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劉備明年欲南征,現在自然要在親信中吹下風,統一思想,做好準備。這樣的戰爭,沒有充足的準備,是打不起來的。
不過,劉備的自信滿滿,卻是讓諸臣心中有些吃驚。要一口氣吞下曹、孫兩家,這得多大的胃口,自己這邊能做到嗎?
心中反覆盤算過後的荀彧對奏道:“主公,明年南征,可討曹、孫之一,若欲兼並兩家,力所未逮也。”
軍國大事,還是穩妥點好。太激進了,稍有不慎,走錯一步,搞不好就會滿盤皆輸。這會荀攸、賈詡等就開始轉動腦筋想辦法了。
荀攸道:“今曹、孫兩家共爭荊州,我軍可趁此良機,或出陳倉道擊漢中,或渡江而取江東。此方為上策也。”
先選定一個方向打,打贏了再看。到時局勢會如何發展,誰又能未蔔先知呢。搞不好順風順水,就這樣贏了。也搞不好進展不利,戰火連綿延續數年。
賈詡也是這個意思:“以臣之見,莫如先取江東。益州有山川之險,曹孟德親自鎮守,防備森嚴。江東雖有大江為阻,然渡過大江,便再無險隘。而徐州水師操練多年,正好為大軍先鋒。”
劉備想了下,當年曹操南下攻打荊州時,關中和涼州都還沒有平定。那會曹操要不是想著一口吃成他胖子,奪了荊州還想吞了揚州,估計後來也就沒赤壁之戰什麽事了。現在自己掃平北方,關中、涼州、西域全在手中,兵精糧足,謀臣猛將無數。比起歷史上南征的曹操要強上許多。如此還不能兩路大軍齊出,分討曹、孫?
當然,很多事情不是這麽簡單算的,具體情況得具體分析。曹操後來幾次出兵,去打劉備,去打孫權,不也沒打下來。
不過,明年出兵,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南方現在了為荊州的歸屬,打到現在,估計到明年都還在打。不趁他們虛弱的時候動手,還要等到什麽時候。
之前沒動,是因為要把兗州和豫州給收入囊中,現在兗州妥了,豫州也快了。明年,就是最好的時機了。
於是劉備就道:“先做好物資準備。明年用兵南方。”
諸臣又各自匯報了一些其他工作,不久後劉備就宣布散會。第二日朝會,荀彧的奏章就送到了天子的手裏。
劉備讓荀彧出面,也是不想讓大家認為他跋扈。反正荀彧代表誰的意思,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但讓代理人出面,中間又會有一道緩沖。
天子拿起奏章一看,內容是荀彧請旨還都長安。荀彧在裏面,理直氣壯的說,漢之所以衰敗,全是因為涼州羌亂。
因為羌亂,消耗了朝廷太多的錢財,而且又在涼州駐紮了大量的兵力,至使外強內弱。中央空虛。還因此培養出了一大批不聽朝廷旨意的驕兵悍將,董卓就是典型。董卓哪怕就是死了,他遺留的軍事力量,也要到前幾年大將軍劉備西征關、涼,這才徹底肅清。所以這足可以證明,涼州是何等的重要。
現在北方剛定,南方還未一統。未來天下並不是萬事無憂了。在北方來說,最有可能發生動亂的,除了幽、並邊郡之外,就數涼州了。涼州再亂,好不容易打通的西域估計又要失去控制。
是以,請天子同意,還都長安,而後使精兵良將拱衛關中平原,震懾涼州、西域的不臣者,保護太祖高皇帝等諸帝的陵寢。
天子看完了,默然無語。說老實話,他還是想回到洛陽的。洛陽是他出生、長大的地方。他在洛陽送走了自己的父皇,也在洛陽登基為帝。而且長安,給他留下不好的印象太多了。
宮殿殘破,衣不遮體,物資奇缺,還有一幫無法無天的涼州將時時脅迫……不然他何必要出奔到劉備這裏來。
不過,他也知道,這事,他說了不算。在劉備這裏多年,他享受到了天子除了權力以外的一切待遇。
吃穿用度、護衛儀仗還有大臣們表面的畢恭畢敬。除了軍國大事他沒法做主外,其他的一切,劉備都做得很到位。
說實話,天子很滿意。他是個聰明人,不然也不會在董卓的手裏活下來,還在長安那幫涼州武夫的威脅下掙紮了好幾年。
過於曲折的命運,讓他早早就認識到了武力的作用。既然滿天下都是誰拳頭大就聽誰的,既然在長安可以聽董卓的,可以聽李催、郭汜的,為什麽就不能聽劉備的了?而且劉備更懂得尊重他,也更含蓄。給足了他天子的體面。
當然,也有很多人,趁著奏對的時候,私下勸他,該找機會收回天子應該有的權力了。他不知道這些事情劉備到底知道不知道,也不知道劉備在乎不在乎。但天子不是保持沈默,就是婉拒。
權力固然好,小命更重要。而且他也沒信心做得比劉備更好。不說他的話能不能調動劉備一兵一卒,倘若是劉備真不幹了,他讓誰去對付南方的兩大諸侯?
漢王朝的存亡續絕,和個人的權力。天子果斷的選擇了前者。畢竟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劉備要篡位,那也是肉爛在鍋裏,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總比那些外姓的亂臣賊子奪了天下去,要好得多吧?
默默想了半天,天子覺得回到長安,也不算是壞事。長安的宮室,修葺好了,還是很華麗的。長樂、未央,比起洛陽的卻非殿來,壯觀多了。而且荀彧的理由,也不是沒有道理。天子自己親身經歷過戰亂,耳濡目染,又有大臣教導,自然知道涼州的重要。
要是自己回到長安,那麽追隨自己入關的人馬,頓時就可以讓關中再度繁華起來吧?也算是對殘破的關中人民的一個補償了。
戰亂多年,關中的帝陵,被許多人破壞。有董卓為首的軍閥,也有民間的盜墓者。祭祀全無,陵廟被毀。宗廟重於一切,這是父皇與自己的過錯啊。回到長安後,第一件事就是要修葺諸帝園陵,然後祭拜高廟,向太祖、太宗匯報,祖宗的基業,還在。自己沒有丟失漢家江山。
天子默然想了想,便提起筆來,在荀彧的奏折上,寫了個準字。然後放在一旁,等候身邊的尚書們用印。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不過,劉備的自信滿滿,卻是讓諸臣心中有些吃驚。要一口氣吞下曹、孫兩家,這得多大的胃口,自己這邊能做到嗎?
心中反覆盤算過後的荀彧對奏道:“主公,明年南征,可討曹、孫之一,若欲兼並兩家,力所未逮也。”
軍國大事,還是穩妥點好。太激進了,稍有不慎,走錯一步,搞不好就會滿盤皆輸。這會荀攸、賈詡等就開始轉動腦筋想辦法了。
荀攸道:“今曹、孫兩家共爭荊州,我軍可趁此良機,或出陳倉道擊漢中,或渡江而取江東。此方為上策也。”
先選定一個方向打,打贏了再看。到時局勢會如何發展,誰又能未蔔先知呢。搞不好順風順水,就這樣贏了。也搞不好進展不利,戰火連綿延續數年。
賈詡也是這個意思:“以臣之見,莫如先取江東。益州有山川之險,曹孟德親自鎮守,防備森嚴。江東雖有大江為阻,然渡過大江,便再無險隘。而徐州水師操練多年,正好為大軍先鋒。”
劉備想了下,當年曹操南下攻打荊州時,關中和涼州都還沒有平定。那會曹操要不是想著一口吃成他胖子,奪了荊州還想吞了揚州,估計後來也就沒赤壁之戰什麽事了。現在自己掃平北方,關中、涼州、西域全在手中,兵精糧足,謀臣猛將無數。比起歷史上南征的曹操要強上許多。如此還不能兩路大軍齊出,分討曹、孫?
當然,很多事情不是這麽簡單算的,具體情況得具體分析。曹操後來幾次出兵,去打劉備,去打孫權,不也沒打下來。
不過,明年出兵,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南方現在了為荊州的歸屬,打到現在,估計到明年都還在打。不趁他們虛弱的時候動手,還要等到什麽時候。
之前沒動,是因為要把兗州和豫州給收入囊中,現在兗州妥了,豫州也快了。明年,就是最好的時機了。
於是劉備就道:“先做好物資準備。明年用兵南方。”
諸臣又各自匯報了一些其他工作,不久後劉備就宣布散會。第二日朝會,荀彧的奏章就送到了天子的手裏。
劉備讓荀彧出面,也是不想讓大家認為他跋扈。反正荀彧代表誰的意思,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但讓代理人出面,中間又會有一道緩沖。
天子拿起奏章一看,內容是荀彧請旨還都長安。荀彧在裏面,理直氣壯的說,漢之所以衰敗,全是因為涼州羌亂。
因為羌亂,消耗了朝廷太多的錢財,而且又在涼州駐紮了大量的兵力,至使外強內弱。中央空虛。還因此培養出了一大批不聽朝廷旨意的驕兵悍將,董卓就是典型。董卓哪怕就是死了,他遺留的軍事力量,也要到前幾年大將軍劉備西征關、涼,這才徹底肅清。所以這足可以證明,涼州是何等的重要。
現在北方剛定,南方還未一統。未來天下並不是萬事無憂了。在北方來說,最有可能發生動亂的,除了幽、並邊郡之外,就數涼州了。涼州再亂,好不容易打通的西域估計又要失去控制。
是以,請天子同意,還都長安,而後使精兵良將拱衛關中平原,震懾涼州、西域的不臣者,保護太祖高皇帝等諸帝的陵寢。
天子看完了,默然無語。說老實話,他還是想回到洛陽的。洛陽是他出生、長大的地方。他在洛陽送走了自己的父皇,也在洛陽登基為帝。而且長安,給他留下不好的印象太多了。
宮殿殘破,衣不遮體,物資奇缺,還有一幫無法無天的涼州將時時脅迫……不然他何必要出奔到劉備這裏來。
不過,他也知道,這事,他說了不算。在劉備這裏多年,他享受到了天子除了權力以外的一切待遇。
吃穿用度、護衛儀仗還有大臣們表面的畢恭畢敬。除了軍國大事他沒法做主外,其他的一切,劉備都做得很到位。
說實話,天子很滿意。他是個聰明人,不然也不會在董卓的手裏活下來,還在長安那幫涼州武夫的威脅下掙紮了好幾年。
過於曲折的命運,讓他早早就認識到了武力的作用。既然滿天下都是誰拳頭大就聽誰的,既然在長安可以聽董卓的,可以聽李催、郭汜的,為什麽就不能聽劉備的了?而且劉備更懂得尊重他,也更含蓄。給足了他天子的體面。
當然,也有很多人,趁著奏對的時候,私下勸他,該找機會收回天子應該有的權力了。他不知道這些事情劉備到底知道不知道,也不知道劉備在乎不在乎。但天子不是保持沈默,就是婉拒。
權力固然好,小命更重要。而且他也沒信心做得比劉備更好。不說他的話能不能調動劉備一兵一卒,倘若是劉備真不幹了,他讓誰去對付南方的兩大諸侯?
漢王朝的存亡續絕,和個人的權力。天子果斷的選擇了前者。畢竟說句不好聽的,就是劉備要篡位,那也是肉爛在鍋裏,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總比那些外姓的亂臣賊子奪了天下去,要好得多吧?
默默想了半天,天子覺得回到長安,也不算是壞事。長安的宮室,修葺好了,還是很華麗的。長樂、未央,比起洛陽的卻非殿來,壯觀多了。而且荀彧的理由,也不是沒有道理。天子自己親身經歷過戰亂,耳濡目染,又有大臣教導,自然知道涼州的重要。
要是自己回到長安,那麽追隨自己入關的人馬,頓時就可以讓關中再度繁華起來吧?也算是對殘破的關中人民的一個補償了。
戰亂多年,關中的帝陵,被許多人破壞。有董卓為首的軍閥,也有民間的盜墓者。祭祀全無,陵廟被毀。宗廟重於一切,這是父皇與自己的過錯啊。回到長安後,第一件事就是要修葺諸帝園陵,然後祭拜高廟,向太祖、太宗匯報,祖宗的基業,還在。自己沒有丟失漢家江山。
天子默然想了想,便提起筆來,在荀彧的奏折上,寫了個準字。然後放在一旁,等候身邊的尚書們用印。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