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直中取事
關燈
小
中
大
考校完了李汲的書、辭,李俶放下策論,微微頷首:“如此,文職可得也。”
隨即向李汲提出建議,說我可以寫幾行字,拜托吏部,直接授你個寄祿官,但這對於你的前途而言,並無好處。
因為唐朝的官員選拔、任用制度,還是相對嚴謹的,不是隨隨便便什麽權貴說句話,就能授人以職。雖說李俶並非普通權貴,他是親王,但唯親王,更不敢超行逾距,否則必定引致不好的風評。相對的,由親王之命給授其職,李汲從此也難免會戴上“倖進”的帽子,於其將來發展不利。
——主要吧,李俶正當謀求太子的緊要關頭,雅不願多事,生怕被敵對派系逮著什麽破綻,揪住什麽把柄。
再者說了,李俶只能使李汲轉文職,卻不能更進一步,指定給他什麽官。倘若僅僅給個文散官或者寄祿官也就罷了,但檔案既至吏部,隨時都可以授給實職啊。如今是李輔國當權,他的黨羽遍布朝中,一旦揣摩其意,直接給個僻遠小縣的丞、尉,你說李汲受還是不受?若不接受,再想得實職就難了;倘若接受,直接給你發嶺南去,五七年內別想再回來!
因此李俶說了:“唯可任者,王府掾屬也——我若聘你為成王府參軍,可肯受麽?”
李汲對此也早有心理準備,就把婉拒李倓的理由又說了一遍。隨即叉手求懇道:“適才在東市用飯,偶遇同族尊長,有所教誨……”
“哪一位?”
“殿中侍禦史貞一公。”
李俶點點頭:“則他如何教你?”
“貞一公雲,欲以士人之身而從軍,唯有一途——即入節度幕府。”
天寶以來,節度使的權力日益膨脹,往往還身兼支度使、轉運使,將地方軍務、政務全都一把抓,從而漸漸地仿效行軍、行營,也自辟僚屬,只要在吏部備個案就成。除非某些極端情況——比方說那家夥實為欽犯,或者根本不是士人——否則朝廷必不否決。
李棲筠建議李汲幹脆把七品武職給扔了,就當是白身士人,從頭做起,覓一家節度使,入為僚屬,再因職求官,謀一個寄祿。
之所以他能想到這招而李泌沒想到,一是因為這股風氣才剛刮起來不久,還不能算是人人都削尖了腦袋想往裏鉆的終南捷徑;二則麽,李棲筠本人就是從節度幕府裏走出來的。
他本是天寶七載的進士,授魏郡冠氏縣主簿,任滿後懶得再去吏部排隊,幹脆因魏郡太守李峴之薦,遠赴安西都護府,入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幕,擔任節度判官。天寶十四載,封常清被召還朝,即上表奏請李棲筠暫攝監察禦史(寄祿)兼行軍司馬(實職),等於把他當作安西留後來用。正因如此,李棲筠才能在不久後精選七千安西兵馬,東來勤王。
其實象李棲筠這樣進士出身卻有志於邊功者鳳毛麟角,各方節度使幕府中往往充斥著落第士人,好比說安祿山麾下的高尚、周摯。這是因為進士多以詩賦見用,那麽既然一門心思撲在文學上了,則於實務經驗多半欠缺——起碼釋褐時是如此——更欲謀校書、正字、赤縣主簿等清官,因此很少有能力、有意願入節度幕府。相對的,節度使們也沒必要特意從進士裏挑花瓶擺設啊,他們更看重能力而非清譽。
就好比後世一流院校出來的畢業生、研究生,往往眼高手低,即便院校招牌有多麽光彩奪目,很多用人單位也都不樂意錄取,而寧可取用二、三流院校的應屆畢業生——或者,名校出來,先有兩三年工作經驗,再來我這兒投簡歷也成啊。
當然更關鍵的是,同樣不算清流,幕府僚屬的前途卻有望比什麽偏遠縣尉、丞要開闊得多了。最佳例子是曾經迫使李汲打消了抄詩揚名的不切實際念頭的那個高適高達夫,他就沒能考中進士,乃以詩賦幹謁權貴,最終被宋州刺史張九臯推舉應有道科,釋褐封丘尉。封丘是緊縣,中不溜,倘若繼續沿著這條道路攀升,恐怕一輩子連太守都難得——而且那時候高適已經四十六歲啦,等不起了。
因此他辭官而去,轉入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幕府,擔任掌書記。時哥舒翰正受李隆基重用,因而高適也水漲船高,入幕僅三年,便得授清要之職左拾遺——當然是寄祿——再轉監察禦史。潼關淪陷後,哥舒翰被俘,高適逃歸,隨李隆基入蜀,擢升諫議大夫,繼歸李亨行在,得授淮南節度使。
從辭封丘縣尉到節度使,才不過短短四年的時間而已,世上還有比這更快的馬車嗎?
因此李棲筠才會對李汲說,入節度幕府這條道兒,別人未必清楚好賴,但我淌過,可以走得通,而且說不定前程遠大——長衛你不妨考慮一下吧。
李汲從那時候起,實際上就已經確定了自己要走的道路,之所以還向李俶懇請,是希望成王能夠幫忙寫封推薦信。他想要去參加抵禦吐蕃侵擾的戰鬥,或歸隴右,或歸河西,或歸安西,然而——目前三鎮俱都無主……
前任隴右節度使是哥舒翰,後兼河西,旋在入朝時洗澡中風導致半身不遂,就此留在了長安,繼而被硬性指派去了潼關……唐朝先後任命王思禮和豐王李珙為河西節度使,任命郭英乂為隴右節度使,但都是遙領——王思禮和郭英乂時在平叛的元帥府中聽用。
再說安西四鎮,前任節度使是封常清,受召還朝後不久,即追隨老長官高仙芝東進禦叛(時亦建行軍,以榮王李琬為元帥,高仙芝是副元帥),結果於汜水戰敗,退守潼關,旋為宦官邊令誠所譖,和高仙芝一起被處死,四鎮就此無主。還是不久前,李亨才任命前神策軍兵馬使衛伯玉繼任安西節度使,但實際上衛伯玉仍領神策軍,駐守在陜縣,根本就沒機會赴任。
李汲跟衛伯玉是有一定交情的——當日若非老荊攔著,他很可能跟那位衛將軍鬥上一場——即便和王思禮、郭英乂,亦在帥府中所有過數面之緣。但那沒蛋用啊,這幾位都只是掛著空名,實際上管不到幕府事務——尤其衛伯玉,跟如今安西四鎮的班子,幾乎無一人相識——他們肯聘用自己,然後往西撒嗎?而留守諸將又會怎麽看待李汲這個空降過來的同僚?
李汲是精明的,他才不會故意去觸這種黴頭呢。
前往
完
本
神
站
所以才希望李俶可以設法安排自己,起碼親王一封薦書,份量雖然未必有節度使的聘書來得重,卻不大會招致同僚的冷眼吧。
當然若想投軍,最佳途徑是仆固懷恩——從前也說好了的——只是仆固懷恩還是郭子儀的副將,並非節度使,不便自募僚屬。再者說了,看這樣子,平定河北起碼還得一兩年啊,李汲目前對打內戰沒啥興趣。
因此向李俶懇請,李俶想了一想,說:“孤知之矣,定會為你設法。”然後就把話頭給滑過去了,說你既然還沒有住處,我倒是給賈槐找了套房子先住著,你不妨去他那兒暫居吧,再等我的消息。
這便是送客之意了,李汲無奈,只得起身,施禮告退。但是走到門口,實在有句話憋在嗓子眼兒裏,不吐不快,便又折返回來,對李俶說:“方聽貞一公所言,百官欲舉殿下為皇太子……”
李俶把臉一沈:“此非汝可置喙也。”
李汲趕緊說:“非敢置喙,但思家兄所言……”
李俶這才來了興趣,忙問:“長源先生有何教誨啊?”
“家兄曾雲:‘寧可直中取,切莫曲中求。’殿下三思。”
——————————
李汲前腳剛走,屏風後面便蹩出兩個人來,一人下巴光光,分明是沒卵子的貨,另一個卻長須飄灑,是名文官。
文官先開口,說:“李長源所言,甚是有理,殿下不可不聽啊——可諷百官上奏大明宮,卻切切不能去煩擾興慶宮!”
那宦官卻笑道:“難道長源先生是神仙,千裏外事,都能預見不成麽?”隨即轉向李俶,諂笑著叉手道:“殿下由此,當知小人所言不虛。”
李俶點頭微笑:“元振多次與此人打交道,果能洞徹其心——其實沈氏昔在洛陽,也曾對孤說起過,李長衛胸有丘壑,非庸碌匹夫也。”
那文官聽聞此言,卻不禁微微一愕,隨即問道:“難道說,方才‘直中取’之言,是李汲假托李長源,特意提醒殿下的麽?”
那名宦官——正是李汲熟識的程元振——不禁笑道:“百官私下串聯,妄圖煩擾興慶宮,曲道而行,不過這兩三日間事,長源先生遠在江南,如何得知啊?此必李貞一(李棲筠)才透露給李汲,李汲便有此智,孰謂魯夫?”
那文官不禁蹙眉道:“然聽殿下說其往日行事,不似多智之人……”
程元振解釋道:“昔在定安,長源先生昆仲居於內裏,我使霍仙鳴、竇文場侍奉,乃報稱二人每於夜間,閉門密談……”隨即朝李俶一叉手:“其後轉居帥府,料亦如此。”
李俶點點頭:“不錯。”
“則若閑話家常,二人曾於箕山同居數載,哪還有那麽多話要說啊?若說教導李汲功課,卻又何必關門避人?此必李汲久在鄉野,本無仕意,是以長源先生不肯教以國事;既歸行在,知其弟終登宦途,這才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了。
“李汲雖然恃勇,天性未必愚魯,既得長源先生所授,自非吳下阿蒙。且若是一莽夫,且又得罪過……某些人,則長源先生既然歸隱,又豈肯放心讓他出仕哪?”
那文官仍似有所不信,於是伸手一指案上李汲那篇《禦蕃策》,請求李俶:“臣可得一觀乎?”
李俶直接拾起來,遞了給他:“貽孫請看。”
這官員本是進士出身,曾任壽安縣尉,今入成王府擔任司戶參軍,姓崔名祐甫,字貽孫。當下崔祐甫雙手接過《禦蕃策》來,一目十行地默讀了,先是撇嘴:“其辭甚陋。”等到全篇讀完,卻不禁輕嘆一聲:“果然有些見識……
“惜乎,李長源大才也。若聖人待之能如劉備之待諸葛,非以恩惠籠絡,而以道義相結,覆言聽計從,不受小人之惑,則叛賊不足定,天下不足安矣!”
李俶一板面孔:“貽孫,失言了。”
崔祐甫躬身道:“臣素來性直,想到什麽便說什麽,還望殿下恕罪。”
等直起腰來後就問:“原本殿下欲用李汲,臣還當是為了將來好召李長源還朝;而既然李汲本有智謀,殿下為何不肯強使他入府啊?打算如何安置?”
李俶笑道:“李汲之智,雖然不顯於外,然於其性,孤素知也。其性甚剛,一如貽孫,則若昔日孤不是以天下事相托,而只強命,貽孫肯入成府麽?即入,肯如此這般直言不諱麽?”
見崔祐甫沈吟不語,似有所悟,便即關照程元振:“可將李汲此文,送去給齊王。”
“殿下,”崔祐甫當即提出反對意見,“齊王方有志出鎮,籌謀西事,則若將此文付予,必然更愛李汲。李汲初至十六王宅,便為齊王邀去,覆欲召入齊府,其看重如此——恐怕李汲之才,齊王也早就心知肚明了。即便殿下暫不能用李汲,也不當予之齊王啊,懇請三思。”
李俶搖頭道:“天下傑才正多,難道孤全都能獵入彀中不成麽?且李汲,璞玉也,其才、其志,本不在王府之中,何妨放他西去,歷練數年,孤再索求。”
程元振補充道:“李汲曾得罪某些人,不但此際入王府,即便是長久滯留長安,恐怕也不穩妥。一旦為人所害,只怕殿下將來無顏再召長源先生了。而若西去從軍,哪怕馬革裹屍,也是求仁得仁,想必長源先生不會因此怨懟於殿下。”
李俶頷首,隨即又再提醒崔祐甫:“齊王與孤,雖非同胞,情逾骨肉,貽孫無疑也。且如今孤之隱憂,不在齊府啊!”
說著話,面色凝重,眼望遠方,若有所思……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隨即向李汲提出建議,說我可以寫幾行字,拜托吏部,直接授你個寄祿官,但這對於你的前途而言,並無好處。
因為唐朝的官員選拔、任用制度,還是相對嚴謹的,不是隨隨便便什麽權貴說句話,就能授人以職。雖說李俶並非普通權貴,他是親王,但唯親王,更不敢超行逾距,否則必定引致不好的風評。相對的,由親王之命給授其職,李汲從此也難免會戴上“倖進”的帽子,於其將來發展不利。
——主要吧,李俶正當謀求太子的緊要關頭,雅不願多事,生怕被敵對派系逮著什麽破綻,揪住什麽把柄。
再者說了,李俶只能使李汲轉文職,卻不能更進一步,指定給他什麽官。倘若僅僅給個文散官或者寄祿官也就罷了,但檔案既至吏部,隨時都可以授給實職啊。如今是李輔國當權,他的黨羽遍布朝中,一旦揣摩其意,直接給個僻遠小縣的丞、尉,你說李汲受還是不受?若不接受,再想得實職就難了;倘若接受,直接給你發嶺南去,五七年內別想再回來!
因此李俶說了:“唯可任者,王府掾屬也——我若聘你為成王府參軍,可肯受麽?”
李汲對此也早有心理準備,就把婉拒李倓的理由又說了一遍。隨即叉手求懇道:“適才在東市用飯,偶遇同族尊長,有所教誨……”
“哪一位?”
“殿中侍禦史貞一公。”
李俶點點頭:“則他如何教你?”
“貞一公雲,欲以士人之身而從軍,唯有一途——即入節度幕府。”
天寶以來,節度使的權力日益膨脹,往往還身兼支度使、轉運使,將地方軍務、政務全都一把抓,從而漸漸地仿效行軍、行營,也自辟僚屬,只要在吏部備個案就成。除非某些極端情況——比方說那家夥實為欽犯,或者根本不是士人——否則朝廷必不否決。
李棲筠建議李汲幹脆把七品武職給扔了,就當是白身士人,從頭做起,覓一家節度使,入為僚屬,再因職求官,謀一個寄祿。
之所以他能想到這招而李泌沒想到,一是因為這股風氣才剛刮起來不久,還不能算是人人都削尖了腦袋想往裏鉆的終南捷徑;二則麽,李棲筠本人就是從節度幕府裏走出來的。
他本是天寶七載的進士,授魏郡冠氏縣主簿,任滿後懶得再去吏部排隊,幹脆因魏郡太守李峴之薦,遠赴安西都護府,入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幕,擔任節度判官。天寶十四載,封常清被召還朝,即上表奏請李棲筠暫攝監察禦史(寄祿)兼行軍司馬(實職),等於把他當作安西留後來用。正因如此,李棲筠才能在不久後精選七千安西兵馬,東來勤王。
其實象李棲筠這樣進士出身卻有志於邊功者鳳毛麟角,各方節度使幕府中往往充斥著落第士人,好比說安祿山麾下的高尚、周摯。這是因為進士多以詩賦見用,那麽既然一門心思撲在文學上了,則於實務經驗多半欠缺——起碼釋褐時是如此——更欲謀校書、正字、赤縣主簿等清官,因此很少有能力、有意願入節度幕府。相對的,節度使們也沒必要特意從進士裏挑花瓶擺設啊,他們更看重能力而非清譽。
就好比後世一流院校出來的畢業生、研究生,往往眼高手低,即便院校招牌有多麽光彩奪目,很多用人單位也都不樂意錄取,而寧可取用二、三流院校的應屆畢業生——或者,名校出來,先有兩三年工作經驗,再來我這兒投簡歷也成啊。
當然更關鍵的是,同樣不算清流,幕府僚屬的前途卻有望比什麽偏遠縣尉、丞要開闊得多了。最佳例子是曾經迫使李汲打消了抄詩揚名的不切實際念頭的那個高適高達夫,他就沒能考中進士,乃以詩賦幹謁權貴,最終被宋州刺史張九臯推舉應有道科,釋褐封丘尉。封丘是緊縣,中不溜,倘若繼續沿著這條道路攀升,恐怕一輩子連太守都難得——而且那時候高適已經四十六歲啦,等不起了。
因此他辭官而去,轉入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幕府,擔任掌書記。時哥舒翰正受李隆基重用,因而高適也水漲船高,入幕僅三年,便得授清要之職左拾遺——當然是寄祿——再轉監察禦史。潼關淪陷後,哥舒翰被俘,高適逃歸,隨李隆基入蜀,擢升諫議大夫,繼歸李亨行在,得授淮南節度使。
從辭封丘縣尉到節度使,才不過短短四年的時間而已,世上還有比這更快的馬車嗎?
因此李棲筠才會對李汲說,入節度幕府這條道兒,別人未必清楚好賴,但我淌過,可以走得通,而且說不定前程遠大——長衛你不妨考慮一下吧。
李汲從那時候起,實際上就已經確定了自己要走的道路,之所以還向李俶懇請,是希望成王能夠幫忙寫封推薦信。他想要去參加抵禦吐蕃侵擾的戰鬥,或歸隴右,或歸河西,或歸安西,然而——目前三鎮俱都無主……
前任隴右節度使是哥舒翰,後兼河西,旋在入朝時洗澡中風導致半身不遂,就此留在了長安,繼而被硬性指派去了潼關……唐朝先後任命王思禮和豐王李珙為河西節度使,任命郭英乂為隴右節度使,但都是遙領——王思禮和郭英乂時在平叛的元帥府中聽用。
再說安西四鎮,前任節度使是封常清,受召還朝後不久,即追隨老長官高仙芝東進禦叛(時亦建行軍,以榮王李琬為元帥,高仙芝是副元帥),結果於汜水戰敗,退守潼關,旋為宦官邊令誠所譖,和高仙芝一起被處死,四鎮就此無主。還是不久前,李亨才任命前神策軍兵馬使衛伯玉繼任安西節度使,但實際上衛伯玉仍領神策軍,駐守在陜縣,根本就沒機會赴任。
李汲跟衛伯玉是有一定交情的——當日若非老荊攔著,他很可能跟那位衛將軍鬥上一場——即便和王思禮、郭英乂,亦在帥府中所有過數面之緣。但那沒蛋用啊,這幾位都只是掛著空名,實際上管不到幕府事務——尤其衛伯玉,跟如今安西四鎮的班子,幾乎無一人相識——他們肯聘用自己,然後往西撒嗎?而留守諸將又會怎麽看待李汲這個空降過來的同僚?
李汲是精明的,他才不會故意去觸這種黴頭呢。
前往
完
本
神
站
所以才希望李俶可以設法安排自己,起碼親王一封薦書,份量雖然未必有節度使的聘書來得重,卻不大會招致同僚的冷眼吧。
當然若想投軍,最佳途徑是仆固懷恩——從前也說好了的——只是仆固懷恩還是郭子儀的副將,並非節度使,不便自募僚屬。再者說了,看這樣子,平定河北起碼還得一兩年啊,李汲目前對打內戰沒啥興趣。
因此向李俶懇請,李俶想了一想,說:“孤知之矣,定會為你設法。”然後就把話頭給滑過去了,說你既然還沒有住處,我倒是給賈槐找了套房子先住著,你不妨去他那兒暫居吧,再等我的消息。
這便是送客之意了,李汲無奈,只得起身,施禮告退。但是走到門口,實在有句話憋在嗓子眼兒裏,不吐不快,便又折返回來,對李俶說:“方聽貞一公所言,百官欲舉殿下為皇太子……”
李俶把臉一沈:“此非汝可置喙也。”
李汲趕緊說:“非敢置喙,但思家兄所言……”
李俶這才來了興趣,忙問:“長源先生有何教誨啊?”
“家兄曾雲:‘寧可直中取,切莫曲中求。’殿下三思。”
——————————
李汲前腳剛走,屏風後面便蹩出兩個人來,一人下巴光光,分明是沒卵子的貨,另一個卻長須飄灑,是名文官。
文官先開口,說:“李長源所言,甚是有理,殿下不可不聽啊——可諷百官上奏大明宮,卻切切不能去煩擾興慶宮!”
那宦官卻笑道:“難道長源先生是神仙,千裏外事,都能預見不成麽?”隨即轉向李俶,諂笑著叉手道:“殿下由此,當知小人所言不虛。”
李俶點頭微笑:“元振多次與此人打交道,果能洞徹其心——其實沈氏昔在洛陽,也曾對孤說起過,李長衛胸有丘壑,非庸碌匹夫也。”
那文官聽聞此言,卻不禁微微一愕,隨即問道:“難道說,方才‘直中取’之言,是李汲假托李長源,特意提醒殿下的麽?”
那名宦官——正是李汲熟識的程元振——不禁笑道:“百官私下串聯,妄圖煩擾興慶宮,曲道而行,不過這兩三日間事,長源先生遠在江南,如何得知啊?此必李貞一(李棲筠)才透露給李汲,李汲便有此智,孰謂魯夫?”
那文官不禁蹙眉道:“然聽殿下說其往日行事,不似多智之人……”
程元振解釋道:“昔在定安,長源先生昆仲居於內裏,我使霍仙鳴、竇文場侍奉,乃報稱二人每於夜間,閉門密談……”隨即朝李俶一叉手:“其後轉居帥府,料亦如此。”
李俶點點頭:“不錯。”
“則若閑話家常,二人曾於箕山同居數載,哪還有那麽多話要說啊?若說教導李汲功課,卻又何必關門避人?此必李汲久在鄉野,本無仕意,是以長源先生不肯教以國事;既歸行在,知其弟終登宦途,這才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了。
“李汲雖然恃勇,天性未必愚魯,既得長源先生所授,自非吳下阿蒙。且若是一莽夫,且又得罪過……某些人,則長源先生既然歸隱,又豈肯放心讓他出仕哪?”
那文官仍似有所不信,於是伸手一指案上李汲那篇《禦蕃策》,請求李俶:“臣可得一觀乎?”
李俶直接拾起來,遞了給他:“貽孫請看。”
這官員本是進士出身,曾任壽安縣尉,今入成王府擔任司戶參軍,姓崔名祐甫,字貽孫。當下崔祐甫雙手接過《禦蕃策》來,一目十行地默讀了,先是撇嘴:“其辭甚陋。”等到全篇讀完,卻不禁輕嘆一聲:“果然有些見識……
“惜乎,李長源大才也。若聖人待之能如劉備之待諸葛,非以恩惠籠絡,而以道義相結,覆言聽計從,不受小人之惑,則叛賊不足定,天下不足安矣!”
李俶一板面孔:“貽孫,失言了。”
崔祐甫躬身道:“臣素來性直,想到什麽便說什麽,還望殿下恕罪。”
等直起腰來後就問:“原本殿下欲用李汲,臣還當是為了將來好召李長源還朝;而既然李汲本有智謀,殿下為何不肯強使他入府啊?打算如何安置?”
李俶笑道:“李汲之智,雖然不顯於外,然於其性,孤素知也。其性甚剛,一如貽孫,則若昔日孤不是以天下事相托,而只強命,貽孫肯入成府麽?即入,肯如此這般直言不諱麽?”
見崔祐甫沈吟不語,似有所悟,便即關照程元振:“可將李汲此文,送去給齊王。”
“殿下,”崔祐甫當即提出反對意見,“齊王方有志出鎮,籌謀西事,則若將此文付予,必然更愛李汲。李汲初至十六王宅,便為齊王邀去,覆欲召入齊府,其看重如此——恐怕李汲之才,齊王也早就心知肚明了。即便殿下暫不能用李汲,也不當予之齊王啊,懇請三思。”
李俶搖頭道:“天下傑才正多,難道孤全都能獵入彀中不成麽?且李汲,璞玉也,其才、其志,本不在王府之中,何妨放他西去,歷練數年,孤再索求。”
程元振補充道:“李汲曾得罪某些人,不但此際入王府,即便是長久滯留長安,恐怕也不穩妥。一旦為人所害,只怕殿下將來無顏再召長源先生了。而若西去從軍,哪怕馬革裹屍,也是求仁得仁,想必長源先生不會因此怨懟於殿下。”
李俶頷首,隨即又再提醒崔祐甫:“齊王與孤,雖非同胞,情逾骨肉,貽孫無疑也。且如今孤之隱憂,不在齊府啊!”
說著話,面色凝重,眼望遠方,若有所思……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