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迷霧初散
關燈
小
中
大
李泌在箕山中結廬隱居,挑選了半山上一片相對平緩的坡地,泥墻草頂,搭建了前後七間房舍。舍前圍著竹籬,爬滿了葫蘆藤;屋後開著幾分薄田,四時種植些蔬果;廬旁有一道清澈的山泉水流過,可供取水之用。
李泌不是一個人住的,雖然喪偶未續,也無子女,卻還必須照顧兩位庶母,以及一名年幼的庶弟,此外尚有世代家仆,兩女一男——再加上五年前來投的李汲。
山中無寒暑,而且實話說距離人口繁密的城鎮並不太遠,李亨又不時有所接濟,生活雖然清貧,也是就士人而論的,比起貧農、佃農來,好得有如天堂——起碼沒有衣食之憂啊。士人之隱居,往往如此,如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若衣食都不能基本得以滿足,他哪來的閑心望南山而吟詩呢?
所以李汲喪父後來投的那四年時光,除了略微孤清一些,倒更接近於他前世人生,是那樣的平穩,那樣的悠閑,生活並非沒有壓力,卻還不到催人早生華發的地步——終究李汲前世也是吃公糧搞研究的,沒在商品大潮中流離顛沛。
今世原魂思念家的溫馨,與穿越之魂對平和生活的企望,糾纏縈繞,不知何者為先,亦不知我之為我也,或者我其實是他人,就此使得李汲越接近草廬,胸中越是湧起莫名的暖流。但隨即暖流就消失了,一股惡寒自足底直沖頂門!
因為他瞧見,青藤雖枯,竹籬尚在,但所圍繞的那七間草廬卻已化作焦黑的廢墟,並且火焰尚未完全熄滅,仍有灰黑色的煙霧蒸騰而起……
李汲當場就傻了眼了,只覺雙腿發軟,幾乎再也邁不動步子——究竟發生了何事?是誰焚燒的草廬,李泌何在?其他家人又到哪裏去了?總不會是……
想到這裏,惡寒更甚,但同時也驅策著李汲行動起來,當即拋下韁繩,提起腳步,直接撞入籬門,撲向那堆廢墟。一眼掃過,只有傾塌的黃土和焦黑的椽、柱,卻不見別物——貌似也並沒有燒焦的屍體。但他仍不放心,手腳並用,就去扒一根半焦的房梁。
口中不免嘶叫道:“誰?這是誰放的火?!”
身後傳來一聲輕嘆:“是我放的火。”
李汲聞言,如遭雷殛,猛然間轉過頭來。只見身後不遠處,背靠山梁,站著一人,科頭無帽,身上是一件淡青色的綈袍——正是李泌李長源。
李汲大叫一聲,趕緊轉身朝李泌奔去,他那麽強健、敏捷的身體,心旌搖蕩之下,半途都不免磕絆了一下,幾乎跌倒。李泌卻只是面無表情地望著他。
奔到李泌面前,李汲雙手一攏,便即牢牢抱住——通過觸覺,可知李長源比當日離家西行時,起碼瘦了十斤,修長的身軀更顯清臒。李泌掙紮了一下,卻掙不脫,只得開口呵斥道:“放開,成何體統!”
李汲幾乎喜極而泣,心說老哥你這嚇我半死,沒事兒自己燒房子玩兒嗎?放開手後,仍然反覆上下打量李泌——這是個活人吧,不是幽靈吧?
“阿兄為何要放火燒屋?嬸娘他們又往何處去了?”
李泌淡淡地回應道:“此處已不可居,乃焚舊廬而遷往他處。”
“為何不等小弟歸來?”
李泌冷冷地回覆道:“傳言東都已覆,我便先請阿母等上道,自身獨留,在此間等了你整整三天。原本便定下三日後燒廬,啟程追趕阿母,若你還不肯歸,自是與我無緣,又何必再見呢?”
李汲不禁苦笑道:“阿兄不知啊,弟在洛陽掖庭之中假冒閹宦,度日如年。好不容易得脫險地,且卸下肩頭重擔,難道還不許我先松快兩日,再返家來見阿兄麽?”
他明白,李泌一心歸隱,倘若是原本的李汲,那自然也會拋棄俗世的一切,跑回來追隨的,然而李汲已死,軀殼為自己所占……這個新李汲,在李泌看來,雖然未必有什麽宏圖大志,卻也深戀世間榮華,不象是個肯踏實修道之人。此前他也曾多次言語試探,李汲卻反而勸他,世間多難,阿兄既有不世之才,為何不肯立朝以激濁揚清,反倒一心避世呢?
所以李泌就會覺得,自己跟這五百年前老鬼,雖然挺能說得上話,卻終非同路之人,遲早是要分道揚鑣的。此番辭官歸隱,那老鬼卻多半貪戀紅塵利祿,倘若洛陽之行順利,必能得到李俶的信用,多半是不會再回來了。
然而心中仍存著一絲企盼,所以自己給自己定下期限,獨自留下,等李汲三天。從洛陽到箕山,快馬不過一日路程,即便腿著回來,三天也足夠啦。如還不見,則是無緣,既然無緣,不如就此撒開手,就讓他頂著從弟的身份,自家去奮鬥吧。
忽忽三日已過,李泌不禁長嘆一聲,就點著了久居的草廬。照道理說應該馬上扭頭就走的,還能早些追及家人,偏偏他又忍不住給自己找理由:草廬可能燒盡否?數載居此,豈無眷戀之情,不妨再多看此處兩眼吧……
就這麽倚靠著山壁,等啊等啊,直到草廬基本焚盡,唯剩裊裊餘煙。該走了,世間豈有不散的宴席?人各有志,也不可相強。正打算一撩衣襟,邁步離開,忽聽馬蹄聲響,隨即李汲就出現在了視野之中。
李泌早就見著李汲了,偏偏李汲乍見草廬被焚,心情大驚大恐之際,註意力全都放在廢墟上了,竟將近在咫尺的李泌熟視無睹。
沒辦法,只好主動開口,招呼他一聲吧……
李汲說你就等我三天啊,我才剛卸下重擔,就不許我多散幾天心再回來?仿如前世去外地上大學,寒假一到,再怎麽思念親人,歸心似箭,終究連軸轉辛苦了好幾個月,終於混過期末考,總得先跟同學、舍友狂歡幾天再走吧……反正火車票已經搶到手了,著的什麽急啊?
李泌聽了,原本還有些惱火的心情,當即平覆下來——也有道理啊,倒是我思慮過淺了。
即便並非五百前年老鬼,而是真正的我家長衛,終究少年人,心性靈動,不象我多年修道,心如止水,總歸會想先放松幾天,再回家來受拘束吧。我是以道者之腹,誤度了俗人之心。
可是當然也不能向李汲道歉,或者直接轉怒為喜,連說“回來就好”……李泌只好轉換話題,問道:“洛陽之事,可順利麽?”
李汲笑道:“也不好說順利,但……說來話長。”隨即反問李泌:“阿兄毀棄草廬,是要到哪裏去?東京既覆,河南將定,弟此番行來,但見周邊雖然蕭條,卻也沒什麽大的兇險,為何要走?”
李泌輕輕嘆了口氣,回答說:“正因此處,距離東都太過近便了。”
他原本隱居箕山,並不在乎這裏距洛陽有多近,反正也沒幾個人關註他這小透明——神童怎麽了?神童既歸鄉野,那也威脅不到什麽人啊。
然而如今不同了,他受李亨所邀,自白衣一躍而成三品重臣,繼而就任元帥長史,為李亨父子出謀劃策,以定叛亂,以安社稷,李長源之名,已然響徹天下——不象原本似的,只有東宮屬吏才會關註他,如薛景先等,也是敬他的才學,並非敬他的名望。則既負重名,必受各方重視,曾為三品,倘若重登仕途,也必荷受重任。
實話說,倘若李泌有意,既然已經邁過了三品這個門檻,隨時都可以加平章政事,立朝為相的!
既然如此,受人敬重的同時,也必然受人嫉恨。叛軍方面,周摯唯恐李泌覆出,很可能會派刺客前來;朝廷方面,李輔國之流也不可能完全置之不理。退一萬步說,無人想要害他,李亨父子也可能再度遣人來聘吧。
終究距離洛陽咫尺之遙嘛,一邁步就到了。
所以李泌才打算跑得更遠一些,以示自身無意還朝——仇人們可以多少放下點兒心吧,皇帝你也別再寄望於我了,還是自家振作,最為緊要。
他跟李汲說:“我欲南下衡山,寄住於真君祠側。”
衡山也是道家名山,號為“朱陵洞天”,唐初便修建了司天霍王廟,開元十三年加以增築,改名“南岳真君祠”。
李汲乃道:“既如此,愚弟護送阿兄南下衡山去。”
李泌搖搖頭:“南下並無叛軍,且我身懷聖人敕書、宰相堂牒,自可暢行無阻,何須護送啊?”
但他並沒有當場接上一句:“所以你還是滾回洛陽去吧。”而只是轉身便走。李汲不禁好笑:這算是傲嬌麽?趕緊牽過馬來,跟隨在李泌身後。
二人循著走熟的山道,穿過箕山,途中李泌便先詢問睢陽之事。李汲毫無隱瞞地陳述了一遍,本以為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救下張巡、許遠、南霽雲、雷萬春等人,李泌多少應該稱讚幾句吧,孰料李泌只是靜靜聽著,完了問:“睢陽事罷,乃赴洛陽,又如何?”竟無一字嘉勉。
李汲多少有點兒失望,卻也不表露出來,只是繼續講述前往洛陽,潛入掖庭,援救沈妃之事。
說著說著,天色漸暗,但二人也已經順利穿過了箕山,再往南十餘裏外便是臨汝郡治梁縣了。李汲請李泌上馬,說咱們走快一點,以免錯過宿頭,李泌瞥了他一眼,也不謙讓,便即扳鞍而上。
李汲牽著馬,疾步而行,嘴裏繼續向李泌述說前事。當說到夜探沈妃,結果險些遭到小宮女“阿措”偷襲的時候,李泌不禁微微一驚,終於開口問道:“此女究竟是何人?”
李汲笑道:“此女來歷頗奇……阿兄,昔日在定安市上,放飛劍掩護真遂逃走的,便是此女……在愚弟想來,檀山上圍攻我兄弟的幕後主使,多半是……”
才剛要說出“崔光遠”的名字來,卻不料李泌點頭道:“此事我已知曉——是田乾真。”
李汲當場愕然——這裏面怎麽還有田乾真的事兒啊?
就聽李泌緩緩說道:“你離開鳳翔後不久,田乾真來向我負荊請罪……”
田乾真被李汲所擒後,李俶將其押赴行在,交給皇帝處置。但同時也有奏疏奉上,說經過自己跟李泌的商議,覺得還是赦免田乾真為好,可做千金馬骨,趁機招降叛軍中首鼠之將。李亨準奏,不但赦免了田乾真,還授予正五品下寧遠將軍(散官),遣歸長安,於元帥府中聽用。
但是田乾真臨行之前,先跑去求見李泌,並且一見面便跪拜叩首,口稱“死罪”。李泌有些莫名所以,趕緊將他攙扶起來,細問緣由。
田乾真說了:“昔日末吏曾起意劫持大夫,幸虧大夫智廣、令弟武勇,才不使末吏釀成大錯啊……”
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呢?
原來當日之事,對於前半段的猜測,李汲基本中的——真遂奉李亨之命,到潁陽去迎接李泌,並且遵照某人的吩咐(多半是李輔國),沿路留下記認,以便策應。
那麽由誰策應呢?自然是京兆尹崔光遠了。李輔國和崔光遠本有交誼——他不是曾經向崔光遠討要過賈槐和喻秀和嗎——也知崔某並非真心從賊,因此把雙方事先商定的聯絡暗號教給真遂,希望崔光遠可以派人協助一二。
終究兩京已陷,叛軍肆虐四野,光靠真遂一人護衛李泌——不知道還會有李汲——未必保險啊。
可誰成想真遂護著李泌才到青泥驛,崔光遠就已然設謀逃出西京,往依李亨去了。數日後,田乾真奉命入鎮長安,一方面穩定秩序,一方面全城大索,捉拿崔光遠的餘黨。就此被他逮著幾個人,嚴刑拷打之下,供出了聯絡暗號,並說近日有人在長安附近見過新留的暗號,要我們協助保護一個人……
李泌轉述田乾真之言,李汲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那很多疑點就都能說得通啦。
若如自己先前的揣測,是崔光遠起意劫持李泌,則崔光遠麾下有崔棄等異人,肯定會把他們給撒出來啊,而不會指派幾名戰兵。且真遂本無出賣李泌之意,所以才會在檀山上執械奮戰,掩護李泌兄弟逃走……
就不知道那廝後來是怎麽脫身的……那晚他夜訪崔棄,崔棄仿佛說過:“我當日救你性命……”難道是崔棄救了他不成麽?
真遂感念救命之恩,就此瞧上了那小丫頭?未可知也,倒也在情理之中。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李泌不是一個人住的,雖然喪偶未續,也無子女,卻還必須照顧兩位庶母,以及一名年幼的庶弟,此外尚有世代家仆,兩女一男——再加上五年前來投的李汲。
山中無寒暑,而且實話說距離人口繁密的城鎮並不太遠,李亨又不時有所接濟,生活雖然清貧,也是就士人而論的,比起貧農、佃農來,好得有如天堂——起碼沒有衣食之憂啊。士人之隱居,往往如此,如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若衣食都不能基本得以滿足,他哪來的閑心望南山而吟詩呢?
所以李汲喪父後來投的那四年時光,除了略微孤清一些,倒更接近於他前世人生,是那樣的平穩,那樣的悠閑,生活並非沒有壓力,卻還不到催人早生華發的地步——終究李汲前世也是吃公糧搞研究的,沒在商品大潮中流離顛沛。
今世原魂思念家的溫馨,與穿越之魂對平和生活的企望,糾纏縈繞,不知何者為先,亦不知我之為我也,或者我其實是他人,就此使得李汲越接近草廬,胸中越是湧起莫名的暖流。但隨即暖流就消失了,一股惡寒自足底直沖頂門!
因為他瞧見,青藤雖枯,竹籬尚在,但所圍繞的那七間草廬卻已化作焦黑的廢墟,並且火焰尚未完全熄滅,仍有灰黑色的煙霧蒸騰而起……
李汲當場就傻了眼了,只覺雙腿發軟,幾乎再也邁不動步子——究竟發生了何事?是誰焚燒的草廬,李泌何在?其他家人又到哪裏去了?總不會是……
想到這裏,惡寒更甚,但同時也驅策著李汲行動起來,當即拋下韁繩,提起腳步,直接撞入籬門,撲向那堆廢墟。一眼掃過,只有傾塌的黃土和焦黑的椽、柱,卻不見別物——貌似也並沒有燒焦的屍體。但他仍不放心,手腳並用,就去扒一根半焦的房梁。
口中不免嘶叫道:“誰?這是誰放的火?!”
身後傳來一聲輕嘆:“是我放的火。”
李汲聞言,如遭雷殛,猛然間轉過頭來。只見身後不遠處,背靠山梁,站著一人,科頭無帽,身上是一件淡青色的綈袍——正是李泌李長源。
李汲大叫一聲,趕緊轉身朝李泌奔去,他那麽強健、敏捷的身體,心旌搖蕩之下,半途都不免磕絆了一下,幾乎跌倒。李泌卻只是面無表情地望著他。
奔到李泌面前,李汲雙手一攏,便即牢牢抱住——通過觸覺,可知李長源比當日離家西行時,起碼瘦了十斤,修長的身軀更顯清臒。李泌掙紮了一下,卻掙不脫,只得開口呵斥道:“放開,成何體統!”
李汲幾乎喜極而泣,心說老哥你這嚇我半死,沒事兒自己燒房子玩兒嗎?放開手後,仍然反覆上下打量李泌——這是個活人吧,不是幽靈吧?
“阿兄為何要放火燒屋?嬸娘他們又往何處去了?”
李泌淡淡地回應道:“此處已不可居,乃焚舊廬而遷往他處。”
“為何不等小弟歸來?”
李泌冷冷地回覆道:“傳言東都已覆,我便先請阿母等上道,自身獨留,在此間等了你整整三天。原本便定下三日後燒廬,啟程追趕阿母,若你還不肯歸,自是與我無緣,又何必再見呢?”
李汲不禁苦笑道:“阿兄不知啊,弟在洛陽掖庭之中假冒閹宦,度日如年。好不容易得脫險地,且卸下肩頭重擔,難道還不許我先松快兩日,再返家來見阿兄麽?”
他明白,李泌一心歸隱,倘若是原本的李汲,那自然也會拋棄俗世的一切,跑回來追隨的,然而李汲已死,軀殼為自己所占……這個新李汲,在李泌看來,雖然未必有什麽宏圖大志,卻也深戀世間榮華,不象是個肯踏實修道之人。此前他也曾多次言語試探,李汲卻反而勸他,世間多難,阿兄既有不世之才,為何不肯立朝以激濁揚清,反倒一心避世呢?
所以李泌就會覺得,自己跟這五百年前老鬼,雖然挺能說得上話,卻終非同路之人,遲早是要分道揚鑣的。此番辭官歸隱,那老鬼卻多半貪戀紅塵利祿,倘若洛陽之行順利,必能得到李俶的信用,多半是不會再回來了。
然而心中仍存著一絲企盼,所以自己給自己定下期限,獨自留下,等李汲三天。從洛陽到箕山,快馬不過一日路程,即便腿著回來,三天也足夠啦。如還不見,則是無緣,既然無緣,不如就此撒開手,就讓他頂著從弟的身份,自家去奮鬥吧。
忽忽三日已過,李泌不禁長嘆一聲,就點著了久居的草廬。照道理說應該馬上扭頭就走的,還能早些追及家人,偏偏他又忍不住給自己找理由:草廬可能燒盡否?數載居此,豈無眷戀之情,不妨再多看此處兩眼吧……
就這麽倚靠著山壁,等啊等啊,直到草廬基本焚盡,唯剩裊裊餘煙。該走了,世間豈有不散的宴席?人各有志,也不可相強。正打算一撩衣襟,邁步離開,忽聽馬蹄聲響,隨即李汲就出現在了視野之中。
李泌早就見著李汲了,偏偏李汲乍見草廬被焚,心情大驚大恐之際,註意力全都放在廢墟上了,竟將近在咫尺的李泌熟視無睹。
沒辦法,只好主動開口,招呼他一聲吧……
李汲說你就等我三天啊,我才剛卸下重擔,就不許我多散幾天心再回來?仿如前世去外地上大學,寒假一到,再怎麽思念親人,歸心似箭,終究連軸轉辛苦了好幾個月,終於混過期末考,總得先跟同學、舍友狂歡幾天再走吧……反正火車票已經搶到手了,著的什麽急啊?
李泌聽了,原本還有些惱火的心情,當即平覆下來——也有道理啊,倒是我思慮過淺了。
即便並非五百前年老鬼,而是真正的我家長衛,終究少年人,心性靈動,不象我多年修道,心如止水,總歸會想先放松幾天,再回家來受拘束吧。我是以道者之腹,誤度了俗人之心。
可是當然也不能向李汲道歉,或者直接轉怒為喜,連說“回來就好”……李泌只好轉換話題,問道:“洛陽之事,可順利麽?”
李汲笑道:“也不好說順利,但……說來話長。”隨即反問李泌:“阿兄毀棄草廬,是要到哪裏去?東京既覆,河南將定,弟此番行來,但見周邊雖然蕭條,卻也沒什麽大的兇險,為何要走?”
李泌輕輕嘆了口氣,回答說:“正因此處,距離東都太過近便了。”
他原本隱居箕山,並不在乎這裏距洛陽有多近,反正也沒幾個人關註他這小透明——神童怎麽了?神童既歸鄉野,那也威脅不到什麽人啊。
然而如今不同了,他受李亨所邀,自白衣一躍而成三品重臣,繼而就任元帥長史,為李亨父子出謀劃策,以定叛亂,以安社稷,李長源之名,已然響徹天下——不象原本似的,只有東宮屬吏才會關註他,如薛景先等,也是敬他的才學,並非敬他的名望。則既負重名,必受各方重視,曾為三品,倘若重登仕途,也必荷受重任。
實話說,倘若李泌有意,既然已經邁過了三品這個門檻,隨時都可以加平章政事,立朝為相的!
既然如此,受人敬重的同時,也必然受人嫉恨。叛軍方面,周摯唯恐李泌覆出,很可能會派刺客前來;朝廷方面,李輔國之流也不可能完全置之不理。退一萬步說,無人想要害他,李亨父子也可能再度遣人來聘吧。
終究距離洛陽咫尺之遙嘛,一邁步就到了。
所以李泌才打算跑得更遠一些,以示自身無意還朝——仇人們可以多少放下點兒心吧,皇帝你也別再寄望於我了,還是自家振作,最為緊要。
他跟李汲說:“我欲南下衡山,寄住於真君祠側。”
衡山也是道家名山,號為“朱陵洞天”,唐初便修建了司天霍王廟,開元十三年加以增築,改名“南岳真君祠”。
李汲乃道:“既如此,愚弟護送阿兄南下衡山去。”
李泌搖搖頭:“南下並無叛軍,且我身懷聖人敕書、宰相堂牒,自可暢行無阻,何須護送啊?”
但他並沒有當場接上一句:“所以你還是滾回洛陽去吧。”而只是轉身便走。李汲不禁好笑:這算是傲嬌麽?趕緊牽過馬來,跟隨在李泌身後。
二人循著走熟的山道,穿過箕山,途中李泌便先詢問睢陽之事。李汲毫無隱瞞地陳述了一遍,本以為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救下張巡、許遠、南霽雲、雷萬春等人,李泌多少應該稱讚幾句吧,孰料李泌只是靜靜聽著,完了問:“睢陽事罷,乃赴洛陽,又如何?”竟無一字嘉勉。
李汲多少有點兒失望,卻也不表露出來,只是繼續講述前往洛陽,潛入掖庭,援救沈妃之事。
說著說著,天色漸暗,但二人也已經順利穿過了箕山,再往南十餘裏外便是臨汝郡治梁縣了。李汲請李泌上馬,說咱們走快一點,以免錯過宿頭,李泌瞥了他一眼,也不謙讓,便即扳鞍而上。
李汲牽著馬,疾步而行,嘴裏繼續向李泌述說前事。當說到夜探沈妃,結果險些遭到小宮女“阿措”偷襲的時候,李泌不禁微微一驚,終於開口問道:“此女究竟是何人?”
李汲笑道:“此女來歷頗奇……阿兄,昔日在定安市上,放飛劍掩護真遂逃走的,便是此女……在愚弟想來,檀山上圍攻我兄弟的幕後主使,多半是……”
才剛要說出“崔光遠”的名字來,卻不料李泌點頭道:“此事我已知曉——是田乾真。”
李汲當場愕然——這裏面怎麽還有田乾真的事兒啊?
就聽李泌緩緩說道:“你離開鳳翔後不久,田乾真來向我負荊請罪……”
田乾真被李汲所擒後,李俶將其押赴行在,交給皇帝處置。但同時也有奏疏奉上,說經過自己跟李泌的商議,覺得還是赦免田乾真為好,可做千金馬骨,趁機招降叛軍中首鼠之將。李亨準奏,不但赦免了田乾真,還授予正五品下寧遠將軍(散官),遣歸長安,於元帥府中聽用。
但是田乾真臨行之前,先跑去求見李泌,並且一見面便跪拜叩首,口稱“死罪”。李泌有些莫名所以,趕緊將他攙扶起來,細問緣由。
田乾真說了:“昔日末吏曾起意劫持大夫,幸虧大夫智廣、令弟武勇,才不使末吏釀成大錯啊……”
究竟是怎麽一回事呢?
原來當日之事,對於前半段的猜測,李汲基本中的——真遂奉李亨之命,到潁陽去迎接李泌,並且遵照某人的吩咐(多半是李輔國),沿路留下記認,以便策應。
那麽由誰策應呢?自然是京兆尹崔光遠了。李輔國和崔光遠本有交誼——他不是曾經向崔光遠討要過賈槐和喻秀和嗎——也知崔某並非真心從賊,因此把雙方事先商定的聯絡暗號教給真遂,希望崔光遠可以派人協助一二。
終究兩京已陷,叛軍肆虐四野,光靠真遂一人護衛李泌——不知道還會有李汲——未必保險啊。
可誰成想真遂護著李泌才到青泥驛,崔光遠就已然設謀逃出西京,往依李亨去了。數日後,田乾真奉命入鎮長安,一方面穩定秩序,一方面全城大索,捉拿崔光遠的餘黨。就此被他逮著幾個人,嚴刑拷打之下,供出了聯絡暗號,並說近日有人在長安附近見過新留的暗號,要我們協助保護一個人……
李泌轉述田乾真之言,李汲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那很多疑點就都能說得通啦。
若如自己先前的揣測,是崔光遠起意劫持李泌,則崔光遠麾下有崔棄等異人,肯定會把他們給撒出來啊,而不會指派幾名戰兵。且真遂本無出賣李泌之意,所以才會在檀山上執械奮戰,掩護李泌兄弟逃走……
就不知道那廝後來是怎麽脫身的……那晚他夜訪崔棄,崔棄仿佛說過:“我當日救你性命……”難道是崔棄救了他不成麽?
真遂感念救命之恩,就此瞧上了那小丫頭?未可知也,倒也在情理之中。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