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關燈
小
中
大
草原千裏碧色茫茫, 地標少見, 極易迷失方向。
班第仗著對身後大軍排兵布陣的熟悉程度, 玩了一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燈下黑。
面上派人回去通傳先鋒軍探路消息, 實則暗中指使了最厲害的幾位斥候返程, 悄然潛去大軍主帳,把做過手腳的地形圖與行軍路線圖偷換了。
甚至連達爾罕王及另幾位將領隨身攜帶的幾張小圖, 也被斥候找機會給掉包了。
但草原上長大的人, 辨路的方式從來不僅是靠著幾張牛皮圖。
——太陽、月亮起落的方向;草木的長勢;蛇蟲鼠蟻的生活習性;風向及天氣狀況;朝東南開門的牧民氈包;甚至連有些戰馬,都會辨認方向。
為防後面的大軍起疑心,班第帶著自己滿臉迷茫的五千親信先鋒軍, 一路大擺迷陣。
勢要讓原本大軍預備行進的正西方向, 不動聲色歪曲成西北方向。
把草木挖出來換個方向埋進去;捉蛇蟲鼠蟻順便在給它們安個新家;軟硬兼施忽悠牧民把氈包開門改個朝向;還隔三五步, 便往茂密草甸中, 放幾株不易讓人察覺的藥草,來暫時迷惑戰馬的嗅覺, 讓它們無法辨認方向。
太陽月亮的升落與風向等自然條件, 實在無力插手。班第便一路買通牧民,讓他們以慰軍為由,在草甸上烹牛烤羊,故意以吃食香氣攪亂風向,迷惑大軍,順便讓牧民不動聲色‘糾正’大軍辨認方位。
烏恩其為班第種種縝密安排咂舌之餘, 終於開始迷惘與哀傷了, 停了給毒蛇搬新家的大黑手, 神秘兮兮湊近班第,有理有據,苦口婆心勸道。
“臺吉,叛變這等大事,關乎部落存亡。屬下認為,你還是得與王爺他們商量商量再做決定。你這樣連蒙帶騙,逼上梁山,可是大大的不妥。遠的不說,就郡王那關,你便不好過。二十多歲的大男人了,整天挨長輩的抽打,這也說不過去不是!”
看班第的安排動向,先鋒軍內早是疑竇暗生——認為班第為噶爾丹買通,有意隨噶爾丹一同變了大清的天日。
所以才會暗中更改大軍行進方向,故意拖緩大軍增援的行程。
科爾沁雖名義上依附大清,但部落中的兵勇限於清室頒布的封關令,如同牛羊一般被圈養在草原,這輩子連關內的門檻都未蹭到過。
與其說他們忠於大清,不如說是忠於王族博爾濟吉特氏,忠於強者。
所以,哪怕他們明知班第行事古怪,也未曾有人起過去後面大軍主帳告密的心思。
班第是王族,更是草原人人敬佩的強者。
班第斜乜了眼難得正經的烏恩其,彎刀一挑,斬了那條趁烏恩其說話間,意欲攻擊他的毒蛇,望向遠處瓦藍天空漠然道,“你說,按我們當前方向行進,最終會到何處。”
“最終……”這烏恩其還未曾想過,他心思全花在班第‘夥同噶爾丹謀反’上了。
烏恩其隨手抓過斥候從大軍主帳換回來的正確牛皮圖,翻來覆去看了七|八遍,不敢置信道,“臺吉打算……”
班第一個冷眼掃過去,烏恩其艱難的把剩餘話頭咽回了肚子裏。
班第這番費盡心力的遮掩,在行軍的第十日終是被戳破。
戳破班第的不是別的,正是附近一座廟宇寶塔開門的朝向。
草原上廟宇、寶塔的正門門窗多向南開。
班第能讓牧民氈包改朝向,卻無力在短時間內,把修建齊整的廟宇寶塔改了。
達爾罕王與多羅郡王等人大怒,傳信先大軍行出二十裏的先鋒軍原地駐紮待命,不得再有任何妄動,等待大軍會和。
烏恩其聞信,勉強按下滿眼的幸災樂禍,貼心的給班第準備了傷藥,甚至還問班第可要穿件軟甲藏在袍子裏面。
班第不為所動,並冷酷的附贈了烏恩其一個“滾”字。
半個時辰後,面色鐵青的達爾罕王與多羅郡王一行至,班第率部親迎。
多羅郡王手裏的馬鞭虎虎生威,蠢蠢欲動,最終還是未落在班第身上,咬牙切齒罵了一句,“孽障,還不滾進來!”
達爾罕王、多羅郡王兄弟先後入了主帳,其他隨行王公貴族與將領見狀,紛紛準備避退。
此等大事,自是博爾濟吉特氏王族內部先行商議。
他等此時跟隨進去,未免太不識趣了。
“諸位留步。”班第朗聲喚停,正色道,“請諸位進帳共商大事。”
走在前邊幾步的達爾罕王聽見他這話,頓了頓,與多羅郡王對過眼色後,索性高聲把人都喚了進去。
眾人進去,才發現班第對今日局面是早有準備,帳中已大大方方擺著一副牛皮圖紙,如今的行軍路線已精細標了出來。
多羅郡王仔細審視一番過後,眸底飛快閃過一絲引以為傲的自豪,面上卻仍是‘你這混賬玩意兒,果真如此’的憤怒模樣,故意板著臉吼道。
“老五,你違抗皇令,迷惑大軍改向往西北行進,不直接去戰地赤峰城,是意在攻噶爾丹背部,與赤峰城的清軍對其形成兩面夾擊之勢?
你自己瞧瞧,你標的西北方向行軍終點與赤峰城差著好幾百裏地,莫說我部只有五萬精兵,就算五十萬,也不見得能圍住這方圓幾百裏距離。”
班第聞言,濃眉略挑,順著多羅郡王遞的梯子,利落道,“誠如郡王所言,此地距赤峰城數百裏,不宜聯合清軍夾擊噶爾丹。”
班第大手往原漠北蒙古喀爾喀部,如今的噶爾丹部腹地,爽利一指,眉目睥睨,“所以,大軍真正要攻的,是此處!”
噶爾丹的根脈原在風沙漫漫的漠西蒙古準噶爾等地,因得了北邊沙俄羅剎鬼的火器支持,噶爾丹不甘再呆在水草匱乏的漠西吃風沙,遂率部跨過杭愛山,突襲與之毗鄰的,水草豐茂的漠北蒙古喀爾喀等部。
自噶爾丹搶占漠北蒙古後,幾乎是把闔族遷入了漠北。
此次噶爾丹幾是傾了闔族之力,率部往東,朝關中入侵——其意在直取京城,改天換日。部落所留防衛,必不會太多。
若科爾沁大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趁機直接北上去搗噶爾丹腹地,準噶爾定會分散精力,遣從部分兵馬折返馳援。
班第這一出‘圍魏救趙’算不得什麽覆雜謀劃,達爾罕王聽過,便立時反應過來。
“依你之意,便是我科爾沁大軍不必依旨,前往赤峰城增援清軍。而是改向突襲漠北噶爾丹老巢,引得噶爾丹分散兵馬。屆時,便是赤峰城清軍對噶爾丹留下來的主力,科爾沁大軍對他折返馳援的散部?”
若真如此作為,科爾沁在這場交戰中,可就是撿了便宜。
不僅不用出大力交戰,說不得還能順勢從豐茂的漠北蒙古分杯羹。
但——達爾罕王半分都不帶心動的,甚至還想把班第的腦子掰下來,稱稱裏面灌了幾斤水!
“荒唐,先不說抗旨不尊,未去增援赤峰城是大罪。”達爾罕王蔑然冷嗤,“單說噶爾丹能握今日大勢,威脅清室,豈會是泛泛之輩!抄他老巢,談何容易。
他巴結北邊沙俄羅剎鬼多少個年頭了,羅剎鬼把他當親兒子疼,他造亂那些火器多半來自老毛子,雙方利益息息相關。此次他率部直逼關中,未必沒有羅剎鬼在暗中支持。”
“漠北蒙古與沙俄羅剎鬼接壤,科爾沁大軍一旦有攻漠北之勢,羅剎鬼豈會坐視‘親兒子’被人抄老巢而不管?”
噶爾丹之所以敢調走大半兵馬,把老巢大大方方露出來,便是篤定沙俄羅剎鬼能替他震懾一眾覬覦之徒。
科爾沁大軍若敢突襲漠北,羅剎鬼必會以科爾沁此舉乃乘人之危,名不正言不順為由,出兵制止。
今年,大清費盡心力,又是割地又是獻銀,才與沙俄簽訂了停戰的《尼布楚條約》,止了兩國邊壤戰亂。
若此時,再因科爾沁大軍攻打漠北,引得沙俄以調停戰事為由,興兵過界,侵入蒙古之地,致民不聊生……
達爾罕王長嘆一聲。
噶爾丹野心勃勃,四處征掠,挑起戰亂固然可恨。但好歹是同類,一切皆屬內亂。
若科爾沁把沙俄羅剎鬼引進來了,那便是引狼入室的外戰。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所以,哪怕是有天大的好處擺在眼前,達爾罕王也絕不會同意班第如此冒險的突襲作為。
達爾罕王性情耿直暴躁,講究個立身正氣,譬如另一個多羅郡王。但其又遠不如多羅郡王粗中有細,機敏善變。
若科爾沁還有從前恩寵風光,他身為握權一方的旗主劄薩克,這般脾性也無不可。
但如今皇帝已對科爾沁起了戒心,意在奪科爾沁權柄。再如此風光偉正,吃虧了的只會是他自己與科爾沁。
班第早料到達爾罕王的抉擇,並未多費口舌勸說。
指頭從牛皮圖上移開,眼皮一撩,淡漠望向達爾罕王,“事無絕對,帳外候了一人,還請王爺見過之後再行決議。”
“誰?”達爾罕王一臉惱怒,“就算天王老子來,本王也不會放任科爾沁部做下這等引狼入室,遭人戳脊梁骨的錯事,你少……”
“既然如此。”帳外人忽然闊步進來,笑語望向高居正位的達爾罕王,“不知本汗這個落魄人,可有幸得王爺幾分薄面。”
只見來人一襲絳紅袍服,身材健壯,笑意疏朗,竟是被噶爾丹打得落花流水,只能率殘部依附在科爾沁草原外緣,茍且偷生的原漠北蒙古主人——喀爾喀汗王。
見喀爾喀汗王露面,在場諸人怔楞過後,泰半領會了班第的用意。
科爾沁此時若無故突襲漠北,搗噶爾丹老巢,那是乘人之危,名不正言不順。羅剎鬼興兵制止,連理由都不用找。
可若他們以喀爾喀汗王收回故土為由,攻入漠北,那便是名正言順,羅剎鬼也不能說出二話來,更遑論插手。
班第早先與喀爾喀汗王接洽過,心知這位歷過部族潰散、故土失陷的汗王是個深谙言語之道的聰明人。
班第對他如何勸服達爾罕王及一幹王公抗旨不去增援赤峰城、順勢出兵突襲漠北、助他驅走噶爾丹,重新入主漠北蒙古無甚興趣。
反正最終結果,已在一掌之間。
班第有些散神的撥著隨身彎刀擺弄。
彎刀刀柄銀環上,緊系著一抹耀目的紅。
在班第第五次撥弄那銀環時,一粒半大不小的金珠攜風朝他雙目射來。
班第大掌一伸,捏住那粒金珠,並擡眸向金珠的主人望去。
多羅郡王朝班第使了個眼色,伯侄二人,相繼悄然出了帳篷。
“這出先斬後奏用得真是妙哉,把五萬人馬耍弄於股掌之間。”
多羅郡王那雙不大的眼,積滿覆雜,上上下下打量過班第,似笑非笑道,“小到給蟲子搬家這樣的餿主意;大到籌謀以喀爾喀汗王游說旗主抗旨突襲。好啊,老五,果真是大丈夫能屈能伸。”
“阿巴嘎(伯父)過獎。”班第沒在意多羅郡王半真半假的譏諷調侃,正色道,“我以為,您也是讚同此事的。”
否則,方才在帳中,多羅郡王該賞他頓鞭子;而非故意遞話,讓他能順利向眾人托出籌謀。
“讚同……”多羅郡王滿心覆雜,遠目天際,喟然長嘆,“可凡事——有得必有失。以喀爾喀汗王收覆故土為由抗旨突襲漠北,於大清、噶爾丹、喀爾喀及你自身,都是利弊皆有,你可仔細掂量過?”
自然掂量過。
從得知皇帝對科爾沁真正的圖謀後,他便好生掂量過。
所以,出征前一日,他敢那般篤定的向容溫保證,自己不會受傷。
班第緘默望向遠方翠色,一雙灰眸沈靜至涼薄,啞聲道,“命比紙薄的世道,得失不過須臾之間。活著,便好。”
多羅郡王一震,轉眸望向渾身抑重籠罩的班第,目光兜轉,最終無意識落在了他厚實的肩上。
多羅郡王想起了多年前。
——那是個天光黯淡的冬日,草甸上覆滿白雪。
十三四歲的瘦削少年,只著單衣,拖著沒一處好皮肉的軀殼,行屍走肉般出現在科爾沁王帳外。
少年單衣被凜冽寒風吹得鼓脹,輕飄飄的。可他肩上堆的那層積雪,卻厚重得不得了,似無人拂得幹凈。
他懷裏緊緊摟著的,是他已臟汙得辨不出色的外袍。
那外袍裏,則裹著他長兄達來一副殘缺不全的骨架。
念及往事,多羅郡王袖下的手明顯抖了起來。緩慢地,擡臂拍在班第肩上,帶著難以言喻的覆雜沈重。
喉結快速滾動,卻半晌沒說出句話來。
最終,只喃喃吐出一個,“好”。
伯侄兩相顧無言許久。
直到,帳篷裏議事的人,以達爾罕王領頭,紛紛沈臉步出。
與班第插身而過時,達爾罕王突然駐足。那雙眼裏,帶著與多羅郡王如出一轍的覆雜難言。
唇角翕動一瞬,達爾罕王狠狠一甩衣袖,高聲大吼,“所有人,帳前聽令!”
半盞茶後,五萬大軍齊齊整整列於帳前。
達爾罕王領著一幹王公,默然繞著這五萬人列出來的方陣繞了一圈。
最終,才拖著滯重的腳步,踏上臨時搭出來的高臺。
達爾罕王是個極坦誠的人,方才帳中眾人的交談,他幾乎是全盤對五萬兵勇托出。
“本王已決議,助喀爾喀汗王一臂之力,改道漠北,直搗噶爾丹老巢!”
達爾罕王閉目握拳,咬緊牙關,接下來的話,幾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在往外擠,猶如壯士斷腕一般。
“所以,為了此行征討名正言順,本王要從你們之中,劃三萬兵馬,入喀爾喀部。從今以後,你們便是喀爾喀族人!”
喀爾喀部當日被噶爾丹侵掠時,闔族青壯男兒泰半為守衛故土戰死,只剩些婦孺老弱。
今次科爾沁既要以喀爾喀部的名義,突襲漠北。
若只是扯著喀爾喀部做大旗,內裏還是科爾沁部的人,沙俄羅剎鬼必不會依。
唯一的解法便是,把科爾沁的兵勇,歸入喀爾喀部。
不是暫調,是歸入。
從今往後,劃出來的三萬精兵,便是喀爾喀部族人。
草原男兒投身從戎,一為部族;二為勇。
此行出征,仗還未開打,便先莫名其妙,猶如俘虜一般失了本來身份。
五萬兵勇沸反盈天,無人肯從。
達爾罕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幾句,不但沒能安撫軍心,反致場面愈發混亂。
在這關口,班第忽然手托一套屬於喀爾喀部的甲胄,跳上了高臺。
大軍都心知肚明是他故布迷陣,改了行軍方向。
想也知曉,這劃兵歸入喀爾喀部的計劃,定然也有他一份‘功勞’的。
從前這五萬兵勇對班第又多敬多畏,如今便有多仇恨鄙夷。
顧不上尊卑懼怕,一見班第上臺,便有人高聲怒罵,“貪生怕死的慫貨!你不敢去赤峰城增援,堂堂正正殊死搏殺也便罷了。我們這些人可不怕死,我等寧願橫死戰場,也不願背井離鄉,歸於他部,當個貪生怕死之徒!”
類似的叫罵如潮水一般,不絕於耳。
班第只負手立身與高臺正中,赤黑甲胄披風,被北風灌得鼓脹。滿目平靜,不為所動。
沈了片刻,在兵勇有動手趨勢前,班第颯然一拂隨風翻飛的披風,厲眸掃過臺下。
雖是如今情形,但他昔日在軍中的餘威猶在,兵勇被震懾在當場,老實不少。
班第這才開口,滿目平靜,“在場所有人,都是經我手,拔選親訓。諸位壯志,永不敢忘。”
“一為部族,二為勇。”
“科爾沁居漠南,與漠北緊鄰。諸位此去歸入喀爾喀部,搗噶爾丹老巢,一為防噶爾丹勢大來日襲我科爾沁部,更為衛戍漠北,防北方沙俄異族。”
“諸位鎮北,守土護疆。科爾沁在南,方得太平。”
“赤子之勇,非輕易以頭顱熱血獻祭。而是據所得失,舍身成仁。”
這番言語下來,班第面色始終是平靜的,直到最後這句,方露了異樣。傲立北風中的魁梧男兒,身形微不可察的晃蕩一瞬,又立時脊背筆挺,略斂了有些酸澀的眼,闊聲,斬釘截鐵道,“我此番安排,無愧於天地!”
靜默,靜默,還是靜默。
沸騰的兵勇似瞬間斂盡了利刺,一個個或擡頭望向班第怔神,或凝著腳尖沈思。
過了許久,一名為查幹的大將,忽然持刀直沖高臺之上,傲然而立的班第面門。
事發突然,邊上的達爾罕王等驚得眸瞳緊縮。
班第卻不為所動,也未做任何自救反應。任由那刀,直沖自己而來,最後,停在與鼻尖不足一指寬的地方。
查幹見狀,仰頭大笑起來,“我比臺吉大整整十歲,卻已有十年族內比武,未勝過臺吉了。萬年老二實在當得膩歪,往後去了喀爾喀,這第一巴圖魯的名號,總不該有人與我搶了!”
說罷,查幹甩開彎刀,猛地拽過班第托在手中那套喀爾喀部甲胄。
大大咧咧的當眾換甲。
科爾沁部的赤黑甲胄被他塞到班第手中,他利落裹上喀爾喀部的甲胄,卻在系最後一根衣帶時,手抖了。
身形壯實魁梧,令敵威風喪膽的鐵血大將,忽地轉向對正南科爾沁方向。
單膝跪地,彎腰,垂頭,斂目,無比虔誠的吻了腳下翠色。
無聲告別,他的故土。
這場‘割舍’,以喧鬧起,靜默為終。
無聲告別的兵勇越來越多,班第挪開眼,快步回了帳中。
鄂齊爾餘光掃見他的身影,擡腳跟了進去。
見班第耷肩屈坐,握著酒囊面無表情大口往嘴裏灌,鄂齊爾沈了一瞬,居高臨下望著他道,“後悔了?”
班第未吭聲。
鄂齊爾知曉他的秉性,見他不言語,也不在意,自顧說自己的。
“出征前你要走一張行軍圖,為的便是這番謀劃吧。你此舉,最大限度顧全了科爾沁。至少短時間內,皇帝不敢再打科爾沁的主意。但你,可有為自己想過?”
鄂齊爾頗有不甘,恨聲道,“你今日作為,實為偏門,註定不會為世人全盤接納。從今往後,抗旨、舍棄族人、貪生畏死——這所有罪責罵名都將落在你身上。你這輩子,算是徹底毀了!”
班第從出征前,便謀劃著以三萬精兵入喀爾喀,助喀爾喀收回故土,突襲漠北。
明面上看著是班第膽怯,不敢去赤峰城與噶爾丹正面交鋒;是科爾沁癡傻,拱手白送三萬精兵予喀爾喀部。
實則,班第此舉,極有深意。
一則,科爾沁扶持喀爾喀重新鎮住漠北,雙方結成天然同盟。礙於喀爾喀與沙俄接壤的敏感位置,皇帝難免會對其心生忌憚。
有喀爾喀這一重作保障,皇帝若再想打科爾沁的主意,自得好生掂量了。
二則,抗旨不去赤峰城增援,只為大清分散噶爾丹的兵馬。如此一來,大清明知等不來援軍,自會拿出全部底牌竭力搏殺。
殺到最後,大清越弱,對科爾沁掣肘越小。而且,科爾沁也能趁機探探皇帝的底。
三,大清皇帝啟用洋人,造了不少厲害的大炮火器。而噶爾丹也從沙俄手裏得了不少火器。
但科爾沁,常年被封關令困在草原,軍中的火器少之又少,都是皇帝‘施恩’賜下,讓王公貴族玩新鮮的。若真到了戰場,這些玩意根本不頂用。
哪怕科爾沁的精兵再是英勇不凡,也不可能以血肉之軀抵噶爾丹的火器。
與其讓他們屍骨無存死在炮火之下,不如順勢而為把人送給喀爾喀部,去守疆衛土。
至少,還活著。
班第仰脖再灌了口酒入嘴中,甘冽的液體沖刷了滿嘴苦澀。他這才面無表情起身,與鄂齊爾插身而過,雲淡風輕落下兩字,“不悔。”
為防再來人找自己‘談心’,班第特地倚了處隱秘小丘背坡,單臂枕在腦後,隨意攤開一雙長腿,兩指掐著酒囊有一搭沒一搭往嘴裏灌。
饒是如此,還是被烏恩其這個狗鼻子找到了。
烏恩其頂著班第的冷眼,大聲道,“臺吉,公主到了三裏外,害你暴露的那座寺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班第仗著對身後大軍排兵布陣的熟悉程度, 玩了一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燈下黑。
面上派人回去通傳先鋒軍探路消息, 實則暗中指使了最厲害的幾位斥候返程, 悄然潛去大軍主帳,把做過手腳的地形圖與行軍路線圖偷換了。
甚至連達爾罕王及另幾位將領隨身攜帶的幾張小圖, 也被斥候找機會給掉包了。
但草原上長大的人, 辨路的方式從來不僅是靠著幾張牛皮圖。
——太陽、月亮起落的方向;草木的長勢;蛇蟲鼠蟻的生活習性;風向及天氣狀況;朝東南開門的牧民氈包;甚至連有些戰馬,都會辨認方向。
為防後面的大軍起疑心,班第帶著自己滿臉迷茫的五千親信先鋒軍, 一路大擺迷陣。
勢要讓原本大軍預備行進的正西方向, 不動聲色歪曲成西北方向。
把草木挖出來換個方向埋進去;捉蛇蟲鼠蟻順便在給它們安個新家;軟硬兼施忽悠牧民把氈包開門改個朝向;還隔三五步, 便往茂密草甸中, 放幾株不易讓人察覺的藥草,來暫時迷惑戰馬的嗅覺, 讓它們無法辨認方向。
太陽月亮的升落與風向等自然條件, 實在無力插手。班第便一路買通牧民,讓他們以慰軍為由,在草甸上烹牛烤羊,故意以吃食香氣攪亂風向,迷惑大軍,順便讓牧民不動聲色‘糾正’大軍辨認方位。
烏恩其為班第種種縝密安排咂舌之餘, 終於開始迷惘與哀傷了, 停了給毒蛇搬新家的大黑手, 神秘兮兮湊近班第,有理有據,苦口婆心勸道。
“臺吉,叛變這等大事,關乎部落存亡。屬下認為,你還是得與王爺他們商量商量再做決定。你這樣連蒙帶騙,逼上梁山,可是大大的不妥。遠的不說,就郡王那關,你便不好過。二十多歲的大男人了,整天挨長輩的抽打,這也說不過去不是!”
看班第的安排動向,先鋒軍內早是疑竇暗生——認為班第為噶爾丹買通,有意隨噶爾丹一同變了大清的天日。
所以才會暗中更改大軍行進方向,故意拖緩大軍增援的行程。
科爾沁雖名義上依附大清,但部落中的兵勇限於清室頒布的封關令,如同牛羊一般被圈養在草原,這輩子連關內的門檻都未蹭到過。
與其說他們忠於大清,不如說是忠於王族博爾濟吉特氏,忠於強者。
所以,哪怕他們明知班第行事古怪,也未曾有人起過去後面大軍主帳告密的心思。
班第是王族,更是草原人人敬佩的強者。
班第斜乜了眼難得正經的烏恩其,彎刀一挑,斬了那條趁烏恩其說話間,意欲攻擊他的毒蛇,望向遠處瓦藍天空漠然道,“你說,按我們當前方向行進,最終會到何處。”
“最終……”這烏恩其還未曾想過,他心思全花在班第‘夥同噶爾丹謀反’上了。
烏恩其隨手抓過斥候從大軍主帳換回來的正確牛皮圖,翻來覆去看了七|八遍,不敢置信道,“臺吉打算……”
班第一個冷眼掃過去,烏恩其艱難的把剩餘話頭咽回了肚子裏。
班第這番費盡心力的遮掩,在行軍的第十日終是被戳破。
戳破班第的不是別的,正是附近一座廟宇寶塔開門的朝向。
草原上廟宇、寶塔的正門門窗多向南開。
班第能讓牧民氈包改朝向,卻無力在短時間內,把修建齊整的廟宇寶塔改了。
達爾罕王與多羅郡王等人大怒,傳信先大軍行出二十裏的先鋒軍原地駐紮待命,不得再有任何妄動,等待大軍會和。
烏恩其聞信,勉強按下滿眼的幸災樂禍,貼心的給班第準備了傷藥,甚至還問班第可要穿件軟甲藏在袍子裏面。
班第不為所動,並冷酷的附贈了烏恩其一個“滾”字。
半個時辰後,面色鐵青的達爾罕王與多羅郡王一行至,班第率部親迎。
多羅郡王手裏的馬鞭虎虎生威,蠢蠢欲動,最終還是未落在班第身上,咬牙切齒罵了一句,“孽障,還不滾進來!”
達爾罕王、多羅郡王兄弟先後入了主帳,其他隨行王公貴族與將領見狀,紛紛準備避退。
此等大事,自是博爾濟吉特氏王族內部先行商議。
他等此時跟隨進去,未免太不識趣了。
“諸位留步。”班第朗聲喚停,正色道,“請諸位進帳共商大事。”
走在前邊幾步的達爾罕王聽見他這話,頓了頓,與多羅郡王對過眼色後,索性高聲把人都喚了進去。
眾人進去,才發現班第對今日局面是早有準備,帳中已大大方方擺著一副牛皮圖紙,如今的行軍路線已精細標了出來。
多羅郡王仔細審視一番過後,眸底飛快閃過一絲引以為傲的自豪,面上卻仍是‘你這混賬玩意兒,果真如此’的憤怒模樣,故意板著臉吼道。
“老五,你違抗皇令,迷惑大軍改向往西北行進,不直接去戰地赤峰城,是意在攻噶爾丹背部,與赤峰城的清軍對其形成兩面夾擊之勢?
你自己瞧瞧,你標的西北方向行軍終點與赤峰城差著好幾百裏地,莫說我部只有五萬精兵,就算五十萬,也不見得能圍住這方圓幾百裏距離。”
班第聞言,濃眉略挑,順著多羅郡王遞的梯子,利落道,“誠如郡王所言,此地距赤峰城數百裏,不宜聯合清軍夾擊噶爾丹。”
班第大手往原漠北蒙古喀爾喀部,如今的噶爾丹部腹地,爽利一指,眉目睥睨,“所以,大軍真正要攻的,是此處!”
噶爾丹的根脈原在風沙漫漫的漠西蒙古準噶爾等地,因得了北邊沙俄羅剎鬼的火器支持,噶爾丹不甘再呆在水草匱乏的漠西吃風沙,遂率部跨過杭愛山,突襲與之毗鄰的,水草豐茂的漠北蒙古喀爾喀等部。
自噶爾丹搶占漠北蒙古後,幾乎是把闔族遷入了漠北。
此次噶爾丹幾是傾了闔族之力,率部往東,朝關中入侵——其意在直取京城,改天換日。部落所留防衛,必不會太多。
若科爾沁大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趁機直接北上去搗噶爾丹腹地,準噶爾定會分散精力,遣從部分兵馬折返馳援。
班第這一出‘圍魏救趙’算不得什麽覆雜謀劃,達爾罕王聽過,便立時反應過來。
“依你之意,便是我科爾沁大軍不必依旨,前往赤峰城增援清軍。而是改向突襲漠北噶爾丹老巢,引得噶爾丹分散兵馬。屆時,便是赤峰城清軍對噶爾丹留下來的主力,科爾沁大軍對他折返馳援的散部?”
若真如此作為,科爾沁在這場交戰中,可就是撿了便宜。
不僅不用出大力交戰,說不得還能順勢從豐茂的漠北蒙古分杯羹。
但——達爾罕王半分都不帶心動的,甚至還想把班第的腦子掰下來,稱稱裏面灌了幾斤水!
“荒唐,先不說抗旨不尊,未去增援赤峰城是大罪。”達爾罕王蔑然冷嗤,“單說噶爾丹能握今日大勢,威脅清室,豈會是泛泛之輩!抄他老巢,談何容易。
他巴結北邊沙俄羅剎鬼多少個年頭了,羅剎鬼把他當親兒子疼,他造亂那些火器多半來自老毛子,雙方利益息息相關。此次他率部直逼關中,未必沒有羅剎鬼在暗中支持。”
“漠北蒙古與沙俄羅剎鬼接壤,科爾沁大軍一旦有攻漠北之勢,羅剎鬼豈會坐視‘親兒子’被人抄老巢而不管?”
噶爾丹之所以敢調走大半兵馬,把老巢大大方方露出來,便是篤定沙俄羅剎鬼能替他震懾一眾覬覦之徒。
科爾沁大軍若敢突襲漠北,羅剎鬼必會以科爾沁此舉乃乘人之危,名不正言不順為由,出兵制止。
今年,大清費盡心力,又是割地又是獻銀,才與沙俄簽訂了停戰的《尼布楚條約》,止了兩國邊壤戰亂。
若此時,再因科爾沁大軍攻打漠北,引得沙俄以調停戰事為由,興兵過界,侵入蒙古之地,致民不聊生……
達爾罕王長嘆一聲。
噶爾丹野心勃勃,四處征掠,挑起戰亂固然可恨。但好歹是同類,一切皆屬內亂。
若科爾沁把沙俄羅剎鬼引進來了,那便是引狼入室的外戰。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所以,哪怕是有天大的好處擺在眼前,達爾罕王也絕不會同意班第如此冒險的突襲作為。
達爾罕王性情耿直暴躁,講究個立身正氣,譬如另一個多羅郡王。但其又遠不如多羅郡王粗中有細,機敏善變。
若科爾沁還有從前恩寵風光,他身為握權一方的旗主劄薩克,這般脾性也無不可。
但如今皇帝已對科爾沁起了戒心,意在奪科爾沁權柄。再如此風光偉正,吃虧了的只會是他自己與科爾沁。
班第早料到達爾罕王的抉擇,並未多費口舌勸說。
指頭從牛皮圖上移開,眼皮一撩,淡漠望向達爾罕王,“事無絕對,帳外候了一人,還請王爺見過之後再行決議。”
“誰?”達爾罕王一臉惱怒,“就算天王老子來,本王也不會放任科爾沁部做下這等引狼入室,遭人戳脊梁骨的錯事,你少……”
“既然如此。”帳外人忽然闊步進來,笑語望向高居正位的達爾罕王,“不知本汗這個落魄人,可有幸得王爺幾分薄面。”
只見來人一襲絳紅袍服,身材健壯,笑意疏朗,竟是被噶爾丹打得落花流水,只能率殘部依附在科爾沁草原外緣,茍且偷生的原漠北蒙古主人——喀爾喀汗王。
見喀爾喀汗王露面,在場諸人怔楞過後,泰半領會了班第的用意。
科爾沁此時若無故突襲漠北,搗噶爾丹老巢,那是乘人之危,名不正言不順。羅剎鬼興兵制止,連理由都不用找。
可若他們以喀爾喀汗王收回故土為由,攻入漠北,那便是名正言順,羅剎鬼也不能說出二話來,更遑論插手。
班第早先與喀爾喀汗王接洽過,心知這位歷過部族潰散、故土失陷的汗王是個深谙言語之道的聰明人。
班第對他如何勸服達爾罕王及一幹王公抗旨不去增援赤峰城、順勢出兵突襲漠北、助他驅走噶爾丹,重新入主漠北蒙古無甚興趣。
反正最終結果,已在一掌之間。
班第有些散神的撥著隨身彎刀擺弄。
彎刀刀柄銀環上,緊系著一抹耀目的紅。
在班第第五次撥弄那銀環時,一粒半大不小的金珠攜風朝他雙目射來。
班第大掌一伸,捏住那粒金珠,並擡眸向金珠的主人望去。
多羅郡王朝班第使了個眼色,伯侄二人,相繼悄然出了帳篷。
“這出先斬後奏用得真是妙哉,把五萬人馬耍弄於股掌之間。”
多羅郡王那雙不大的眼,積滿覆雜,上上下下打量過班第,似笑非笑道,“小到給蟲子搬家這樣的餿主意;大到籌謀以喀爾喀汗王游說旗主抗旨突襲。好啊,老五,果真是大丈夫能屈能伸。”
“阿巴嘎(伯父)過獎。”班第沒在意多羅郡王半真半假的譏諷調侃,正色道,“我以為,您也是讚同此事的。”
否則,方才在帳中,多羅郡王該賞他頓鞭子;而非故意遞話,讓他能順利向眾人托出籌謀。
“讚同……”多羅郡王滿心覆雜,遠目天際,喟然長嘆,“可凡事——有得必有失。以喀爾喀汗王收覆故土為由抗旨突襲漠北,於大清、噶爾丹、喀爾喀及你自身,都是利弊皆有,你可仔細掂量過?”
自然掂量過。
從得知皇帝對科爾沁真正的圖謀後,他便好生掂量過。
所以,出征前一日,他敢那般篤定的向容溫保證,自己不會受傷。
班第緘默望向遠方翠色,一雙灰眸沈靜至涼薄,啞聲道,“命比紙薄的世道,得失不過須臾之間。活著,便好。”
多羅郡王一震,轉眸望向渾身抑重籠罩的班第,目光兜轉,最終無意識落在了他厚實的肩上。
多羅郡王想起了多年前。
——那是個天光黯淡的冬日,草甸上覆滿白雪。
十三四歲的瘦削少年,只著單衣,拖著沒一處好皮肉的軀殼,行屍走肉般出現在科爾沁王帳外。
少年單衣被凜冽寒風吹得鼓脹,輕飄飄的。可他肩上堆的那層積雪,卻厚重得不得了,似無人拂得幹凈。
他懷裏緊緊摟著的,是他已臟汙得辨不出色的外袍。
那外袍裏,則裹著他長兄達來一副殘缺不全的骨架。
念及往事,多羅郡王袖下的手明顯抖了起來。緩慢地,擡臂拍在班第肩上,帶著難以言喻的覆雜沈重。
喉結快速滾動,卻半晌沒說出句話來。
最終,只喃喃吐出一個,“好”。
伯侄兩相顧無言許久。
直到,帳篷裏議事的人,以達爾罕王領頭,紛紛沈臉步出。
與班第插身而過時,達爾罕王突然駐足。那雙眼裏,帶著與多羅郡王如出一轍的覆雜難言。
唇角翕動一瞬,達爾罕王狠狠一甩衣袖,高聲大吼,“所有人,帳前聽令!”
半盞茶後,五萬大軍齊齊整整列於帳前。
達爾罕王領著一幹王公,默然繞著這五萬人列出來的方陣繞了一圈。
最終,才拖著滯重的腳步,踏上臨時搭出來的高臺。
達爾罕王是個極坦誠的人,方才帳中眾人的交談,他幾乎是全盤對五萬兵勇托出。
“本王已決議,助喀爾喀汗王一臂之力,改道漠北,直搗噶爾丹老巢!”
達爾罕王閉目握拳,咬緊牙關,接下來的話,幾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在往外擠,猶如壯士斷腕一般。
“所以,為了此行征討名正言順,本王要從你們之中,劃三萬兵馬,入喀爾喀部。從今以後,你們便是喀爾喀族人!”
喀爾喀部當日被噶爾丹侵掠時,闔族青壯男兒泰半為守衛故土戰死,只剩些婦孺老弱。
今次科爾沁既要以喀爾喀部的名義,突襲漠北。
若只是扯著喀爾喀部做大旗,內裏還是科爾沁部的人,沙俄羅剎鬼必不會依。
唯一的解法便是,把科爾沁的兵勇,歸入喀爾喀部。
不是暫調,是歸入。
從今往後,劃出來的三萬精兵,便是喀爾喀部族人。
草原男兒投身從戎,一為部族;二為勇。
此行出征,仗還未開打,便先莫名其妙,猶如俘虜一般失了本來身份。
五萬兵勇沸反盈天,無人肯從。
達爾罕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幾句,不但沒能安撫軍心,反致場面愈發混亂。
在這關口,班第忽然手托一套屬於喀爾喀部的甲胄,跳上了高臺。
大軍都心知肚明是他故布迷陣,改了行軍方向。
想也知曉,這劃兵歸入喀爾喀部的計劃,定然也有他一份‘功勞’的。
從前這五萬兵勇對班第又多敬多畏,如今便有多仇恨鄙夷。
顧不上尊卑懼怕,一見班第上臺,便有人高聲怒罵,“貪生怕死的慫貨!你不敢去赤峰城增援,堂堂正正殊死搏殺也便罷了。我們這些人可不怕死,我等寧願橫死戰場,也不願背井離鄉,歸於他部,當個貪生怕死之徒!”
類似的叫罵如潮水一般,不絕於耳。
班第只負手立身與高臺正中,赤黑甲胄披風,被北風灌得鼓脹。滿目平靜,不為所動。
沈了片刻,在兵勇有動手趨勢前,班第颯然一拂隨風翻飛的披風,厲眸掃過臺下。
雖是如今情形,但他昔日在軍中的餘威猶在,兵勇被震懾在當場,老實不少。
班第這才開口,滿目平靜,“在場所有人,都是經我手,拔選親訓。諸位壯志,永不敢忘。”
“一為部族,二為勇。”
“科爾沁居漠南,與漠北緊鄰。諸位此去歸入喀爾喀部,搗噶爾丹老巢,一為防噶爾丹勢大來日襲我科爾沁部,更為衛戍漠北,防北方沙俄異族。”
“諸位鎮北,守土護疆。科爾沁在南,方得太平。”
“赤子之勇,非輕易以頭顱熱血獻祭。而是據所得失,舍身成仁。”
這番言語下來,班第面色始終是平靜的,直到最後這句,方露了異樣。傲立北風中的魁梧男兒,身形微不可察的晃蕩一瞬,又立時脊背筆挺,略斂了有些酸澀的眼,闊聲,斬釘截鐵道,“我此番安排,無愧於天地!”
靜默,靜默,還是靜默。
沸騰的兵勇似瞬間斂盡了利刺,一個個或擡頭望向班第怔神,或凝著腳尖沈思。
過了許久,一名為查幹的大將,忽然持刀直沖高臺之上,傲然而立的班第面門。
事發突然,邊上的達爾罕王等驚得眸瞳緊縮。
班第卻不為所動,也未做任何自救反應。任由那刀,直沖自己而來,最後,停在與鼻尖不足一指寬的地方。
查幹見狀,仰頭大笑起來,“我比臺吉大整整十歲,卻已有十年族內比武,未勝過臺吉了。萬年老二實在當得膩歪,往後去了喀爾喀,這第一巴圖魯的名號,總不該有人與我搶了!”
說罷,查幹甩開彎刀,猛地拽過班第托在手中那套喀爾喀部甲胄。
大大咧咧的當眾換甲。
科爾沁部的赤黑甲胄被他塞到班第手中,他利落裹上喀爾喀部的甲胄,卻在系最後一根衣帶時,手抖了。
身形壯實魁梧,令敵威風喪膽的鐵血大將,忽地轉向對正南科爾沁方向。
單膝跪地,彎腰,垂頭,斂目,無比虔誠的吻了腳下翠色。
無聲告別,他的故土。
這場‘割舍’,以喧鬧起,靜默為終。
無聲告別的兵勇越來越多,班第挪開眼,快步回了帳中。
鄂齊爾餘光掃見他的身影,擡腳跟了進去。
見班第耷肩屈坐,握著酒囊面無表情大口往嘴裏灌,鄂齊爾沈了一瞬,居高臨下望著他道,“後悔了?”
班第未吭聲。
鄂齊爾知曉他的秉性,見他不言語,也不在意,自顧說自己的。
“出征前你要走一張行軍圖,為的便是這番謀劃吧。你此舉,最大限度顧全了科爾沁。至少短時間內,皇帝不敢再打科爾沁的主意。但你,可有為自己想過?”
鄂齊爾頗有不甘,恨聲道,“你今日作為,實為偏門,註定不會為世人全盤接納。從今往後,抗旨、舍棄族人、貪生畏死——這所有罪責罵名都將落在你身上。你這輩子,算是徹底毀了!”
班第從出征前,便謀劃著以三萬精兵入喀爾喀,助喀爾喀收回故土,突襲漠北。
明面上看著是班第膽怯,不敢去赤峰城與噶爾丹正面交鋒;是科爾沁癡傻,拱手白送三萬精兵予喀爾喀部。
實則,班第此舉,極有深意。
一則,科爾沁扶持喀爾喀重新鎮住漠北,雙方結成天然同盟。礙於喀爾喀與沙俄接壤的敏感位置,皇帝難免會對其心生忌憚。
有喀爾喀這一重作保障,皇帝若再想打科爾沁的主意,自得好生掂量了。
二則,抗旨不去赤峰城增援,只為大清分散噶爾丹的兵馬。如此一來,大清明知等不來援軍,自會拿出全部底牌竭力搏殺。
殺到最後,大清越弱,對科爾沁掣肘越小。而且,科爾沁也能趁機探探皇帝的底。
三,大清皇帝啟用洋人,造了不少厲害的大炮火器。而噶爾丹也從沙俄手裏得了不少火器。
但科爾沁,常年被封關令困在草原,軍中的火器少之又少,都是皇帝‘施恩’賜下,讓王公貴族玩新鮮的。若真到了戰場,這些玩意根本不頂用。
哪怕科爾沁的精兵再是英勇不凡,也不可能以血肉之軀抵噶爾丹的火器。
與其讓他們屍骨無存死在炮火之下,不如順勢而為把人送給喀爾喀部,去守疆衛土。
至少,還活著。
班第仰脖再灌了口酒入嘴中,甘冽的液體沖刷了滿嘴苦澀。他這才面無表情起身,與鄂齊爾插身而過,雲淡風輕落下兩字,“不悔。”
為防再來人找自己‘談心’,班第特地倚了處隱秘小丘背坡,單臂枕在腦後,隨意攤開一雙長腿,兩指掐著酒囊有一搭沒一搭往嘴裏灌。
饒是如此,還是被烏恩其這個狗鼻子找到了。
烏恩其頂著班第的冷眼,大聲道,“臺吉,公主到了三裏外,害你暴露的那座寺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