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請虞鹿
關燈
小
中
大
皇太後鐘離氏垂簾聽政以來,因著聖宗皇帝在時便涉足朝政,朝臣歸心,是以輔佐幼帝尚算順遂。
成熙元年十一月,遼東的河水結了厚實的一層冰,遼東都司駐軍與金人毫無征兆地開火交鋒,戰前主帥雲熙並未透露絲毫消息,連一封奏報都未上奏朝廷,雖說首戰告捷,可此戰設伏兇險,亦損失精兵一萬有餘。
此事傳回京城,直在朝堂上激起了千層浪,太和殿中紛紛議論聲沸反盈天,幼帝被這陣仗嚇得直用小手拍了拍桌子,奈何聲響細微,根本無法止息殿內混亂。
鐘離皇太後在一側握住了孩子的手腕,硯棋驚慌的眼眸被她的鎮定自若安撫下來,她松開手,與皇帝端坐只靜看殿內朝臣爭執不休。
小半個時辰過去,皇太後與幼帝始終沈默不語,直至參知政事李扈踏出一步,跪在殿中朗聲道,“啟稟皇上、太後,臣以為,遼東都司都督雲熙此行實在不妥,此戰雖勝,卻太過冒進,若不加以制止,他日釀成大患則追悔莫及矣!”
一兵部侍郎亦出列奏道,“臣附議,且兩軍開戰,雲熙將軍不曾奏報朝廷,現今戰事所需糧草、物資還須兵部加派人手調往遼東,堪堪貽誤大事!到底是主帥年輕氣盛,若此次不嚴懲,往後難保雲將軍膽大包天,仍做出這般先斬後奏之大不敬事!”
寧言聞言出席下跪,眉目間滿是堅毅神色,為著家鄉的百姓進言,“啟稟皇上、太後,兩位大人所言,臣實在不能茍同。遼東戰事擱置拖延已久,俱是因朝廷顧忌太多而停滯不前。如今雲將軍戰之則勝,再次印證了這位主帥雖年紀輕輕,卻大有作為!若是不賞反罰,難免在此用人之際寒了將士們的心啊!”
方卿願亦行禮附和,“寧大人所言極是,臣以為,此時應當封賞此戰將士,鼓舞士氣,隨即快馬加鞭將周邊所囤軍糧、軍需運往遼東,好讓將士們毫無後顧之憂,借此東風一舉擊潰金人,保我大明邊疆平安!”
戶部尚書瞧著滿殿跪著的重臣,猶豫再三,仍是上前一揖道,“啟稟皇上、太後,因遼東戰事突然,國庫空虛,遼東都司所需軍餉、軍糧,一時之間怕是難以籌備……”
焦洺此時終是按耐不住,上前滿目通紅道,“臣以為軍餉、軍糧須得如方大人所說,即日送往遼東!行軍作戰,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此刻首戰告捷,正是士氣大盛之時,若給金人茍且喘息的機會,往後必有硬仗要打!屆時要消耗我大明多少軍餉、軍糧,便再難估計了!”
戶部尚書亦面紅耳赤,轉首與焦洺只道,“焦大人所言輕松,如今百姓莊稼未有收成,如何賦稅?百姓不賦稅,國庫如何充盈?更何談軍糧、軍餉?”
焦洺還欲回辯,方卿願一拱手,擡眸朗聲道,“臣請皇上、太後定奪!”
寧言聞言亦附和,滿朝大臣這才瞧了眼上首太後欺霜賽雪的面容,駭得俱拱手噤聲。
鐘離爾瞧著一殿臣子半晌,只不做聲,硯棋偷偷擡眼打量她片刻,太後面容方有松動,無甚溫度勾唇笑了一聲,沈聲道,“都說完了?”
滿殿鴉雀無聲,方才爭論不休的臣子皆恭敬垂首,太後又靜默片刻,氣定神閑撫了撫手上玉兔所銜東珠,聲音響在這巍巍大殿之中,“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自古便有此事。且方才寧大人所言極是,因著朝廷的畏首畏尾,遼東戰事一拖再拖,本在祁嵐處死後便該拿下的遼東各城,卻仍懸了這樣久。雲熙此戰兇險萬分,卻著實乃用兵奇才,將我軍將士損傷降到了最低,剿滅金人五萬餘人,如何不論功當賞?諸位卿家若有心存不服者,不防遙想當年,祁嵐統兵之時,可謂威風赫赫震懾金人?又較之今日雲將軍戰績如何?哀家以為,雲熙坐鎮遼東,假以時日,此人名諱所到之處,金人必如喪家之犬聞風喪膽。不知各位卿家,以為如何?”
殿內沈寂半晌,李扈卻咬牙堅持道,“可雲將軍畢竟年輕,若是往後戰績呈敗勢,又該如何是好?”
太後嗤笑一聲,瞧著他只朗聲道,“李大人信不過雲將軍?且不說此一役雲將軍顯現出的軍事才能,與金人正式交鋒前,那大大小小十數次試探,雲將軍哪次有損我軍一毫?你倒是與哀家說說,若是依你所言,此時嚴懲雲熙,更換主帥,軍中何人堪當大任?大明已與金人宣戰,開弓未有回頭箭,若是此時遼東成了一盤散沙,難道李大人要看到金人一路破遼東,直殺進這太和殿中,才想得起重用賢才麽?”
李扈聞言一驚,忙叩首三拜,直呼,“太後明察,臣斷斷不敢!”
一時之間,群臣皆叩首不言,鐘離爾瞳孔收縮片刻,透進太和殿的熹光刺眼,她穩著心神整理思緒道,“傳哀家旨意,即日起,本朝官員不論官居幾品,皆可免征稅賦,且若每年救濟難民所捐錢糧達一定數目,則可增休沐日。朝廷正值用人之際,再派欽差大臣下九省府衙,當地商賈若有捐獻軍糧、軍餉者,家中子弟可賜入國子監旁聽之權,有德才兼備者可破格提拔入朝致仕。捐銀多者,擇質優任用朝廷今後的軍需、官貨供應商家。”
滿朝嘩然,硯棋擡眼看看鐘離爾,似是有話要說,太後垂眸朝他鼓勵一笑,只略頷首片刻,幼帝便接著道,“傳朕旨意,商賈之中若有對此次戰事捐銀居功至偉者,他日南巡,朕與太後可居於其府邸,賜予伴駕殊榮。”
鐘離爾瞧著孩子,眼眸中難掩讚許,硯棋與硯離不同,雖說政事上未有那般尖銳的鋒芒,卻在人心一事上頗有建樹。帝皇權謀,本就以誅心為上策。
太後頓了頓,便順著皇上的話道,“皇上說的是,哀家還將親賜筆墨,鑄成牌匾,賞予捐獻軍餉數多者。只一點,商賈大戶所捐銀兩,須得明碼記錄,若有官員借此貪贓枉法、營私舞弊,一律連誅九族。”
此言一出,寧言與方卿願對視一眼,直叩首拜倒,高呼道,“臣遵旨!皇上聖明,太後聖明!”
滿朝文武跪拜與太和殿中,山呼萬歲、千歲,鐘離太後轉首,讚許與幼帝眨了眨眼,硯棋受到鼓舞,有些許羞澀地抿了抿唇角,覆又朗聲道,“諸位愛卿若無事啟奏,便退朝罷!”
此政一出,舉國大戶商賈或為子弟捐官、或為與朝廷攀附關系,皆有捐獻軍餉數眾者,不出半月餘,軍糧與軍餉便按時運至遼東都司,且聖上、太後於京中下旨犒勞褒獎遼東都司,登時三軍歡呼如雷,士氣大振。
成熙元年臘月十八,今冬愈發嚴寒,卻才落了第一場瑞雪,直下了三日三夜,整座京城如披長練,一片素色不見青磚碧瓦。
冬日向來是難捱的時節,鳥蟲花樹皆別於世間,人亦不能幸免。
臘月廿一,雪止的時候,五更天還未破曉,慈寧宮中小令子便匆匆步入,對著素色裏衣外只披了件衣裳的鐘離爾行禮道,“太後,方得的信兒,半個時辰前,和太妃歿了。”
這是聖宗去後頭一個歿的嬪妃,屋裏炭火雖足,然則晨間寒氣重,太後指尖仍有些冰涼,她撫了撫疼痛不已的額角,雲鬢仍有些淩亂,只對著小令子道,“哀家知道了,按太妃儀善後罷。”
和太妃之死,說來與她也息息相關。
自恪安公主去後,和太妃始終精神不濟,如今苦熬了這些日子,加之誠慧賢太後故去已久,喬家的勢力徹底沒落在大明皇朝之中,她一個深宮婦人,無子無寵亦無權,終究是在喪女之痛中,走完了這絕望的一生。
可又如何,喬氏失去養女是痛,她曾失去孝昭懿太子便不是痛麽。
到頭來這宮裏,還是只有莊太嬪活得瀟灑自在,年輕時便從未卷入任何一場紛爭過,無寵便無從失寵,榮辱不驚,不爭不搶,這些年宮中從來得失與她無關,她只在自個兒一方天地安然自樂,如今卻也最看得開,仍可得快活。
殿內昏暗,只點了一盞燭火,太後撐著額頭搖首自嘲,女子這一生,說到底,還是無情無愛才能灑脫恣意。如她、如秦珞、沈氏、喬氏這般用過心的,哪個不是落得滿目瘡痍。
卻未及她頭痛癥消減,聖母皇太後卻已踏雪而來,仍是這樣早的時辰,如同當年的蘭嬪給皇後請安一般,秦珞總是來得最早的那一個。
慈寧宮小廚房見兩宮太後都已起身,便加緊備著早膳,秦珞進來時,鐘離爾命人點起燈,只對她一笑道,“你來得這樣早,瞧哀家還衣衫不整的,沒的教你笑話。”
秦太後搖首一笑,恭敬給她行了禮,方起身扶著皇後坐於鏡前,鏡中映出的兩個女子容顏與九年前各有改變,卻真切仍是這兩張面孔,“臣妾聽聞和太妃之事,想來今日太後又要忙於早朝,又要忙於此事,便早些過來伺候太後。”
她執梳為她散了發髻,指尖極盡輕柔小心梳理,鐘離爾對鏡一笑,安慰道,“你我多年姐妹情分,哪有什麽伺候不伺候一說。”
秦珞手指頓了一刻,隨即笑道,“是,臣妾心疼太後。”
她喟嘆一聲,忽地放松了所有的警戒,只輕聲道,“這些年許多時候,哀家都想,有你在身邊一路扶持,實在是幸事。”
秦珞聽聞此言,卻並未應聲,只柔柔笑了笑,將太後發髻緩緩梳好,鐘離爾偏首打量,鏡中人眉目如畫,擡眸對她笑道,“還是你的手藝天下無雙,任她們誰也比不上。”
秦珞抿唇淺笑垂眸,退後一步道,“臣妾服侍太後用早膳。”
察覺出她今日反常,鐘離爾卻也並未追問,只握住她的手,與她一道往外殿走去,“自個兒有什麽意思,你與哀家一道才好。”
秦珞侍立桌前,挽了灰白色衣袖與她盛湯,四下裏未發出一絲聲響,天蒙蒙亮,透進殿內的光芒與她衣色一般無二,殿外寒冷,她驀地想起九年前秦珞在坤寧宮伺候她用的那頓早膳,也是與今日一般無二的場景。
九年後,當初水藍色宮裝的女子,與今日眼前位高卻仍淡泊的皇太後的身影,便這麽交疊重合在了眼前。
她回神,對著秦珞挑眉一笑,接過湯碗與秦太後道,“你不落座,我喝著這湯都欠些味道。”
秦珞仍守著規矩,只默然莞爾,鐘離爾無奈瞧她,只得端起碗略仰頭飲下,卻忽聽身側人輕聲道,“臣妾今日前來,是想與太後求個恩典——宮中和太妃喪事畢,臣妾也欲往靈鳶山去,替先帝守陵。”
她端碗的動作頓在那裏,半晌,緩緩放下湯碗,轉首對上秦珞一雙恬淡眼眸。
她聽得出,她言語中沒有怨氣、沒有不甘,是真心想要出宮守陵的意思。若今時今日易地而處,她是秦珞的話,也知曉一山容不得二虎,雖然秦珞不與她爭權勢,然終歸是皇帝生母,身份擺在此處,硯棋搬進乾清宮後,她卻仍不當不正的住在文華殿,任誰也難以自處。況且,如今鐘離爾在朝中把握實權,秦珞出宮去規避鋒芒,無論是對她自身還是硯棋,都是最上的選擇。
可情理之內事,卻不在情感之中。
這些年故人一個個遠去,她似乎坐在這樣高處不勝寒的位置上,倒取代皇帝,真正成了個孤家寡人。
物是人非,事事休。
她對著她一笑,眼神裏隱下幾分淒涼感慨,緩聲道,“你今日來,原是特地伺候哀家用這頓早膳的。”
秦珞垂下首去,聲音並無什麽波瀾,“臣妾出宮,心中放不下的,唯有太後與皇上而已。但臣妾知曉,有太後栽培皇上,我大明定能國運永昌。”
母後皇太後拿起絹帕,優雅緩慢地拭了拭唇角,然後將帕子放回紅木雕花桌上,瞧著滿桌佳肴玉著失笑一瞬,輕出一口氣,闔眸點了點頭,“帝陵不比宮裏,哀家教他們多給你備上些物什。你若有什麽不慣的,回宮就是。”
秦珞擡眸,看著她有些寂寥落拓的精致側顏,終究無聲展顏,壓下喉中哽咽,行禮道,“是,臣妾謝太後恩典。”
雪後天地靜謐,有略顯遲鈍的喜鵲落在高樹下,對著散亂一地的枯枝挑挑揀揀。流光覆在它烏亮的皮毛上,直晃出一片寶藍色,漂亮神氣的鳥兒撲棱了幾下翅膀,擡眼看了看,須臾便起身飛遠不見。
徒留雪上一行爪印,被清晨的宮人草草掃得無蹤。
作者有話要說: 推薦一首歌~以冬的《未見青山老》。
我很喜歡裏面一句歌詞,“怕江水日覆東流,陳年爛事身後丟。老去徒留一字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成熙元年十一月,遼東的河水結了厚實的一層冰,遼東都司駐軍與金人毫無征兆地開火交鋒,戰前主帥雲熙並未透露絲毫消息,連一封奏報都未上奏朝廷,雖說首戰告捷,可此戰設伏兇險,亦損失精兵一萬有餘。
此事傳回京城,直在朝堂上激起了千層浪,太和殿中紛紛議論聲沸反盈天,幼帝被這陣仗嚇得直用小手拍了拍桌子,奈何聲響細微,根本無法止息殿內混亂。
鐘離皇太後在一側握住了孩子的手腕,硯棋驚慌的眼眸被她的鎮定自若安撫下來,她松開手,與皇帝端坐只靜看殿內朝臣爭執不休。
小半個時辰過去,皇太後與幼帝始終沈默不語,直至參知政事李扈踏出一步,跪在殿中朗聲道,“啟稟皇上、太後,臣以為,遼東都司都督雲熙此行實在不妥,此戰雖勝,卻太過冒進,若不加以制止,他日釀成大患則追悔莫及矣!”
一兵部侍郎亦出列奏道,“臣附議,且兩軍開戰,雲熙將軍不曾奏報朝廷,現今戰事所需糧草、物資還須兵部加派人手調往遼東,堪堪貽誤大事!到底是主帥年輕氣盛,若此次不嚴懲,往後難保雲將軍膽大包天,仍做出這般先斬後奏之大不敬事!”
寧言聞言出席下跪,眉目間滿是堅毅神色,為著家鄉的百姓進言,“啟稟皇上、太後,兩位大人所言,臣實在不能茍同。遼東戰事擱置拖延已久,俱是因朝廷顧忌太多而停滯不前。如今雲將軍戰之則勝,再次印證了這位主帥雖年紀輕輕,卻大有作為!若是不賞反罰,難免在此用人之際寒了將士們的心啊!”
方卿願亦行禮附和,“寧大人所言極是,臣以為,此時應當封賞此戰將士,鼓舞士氣,隨即快馬加鞭將周邊所囤軍糧、軍需運往遼東,好讓將士們毫無後顧之憂,借此東風一舉擊潰金人,保我大明邊疆平安!”
戶部尚書瞧著滿殿跪著的重臣,猶豫再三,仍是上前一揖道,“啟稟皇上、太後,因遼東戰事突然,國庫空虛,遼東都司所需軍餉、軍糧,一時之間怕是難以籌備……”
焦洺此時終是按耐不住,上前滿目通紅道,“臣以為軍餉、軍糧須得如方大人所說,即日送往遼東!行軍作戰,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此刻首戰告捷,正是士氣大盛之時,若給金人茍且喘息的機會,往後必有硬仗要打!屆時要消耗我大明多少軍餉、軍糧,便再難估計了!”
戶部尚書亦面紅耳赤,轉首與焦洺只道,“焦大人所言輕松,如今百姓莊稼未有收成,如何賦稅?百姓不賦稅,國庫如何充盈?更何談軍糧、軍餉?”
焦洺還欲回辯,方卿願一拱手,擡眸朗聲道,“臣請皇上、太後定奪!”
寧言聞言亦附和,滿朝大臣這才瞧了眼上首太後欺霜賽雪的面容,駭得俱拱手噤聲。
鐘離爾瞧著一殿臣子半晌,只不做聲,硯棋偷偷擡眼打量她片刻,太後面容方有松動,無甚溫度勾唇笑了一聲,沈聲道,“都說完了?”
滿殿鴉雀無聲,方才爭論不休的臣子皆恭敬垂首,太後又靜默片刻,氣定神閑撫了撫手上玉兔所銜東珠,聲音響在這巍巍大殿之中,“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自古便有此事。且方才寧大人所言極是,因著朝廷的畏首畏尾,遼東戰事一拖再拖,本在祁嵐處死後便該拿下的遼東各城,卻仍懸了這樣久。雲熙此戰兇險萬分,卻著實乃用兵奇才,將我軍將士損傷降到了最低,剿滅金人五萬餘人,如何不論功當賞?諸位卿家若有心存不服者,不防遙想當年,祁嵐統兵之時,可謂威風赫赫震懾金人?又較之今日雲將軍戰績如何?哀家以為,雲熙坐鎮遼東,假以時日,此人名諱所到之處,金人必如喪家之犬聞風喪膽。不知各位卿家,以為如何?”
殿內沈寂半晌,李扈卻咬牙堅持道,“可雲將軍畢竟年輕,若是往後戰績呈敗勢,又該如何是好?”
太後嗤笑一聲,瞧著他只朗聲道,“李大人信不過雲將軍?且不說此一役雲將軍顯現出的軍事才能,與金人正式交鋒前,那大大小小十數次試探,雲將軍哪次有損我軍一毫?你倒是與哀家說說,若是依你所言,此時嚴懲雲熙,更換主帥,軍中何人堪當大任?大明已與金人宣戰,開弓未有回頭箭,若是此時遼東成了一盤散沙,難道李大人要看到金人一路破遼東,直殺進這太和殿中,才想得起重用賢才麽?”
李扈聞言一驚,忙叩首三拜,直呼,“太後明察,臣斷斷不敢!”
一時之間,群臣皆叩首不言,鐘離爾瞳孔收縮片刻,透進太和殿的熹光刺眼,她穩著心神整理思緒道,“傳哀家旨意,即日起,本朝官員不論官居幾品,皆可免征稅賦,且若每年救濟難民所捐錢糧達一定數目,則可增休沐日。朝廷正值用人之際,再派欽差大臣下九省府衙,當地商賈若有捐獻軍糧、軍餉者,家中子弟可賜入國子監旁聽之權,有德才兼備者可破格提拔入朝致仕。捐銀多者,擇質優任用朝廷今後的軍需、官貨供應商家。”
滿朝嘩然,硯棋擡眼看看鐘離爾,似是有話要說,太後垂眸朝他鼓勵一笑,只略頷首片刻,幼帝便接著道,“傳朕旨意,商賈之中若有對此次戰事捐銀居功至偉者,他日南巡,朕與太後可居於其府邸,賜予伴駕殊榮。”
鐘離爾瞧著孩子,眼眸中難掩讚許,硯棋與硯離不同,雖說政事上未有那般尖銳的鋒芒,卻在人心一事上頗有建樹。帝皇權謀,本就以誅心為上策。
太後頓了頓,便順著皇上的話道,“皇上說的是,哀家還將親賜筆墨,鑄成牌匾,賞予捐獻軍餉數多者。只一點,商賈大戶所捐銀兩,須得明碼記錄,若有官員借此貪贓枉法、營私舞弊,一律連誅九族。”
此言一出,寧言與方卿願對視一眼,直叩首拜倒,高呼道,“臣遵旨!皇上聖明,太後聖明!”
滿朝文武跪拜與太和殿中,山呼萬歲、千歲,鐘離太後轉首,讚許與幼帝眨了眨眼,硯棋受到鼓舞,有些許羞澀地抿了抿唇角,覆又朗聲道,“諸位愛卿若無事啟奏,便退朝罷!”
此政一出,舉國大戶商賈或為子弟捐官、或為與朝廷攀附關系,皆有捐獻軍餉數眾者,不出半月餘,軍糧與軍餉便按時運至遼東都司,且聖上、太後於京中下旨犒勞褒獎遼東都司,登時三軍歡呼如雷,士氣大振。
成熙元年臘月十八,今冬愈發嚴寒,卻才落了第一場瑞雪,直下了三日三夜,整座京城如披長練,一片素色不見青磚碧瓦。
冬日向來是難捱的時節,鳥蟲花樹皆別於世間,人亦不能幸免。
臘月廿一,雪止的時候,五更天還未破曉,慈寧宮中小令子便匆匆步入,對著素色裏衣外只披了件衣裳的鐘離爾行禮道,“太後,方得的信兒,半個時辰前,和太妃歿了。”
這是聖宗去後頭一個歿的嬪妃,屋裏炭火雖足,然則晨間寒氣重,太後指尖仍有些冰涼,她撫了撫疼痛不已的額角,雲鬢仍有些淩亂,只對著小令子道,“哀家知道了,按太妃儀善後罷。”
和太妃之死,說來與她也息息相關。
自恪安公主去後,和太妃始終精神不濟,如今苦熬了這些日子,加之誠慧賢太後故去已久,喬家的勢力徹底沒落在大明皇朝之中,她一個深宮婦人,無子無寵亦無權,終究是在喪女之痛中,走完了這絕望的一生。
可又如何,喬氏失去養女是痛,她曾失去孝昭懿太子便不是痛麽。
到頭來這宮裏,還是只有莊太嬪活得瀟灑自在,年輕時便從未卷入任何一場紛爭過,無寵便無從失寵,榮辱不驚,不爭不搶,這些年宮中從來得失與她無關,她只在自個兒一方天地安然自樂,如今卻也最看得開,仍可得快活。
殿內昏暗,只點了一盞燭火,太後撐著額頭搖首自嘲,女子這一生,說到底,還是無情無愛才能灑脫恣意。如她、如秦珞、沈氏、喬氏這般用過心的,哪個不是落得滿目瘡痍。
卻未及她頭痛癥消減,聖母皇太後卻已踏雪而來,仍是這樣早的時辰,如同當年的蘭嬪給皇後請安一般,秦珞總是來得最早的那一個。
慈寧宮小廚房見兩宮太後都已起身,便加緊備著早膳,秦珞進來時,鐘離爾命人點起燈,只對她一笑道,“你來得這樣早,瞧哀家還衣衫不整的,沒的教你笑話。”
秦太後搖首一笑,恭敬給她行了禮,方起身扶著皇後坐於鏡前,鏡中映出的兩個女子容顏與九年前各有改變,卻真切仍是這兩張面孔,“臣妾聽聞和太妃之事,想來今日太後又要忙於早朝,又要忙於此事,便早些過來伺候太後。”
她執梳為她散了發髻,指尖極盡輕柔小心梳理,鐘離爾對鏡一笑,安慰道,“你我多年姐妹情分,哪有什麽伺候不伺候一說。”
秦珞手指頓了一刻,隨即笑道,“是,臣妾心疼太後。”
她喟嘆一聲,忽地放松了所有的警戒,只輕聲道,“這些年許多時候,哀家都想,有你在身邊一路扶持,實在是幸事。”
秦珞聽聞此言,卻並未應聲,只柔柔笑了笑,將太後發髻緩緩梳好,鐘離爾偏首打量,鏡中人眉目如畫,擡眸對她笑道,“還是你的手藝天下無雙,任她們誰也比不上。”
秦珞抿唇淺笑垂眸,退後一步道,“臣妾服侍太後用早膳。”
察覺出她今日反常,鐘離爾卻也並未追問,只握住她的手,與她一道往外殿走去,“自個兒有什麽意思,你與哀家一道才好。”
秦珞侍立桌前,挽了灰白色衣袖與她盛湯,四下裏未發出一絲聲響,天蒙蒙亮,透進殿內的光芒與她衣色一般無二,殿外寒冷,她驀地想起九年前秦珞在坤寧宮伺候她用的那頓早膳,也是與今日一般無二的場景。
九年後,當初水藍色宮裝的女子,與今日眼前位高卻仍淡泊的皇太後的身影,便這麽交疊重合在了眼前。
她回神,對著秦珞挑眉一笑,接過湯碗與秦太後道,“你不落座,我喝著這湯都欠些味道。”
秦珞仍守著規矩,只默然莞爾,鐘離爾無奈瞧她,只得端起碗略仰頭飲下,卻忽聽身側人輕聲道,“臣妾今日前來,是想與太後求個恩典——宮中和太妃喪事畢,臣妾也欲往靈鳶山去,替先帝守陵。”
她端碗的動作頓在那裏,半晌,緩緩放下湯碗,轉首對上秦珞一雙恬淡眼眸。
她聽得出,她言語中沒有怨氣、沒有不甘,是真心想要出宮守陵的意思。若今時今日易地而處,她是秦珞的話,也知曉一山容不得二虎,雖然秦珞不與她爭權勢,然終歸是皇帝生母,身份擺在此處,硯棋搬進乾清宮後,她卻仍不當不正的住在文華殿,任誰也難以自處。況且,如今鐘離爾在朝中把握實權,秦珞出宮去規避鋒芒,無論是對她自身還是硯棋,都是最上的選擇。
可情理之內事,卻不在情感之中。
這些年故人一個個遠去,她似乎坐在這樣高處不勝寒的位置上,倒取代皇帝,真正成了個孤家寡人。
物是人非,事事休。
她對著她一笑,眼神裏隱下幾分淒涼感慨,緩聲道,“你今日來,原是特地伺候哀家用這頓早膳的。”
秦珞垂下首去,聲音並無什麽波瀾,“臣妾出宮,心中放不下的,唯有太後與皇上而已。但臣妾知曉,有太後栽培皇上,我大明定能國運永昌。”
母後皇太後拿起絹帕,優雅緩慢地拭了拭唇角,然後將帕子放回紅木雕花桌上,瞧著滿桌佳肴玉著失笑一瞬,輕出一口氣,闔眸點了點頭,“帝陵不比宮裏,哀家教他們多給你備上些物什。你若有什麽不慣的,回宮就是。”
秦珞擡眸,看著她有些寂寥落拓的精致側顏,終究無聲展顏,壓下喉中哽咽,行禮道,“是,臣妾謝太後恩典。”
雪後天地靜謐,有略顯遲鈍的喜鵲落在高樹下,對著散亂一地的枯枝挑挑揀揀。流光覆在它烏亮的皮毛上,直晃出一片寶藍色,漂亮神氣的鳥兒撲棱了幾下翅膀,擡眼看了看,須臾便起身飛遠不見。
徒留雪上一行爪印,被清晨的宮人草草掃得無蹤。
作者有話要說: 推薦一首歌~以冬的《未見青山老》。
我很喜歡裏面一句歌詞,“怕江水日覆東流,陳年爛事身後丟。老去徒留一字否。”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