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空降餡餅
關燈
小
中
大
為了不讓自己受皮肉之苦,謝百久務必說服面前的趙副使,就算一時還難下決定真與魏國公精誠合作,那麽至少也得繼續三心二意的猶豫下去。
“魏國公也只是讓在下提醒趙副使提防周王過河拆橋,但則也明趙副使既一意承先祖之志,力效於君國社稷,又怎會為此等兒女私情影響便生動搖?國公爺情知趙副使既然擇周王而輔,定必是因周王確有可取之處,只是在國公爺看來,自從儲位廢懸,皇上雖也視周王為儲君備選,周王卻著實難以擔當中興盛世的重任!趙副使雖乃良臣,周王卻斷非明主。”
蘭庭挑了一挑眉頭:至少這理由聽上去要比為了木末“另擇棲枝”像樣許多。
不過臉上卻帶出一抹冷笑來:“那麽在魏國公看來,秦王殿下又有何德何能一定能中興盛世呢?”
不是他自榜清高貶低鄭秀,著實魏國公的種種作為看來,怎麽也不像以天下為重而棄廢私利的正人君子,單憑為除宋國公廢黜皇長孫便草菅人命一條,說什麽心懷社稷蒼生便為荒唐可笑,魏國公無論是輔佐秦王還是八皇子,所圖無非日後權傾一世、手攬大權罷了,周王不是難擔大任,是其母族與魏國公完全不存姻聯,倘若是周王登位,魏國公當然不能把持朝政。
所以說什麽為了中興盛世富強君國的政治宏圖,如此冠冕堂皇的旗幟之下,實則還是一家一人的野心欲望作祟,蘭庭當然不會認同鄭秀是他的同道之人。
“魏國公從不認為今上之外,還有哪一位皇子皇孫是真心實意以造福百姓為重!”謝百久上前一步,將嗓音壓得低沈:“太祖出身貧苦,曾飽受貪官汙吏欺霸,所以深知民不聊生水深火熱之艱屯,自從建國,輕百姓稅賦,禁官宦貪贓,太祖確然是心系民生的賢主,然,弘盛帝治時,那些因貪樁枉法遭受極刑的臣公,當真無一不是罪證確鑿死有餘辜?說到底不無冤屈,多少人的罪名,實乃功勳太過以至於威脅皇權!帝位上的君主,他們真正看重的始終還是強權,太祖為何廢除千百年來形成之宰相治政?難道舉國上下,就當真找不到清正廉潔的良相之材?
更何況太祖、成祖之後,皇室天家的子孫坐擁天下尊榮無雙,又有哪一位真正能夠體諒貧苦百姓家的憂難困艱?可逐漸檢樸勤政之風湮滅,窮奢極侈大興,太祖時的善政有如空文,宰相治政卻始終難得恢覆,這又是為何?”
謝百久竟然說出這一番話來,著實有些出乎蘭庭意料,所以這回他並沒有反駁奚落。
於是謝百久大覺士氣鼓舞。
“今上心系民生,說到底是因舉步維艱如履薄冰時,倚重令祖及許閣老真正良臣,所以大受幾位政治理念影響,而今上在諸多良臣佐助之下才能登臨九五尊位,故而也極其重視人心所向。然!今上雖懷賢德之志,慈悲民腸,不過優柔寡斷有失果毅,這從今上雖然早已谙悉皇長孫斷非明君之質,卻念及祖孫之情遲遲難下廢儲決心就可見一斑。趙副使同樣參與廢太孫一役,理當認可,若無魏國公及其趙副
使諸位一再諫勸,甚至逼請,今上勢必不會廢皇長孫儲位。
正因今上優柔寡斷,早已激生了諸皇子奪位之欲,因為眾皇子乃至內廷後妃心裏無不清楚,就算逆上抗命,就算功敗垂成,今上還會給他們留下一線生機與退路,正如皇長孫至今仍未囚禁高墻,江琛也僅僅只被削奪爵位。
周王有聖德太後、晉國公及太師府鼎力相助,確然於競儲一役極大勝算,不過就算周王得儲,這場戰役也不會因此結束。齊王、秦王勢必不會服輸,多少外戚勳臣仍然蠢蠢欲動,內爭不能平息,隱患此起彼伏,今上中興盛世的宏願便難以實現。”
一長篇話下來,謝百久卻並不覺得口幹舌躁,緊跟著又道:“秦王雖為貴妃養子,然幼時受貴妃虐苛,秦王當真不介意貴妃之苛待甘心孝敬?不瞞趙副使,魏國公早已看穿秦王並無以德報怨之胸襟,甘於隱忍,無非是欲爭取鄭門佐助其登臨九五,有朝一日,必定會將昔時所受屈辱變本加厲報覆,魏國公不是貪生怕死之徒,但心系中興盛世海宴河清之志,魏國公確然篤定,唯有鄭門,攜手太師府,集合許閣老等等清正賢臣齊心協力,方能隨方矯正,徹除久弊,使君國社稷繁榮昌盛,天下百姓富足安生。”
蘭庭這才又露出絲縷譏諷的神色:“是麽?趙某還真未看出魏國公竟然有此志向抱負。”
“魏國公乃勳貴,乃戚臣,與太師府、許閣老等等世族文臣天然有如楚河漢界,雙方自來便有利益紛爭,具此消彼長之患,且今上當真便無權衡掣肘以穩皇權之想?魏國公便是將胸臆直抒,等等世族仕林便能信任?倒是會導致天家疑忌,畢竟權勳外戚縱然衰敗,天下輿論盡握仕林之手,也不會賦予絲毫惋惜同情。何為隨方制變?那便是不拘定則,因時因勢制宜。謝某雖為魏國公遣為說客,莫說本身便為無名之輩從來不被廠衛留意,即便是為趙副使檢舉,謝某也斷然不會承認事魏國公為主,所以有些話,不能出自魏國公親口,只能借謝某之口言說。”
這下子蘭庭終於明白了魏國公為何遣謝百久“出戰”,這人雖然不善偽飾,但儒生的身份應當不假,也曾寒窗苦讀飽學經史,倘若他深摸謝百久的底細,或許還能察明此人應試科舉卻因為種種不公屢試不第,但不可否認的是謝百久真正具備機辯的能力,要是換一個人,說不定就會被謝百久這番話說服。
他且聽謝百久繼續發揮。
“不才刻意攀交的行為雖有違君子之道,但也實在逼於無奈,試問倘若不才初與趙副使接觸便坦言不諱,趙副使又如何能容不才盡訴這番言辭?恐怕就算不會將謝某人交給周王殿下發落,也定然拂袖而去避之千裏了。”
蘭庭似乎沈吟一陣,才冷冷說道:“聽你這番話,難道魏國公是意欲取而代之?”
謝百久也自然明白“取而代之”的針對,又忙道:“魏國公雖不諱怦擊時弊,卻萬萬不存不臣之心,正如已故趙太師及而今首輔許公,雖可不懼君威為百姓請命,但仍尊君主皇室,斷非覷覦帝位。”
“既是如此,兜來繞去還是最先的疑問,魏國公究竟視哪位皇子為明君聖主,據閣下所言並非秦王,那麽八皇子難道在魏國公看來就能夠從諫如流又不失果毅堅定?”
“這世上多的是乾綱獨斷之君,卻沒有真正能夠從諫如流對清正良臣言聽計從的君王,所以魏國公雖說確然主張輔佐八皇子,然而也並不認為八皇子具備聖人之質,然八皇子若然得儲,因仍為稚拙,不能立時親政,故必設輔政大臣,十年之久,魏國公與諸位齊心協力,雖不能保證徹底矯正久弊,但只要恢覆宰相制,從禮律之上,回歸君臣共治,才能奠定長盛不衰的基石。”
君臣共治,這就是讓朝臣之權重新能夠肘掣君威,這其實便符合了袁箕等人的欲望。
“看來魏國公是想讓帝位之上,有一位聽從擺布的布偶傀儡?”蘭庭仍舊譏誚。
“許閣老與趙副使,可是意欲挾天子以令不臣之輩?”謝百久毫不猶豫便加以反擊:“魏國公這等打算確然不利於君帝,然先賢有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魏國公正是信奉民貴君輕此一聖賢之見,方才如此運奪。”
“看來魏國公是已經制定好詳細計劃了。”
“魏國公既然誠心結盟太師府,自然不會有所相瞞,今上既廢皇長孫,便是不再主張朝臣輔政,此時若諫言舍長立幼必會引起觸動今上忌諱,所以魏國公的策略是先誘齊王針對秦王,使此二黨蚌鶴相爭,周王得利。再說得清楚些,魏國公會誘齊王刺殺秦王,先除秦王此一隱患,再設計讓齊王遭疑,那麽周王獲儲豈不是易如反掌?而齊王勢必不會服輸,再一次謀刺儲君乃理所當然,待齊王得手,魏國公再收集罪證揭發齊王罪行,手足闔墻乃是今上心頭大忌,屆時哪怕仍然顧念父子之情,也勢必不會縱容齊王極惡之罪。
當然,齊王、秦王、周王之外,仍有其餘皇子甚至還有成年皇子,屆時魏國公便需要許閣老、趙副使等鼎力相助,諫言立八皇子為儲,魏國公為證毫無私欲,自請不居輔臣之位,讓權予仕林文臣,那時魏國公的職責便是防範承恩伯府洛門效仿高氏擺布新君,雙方齊心協力為君臣共治掃清障礙,如此才能最大希望中興盛世平定天下。”
這樣說來當在這場競儲之戰未分勝負前,其實蘭庭並不需要出力,倒成了魏國公先行出力造成齊王、秦王一死一敗,對於周王獲儲大為有利。
就像和陳實、楚楚合夥開設食肆一樣,怎麽看都是必賺不虧,更甚至連先行註資都不需要。
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蘭庭若然拒絕豈不是傻蛋一枚?
“我會勸阻殿下暫且留你性命。”
蘭庭果然丟下這一句話,卻並沒有承諾與魏國公結盟。
謝百久如釋重負,也並沒有任何不滿——因為他已經完成了魏國公交待的任務,把這一席話只字不落的告訴給趙蘭庭,至於趙蘭庭有沒有被說服……
那就是謝百久的職責之外,他只能如實稟報給魏國公,讓魏國公自行判斷了。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魏國公也只是讓在下提醒趙副使提防周王過河拆橋,但則也明趙副使既一意承先祖之志,力效於君國社稷,又怎會為此等兒女私情影響便生動搖?國公爺情知趙副使既然擇周王而輔,定必是因周王確有可取之處,只是在國公爺看來,自從儲位廢懸,皇上雖也視周王為儲君備選,周王卻著實難以擔當中興盛世的重任!趙副使雖乃良臣,周王卻斷非明主。”
蘭庭挑了一挑眉頭:至少這理由聽上去要比為了木末“另擇棲枝”像樣許多。
不過臉上卻帶出一抹冷笑來:“那麽在魏國公看來,秦王殿下又有何德何能一定能中興盛世呢?”
不是他自榜清高貶低鄭秀,著實魏國公的種種作為看來,怎麽也不像以天下為重而棄廢私利的正人君子,單憑為除宋國公廢黜皇長孫便草菅人命一條,說什麽心懷社稷蒼生便為荒唐可笑,魏國公無論是輔佐秦王還是八皇子,所圖無非日後權傾一世、手攬大權罷了,周王不是難擔大任,是其母族與魏國公完全不存姻聯,倘若是周王登位,魏國公當然不能把持朝政。
所以說什麽為了中興盛世富強君國的政治宏圖,如此冠冕堂皇的旗幟之下,實則還是一家一人的野心欲望作祟,蘭庭當然不會認同鄭秀是他的同道之人。
“魏國公從不認為今上之外,還有哪一位皇子皇孫是真心實意以造福百姓為重!”謝百久上前一步,將嗓音壓得低沈:“太祖出身貧苦,曾飽受貪官汙吏欺霸,所以深知民不聊生水深火熱之艱屯,自從建國,輕百姓稅賦,禁官宦貪贓,太祖確然是心系民生的賢主,然,弘盛帝治時,那些因貪樁枉法遭受極刑的臣公,當真無一不是罪證確鑿死有餘辜?說到底不無冤屈,多少人的罪名,實乃功勳太過以至於威脅皇權!帝位上的君主,他們真正看重的始終還是強權,太祖為何廢除千百年來形成之宰相治政?難道舉國上下,就當真找不到清正廉潔的良相之材?
更何況太祖、成祖之後,皇室天家的子孫坐擁天下尊榮無雙,又有哪一位真正能夠體諒貧苦百姓家的憂難困艱?可逐漸檢樸勤政之風湮滅,窮奢極侈大興,太祖時的善政有如空文,宰相治政卻始終難得恢覆,這又是為何?”
謝百久竟然說出這一番話來,著實有些出乎蘭庭意料,所以這回他並沒有反駁奚落。
於是謝百久大覺士氣鼓舞。
“今上心系民生,說到底是因舉步維艱如履薄冰時,倚重令祖及許閣老真正良臣,所以大受幾位政治理念影響,而今上在諸多良臣佐助之下才能登臨九五尊位,故而也極其重視人心所向。然!今上雖懷賢德之志,慈悲民腸,不過優柔寡斷有失果毅,這從今上雖然早已谙悉皇長孫斷非明君之質,卻念及祖孫之情遲遲難下廢儲決心就可見一斑。趙副使同樣參與廢太孫一役,理當認可,若無魏國公及其趙副
使諸位一再諫勸,甚至逼請,今上勢必不會廢皇長孫儲位。
正因今上優柔寡斷,早已激生了諸皇子奪位之欲,因為眾皇子乃至內廷後妃心裏無不清楚,就算逆上抗命,就算功敗垂成,今上還會給他們留下一線生機與退路,正如皇長孫至今仍未囚禁高墻,江琛也僅僅只被削奪爵位。
周王有聖德太後、晉國公及太師府鼎力相助,確然於競儲一役極大勝算,不過就算周王得儲,這場戰役也不會因此結束。齊王、秦王勢必不會服輸,多少外戚勳臣仍然蠢蠢欲動,內爭不能平息,隱患此起彼伏,今上中興盛世的宏願便難以實現。”
一長篇話下來,謝百久卻並不覺得口幹舌躁,緊跟著又道:“秦王雖為貴妃養子,然幼時受貴妃虐苛,秦王當真不介意貴妃之苛待甘心孝敬?不瞞趙副使,魏國公早已看穿秦王並無以德報怨之胸襟,甘於隱忍,無非是欲爭取鄭門佐助其登臨九五,有朝一日,必定會將昔時所受屈辱變本加厲報覆,魏國公不是貪生怕死之徒,但心系中興盛世海宴河清之志,魏國公確然篤定,唯有鄭門,攜手太師府,集合許閣老等等清正賢臣齊心協力,方能隨方矯正,徹除久弊,使君國社稷繁榮昌盛,天下百姓富足安生。”
蘭庭這才又露出絲縷譏諷的神色:“是麽?趙某還真未看出魏國公竟然有此志向抱負。”
“魏國公乃勳貴,乃戚臣,與太師府、許閣老等等世族文臣天然有如楚河漢界,雙方自來便有利益紛爭,具此消彼長之患,且今上當真便無權衡掣肘以穩皇權之想?魏國公便是將胸臆直抒,等等世族仕林便能信任?倒是會導致天家疑忌,畢竟權勳外戚縱然衰敗,天下輿論盡握仕林之手,也不會賦予絲毫惋惜同情。何為隨方制變?那便是不拘定則,因時因勢制宜。謝某雖為魏國公遣為說客,莫說本身便為無名之輩從來不被廠衛留意,即便是為趙副使檢舉,謝某也斷然不會承認事魏國公為主,所以有些話,不能出自魏國公親口,只能借謝某之口言說。”
這下子蘭庭終於明白了魏國公為何遣謝百久“出戰”,這人雖然不善偽飾,但儒生的身份應當不假,也曾寒窗苦讀飽學經史,倘若他深摸謝百久的底細,或許還能察明此人應試科舉卻因為種種不公屢試不第,但不可否認的是謝百久真正具備機辯的能力,要是換一個人,說不定就會被謝百久這番話說服。
他且聽謝百久繼續發揮。
“不才刻意攀交的行為雖有違君子之道,但也實在逼於無奈,試問倘若不才初與趙副使接觸便坦言不諱,趙副使又如何能容不才盡訴這番言辭?恐怕就算不會將謝某人交給周王殿下發落,也定然拂袖而去避之千裏了。”
蘭庭似乎沈吟一陣,才冷冷說道:“聽你這番話,難道魏國公是意欲取而代之?”
謝百久也自然明白“取而代之”的針對,又忙道:“魏國公雖不諱怦擊時弊,卻萬萬不存不臣之心,正如已故趙太師及而今首輔許公,雖可不懼君威為百姓請命,但仍尊君主皇室,斷非覷覦帝位。”
“既是如此,兜來繞去還是最先的疑問,魏國公究竟視哪位皇子為明君聖主,據閣下所言並非秦王,那麽八皇子難道在魏國公看來就能夠從諫如流又不失果毅堅定?”
“這世上多的是乾綱獨斷之君,卻沒有真正能夠從諫如流對清正良臣言聽計從的君王,所以魏國公雖說確然主張輔佐八皇子,然而也並不認為八皇子具備聖人之質,然八皇子若然得儲,因仍為稚拙,不能立時親政,故必設輔政大臣,十年之久,魏國公與諸位齊心協力,雖不能保證徹底矯正久弊,但只要恢覆宰相制,從禮律之上,回歸君臣共治,才能奠定長盛不衰的基石。”
君臣共治,這就是讓朝臣之權重新能夠肘掣君威,這其實便符合了袁箕等人的欲望。
“看來魏國公是想讓帝位之上,有一位聽從擺布的布偶傀儡?”蘭庭仍舊譏誚。
“許閣老與趙副使,可是意欲挾天子以令不臣之輩?”謝百久毫不猶豫便加以反擊:“魏國公這等打算確然不利於君帝,然先賢有雲,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魏國公正是信奉民貴君輕此一聖賢之見,方才如此運奪。”
“看來魏國公是已經制定好詳細計劃了。”
“魏國公既然誠心結盟太師府,自然不會有所相瞞,今上既廢皇長孫,便是不再主張朝臣輔政,此時若諫言舍長立幼必會引起觸動今上忌諱,所以魏國公的策略是先誘齊王針對秦王,使此二黨蚌鶴相爭,周王得利。再說得清楚些,魏國公會誘齊王刺殺秦王,先除秦王此一隱患,再設計讓齊王遭疑,那麽周王獲儲豈不是易如反掌?而齊王勢必不會服輸,再一次謀刺儲君乃理所當然,待齊王得手,魏國公再收集罪證揭發齊王罪行,手足闔墻乃是今上心頭大忌,屆時哪怕仍然顧念父子之情,也勢必不會縱容齊王極惡之罪。
當然,齊王、秦王、周王之外,仍有其餘皇子甚至還有成年皇子,屆時魏國公便需要許閣老、趙副使等鼎力相助,諫言立八皇子為儲,魏國公為證毫無私欲,自請不居輔臣之位,讓權予仕林文臣,那時魏國公的職責便是防範承恩伯府洛門效仿高氏擺布新君,雙方齊心協力為君臣共治掃清障礙,如此才能最大希望中興盛世平定天下。”
這樣說來當在這場競儲之戰未分勝負前,其實蘭庭並不需要出力,倒成了魏國公先行出力造成齊王、秦王一死一敗,對於周王獲儲大為有利。
就像和陳實、楚楚合夥開設食肆一樣,怎麽看都是必賺不虧,更甚至連先行註資都不需要。
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蘭庭若然拒絕豈不是傻蛋一枚?
“我會勸阻殿下暫且留你性命。”
蘭庭果然丟下這一句話,卻並沒有承諾與魏國公結盟。
謝百久如釋重負,也並沒有任何不滿——因為他已經完成了魏國公交待的任務,把這一席話只字不落的告訴給趙蘭庭,至於趙蘭庭有沒有被說服……
那就是謝百久的職責之外,他只能如實稟報給魏國公,讓魏國公自行判斷了。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