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七百六十九章

關燈
張紘說完了之後,就退下了。元勳老臣和文臣之首都發聲了,接下來,孫策的鐵桿班底,周瑜也開始表態:“誠如子綱所言,吾江東有地理山川之險,又兼兵馬足用。劉備遠道而來,除徐州兵馬之外,漢軍多為北人,不習水戰,吾等又有何懼哉?便是曹操不援,吾江東亦是無憂也。”

階下文武心中又再吃了一顆定心丸。一群大佬們都發言表了態,餘下的哪怕就是有異議,此時也不敢說出來了。一是聲音太輕,分量不足,說出的話沒人聽。二是在各大派系的首領都要說打的情況下,自己跳出來說要投降,搞不好就會被用來祭旗。於是殿中竟然是一片祥和,無一異聲。

孫策就看了孫權一眼,眼中滿是笑意。便起身道:“既然諸卿皆言可戰,而我江東又府庫豐盈,士氣可用。那就戰吧。讓北方人見識下我江東男兒的血性與勇武!”

孫權此時還稚嫩得很,自以為一心想著家國天下,就會有人站在他這邊為他撐腰,卻不知道,這世間,真理從來就只掌握在拳頭大的人手裏。所以當年趙高才能夠指鹿為馬。現在孫權終於清醒了過來,明白了這世間最殘酷的道理後,就不再想著要與兄長對著幹了。做為孫氏的一分子,既然兄長做了決定,大臣們也表了態,那他就不能再繼續鬧下去了,再鬧下去,就是不懂事的胡鬧了。到時只怕母親也保不住他。

諸臣散去之後,顧雍回到家中。夫人迎住,見顧雍眉頭打結,不似往日暢快,便問道:“郎君今日為何而愁?”

顧雍以為自己把小情緒掩飾得很好了,卻想不到還是被夫人給看了出來。稍一想旋又釋然,這枕邊人日夜相對,如何能瞞過得夫人。於是就苦笑道:“江北有信來,是故而憂。”

戰爭,尤其是如此大規模的統一戰爭,劉備自然不可能只著眼於軍事之上。政治、經濟、外交等等各方面一齊出擊。

顧雍就收到了劉備的親筆信。當年蔡邕遭受宦官迫害,東躲西藏,有段時間就避到了江東,那會顧雍就拜在蔡邕門下,學學琴書。因聰明好學而受到蔡邕的讚嘆。因雍與邕同音,又經常被蔡邕誇獎讚嘆,遂取字元嘆。

所以說顧雍與蔡邕的關系還是非常親密的。現在劉備取了蔡邕之女蔡昭姬,自然而然也繼承了蔡邕的人脈關系。所以劉備立馬就打蛇隨棍上,給顧雍寫了封親筆信。

劉備在信中,掏心掏肺的。跟顧雍講到天下大勢,講到他的志向,講到他這一路行來多麽的不容易,講到統一對百姓來說是多麽的重要,講到戰爭對百姓帶來的傷害是有多大……

最後劉備誠摯的邀請顧雍:“今北方已然一統,孫氏若降朝廷,全天下一統之望,自有萬戶之封,子孫世代尊榮,與國同休。若要舉兵以抗,妄圖偏安。則有身死族滅之虞,且萬世之後,青史自有褒貶。”

“元嘆乃吾外舅弟子,吳郡俊傑。自幼秉先王之學,弱冠即治政一方。當知吾往昔曾在太學論儒,有為天下開太平之語。今元嘆觀我之所行,便可知吾素未忘當年之志也。北方已定,群雄俯首,獨有南方,尚未來歸。元嘆可願隨我一開太平呼?”

這會的讀書人,真的有很多人是滿腔熱血一心以天下為己任的。他們自幼受儒家之學,對先王所描述的大同之世念念不忘。或許在這群雄並起、天下大亂的歷史進程中,起了名利之心。但他們的目的,始終是一致的。扶明主,治太平!

顧雍之所以仕吳,那只是因為孫氏下手得快,把整個江東給占了。而且孫氏也沒有打出自立分裂的旗號出來。名義上還是以漢朝為尊。

所以顧雍不像程普等這樣的老將,對孫氏忠心耿耿。也不像周瑜這樣的孫策鐵桿,全因著孫策的個人魅力與兩人的意氣相投就死心塌地的追隨到底。

所以劉備這一封信來,顧雍的心就亂了。不得不說,劉備的信很有蠱惑性。他講的話,非常樸素,也非常真實。也沒有說半句假話來欺騙顧雍。恰恰就因為如此,顧雍更是感覺到了劉備的誠意與那顆火熱之心。

顧雍之前也是認為,這漢家天下,估計是要涼了。誰曾想劉備橫空出世,橫掃諸侯,在北方竟然又做出了偌大的一番事業來。不去說那些虛的,就按劉備分析的,現在北方已經一統了。只剩下南方孫策與曹操。那麽大家來想一想,是北方統一南方的機會大,還是南方統一北方的機會大?

不用劉備說,顧雍也知道,當然是北方統一南方的機會更大。因為北方人口更多,耕地更廣。而北方不但政出一門,漢朝的天子還在那裏,哪怕天子只是做個泥菩薩,那也代表著天下正朔,有著無與倫比的號召力。南方呢?還同時存在著曹操與孫策兩個勢力。又怎麽可能與北方相抗?如果說南方也已經一統由孫策說了算了。那麽顧雍就不會如此糾結了。

強弱對比大家心知肚明,就算現在劉備無功而返,但將來的局勢,除非北方自己作死,不然肯定也是弱者恒弱,強者恒強。統一是遲早的事。就像劉備說的,堅持反抗到底,未來的下場,自有史書秉筆直書。順應人心投降,尊榮富貴加諸於身。該怎麽選?

劉備也是儒者,他師從大儒盧植,當年在太學論儒,發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聲音。這聲音振聾發聵,傳遍了大江南北。顧雍當年聽了也是熱血沸騰,對劉備仰慕不已。現在劉備來信了,邀他一起開太平。他是該接受,還是該拒絕?

儒家的教育,讓顧雍陷入了迷茫之中。社會倫理與三觀告訴他,他不應該背棄他的主君孫策,尤其是在這江東危難,風雨飄搖的時刻。這樣做叛徒的話,他的良心過不去。會受一輩子的煎熬。

但現實和切身利益又告訴他,只有去了劉備那裏,他才能夠得以蔭護家族子孫,得以與劉備一道共襄盛世,這樣的偉業要是錯過了,他也必將抱憾終身。

所以今天的殿中大會,顧雍一言不發就回家了。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網址: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