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報紙的改革
關燈
小
中
大
儷貴妃的寢宮內,皇上讓宮人把棋盤放到羅漢床上,就叫宮人們都退下了。
朱玄耀上前,拉開小方桌下面的抽屜,便將棋子拿了出來。
待棋子全部拿出之後,便露出了被壓在棋子底下的一張折疊好的紙張。
他將那張紙拿了出來,打開,呈給了皇上過目。
皇上接過,便看到這張紙的最上面的標題寫著“象棋”,而下面則是象棋的游戲規則。
這紙上的字都是經過印刷拓印上去的,紙也是用了上好的宣紙。
皇上仔細的看了游戲規則以後發現,這個棋的玩法極好,比那跳棋更感到有趣。
開疆拓土,哪一代帝王不想呢。
招來玄燿,先開一局。
皇帝雖然是第一次玩,但是耐不住朱玄耀的棋簍子臭,所以很快的,朱玄耀便敗下陣來,被殺的潰不成軍。
皇帝贏了棋之後就把朱玄耀轟下去了,技術太差。
可不是麽,都說跟臭棋簍子下棋,越下越臭,不是沒有道理的,一點不需要技術含量。
朱玄耀光榮的下去了,換上了朱玄燁。
儷貴妃安靜的坐在一旁認真的觀看著。
父子二人下的很斯文,你來我往間彼此都有得失,他們越下棋子越少,越下越覺有趣。
最後朱玄燁棋差一招,敗了。
皇上高興的哈哈大笑,看的出,這一盤下的是極為過癮的。
皇帝心裏甚是歡喜,這棋好,這棋深得吾心。
他看看天色也不早了,便揮了揮手,讓他的兩個兒子回自己的寢宮休息去了。
待朱玄燁和朱玄耀退下後,看著自己的愛妃正在為他收拾著桌子上的殘局。
便主動的拉過對方的手,輕輕的拍了拍,道:“你為朕生了兩個好兒子。”
儷貴妃順勢的握住了皇上的手,只是微笑著卻是什麽也沒說。
第二日,皇子們都早早的離開了皇宮。
朱玄耀則是直接來到了圖書館,沈長君看他來了,便將所有的人員召集過來準備開一個全體員工大會。
這個會議可以說非常的重要。
這次的會議內容是,沈長君準備在明天刊印的報紙上做一次大膽的嘗試。
若是成功了,那麽他們的報紙會更上一層樓。
再也不是別人口中只能用流行,新鮮這類的詞語形容的存在了,而是真正的,在民眾心中站穩腳跟,不可動搖。
所以說,是非常重要的。
六個人一個都不能少,也沒少一個人,都來到了二樓的樓梯口位置坐下。
沈長君鄭重的開口道:“今天我召集大家開這個會的目的,主要是咱們的報紙要進行一次新的改革。這次改革主要針對的是時事新聞類的報紙,昨天是萬壽節,咱們既然做的是新聞類,那麽還有什麽比萬壽節更值得動筆寫上一寫的呢,我們要抓住這次機會,寫一篇曠世好報道,咱們的報紙能夠更加的深入人心,更上一層樓。”
說完之後,他看了看其他人的表情,接著又道:“這篇報道必須從萬壽節引入,可以歌頌大晉朝的盛世,可以讚揚皇帝的功績,也可以寫昨夭的王公百官朝拜獻禮的壯觀,總之一定要讓這篇報道紮進每個人的心裏,從而讓我們的報紙深入每個人的骨髓裏。”
沈長君用食指輕輕的敲了敲桌子,看著桌子上坐著的所有人,道:“你們每個人都要寫,玄耀,你昨天是親自參加了的,靖遠,志鵬,你們的父親也參與其中,可以回去問問昨天的場面,清流兄和喬然,你們可以朝著民眾的方向隨意發揮,寫完之後我們統一修正,相互借鑒結合,最後統一成一篇報道,咱們明天就得發行出去,所以今天晚上必須完成。”
朱玄耀一聽連忙道:“今晚就要完成?”
“是的,而且今晚要加班,多印一些,明天盡量的多發些出去。”
其實按照常規來說,像這種特別重大的國家慶典應該在第二天就進行報道的,他們已經遲了一天,不能再晚了。
雖然他們的報紙已經賣了一段時間了,而且每天賣出的數量也不少,但是對於人們來說,他們並沒有真正的認識到,報紙究竟是什麽,特別是時事新聞,它所具有的影響力和意義。
像他們現在所認為的看時事新聞就是為了趕潮流,圖新鮮,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既然他們不能自己認識到這一點,那麽沈長君就幫助他們認識。
所以這次就借著萬壽節來做一次改革,這次改革勢在必行。
幾人聽了沈長君的話後都深有感觸,都有了一種不成功便成仁的氣勢,他們也不再猶豫了拼吧。
於是所有人都去準備了。
朱玄耀回到了自己的府上,他這個愁啊,這要怎麽寫啊。
思來想去,頭發都拽掉了好幾根,沈兄說可以從萬壽節引入,那就是跟父皇有關的了,就在此時也不知道是哪根弦搭對了,卻是靈機一動,想到了,他可以寫父皇的一天。
對,這個他最熟了,於是便刷刷刷開始寫了起來。
何靖遠和盧志鵬各自回了家,他們的父親上朝還沒有回來,於是也只能等待了。
就在各自的準備和忙碌中,很快便到了晚上,幾人都完成了自己的稿件,紛紛拿了出來。
朱玄耀寫的是父皇的日常,何靖遠寫的是昨天那場壽宴是如何的壯觀,盧志鵬寫的內容也差不多,喬然寫的是萬壽節百姓同慶,常清流則寫的是自皇帝繼位以來,為百姓做過哪些實事。
尤其是令他記憶猶新的十幾年前的那場大汛,死了不知有多少人。
後來也是皇上派人及時,賑災款是一波再撥,最終使局面穩定了下來,但那一年是真的慘,至今都讓人無法忘懷。
沈長君寫的是如今的太平盛世,百姓安居樂業,街道治安有序。
最後,幾人在這些稿件中刪刪減減合成一篇報道,題為《我眼中的大晉朝》。
這篇報道是以訪談的敘事手法寫出來的。
采訪的對象就是他們六個人。
幾人忙到了很晚才結束,這次文章的篇幅整整占了一整面報紙,當真是下了很多功夫的。
第二天一早,打開圖書館的大門,報紙又被搶購一空了,這種盲目的趕潮流,圖新鮮的心態,會不會在今天之後而改變,他們現在還不知道。
今天,皇帝下了朝,便到了禦書房。
桌案上除了奏折,還有每天都會送來的報紙。
皇上下朝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看報。
他像往常一樣打開報紙,嗯?最先入眼的是大晉朝三個字,然後才註意到標題,《我眼中的大晉朝》,呵,有點意思。
然後便是帶著一絲興味的看了起來,卻不想越看越投入,越看越無法自拔。
這篇報道的最開始是由記者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萬壽節,然後是代表普天之下的百姓給予皇帝陛下的遲來的祝福,接下來便是答記者問了。
其中有一段是采訪朱玄耀的。
記者問:請說說您眼中的父親。
這裏用詞很巧妙,並沒有問您眼中的皇上,而是在這裏用了父親。
朱玄耀:在我的眼中,我的父親並不只是我的父親,而是全天下人的父親,他為了他的孩子們,每天都早早的起床,之後上朝,下了朝便會去禦書房批改奏折,很少有休息的時間,每天都會很晚才休息……我覺得我的父親很偉大,我愛他。
皇上看到這裏的時候,有種說不出的動容和感動,他家的小七長大了。
接下來還是記者問:說說您眼中的大晉朝。
喬然道:我眼中的大晉朝是和平的,不用擔心外族來犯,百姓安居樂業,皇上以民為本,與民同慶,我身為大晉朝的子民感到非常的榮幸跟自豪。
皇上看到這處的時候,面帶微笑,看起來心情不錯。
記者問:您眼中的官員是怎樣的。
常清流:我只能說我見到的官員還是一心為民的,但是其他的官員我實在是不知道,我還記得十幾年前的那場大汛,本來不用死那麽多人的,不就是因為一個官員跑了,所以才死傷無數,造成無法挽回的人間慘劇嗎……
皇上看到這裏的時候也想起了此事,他還想起了重山為此還丟了兒子,他的心中對李家的愧疚又加深了些,也不知道那個孩子現在怎麽樣了。
誰都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篇報道,徹底的將報紙推向了高潮,原來報紙還可以這樣寫,原來它的作用竟然這麽廣泛,原來我也可以參與其中。
如今的報紙,就像是一顆種子,深埋在了每個人的心中,等待更多的資糧澆灌使其成熟長大,而提供資糧,人人有責。
這份報紙告訴了人們,它不是流行,不是新鮮,而是一艘大船,它可以乘載民風,也可以乘載民情,更可以乘載民心。
可以說,沈長君他們對於這次報紙的改革是非常成功的,而他們的名聲也在這一夜徹底的打響了。
如今的圖書館,每天的人流量增加了不知道多少倍,再也不是前段時間的冷冷清清寥寥無幾數人。
而且來投稿的人也不是只有學子們了,還有一些大儒,也紛紛的寫了稿件送來,可以說,能有這樣的效果,沈長君是終於滿意了。
他等的,就是這一天,不怕你不知道,就怕你認識不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朱玄耀上前,拉開小方桌下面的抽屜,便將棋子拿了出來。
待棋子全部拿出之後,便露出了被壓在棋子底下的一張折疊好的紙張。
他將那張紙拿了出來,打開,呈給了皇上過目。
皇上接過,便看到這張紙的最上面的標題寫著“象棋”,而下面則是象棋的游戲規則。
這紙上的字都是經過印刷拓印上去的,紙也是用了上好的宣紙。
皇上仔細的看了游戲規則以後發現,這個棋的玩法極好,比那跳棋更感到有趣。
開疆拓土,哪一代帝王不想呢。
招來玄燿,先開一局。
皇帝雖然是第一次玩,但是耐不住朱玄耀的棋簍子臭,所以很快的,朱玄耀便敗下陣來,被殺的潰不成軍。
皇帝贏了棋之後就把朱玄耀轟下去了,技術太差。
可不是麽,都說跟臭棋簍子下棋,越下越臭,不是沒有道理的,一點不需要技術含量。
朱玄耀光榮的下去了,換上了朱玄燁。
儷貴妃安靜的坐在一旁認真的觀看著。
父子二人下的很斯文,你來我往間彼此都有得失,他們越下棋子越少,越下越覺有趣。
最後朱玄燁棋差一招,敗了。
皇上高興的哈哈大笑,看的出,這一盤下的是極為過癮的。
皇帝心裏甚是歡喜,這棋好,這棋深得吾心。
他看看天色也不早了,便揮了揮手,讓他的兩個兒子回自己的寢宮休息去了。
待朱玄燁和朱玄耀退下後,看著自己的愛妃正在為他收拾著桌子上的殘局。
便主動的拉過對方的手,輕輕的拍了拍,道:“你為朕生了兩個好兒子。”
儷貴妃順勢的握住了皇上的手,只是微笑著卻是什麽也沒說。
第二日,皇子們都早早的離開了皇宮。
朱玄耀則是直接來到了圖書館,沈長君看他來了,便將所有的人員召集過來準備開一個全體員工大會。
這個會議可以說非常的重要。
這次的會議內容是,沈長君準備在明天刊印的報紙上做一次大膽的嘗試。
若是成功了,那麽他們的報紙會更上一層樓。
再也不是別人口中只能用流行,新鮮這類的詞語形容的存在了,而是真正的,在民眾心中站穩腳跟,不可動搖。
所以說,是非常重要的。
六個人一個都不能少,也沒少一個人,都來到了二樓的樓梯口位置坐下。
沈長君鄭重的開口道:“今天我召集大家開這個會的目的,主要是咱們的報紙要進行一次新的改革。這次改革主要針對的是時事新聞類的報紙,昨天是萬壽節,咱們既然做的是新聞類,那麽還有什麽比萬壽節更值得動筆寫上一寫的呢,我們要抓住這次機會,寫一篇曠世好報道,咱們的報紙能夠更加的深入人心,更上一層樓。”
說完之後,他看了看其他人的表情,接著又道:“這篇報道必須從萬壽節引入,可以歌頌大晉朝的盛世,可以讚揚皇帝的功績,也可以寫昨夭的王公百官朝拜獻禮的壯觀,總之一定要讓這篇報道紮進每個人的心裏,從而讓我們的報紙深入每個人的骨髓裏。”
沈長君用食指輕輕的敲了敲桌子,看著桌子上坐著的所有人,道:“你們每個人都要寫,玄耀,你昨天是親自參加了的,靖遠,志鵬,你們的父親也參與其中,可以回去問問昨天的場面,清流兄和喬然,你們可以朝著民眾的方向隨意發揮,寫完之後我們統一修正,相互借鑒結合,最後統一成一篇報道,咱們明天就得發行出去,所以今天晚上必須完成。”
朱玄耀一聽連忙道:“今晚就要完成?”
“是的,而且今晚要加班,多印一些,明天盡量的多發些出去。”
其實按照常規來說,像這種特別重大的國家慶典應該在第二天就進行報道的,他們已經遲了一天,不能再晚了。
雖然他們的報紙已經賣了一段時間了,而且每天賣出的數量也不少,但是對於人們來說,他們並沒有真正的認識到,報紙究竟是什麽,特別是時事新聞,它所具有的影響力和意義。
像他們現在所認為的看時事新聞就是為了趕潮流,圖新鮮,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既然他們不能自己認識到這一點,那麽沈長君就幫助他們認識。
所以這次就借著萬壽節來做一次改革,這次改革勢在必行。
幾人聽了沈長君的話後都深有感觸,都有了一種不成功便成仁的氣勢,他們也不再猶豫了拼吧。
於是所有人都去準備了。
朱玄耀回到了自己的府上,他這個愁啊,這要怎麽寫啊。
思來想去,頭發都拽掉了好幾根,沈兄說可以從萬壽節引入,那就是跟父皇有關的了,就在此時也不知道是哪根弦搭對了,卻是靈機一動,想到了,他可以寫父皇的一天。
對,這個他最熟了,於是便刷刷刷開始寫了起來。
何靖遠和盧志鵬各自回了家,他們的父親上朝還沒有回來,於是也只能等待了。
就在各自的準備和忙碌中,很快便到了晚上,幾人都完成了自己的稿件,紛紛拿了出來。
朱玄耀寫的是父皇的日常,何靖遠寫的是昨天那場壽宴是如何的壯觀,盧志鵬寫的內容也差不多,喬然寫的是萬壽節百姓同慶,常清流則寫的是自皇帝繼位以來,為百姓做過哪些實事。
尤其是令他記憶猶新的十幾年前的那場大汛,死了不知有多少人。
後來也是皇上派人及時,賑災款是一波再撥,最終使局面穩定了下來,但那一年是真的慘,至今都讓人無法忘懷。
沈長君寫的是如今的太平盛世,百姓安居樂業,街道治安有序。
最後,幾人在這些稿件中刪刪減減合成一篇報道,題為《我眼中的大晉朝》。
這篇報道是以訪談的敘事手法寫出來的。
采訪的對象就是他們六個人。
幾人忙到了很晚才結束,這次文章的篇幅整整占了一整面報紙,當真是下了很多功夫的。
第二天一早,打開圖書館的大門,報紙又被搶購一空了,這種盲目的趕潮流,圖新鮮的心態,會不會在今天之後而改變,他們現在還不知道。
今天,皇帝下了朝,便到了禦書房。
桌案上除了奏折,還有每天都會送來的報紙。
皇上下朝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看報。
他像往常一樣打開報紙,嗯?最先入眼的是大晉朝三個字,然後才註意到標題,《我眼中的大晉朝》,呵,有點意思。
然後便是帶著一絲興味的看了起來,卻不想越看越投入,越看越無法自拔。
這篇報道的最開始是由記者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萬壽節,然後是代表普天之下的百姓給予皇帝陛下的遲來的祝福,接下來便是答記者問了。
其中有一段是采訪朱玄耀的。
記者問:請說說您眼中的父親。
這裏用詞很巧妙,並沒有問您眼中的皇上,而是在這裏用了父親。
朱玄耀:在我的眼中,我的父親並不只是我的父親,而是全天下人的父親,他為了他的孩子們,每天都早早的起床,之後上朝,下了朝便會去禦書房批改奏折,很少有休息的時間,每天都會很晚才休息……我覺得我的父親很偉大,我愛他。
皇上看到這裏的時候,有種說不出的動容和感動,他家的小七長大了。
接下來還是記者問:說說您眼中的大晉朝。
喬然道:我眼中的大晉朝是和平的,不用擔心外族來犯,百姓安居樂業,皇上以民為本,與民同慶,我身為大晉朝的子民感到非常的榮幸跟自豪。
皇上看到這處的時候,面帶微笑,看起來心情不錯。
記者問:您眼中的官員是怎樣的。
常清流:我只能說我見到的官員還是一心為民的,但是其他的官員我實在是不知道,我還記得十幾年前的那場大汛,本來不用死那麽多人的,不就是因為一個官員跑了,所以才死傷無數,造成無法挽回的人間慘劇嗎……
皇上看到這裏的時候也想起了此事,他還想起了重山為此還丟了兒子,他的心中對李家的愧疚又加深了些,也不知道那個孩子現在怎麽樣了。
誰都沒有想到,就是這樣一篇報道,徹底的將報紙推向了高潮,原來報紙還可以這樣寫,原來它的作用竟然這麽廣泛,原來我也可以參與其中。
如今的報紙,就像是一顆種子,深埋在了每個人的心中,等待更多的資糧澆灌使其成熟長大,而提供資糧,人人有責。
這份報紙告訴了人們,它不是流行,不是新鮮,而是一艘大船,它可以乘載民風,也可以乘載民情,更可以乘載民心。
可以說,沈長君他們對於這次報紙的改革是非常成功的,而他們的名聲也在這一夜徹底的打響了。
如今的圖書館,每天的人流量增加了不知道多少倍,再也不是前段時間的冷冷清清寥寥無幾數人。
而且來投稿的人也不是只有學子們了,還有一些大儒,也紛紛的寫了稿件送來,可以說,能有這樣的效果,沈長君是終於滿意了。
他等的,就是這一天,不怕你不知道,就怕你認識不到。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