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目標,CD
關燈
小
中
大
“老身知道,大家都不好過,連年打仗,每個人家裏都死了好些人,可是……朝廷又可曾虧待過咱們?”
這話說的對,說的也不對。
天啟的時候,東林被壓制,稅收很有保障,秦馬家的漢兵土兵戰死後,都能得到優厚的撫恤。
就這一點,石柱的百姓雖然悲傷於家人的離去,但是朝廷有優撫的情況下,沒人會對朝廷有什麽怨言。
不過崇禎之後,財政崩潰,糧餉都發不出,撫恤就更難以保障了。
不過石柱的百姓,無論漢家還是土家,也仍然忠心於朝廷。
主要的原因是,秦良玉將家財散盡,替朝廷撫恤戰死的亡兵家屬。
這麽說起來……父債子償,朱慈其實也算是欠了秦良玉不少錢的。
當然,這事先不提。
因為秦良玉的努力,石柱一帶的漢土百姓,對朝廷極其忠心。
這種號召力,並不是一般土司能夠相提並論的。
隨著秦良玉提起了此事,處於下面的鄉兵們一個個都眼睛紅紅的。
“沒有虧待過你們,也沒有虧待過老身,老身七十了,活了這麽一大把年紀了,哥哥,嫂嫂,兒子,兒媳都為國戰死沙場。”
“老身一個婦人,尚且知道忠義之事,大家又怎能置之不理,況且咱們的親人,大多死於張獻忠的手中,如今朝廷興兵要替咱們報仇!咱們又怎能安於石柱之中!”
秦良玉在出征前用她那老邁的聲音,鼓動著士氣。
作為一個將領,一個可以入正史的優秀將領,鼓舞士氣的技能還是具備的。
戰鬥力的保證,一方面是利益的吸引,另一方面是仇恨的施加。
利益,秦良玉沒有。
但仇恨真有。
這主要是前年在四川被李定國打掉的三萬白桿兵,當然,那一次的失敗,也並非是因為秦良玉統帥力敵不過李定國。
當時的四川巡撫,瞧不起女人加武將的秦良玉,完全不聽秦良玉的軍事部署的建議和籌劃。
最終釀下了丟掉四川,自己也被張獻忠殺掉的苦果。
還拉著三萬白桿兵陪葬。
當然,這事情已經過去了。
但是卻為石柱仇恨張獻忠埋下了種子。
被秦良玉用來作為激勵士氣,鼓動大家為朝廷效力的籌碼。
在她的言語,和本人的聲勢之下,一片片叫喊聲,此起彼伏。
“出征!”
“出征!”
在接到朱慈聖旨之後,秦良玉就不可能無動於衷。
已經準備了很長時間,雖然很倉促,征兵,訓練,任命,打探軍情等等。
她需要的是一個合理的入川時機。
自己的軍隊不成熟,肯定不可能和張獻忠的主力硬碰硬,這場入川作戰,定位是輔助……控制型輔助。
從北邊得到的消息是,明軍已經殲滅了十萬張獻忠的主力。
而後又挺住陜西,在漢中一帶和張獻忠對峙,攻堅,幾乎吸引了西軍大部分的力量。
這個時候的秦良玉,如果再看不出來該怎麽去做,那還真對不起她名將的稱號。
是的,很顯然,西軍主力被殲滅,剩下的力量抵擋明軍。
這個時候的成都,很空虛,很寂寞,如果有一只軍隊,如同一根大棒一般,直接捅進去,來回捅幾下,足以讓張獻忠大呼不要不要。
所以,嗅覺敏銳的秦良玉,意識到現在正是直接捅向成都的最好時機。
即使無法拿下成都,迫使西軍回援,漢中一線也更容易被朝廷主力攻克。
當秦良玉將她的想法,匯同於其他家人和將領的時候。
沒有反對,當然,明眼人都能看出,這麽幹很靠譜。
但讓長孫馬萬裏和秦良玉的外甥秦翼明無法接受的是,秦良玉這一次準備親自披掛出征。
“祖母,入川勢在必行,但還是由孫兒和表舅帶兵出征,祖母坐陣石柱便好。”
長孫馬萬裏,還是很孝順,看著秦良玉的身子骨,怎麽也像還能夠馳騁沙場的樣子自然而然的規勸道。
騎著馬,都要人上下馬攙扶著,前幾年是很威武,但還是得服老啊。
“你是說老身老了吧。”
“孫兒是說……”
“不必解釋,老身知道,老身這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也不知道還有幾天活頭。”
馬萬裏和秦翼明眼睛微紅。
“所以啊……”秦良玉跌跌撞撞的走向廳堂之上,那些秦馬兩家陣亡家人的靈位,抱起了馬翔麟的那一個,輕輕的婆娑起來。
“老身活了一輩子了,侍奉過萬歷皇帝,侍奉過天啟皇帝,還有崇禎皇帝,現在是遼寧皇帝,活了五朝了……也就數遼寧皇帝武功蓋世。”
“老身就想啊,為四個皇帝都賣過命了,趁現在還能動……哪怕一次也好……”
“為新皇賣命一次也好啊……”秦良玉又抱著馬千乘的靈位傷心的哭著。
“他們都離老身而去,每一個人都是為國戰死,每一個人都對起大明,對的起秦家,對的起馬家的名號。”
“老身怎能忘記他們,怎能……”秦良玉有些哽咽的說不下去了。“怎能因老,而縮於石柱之中!倘若泉下有知,如何去面對死去的兄長和夫君!”
話說到這個份上,措辭嚴厲,也足以表達秦良玉的決心。
這一次,馬萬裏和秦翼明是無法繼續勸下去了。
“祖母,孫兒明白了!”
恩,悲涼的英雄,這是屬於秦良玉的謝幕之戰。
結果或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要完成用一生盡忠朝廷的成就。
七月初,石柱秦良玉,重新披掛起了她那熟悉的甲胄。
披風在狂風中獵獵作響。
舉起的大旗,書寫著大明二字。
鐵血的白桿軍再次準備譜寫著他們的悲歌。
……
漢中的局勢仍然撲朔迷離。
雙方圍繞著雨天開始的軍事安排,有些讓人感到滑稽。
大家都是盲人,抱著瞎貓準備碰死耗子的心態,去想著搞事。
李定國,朝著西北明軍主力的方向,奔襲而去。
張煌言忽悠著黃得功去幹漢中。
兩人的部隊,實際上在一條線上。
如果是平常的時候,肯定直接碰到了。
最起碼哨探派出,也會形成對峙的局面。
但大雨帶來的能見度降低,和哨探的閉塞。
導致雙方擦肩而過,並且都沒有發現對方。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話說的對,說的也不對。
天啟的時候,東林被壓制,稅收很有保障,秦馬家的漢兵土兵戰死後,都能得到優厚的撫恤。
就這一點,石柱的百姓雖然悲傷於家人的離去,但是朝廷有優撫的情況下,沒人會對朝廷有什麽怨言。
不過崇禎之後,財政崩潰,糧餉都發不出,撫恤就更難以保障了。
不過石柱的百姓,無論漢家還是土家,也仍然忠心於朝廷。
主要的原因是,秦良玉將家財散盡,替朝廷撫恤戰死的亡兵家屬。
這麽說起來……父債子償,朱慈其實也算是欠了秦良玉不少錢的。
當然,這事先不提。
因為秦良玉的努力,石柱一帶的漢土百姓,對朝廷極其忠心。
這種號召力,並不是一般土司能夠相提並論的。
隨著秦良玉提起了此事,處於下面的鄉兵們一個個都眼睛紅紅的。
“沒有虧待過你們,也沒有虧待過老身,老身七十了,活了這麽一大把年紀了,哥哥,嫂嫂,兒子,兒媳都為國戰死沙場。”
“老身一個婦人,尚且知道忠義之事,大家又怎能置之不理,況且咱們的親人,大多死於張獻忠的手中,如今朝廷興兵要替咱們報仇!咱們又怎能安於石柱之中!”
秦良玉在出征前用她那老邁的聲音,鼓動著士氣。
作為一個將領,一個可以入正史的優秀將領,鼓舞士氣的技能還是具備的。
戰鬥力的保證,一方面是利益的吸引,另一方面是仇恨的施加。
利益,秦良玉沒有。
但仇恨真有。
這主要是前年在四川被李定國打掉的三萬白桿兵,當然,那一次的失敗,也並非是因為秦良玉統帥力敵不過李定國。
當時的四川巡撫,瞧不起女人加武將的秦良玉,完全不聽秦良玉的軍事部署的建議和籌劃。
最終釀下了丟掉四川,自己也被張獻忠殺掉的苦果。
還拉著三萬白桿兵陪葬。
當然,這事情已經過去了。
但是卻為石柱仇恨張獻忠埋下了種子。
被秦良玉用來作為激勵士氣,鼓動大家為朝廷效力的籌碼。
在她的言語,和本人的聲勢之下,一片片叫喊聲,此起彼伏。
“出征!”
“出征!”
在接到朱慈聖旨之後,秦良玉就不可能無動於衷。
已經準備了很長時間,雖然很倉促,征兵,訓練,任命,打探軍情等等。
她需要的是一個合理的入川時機。
自己的軍隊不成熟,肯定不可能和張獻忠的主力硬碰硬,這場入川作戰,定位是輔助……控制型輔助。
從北邊得到的消息是,明軍已經殲滅了十萬張獻忠的主力。
而後又挺住陜西,在漢中一帶和張獻忠對峙,攻堅,幾乎吸引了西軍大部分的力量。
這個時候的秦良玉,如果再看不出來該怎麽去做,那還真對不起她名將的稱號。
是的,很顯然,西軍主力被殲滅,剩下的力量抵擋明軍。
這個時候的成都,很空虛,很寂寞,如果有一只軍隊,如同一根大棒一般,直接捅進去,來回捅幾下,足以讓張獻忠大呼不要不要。
所以,嗅覺敏銳的秦良玉,意識到現在正是直接捅向成都的最好時機。
即使無法拿下成都,迫使西軍回援,漢中一線也更容易被朝廷主力攻克。
當秦良玉將她的想法,匯同於其他家人和將領的時候。
沒有反對,當然,明眼人都能看出,這麽幹很靠譜。
但讓長孫馬萬裏和秦良玉的外甥秦翼明無法接受的是,秦良玉這一次準備親自披掛出征。
“祖母,入川勢在必行,但還是由孫兒和表舅帶兵出征,祖母坐陣石柱便好。”
長孫馬萬裏,還是很孝順,看著秦良玉的身子骨,怎麽也像還能夠馳騁沙場的樣子自然而然的規勸道。
騎著馬,都要人上下馬攙扶著,前幾年是很威武,但還是得服老啊。
“你是說老身老了吧。”
“孫兒是說……”
“不必解釋,老身知道,老身這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也不知道還有幾天活頭。”
馬萬裏和秦翼明眼睛微紅。
“所以啊……”秦良玉跌跌撞撞的走向廳堂之上,那些秦馬兩家陣亡家人的靈位,抱起了馬翔麟的那一個,輕輕的婆娑起來。
“老身活了一輩子了,侍奉過萬歷皇帝,侍奉過天啟皇帝,還有崇禎皇帝,現在是遼寧皇帝,活了五朝了……也就數遼寧皇帝武功蓋世。”
“老身就想啊,為四個皇帝都賣過命了,趁現在還能動……哪怕一次也好……”
“為新皇賣命一次也好啊……”秦良玉又抱著馬千乘的靈位傷心的哭著。
“他們都離老身而去,每一個人都是為國戰死,每一個人都對起大明,對的起秦家,對的起馬家的名號。”
“老身怎能忘記他們,怎能……”秦良玉有些哽咽的說不下去了。“怎能因老,而縮於石柱之中!倘若泉下有知,如何去面對死去的兄長和夫君!”
話說到這個份上,措辭嚴厲,也足以表達秦良玉的決心。
這一次,馬萬裏和秦翼明是無法繼續勸下去了。
“祖母,孫兒明白了!”
恩,悲涼的英雄,這是屬於秦良玉的謝幕之戰。
結果或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要完成用一生盡忠朝廷的成就。
七月初,石柱秦良玉,重新披掛起了她那熟悉的甲胄。
披風在狂風中獵獵作響。
舉起的大旗,書寫著大明二字。
鐵血的白桿軍再次準備譜寫著他們的悲歌。
……
漢中的局勢仍然撲朔迷離。
雙方圍繞著雨天開始的軍事安排,有些讓人感到滑稽。
大家都是盲人,抱著瞎貓準備碰死耗子的心態,去想著搞事。
李定國,朝著西北明軍主力的方向,奔襲而去。
張煌言忽悠著黃得功去幹漢中。
兩人的部隊,實際上在一條線上。
如果是平常的時候,肯定直接碰到了。
最起碼哨探派出,也會形成對峙的局面。
但大雨帶來的能見度降低,和哨探的閉塞。
導致雙方擦肩而過,並且都沒有發現對方。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