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若亂,可殺?
關燈
小
中
大
邊關告急,但是蕭韌的信裏並沒有提及戰事。
“邊關很冷,大雪紛飛,今日方才記起要過年了。榆林年節的習俗與西安有所不同,第一次在榆林過年,或許你會喜歡。”
薄薄的一張紙,寥寥數語,沈彤看了幾遍。
“芳菲,你找人打聽打聽,榆林過年的時候,都有些什麽好玩的。”
自從樊幗英受傷的消息傳過來,慈安居裏就聽不到歡聲笑語了。
芳菲正覺憋悶,聽說讓她去打聽過年的事,立刻答應,興高采烈地跑出去了。
沈彤收到信的同時,還有一封信送去了樊家。
三老太爺看完了信,派人去叫管家,又讓人去把榆林城裏最有名的大夫全都請過來。
“快去,把庫房裏的百年老參全都找出來,如果沒有就去買,榆林沒有去西安買,西安沒有就去關外買,快去,這些老參是要送往邊關的!”
百年老參雖然難得,但是像樊家這樣的人家,多多少少也會存上幾支的。
這東西平時用不到。
人之將死,只餘一口氣懸在那裏,家人舍不得,不忍親人離去,便用老參吊上,或許就能多活幾天。
“你們這些大夫,誰是擅長治療刀劍傷的,快快去往邊關!”三老太爺激動得揮舞著手臂。
榆林城裏但凡有點名氣的大夫全都被請到了樊家,滿滿當當地坐了一屋子,可三老太爺卻只要擅長治療刀劍傷的,而且還要去往邊關。
你怎麽不早說?
大夫們呼啦啦來了一批,又呼啦啦走了一批,居然沒有留下一個。
三老太爺很生氣,把桌案上的杯碗全都掃到地上,劈裏啪啦碎了一地。
一名小廝走過來,手裏拿著紙筆,沒有收拾地上的碎片,卻是在紙上寫著什麽。
三老太爺瞪過來,小廝陪笑道:“杯碟都是登記在冊的,摔碎了也要記下來,若是小的們打碎了,要在月銀裏扣出來,三老太爺摔的,小的們就先記上,問過老將軍和少將軍後再銷帳。”
說著,他揮揮手,叫來兩個丫鬟:“你們小心點兒,把這些碎片裝到匣子裏放好,一片也不能少,別看只是一只杯子一只碗,丟了和碎了那可不一樣。”
三老太爺氣得差點背過氣去,這群狗奴才是故意給他難堪的。
他抄起一只茶壺,可是茶壺舉起來,又放下了,終歸沒有砸下去。
這些事情,那些大夫們沒有聽到,也沒有看到。
他們回到各自的醫館藥鋪,因為是臨時被叫走的,病患們一是想要等著他們回來看病,二來也是好奇,好奇樊家要做什麽,因此,他們回去時,那些病患都還在。
樊家要找擅長刀傷的大夫去邊關的消息,便如榆林城裏忽然飄起的雪花一樣,細細碎碎地傳遍了大街小巷。
要買百年老參,要找擅長刀傷的大夫!
樊少將軍樊幗英命不久矣!
大餅從樊家的大廚房裏出來,手裏拿著一張大餅。
半個時辰後,一個小乞丐把一張凍得梆硬的大餅扔進了芳菲的懷裏。
大餅上還沾著幾個黑指印,芳菲嚇了一跳,那小乞丐已經跑得沒影兒了。
只聽說有乞丐在街上搶包子吃的,還是頭回見到乞丐把大餅扔給過路人的。
她看上去像是吃不上飯的人嗎?
芳菲嫌棄地看著手裏的大餅,毫無食欲。
今天她是帶著差事出來的,她還沒有打聽到想知道的事情呢。
芳菲想把那張大餅扔掉,可又覺得太浪費了。
多可惜的一張大餅啊。
大餅?
不遠處有個賣糖人兒的,芳菲偶爾也會吃糖人兒,糖人兒不是她買的,是許安和路友讓人帶給她的。
糖人兒?大餅!
芳菲拿著大餅跑回了普渡寺。
沈彤忍不住笑了出來,這張大餅烙得很好,一層一層的,裏面夾著一張字條。
“邊關有信,樊三有事。”
沈彤把字條扔進火盆,看著火盆裏的灰燼,沈彤問芳菲:“外面有什麽事嗎?”
“外面都在說樊少將軍要死了,要靠老參吊命呢,奴婢才不信呢。”芳菲不忿,若不是小姐問起來,她都懶得說。
對於榆林人而言,樊氏父女便如同他們的守護神,雖然先前樊幗英受傷的消息已經傳出來了,但也只是受傷而已。
可現在……
沈彤提筆給蕭韌回信:“若亂,可殺?”
只有短短四個字,由王府帶來的侍衛送往邊關。
街上的消息越傳越多,次日,樊三太爺讓人置辦孝衣素帳,樊家的下人拉著一車白麻布走在街上,整個榆林全都轟動了。
出事了,出大事了!
樊家要辦喪事了。
兩天後,去送信的侍衛帶回了蕭韌的信,這一次蕭韌的信上沒有閑話家常,他的信比沈彤的更加簡潔明了,只有一個字:殺!
隨信而來的,還有一只革囊。
“小姐,這裏面是什麽?”芳菲一邊把革囊交到沈彤手上,一邊好奇地問道。
“收起你的好奇心,去街上看看,許安他們回來了沒有。”沈彤笑著說道。
一個時辰後,芳菲面如土色地從外面跑回來,她的手裏沒有糖人兒,但有一張大餅。
“小姐小姐,奴婢聽人說樊……樊老將軍沒在衛所裏,他……他死了!”
“很多人在說嗎?”沈彤問道。
“還有陳家,就是那個很有錢很有錢的陳家,他們家把鋪子全都關了,要搬家離開榆林了。”
陳家是榆林最大的商戶,但是他們並非榆林人,而是範縣人,據說和樊家沾親,樊安城駐守榆林後,陳家便把生意做到了榆林。
沈彤接過那張大餅,和上次一樣,大餅裏有張字條……
許安和路友是當天晚上回到榆林的。
樊家世代貧苦,太祖皇帝起兵後四處征募兵丁,樊家就是那個時候從軍的,一個募兵給三兩銀子,樊老爹帶著樊安城進了軍營,把六兩銀子留給了家裏的老妻和其他兒子。
樊老爹年近半百,做了夥夫,樊安城則成了太祖軍中一名小兵。
那是亂世,也是建功立業的年代,樊安城從小兵做到百戶,樊家也從此成了武將之家。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邊關很冷,大雪紛飛,今日方才記起要過年了。榆林年節的習俗與西安有所不同,第一次在榆林過年,或許你會喜歡。”
薄薄的一張紙,寥寥數語,沈彤看了幾遍。
“芳菲,你找人打聽打聽,榆林過年的時候,都有些什麽好玩的。”
自從樊幗英受傷的消息傳過來,慈安居裏就聽不到歡聲笑語了。
芳菲正覺憋悶,聽說讓她去打聽過年的事,立刻答應,興高采烈地跑出去了。
沈彤收到信的同時,還有一封信送去了樊家。
三老太爺看完了信,派人去叫管家,又讓人去把榆林城裏最有名的大夫全都請過來。
“快去,把庫房裏的百年老參全都找出來,如果沒有就去買,榆林沒有去西安買,西安沒有就去關外買,快去,這些老參是要送往邊關的!”
百年老參雖然難得,但是像樊家這樣的人家,多多少少也會存上幾支的。
這東西平時用不到。
人之將死,只餘一口氣懸在那裏,家人舍不得,不忍親人離去,便用老參吊上,或許就能多活幾天。
“你們這些大夫,誰是擅長治療刀劍傷的,快快去往邊關!”三老太爺激動得揮舞著手臂。
榆林城裏但凡有點名氣的大夫全都被請到了樊家,滿滿當當地坐了一屋子,可三老太爺卻只要擅長治療刀劍傷的,而且還要去往邊關。
你怎麽不早說?
大夫們呼啦啦來了一批,又呼啦啦走了一批,居然沒有留下一個。
三老太爺很生氣,把桌案上的杯碗全都掃到地上,劈裏啪啦碎了一地。
一名小廝走過來,手裏拿著紙筆,沒有收拾地上的碎片,卻是在紙上寫著什麽。
三老太爺瞪過來,小廝陪笑道:“杯碟都是登記在冊的,摔碎了也要記下來,若是小的們打碎了,要在月銀裏扣出來,三老太爺摔的,小的們就先記上,問過老將軍和少將軍後再銷帳。”
說著,他揮揮手,叫來兩個丫鬟:“你們小心點兒,把這些碎片裝到匣子裏放好,一片也不能少,別看只是一只杯子一只碗,丟了和碎了那可不一樣。”
三老太爺氣得差點背過氣去,這群狗奴才是故意給他難堪的。
他抄起一只茶壺,可是茶壺舉起來,又放下了,終歸沒有砸下去。
這些事情,那些大夫們沒有聽到,也沒有看到。
他們回到各自的醫館藥鋪,因為是臨時被叫走的,病患們一是想要等著他們回來看病,二來也是好奇,好奇樊家要做什麽,因此,他們回去時,那些病患都還在。
樊家要找擅長刀傷的大夫去邊關的消息,便如榆林城裏忽然飄起的雪花一樣,細細碎碎地傳遍了大街小巷。
要買百年老參,要找擅長刀傷的大夫!
樊少將軍樊幗英命不久矣!
大餅從樊家的大廚房裏出來,手裏拿著一張大餅。
半個時辰後,一個小乞丐把一張凍得梆硬的大餅扔進了芳菲的懷裏。
大餅上還沾著幾個黑指印,芳菲嚇了一跳,那小乞丐已經跑得沒影兒了。
只聽說有乞丐在街上搶包子吃的,還是頭回見到乞丐把大餅扔給過路人的。
她看上去像是吃不上飯的人嗎?
芳菲嫌棄地看著手裏的大餅,毫無食欲。
今天她是帶著差事出來的,她還沒有打聽到想知道的事情呢。
芳菲想把那張大餅扔掉,可又覺得太浪費了。
多可惜的一張大餅啊。
大餅?
不遠處有個賣糖人兒的,芳菲偶爾也會吃糖人兒,糖人兒不是她買的,是許安和路友讓人帶給她的。
糖人兒?大餅!
芳菲拿著大餅跑回了普渡寺。
沈彤忍不住笑了出來,這張大餅烙得很好,一層一層的,裏面夾著一張字條。
“邊關有信,樊三有事。”
沈彤把字條扔進火盆,看著火盆裏的灰燼,沈彤問芳菲:“外面有什麽事嗎?”
“外面都在說樊少將軍要死了,要靠老參吊命呢,奴婢才不信呢。”芳菲不忿,若不是小姐問起來,她都懶得說。
對於榆林人而言,樊氏父女便如同他們的守護神,雖然先前樊幗英受傷的消息已經傳出來了,但也只是受傷而已。
可現在……
沈彤提筆給蕭韌回信:“若亂,可殺?”
只有短短四個字,由王府帶來的侍衛送往邊關。
街上的消息越傳越多,次日,樊三太爺讓人置辦孝衣素帳,樊家的下人拉著一車白麻布走在街上,整個榆林全都轟動了。
出事了,出大事了!
樊家要辦喪事了。
兩天後,去送信的侍衛帶回了蕭韌的信,這一次蕭韌的信上沒有閑話家常,他的信比沈彤的更加簡潔明了,只有一個字:殺!
隨信而來的,還有一只革囊。
“小姐,這裏面是什麽?”芳菲一邊把革囊交到沈彤手上,一邊好奇地問道。
“收起你的好奇心,去街上看看,許安他們回來了沒有。”沈彤笑著說道。
一個時辰後,芳菲面如土色地從外面跑回來,她的手裏沒有糖人兒,但有一張大餅。
“小姐小姐,奴婢聽人說樊……樊老將軍沒在衛所裏,他……他死了!”
“很多人在說嗎?”沈彤問道。
“還有陳家,就是那個很有錢很有錢的陳家,他們家把鋪子全都關了,要搬家離開榆林了。”
陳家是榆林最大的商戶,但是他們並非榆林人,而是範縣人,據說和樊家沾親,樊安城駐守榆林後,陳家便把生意做到了榆林。
沈彤接過那張大餅,和上次一樣,大餅裏有張字條……
許安和路友是當天晚上回到榆林的。
樊家世代貧苦,太祖皇帝起兵後四處征募兵丁,樊家就是那個時候從軍的,一個募兵給三兩銀子,樊老爹帶著樊安城進了軍營,把六兩銀子留給了家裏的老妻和其他兒子。
樊老爹年近半百,做了夥夫,樊安城則成了太祖軍中一名小兵。
那是亂世,也是建功立業的年代,樊安城從小兵做到百戶,樊家也從此成了武將之家。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