路,從後追殺;想要攻打唐圍,卻連番失利,最終只得悻悻然退回來了。
馬重英倒也不怪他,說:“不過嘗敵耳,我知之矣。”
於是大軍駐在城西,並不著急攻城,卻各命一萬馬步軍徐徐迫向南北兩個方向。就此經過了連續兩日的猛攻,終於摧破唐圍,唐兵全都撤回城裏去了。然後在城南、城北倚山下營,監視唐軍動向,封堵其出城的道路,再命別將強巴羅布率三千騎兵殺向城東——
“可直抵小峽西,看唐人是否有守。若無守,君便於峽口立陣,斷敵退路;若有守,勿浪攻,候我往看。”
強巴羅布領命而去,自城南直迫小峽。這是因為湟水南岸地勢相對敞闊一些,利於騎兵馳騁。
然而雖然敞闊,除了沿岸一條小路外,到處阡陌縱橫,才剛割盡的麥莖還有半尺多長,如箭一般紮腳,吐蕃騎兵被迫只能分散隊列,各自上壟而行——主要也在於距離小峽還遠,心理防備松懈。眼看只剩下十裏途程,強巴羅布便在一處村落旁歇腳,等著前方哨探的消息,過不多時,突然有馬馳至,馬上騎士氣喘籲籲地稟報道:
“唐人已有備,我軍遇襲!”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