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君言若金
關燈
小
中
大
李汲聽說安慶緒弒父自立,叛軍中如今掌權的是嚴莊,就問李泌那是個怎樣的家夥,李泌卻搖頭道:“我不知其人如何。”
正經跟隨安祿山起兵的士人,只有高尚、周摯兩個,這年月讀書人若非才華,即因家世才能顯名,所以相互間都有所耳聞,甚至於有親眷關系、通家之好。至於嚴莊,雖然理論上也算讀書人,卻屬於野路子,初仕即在安祿山幕府,因而朝廷方面對他的能力、性情,了解得並不怎麽詳細。
李泌隨即說道:“叛軍中大將史思明、蔡希德、阿史那從禮等,皆安賊昔在三鎮時,以恩義相結;今慶緒弒父,朝廷尚能探明實情,則諸將豈有不知之理啊?必然不肯聽從其命……”
李汲笑著插嘴說:“即便安祿山是好死的,也要咬定慶緒弒父;即便叛軍諸將不知實情,朝廷也要遣人到各處去散布消息。”
李泌頷首,隨即繼續說下去——“由此則將懷猶疑,軍心難整,正是收覆兩京,徹底敉平叛亂的好時機。時勢如此,哪怕嚴莊有通天徹地之能,亦不足慮也。”
隨即斜睨李汲,說:“你如今知道我的苦心了吧?倘若天家父子、兄弟間起齟齬,恐怕會落入叛賊如今一般的局面了……”
李泌一直規勸李亨當孝子,不要跟成都那位撕破臉皮,進而阻止他著急冊立太子,還想方設法,扶李俶且保李倓,就是唯恐天家一旦內亂,真不必要搞到什麽弒父的地步,就會使得士民離心,從而對平叛大局不利了。
李汲嘴上恭維:“還是阿兄有遠見。”心裏卻說,李倓那可是我保下來的,你不要把功勞全都攬過去啊。
日間入宮奏對的時候,李泌就提出來,西北各部兵馬,都陸續齊集定安,即便少數沒到的,以及聲稱來援的拔汗那、大食等外軍,距離也不太遠了,由此咱們反攻的日期,已然臨近。
他建議趁著叛賊內亂的機會,元帥李俶將主力南下,前往扶風郡,與房琯、薛景先相合,首先做出東進的架勢,以牽制長安附近的叛軍——還繼續呆在彭原郡內可不成,距離前線太過遙遠啦——方便如前所議,郭子儀盡取河東後,就南渡攻打潼關,把西線叛軍徹底包了餃子。
李亨首肯此言,但說:“今回紇使已來,且候數日,朕送寧國出嫁後,再發軍不遲。”
當日晚間,寧國公主突然遣內宦到帥府中來,說已經準備下了酒菜,懇請二兄、三兄,以及長源先生昆仲,到她寄居的院落去用晚膳。李俶當即嘆息道:“寧國這是告別之宴了……”旋問那名內宦:“可通傳過聖人麽?”
“自然稟報過了,聖人已然允準。”
唐朝的男女之防並不嚴重,尤其寧國公主雖做閨女打扮,實為婦人,也沒誰真當她是不懂事的小丫頭。不過這年月家長權威很甚,尤其在皇家,則既然住在一起,閨女想要宴客——不光請了兩個哥哥啊——總得先跟老爹打聲招呼吧。
然而當時李汲不在堂上,事後聽李泌隨口提起此事,他卻不禁想到:幾乎第一反應就是問老爹有沒有答應,這廣平王還真是“孝子”啊;建寧王肯定就想不到這一點,所以他空負才華,卻終究與儲位無緣了。
下值之後,四人便即聯袂入宮,前去赴寧國公主之宴。公主聞報,出門迎迓,眾人定睛一瞧,她身邊兒還帶了個半大孩子,正是奉節郡王李適。李俶面色一沈,問道:“汝為何也在此處?”李適急忙躬身回答:“是皇姑召喚小子前來……”
寧國公主微笑著對李俶說:“適兒聰敏得緊,功課也未曾落下,王兄不必過於拘束他。少年好奇、好動,本是天性,想當初王兄不也……”
李俶假意痰咳一聲,打斷了公主的話,隨即對李適說:“你皇姑遠……你來也好。還如守歲時一般,我將李汲托付給你了,你算半個主人,須使他盡歡。”
李汲心說不就是吃好,喝好唄,沒人陪也是一樣的。
入殿之後,便分賓主落座——公主自然在主位,卻讓李泌兄弟坐客位,兩位親王左右相陪,一位郡王則坐在李汲旁邊兒。寒暄過後,酒菜端將上來,李汲和前些天受賜李倓的飲食對比了一下,除非有慢客之意——那當然是不可能的——則寧國公主自奉甚儉,跟他三哥有如天壤之別啊。
李泌照老樣子,酒不沾唇,菜也只動了兩筷子——肯定是素菜——便即拭手不食。寧國公主見狀,也自然而然把手裏的箸、匕放了下來,李泌忙道:“臣向來少食,公主亦知,正不必顧慮臣,還請盡興為好。”
公主笑道:“豈有客釋箸,而主人仍食的道理啊?”
李泌拱手道:“無妨,見有舍弟在。”斜眼一瞥李汲,李汲會意,趕緊端起酒杯,嘴裏銜著食物,含含糊糊地說:“主人若釋箸,客人也不便再吃了——還請殿下繼續用膳,臣先敬一杯。”
公主笑笑,命人滿杯
,雙手端起,說:“豈敢當長衛先生之敬啊,應該我敬先生才是。”
李倓在旁插嘴道:“你們不必互相謙讓,今日最當敬酒的,唯有孤家。”就此端起酒杯,對公主說:“且借賢妹之酒,孤要敬謝長源先生、長衛先生。”
李泌忙拱手道:“不敢——還是讓舍弟恭領尊意吧。”
李倓朝他略微點一點頭,旋將目光徹底轉向李汲,表情嚴肅,一字一頓地說道:“前日多虧長衛冒險相救,於孤有全生之德、再造之恩,孤無以為報——請飲此杯。”
李汲笑道:“殿下又非才脫大難,數日間這感謝的話也說了不下一籮筐了,些許小事,何必總放在嘴邊啊?我救殿下,本不為殿下,是氣不過那些……”李泌伸手在案下一捅李汲的腰肋,他只好把後面半句話給咽了,改口道:“我是見不得有人無罪受戮,故此幫忙拖延了些時辰而已。若非元帥、家兄前來,規勸聖人,殿下也過不去這道坎兒——家兄既不飲酒,殿下當敬元帥才是。”
他不說這話還則罷了,此言一出,李俶也把酒杯端將起來:“我等自家兄弟,不必言謝,倒是孤也應感謝長衛,全我父子、兄弟之情。”隨即一瞪李適,李適忙道:“我自然也感謝長衛先生,奈何建寧王叔不讓我飲酒……”
李倓聞言,不禁莞爾:“汝倒慣會卸責——孤準汝代父,與孤同敬長衛罷了。”
言下之意,這杯酒是我敬李汲的,阿兄你別搶——可以讓你兒子來。
李汲只得受領,完了寧國公主又舉杯相敬,然後才是李俶,連著好幾輪。他一人對戰三個——李適在老爹面前不敢放肆,也就敬了開頭一杯而已——全然不落在下風。當然啦,寧國公主往往只是稍沾紅唇示意罷了,李俶敬得也不多,主要對手還是李倓。
一邊吃喝,一邊閑話些家常,李倓心中憤懣難消,前些天一直靠輔佐李俶處理軍務來刻意壓抑自己的情緒,今天碰上這麽個機會,不由得多喝了幾杯,酒入愁腸,很快便雙頰酡紅,目光迷離了。
但他雖然帶上了幾分酒意,導致心情激蕩,言辭漸多,卻也不敢提老爹一度想殺自己的事情,只好把話題引到寧國公主身上來,說:“公主尚多,郡主、縣主也有不少,父皇卻為何單挑賢妹遠嫁回紇啊,這真是……”
李倓之母張氏早亡,他基本上是異母兄長李俶一手拉拔起來的——就好比李亨養護李璘一般——所以跟李俶兄弟情篤,對於李俶的兩個同胞妹妹寧國公主、和政公主,也比其他姐妹要親,自然舍不得寧國遠嫁了。
是不是嫁給胡人無所謂,但遠適回紇主,這一去啊,從此之後,恐怕兄妹再無相見之期,豈不感傷?
李俶聞言,不禁橫了李倓一眼:“三弟醉矣,不可再飲。”對於這件事,難道就你一個人難受嗎?難道我就不傷心?難道寧國她本人就甘之如飴?我特意不提,就是怕兄妹之間越說越郁悶,破壞了席間氣氛,沒想到你連鋪墊都不做,直接張嘴就來,真真可惡!
都經過那麽大的坎兒了,差點兒丟了性命,你怎麽還是不會做人呢?
寧國公主卻強顏歡笑,回應道:“聖人寄望回紇主甚殷,自當嫁以親女,以示待之最厚,與別藩不同,豈能別選郡主、縣主啊?而大姊、和政、大寧、宜寧皆已適人,寶章 延國等尚幼,能堪遠涉異域的,也唯有我了……”
話音未落,突然間有小宦來報:“聖人往公主居處來了。”
眾人急忙起身,準備出門恭迎,李倓卻不知道經過那麽一場風波,應該怎樣面對老爹才是——也怕老頭子再怎麽一迷糊,還要懲處自己啊——急忙一扯李俶的衣襟,以目哀懇。李俶會意,便點點頭:“你從後門出去便了,我會在父皇面前,幫忙遮掩。”
李倓前腳才走,李亨後腳就進了院子,眾人恭敬迎入,奉其上坐。李亨盤腿坐下來,擺擺雙手:“都坐,都坐,父子家人……即便長源、李汲,也不算外人,無須拘禮。”隨即目光環視,雙眉微微一蹙,問道:“多一個座位,可是建寧麽?”
李俶急忙躬身解釋道:“建寧已醉,兒臣恐其酒後無狀,沖冒了聖駕,因而命他歸去歇息了。”
李亨鼻孔出氣,撇嘴道:“心中有事,自然易醉,如朕前日一般……”頓了一頓,就問:“他方才在席間說些什麽,可有怨望之言麽?”
李汲在旁心說,這事兒本來就是你不對啊,酒醉後聽信外人之言,差點兒把親兒子給宰了,事後卻連聲道歉都沒有,還希望兒子心中無怨嗎?你要不是皇帝,估計李倓直接就不認你這當爹的了!你還撇嘴?這封建大家長的嘴臉可真是難看啊!
當然他滿腹鄙夷,卻不敢宣之於口,只能緘默。至於李俶聞聽皇帝的問話,卻急忙起身回覆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建寧豈敢怨懟父皇?寧國……長源先生、李汲等皆可作證,絕無此事。”
李適也急忙幫腔道:“孫兒也可作證,相關前日之事,建寧王叔並未提起只言片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正經跟隨安祿山起兵的士人,只有高尚、周摯兩個,這年月讀書人若非才華,即因家世才能顯名,所以相互間都有所耳聞,甚至於有親眷關系、通家之好。至於嚴莊,雖然理論上也算讀書人,卻屬於野路子,初仕即在安祿山幕府,因而朝廷方面對他的能力、性情,了解得並不怎麽詳細。
李泌隨即說道:“叛軍中大將史思明、蔡希德、阿史那從禮等,皆安賊昔在三鎮時,以恩義相結;今慶緒弒父,朝廷尚能探明實情,則諸將豈有不知之理啊?必然不肯聽從其命……”
李汲笑著插嘴說:“即便安祿山是好死的,也要咬定慶緒弒父;即便叛軍諸將不知實情,朝廷也要遣人到各處去散布消息。”
李泌頷首,隨即繼續說下去——“由此則將懷猶疑,軍心難整,正是收覆兩京,徹底敉平叛亂的好時機。時勢如此,哪怕嚴莊有通天徹地之能,亦不足慮也。”
隨即斜睨李汲,說:“你如今知道我的苦心了吧?倘若天家父子、兄弟間起齟齬,恐怕會落入叛賊如今一般的局面了……”
李泌一直規勸李亨當孝子,不要跟成都那位撕破臉皮,進而阻止他著急冊立太子,還想方設法,扶李俶且保李倓,就是唯恐天家一旦內亂,真不必要搞到什麽弒父的地步,就會使得士民離心,從而對平叛大局不利了。
李汲嘴上恭維:“還是阿兄有遠見。”心裏卻說,李倓那可是我保下來的,你不要把功勞全都攬過去啊。
日間入宮奏對的時候,李泌就提出來,西北各部兵馬,都陸續齊集定安,即便少數沒到的,以及聲稱來援的拔汗那、大食等外軍,距離也不太遠了,由此咱們反攻的日期,已然臨近。
他建議趁著叛賊內亂的機會,元帥李俶將主力南下,前往扶風郡,與房琯、薛景先相合,首先做出東進的架勢,以牽制長安附近的叛軍——還繼續呆在彭原郡內可不成,距離前線太過遙遠啦——方便如前所議,郭子儀盡取河東後,就南渡攻打潼關,把西線叛軍徹底包了餃子。
李亨首肯此言,但說:“今回紇使已來,且候數日,朕送寧國出嫁後,再發軍不遲。”
當日晚間,寧國公主突然遣內宦到帥府中來,說已經準備下了酒菜,懇請二兄、三兄,以及長源先生昆仲,到她寄居的院落去用晚膳。李俶當即嘆息道:“寧國這是告別之宴了……”旋問那名內宦:“可通傳過聖人麽?”
“自然稟報過了,聖人已然允準。”
唐朝的男女之防並不嚴重,尤其寧國公主雖做閨女打扮,實為婦人,也沒誰真當她是不懂事的小丫頭。不過這年月家長權威很甚,尤其在皇家,則既然住在一起,閨女想要宴客——不光請了兩個哥哥啊——總得先跟老爹打聲招呼吧。
然而當時李汲不在堂上,事後聽李泌隨口提起此事,他卻不禁想到:幾乎第一反應就是問老爹有沒有答應,這廣平王還真是“孝子”啊;建寧王肯定就想不到這一點,所以他空負才華,卻終究與儲位無緣了。
下值之後,四人便即聯袂入宮,前去赴寧國公主之宴。公主聞報,出門迎迓,眾人定睛一瞧,她身邊兒還帶了個半大孩子,正是奉節郡王李適。李俶面色一沈,問道:“汝為何也在此處?”李適急忙躬身回答:“是皇姑召喚小子前來……”
寧國公主微笑著對李俶說:“適兒聰敏得緊,功課也未曾落下,王兄不必過於拘束他。少年好奇、好動,本是天性,想當初王兄不也……”
李俶假意痰咳一聲,打斷了公主的話,隨即對李適說:“你皇姑遠……你來也好。還如守歲時一般,我將李汲托付給你了,你算半個主人,須使他盡歡。”
李汲心說不就是吃好,喝好唄,沒人陪也是一樣的。
入殿之後,便分賓主落座——公主自然在主位,卻讓李泌兄弟坐客位,兩位親王左右相陪,一位郡王則坐在李汲旁邊兒。寒暄過後,酒菜端將上來,李汲和前些天受賜李倓的飲食對比了一下,除非有慢客之意——那當然是不可能的——則寧國公主自奉甚儉,跟他三哥有如天壤之別啊。
李泌照老樣子,酒不沾唇,菜也只動了兩筷子——肯定是素菜——便即拭手不食。寧國公主見狀,也自然而然把手裏的箸、匕放了下來,李泌忙道:“臣向來少食,公主亦知,正不必顧慮臣,還請盡興為好。”
公主笑道:“豈有客釋箸,而主人仍食的道理啊?”
李泌拱手道:“無妨,見有舍弟在。”斜眼一瞥李汲,李汲會意,趕緊端起酒杯,嘴裏銜著食物,含含糊糊地說:“主人若釋箸,客人也不便再吃了——還請殿下繼續用膳,臣先敬一杯。”
公主笑笑,命人滿杯
,雙手端起,說:“豈敢當長衛先生之敬啊,應該我敬先生才是。”
李倓在旁插嘴道:“你們不必互相謙讓,今日最當敬酒的,唯有孤家。”就此端起酒杯,對公主說:“且借賢妹之酒,孤要敬謝長源先生、長衛先生。”
李泌忙拱手道:“不敢——還是讓舍弟恭領尊意吧。”
李倓朝他略微點一點頭,旋將目光徹底轉向李汲,表情嚴肅,一字一頓地說道:“前日多虧長衛冒險相救,於孤有全生之德、再造之恩,孤無以為報——請飲此杯。”
李汲笑道:“殿下又非才脫大難,數日間這感謝的話也說了不下一籮筐了,些許小事,何必總放在嘴邊啊?我救殿下,本不為殿下,是氣不過那些……”李泌伸手在案下一捅李汲的腰肋,他只好把後面半句話給咽了,改口道:“我是見不得有人無罪受戮,故此幫忙拖延了些時辰而已。若非元帥、家兄前來,規勸聖人,殿下也過不去這道坎兒——家兄既不飲酒,殿下當敬元帥才是。”
他不說這話還則罷了,此言一出,李俶也把酒杯端將起來:“我等自家兄弟,不必言謝,倒是孤也應感謝長衛,全我父子、兄弟之情。”隨即一瞪李適,李適忙道:“我自然也感謝長衛先生,奈何建寧王叔不讓我飲酒……”
李倓聞言,不禁莞爾:“汝倒慣會卸責——孤準汝代父,與孤同敬長衛罷了。”
言下之意,這杯酒是我敬李汲的,阿兄你別搶——可以讓你兒子來。
李汲只得受領,完了寧國公主又舉杯相敬,然後才是李俶,連著好幾輪。他一人對戰三個——李適在老爹面前不敢放肆,也就敬了開頭一杯而已——全然不落在下風。當然啦,寧國公主往往只是稍沾紅唇示意罷了,李俶敬得也不多,主要對手還是李倓。
一邊吃喝,一邊閑話些家常,李倓心中憤懣難消,前些天一直靠輔佐李俶處理軍務來刻意壓抑自己的情緒,今天碰上這麽個機會,不由得多喝了幾杯,酒入愁腸,很快便雙頰酡紅,目光迷離了。
但他雖然帶上了幾分酒意,導致心情激蕩,言辭漸多,卻也不敢提老爹一度想殺自己的事情,只好把話題引到寧國公主身上來,說:“公主尚多,郡主、縣主也有不少,父皇卻為何單挑賢妹遠嫁回紇啊,這真是……”
李倓之母張氏早亡,他基本上是異母兄長李俶一手拉拔起來的——就好比李亨養護李璘一般——所以跟李俶兄弟情篤,對於李俶的兩個同胞妹妹寧國公主、和政公主,也比其他姐妹要親,自然舍不得寧國遠嫁了。
是不是嫁給胡人無所謂,但遠適回紇主,這一去啊,從此之後,恐怕兄妹再無相見之期,豈不感傷?
李俶聞言,不禁橫了李倓一眼:“三弟醉矣,不可再飲。”對於這件事,難道就你一個人難受嗎?難道我就不傷心?難道寧國她本人就甘之如飴?我特意不提,就是怕兄妹之間越說越郁悶,破壞了席間氣氛,沒想到你連鋪墊都不做,直接張嘴就來,真真可惡!
都經過那麽大的坎兒了,差點兒丟了性命,你怎麽還是不會做人呢?
寧國公主卻強顏歡笑,回應道:“聖人寄望回紇主甚殷,自當嫁以親女,以示待之最厚,與別藩不同,豈能別選郡主、縣主啊?而大姊、和政、大寧、宜寧皆已適人,寶章 延國等尚幼,能堪遠涉異域的,也唯有我了……”
話音未落,突然間有小宦來報:“聖人往公主居處來了。”
眾人急忙起身,準備出門恭迎,李倓卻不知道經過那麽一場風波,應該怎樣面對老爹才是——也怕老頭子再怎麽一迷糊,還要懲處自己啊——急忙一扯李俶的衣襟,以目哀懇。李俶會意,便點點頭:“你從後門出去便了,我會在父皇面前,幫忙遮掩。”
李倓前腳才走,李亨後腳就進了院子,眾人恭敬迎入,奉其上坐。李亨盤腿坐下來,擺擺雙手:“都坐,都坐,父子家人……即便長源、李汲,也不算外人,無須拘禮。”隨即目光環視,雙眉微微一蹙,問道:“多一個座位,可是建寧麽?”
李俶急忙躬身解釋道:“建寧已醉,兒臣恐其酒後無狀,沖冒了聖駕,因而命他歸去歇息了。”
李亨鼻孔出氣,撇嘴道:“心中有事,自然易醉,如朕前日一般……”頓了一頓,就問:“他方才在席間說些什麽,可有怨望之言麽?”
李汲在旁心說,這事兒本來就是你不對啊,酒醉後聽信外人之言,差點兒把親兒子給宰了,事後卻連聲道歉都沒有,還希望兒子心中無怨嗎?你要不是皇帝,估計李倓直接就不認你這當爹的了!你還撇嘴?這封建大家長的嘴臉可真是難看啊!
當然他滿腹鄙夷,卻不敢宣之於口,只能緘默。至於李俶聞聽皇帝的問話,卻急忙起身回覆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建寧豈敢怨懟父皇?寧國……長源先生、李汲等皆可作證,絕無此事。”
李適也急忙幫腔道:“孫兒也可作證,相關前日之事,建寧王叔並未提起只言片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