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
關燈
小
中
大
當初袁紹欲興廢立之事,怕劉備不肯,於是把平原王和河間王一起請到洛陽,用宗室近親的身份來壓他。這事劉備可沒忘。且平原王與河間王也不是真心為這漢室江山著想,否則天下有了一個天子,再立一個,這不是添亂嗎?兩個諸侯王心裏打的什麽小算盤,劉備可是一清二楚。沒見洛陽天子登基之後,平原王與河間王諸子無論嫡庶長幼皆封列侯了?
青州目前一切都已經進入了良性循環,牧府運行良好。撥亂反正之後,青州的生產力爆發得有些嚇人。史家言大亂之後必有大治,這話果然沒騙人。經歷過了戰爭和混亂,青州的百姓士紳,對於穩定,無比的向往。對給青州帶來穩定和繁榮的劉州牧,也是無比的擁護。所以,劉備的政令,基本上都得到了堅定的執行。在青州,要是有誰說劉青州的不好,不用報官,旁邊的人聽了就會主動站出來主持公道。
青州錢,在幾經商討後,也終於開始面世發行,得益於優良的鑄工和十足的用料。青州錢一經面世,便得到了市場的喜愛和追捧。當十大錢,雖然官府規定,一枚只能當十枚五銖,但市面上,一枚當十錢,已經可以換到十餘枚甚至是二十枚舊五銖。與此同時,舊錢也逐漸回流青州牧府,它們在工曹的統一調配下,將會回爐熔化,再以嶄新的面目出現。
青州如今上下一心,在農業方面,劉備不停的著人開荒屯田的同時,還下令車駕往接郡中有經驗的老農,讓他們傳授種田的經驗,以好牧府方面總結之後,布告全州境內。至於商業,劉備關心得不多,只是讓牧府武裝商隊,行商全國,販運物資,收集情報。負責商業方面的,就是劉恭的熟人張世平和蘇雙。這兩個人,家中世代就是行商的行家裏手,能正兒八經的做生意,偶爾也能膽大心黑的去黑吃黑。這方面交給他們,自然是沒有問題。果然張世平和蘇雙也不負他所托。每年的行商,不但給青州換來了豐富的物資,也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管亥的探子,也隨著商隊,撒往了全國各地。
至於青州學院,那就是劉備的人才後備基地了。不說一眾大儒,光是在裏面讀書的傅幹,禰衡,諸葛亮等幾個,也足以讓劉備對未來充滿希望。而且青州學院裏,在一眾青年士子的帶動下,格物科不斷的壯大,目前他們進行的試驗項目給人的感覺雖然好像都是在胡鬧,但劉備毫不介意。很多理論,很多發明,其實就是突然之間,無意給發現的。他有的是時間,大漢帝國也有的是時間。這顆未來的種子種下,早晚就會生根發芽。
參加完齊王的宴會後,劉備便回了府。如今青州府庫充盈,遼東開發也正如火如荼。但劉備還是有著一股急迫感。看了看地圖,青州還是小了點啊。劉備可不滿足當今大漢帝國的地圖。他好不容易來一趟,不為後世開點疆拓點土,那怎麽行。
只是好多事,不是他想做就做的。羈絆太多了。這個冷兵器時代,青州軍再能打,他不可能也沒可能帶著青州軍一路橫行全國,只能通過形勢的變化來逐漸壯大自己。曹操統一北方了又如何,不還是奈何不了聯起手來的孫劉?
劉備目光落在幽州和徐州上,他來了之後,歷史早就面目全非,公孫瓚火拼劉虞到現在仍然沒有發生,他又不能去硬搶,能占了遼東已經是得了好大的便宜了。還有,陶謙不是說要托徐州嗎,怎麽到現在還不派人來找我?
思考了會,劉備心想,還是算了,靜觀其變吧。好好的經營青州,經營遼東好了。遼東是塊好地方,等準備足夠了,就拿高句麗還有三韓下手,那裏都是沃土,絲毫不弱於荊揚。等把那裏理順了,再回頭來看中原好了。反正他不可能主動去打曹操的兗州,也不可能主動去打袁紹的冀州。機會,只能慢慢等候。
這日,劉備又召群臣開會,道:“青州多賴諸卿之力,興旺祥和。今我府庫充盈,我欲改賦令以惠百姓,原令民女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者,每增一歲,賦錢亦增。改為民女十七以上至三十不嫁者,每增一歲,賦錢增;原令人有產子者,免算三年,其夫免算一年。改為人有產子者,夫婦同免三年。諸卿以為如何?”
此言一出,諸臣又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之前已經免了十四歲以下的口錢,如今又要免算賦錢,州牧這是想幹嘛呀?
劉備不想幹嘛,只是想鼓勵生育罷了。至於前一條,他也是為了百姓好。大漢算虛歲,民女十五歲不嫁人,每年賦錢翻倍,翻多少倍,要看是哪個皇帝在位了,最高曾翻過五倍。也就是說,家裏有女孩,十五歲了還沒有嫁人的,光她一個人就要一年出六百錢的賦錢。這個負擔,對於尋常百姓來說,還是非常重的。這也是在秦末漢初的時候,因為戰亂的原因導致天下人口銳減,於是大漢朝廷便出臺了這麽一條政令。也是為了通過鼓勵早婚,刺激生育從而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然後便被後來的歷任皇帝給延續了下來。目的是挺好,但大漢的時候算虛歲,也就是說,十四周歲的女孩,便要嫁人生子。這從劉備的角度來看,非常不好。十四歲的孩子還正在發育呢,就算再早熟也有個限度,你這麽早便讓她嫁人生娃,在這個年代,還是很危險的。所以為了優生優育,為了生孩子的時候更安全一點,劉備把年齡改為了十七歲,雖然只是兩歲的差距,但虛歲十七,周歲也就十六了,十六歲,不管是這裏還是後世,都完全有資格做母親了。
懷孕生子的民女,免其賦錢三年,其丈夫免賦錢一年,這本來就是漢律裏規定的。劉備只是讓這條律令顯得更寬和罷了。丈夫免賦錢一年改為三年,等於給免了二百四十錢。百姓知道了,也能給他們家庭多多少少帶來一些歡笑,從而在生育方面,不會顧慮得太多。
其實大漢帝國的稅賦制度,雖然沒能消除人頭稅這種與生俱來的缺陷。但卻非常的人性化。在考慮人口增長,生兒育女,贍養老人等方面,都非常的靈活,而且也有考慮到稅賦對於百姓的負擔能力的影響。鼓勵生育,長大了不嫁人就罰款,這對人口增長的調節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的。對懷孕生產的婦女和其丈夫,給予免賦錢,而漢律裏,如果家裏有八十歲及以上的老人,可以給家裏免除二個人的算賦。這些充滿了人文關懷的律令,就是放到了後世的二十一世紀,仍然可以說是毫不落後。而且這種思想,也體現了大漢朝廷的一種樸素的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雖然皇帝和百官可能沒有意識到這種觀念,但它確實已經出現並存在了。
現在青州府庫裏確實滿滿的什麽都不缺,既然如此,大老板發了話,下屬又怎麽會掃興。反正又不用自己去掏口袋補貼。何況有這麽個關愛子民的仁慈老板,自己在這裏做事心裏也舒服不是?而且,當年免口錢時,群臣雖然反對,但後來隨著人口的漸增,諸臣又不得不開始佩服劉備的遠見了。
於是文官之首荀文若就出來做代表了:“主公,自免民年十四以下口錢以來,青州百姓無不奔走以誦主公之恩德。今主公又布此仁政,令青州上下,以澤主公之德。想來百姓定會欣喜若狂。吾以為,此令若下,天下百姓,定然翹首以望我青州。”
劉備哈哈一笑,心中也有些小得意。他早就了解過,全國諸州,雖然有些州郡也在學他的手段,給治下百姓免一些賦稅,但力度卻遠遠比不上青州。至於邊州,百姓好多都在生死線上來回掙紮,哪裏能享受到這種待遇。有能力的,來青州了,沒能力的,或者無法脫身的,想來也是對青州無比向往吧?這也是他要的效果之一。
荀彧又道:“主公,此乃今年之令,亦或是常例?”
劉備一擺手,道:“文若,今年先試行,效果好,青州能承受,則於明年完善之後,永為我青州之律令。”
未幾,牧府將此令布告青州與遼東三郡全境。百姓聞之,喜極而泣。多少年不聞此德政了?耄耋之年的老人,手拄著木杖,老淚縱橫,連呼遇到了聖明之主。不說百姓,就是青州官員和讀書人,也沒幾個不佩服劉備的。
史書上的皇帝,減免稅賦的,屈指可數。而且不是這裏遭了災,就是那裏起了亂。一減免,也只是一年或者數年,哪有像劉備,打算作為永久之律進行施行的。之前免十四歲以下者口錢就不得了。要知道,最最仁慈的大漢帝國的天子,也只是征收七到十四歲者的口錢罷了。碰上漢武帝和漢靈帝這種,一個從一歲起征,一個從三歲起征……百姓也無話可說,普天之下,率土之濱,除非你逃到深山老林中去做一個與世隔絕的野蠻人或者漂洋過海離開這塊世代居住的土地,否則你就得無條件納稅。
如今的諸侯,大多數都在各立名目的向治下百姓加征,就是不加征的,也維持著先帝時的賦稅標準。唯有劉青州,不加反減,而且是一減再減。
這樣的人,不是堯舜之君,誰是?
感謝書友20170923122648的打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青州目前一切都已經進入了良性循環,牧府運行良好。撥亂反正之後,青州的生產力爆發得有些嚇人。史家言大亂之後必有大治,這話果然沒騙人。經歷過了戰爭和混亂,青州的百姓士紳,對於穩定,無比的向往。對給青州帶來穩定和繁榮的劉州牧,也是無比的擁護。所以,劉備的政令,基本上都得到了堅定的執行。在青州,要是有誰說劉青州的不好,不用報官,旁邊的人聽了就會主動站出來主持公道。
青州錢,在幾經商討後,也終於開始面世發行,得益於優良的鑄工和十足的用料。青州錢一經面世,便得到了市場的喜愛和追捧。當十大錢,雖然官府規定,一枚只能當十枚五銖,但市面上,一枚當十錢,已經可以換到十餘枚甚至是二十枚舊五銖。與此同時,舊錢也逐漸回流青州牧府,它們在工曹的統一調配下,將會回爐熔化,再以嶄新的面目出現。
青州如今上下一心,在農業方面,劉備不停的著人開荒屯田的同時,還下令車駕往接郡中有經驗的老農,讓他們傳授種田的經驗,以好牧府方面總結之後,布告全州境內。至於商業,劉備關心得不多,只是讓牧府武裝商隊,行商全國,販運物資,收集情報。負責商業方面的,就是劉恭的熟人張世平和蘇雙。這兩個人,家中世代就是行商的行家裏手,能正兒八經的做生意,偶爾也能膽大心黑的去黑吃黑。這方面交給他們,自然是沒有問題。果然張世平和蘇雙也不負他所托。每年的行商,不但給青州換來了豐富的物資,也帶來了豐厚的利潤。管亥的探子,也隨著商隊,撒往了全國各地。
至於青州學院,那就是劉備的人才後備基地了。不說一眾大儒,光是在裏面讀書的傅幹,禰衡,諸葛亮等幾個,也足以讓劉備對未來充滿希望。而且青州學院裏,在一眾青年士子的帶動下,格物科不斷的壯大,目前他們進行的試驗項目給人的感覺雖然好像都是在胡鬧,但劉備毫不介意。很多理論,很多發明,其實就是突然之間,無意給發現的。他有的是時間,大漢帝國也有的是時間。這顆未來的種子種下,早晚就會生根發芽。
參加完齊王的宴會後,劉備便回了府。如今青州府庫充盈,遼東開發也正如火如荼。但劉備還是有著一股急迫感。看了看地圖,青州還是小了點啊。劉備可不滿足當今大漢帝國的地圖。他好不容易來一趟,不為後世開點疆拓點土,那怎麽行。
只是好多事,不是他想做就做的。羈絆太多了。這個冷兵器時代,青州軍再能打,他不可能也沒可能帶著青州軍一路橫行全國,只能通過形勢的變化來逐漸壯大自己。曹操統一北方了又如何,不還是奈何不了聯起手來的孫劉?
劉備目光落在幽州和徐州上,他來了之後,歷史早就面目全非,公孫瓚火拼劉虞到現在仍然沒有發生,他又不能去硬搶,能占了遼東已經是得了好大的便宜了。還有,陶謙不是說要托徐州嗎,怎麽到現在還不派人來找我?
思考了會,劉備心想,還是算了,靜觀其變吧。好好的經營青州,經營遼東好了。遼東是塊好地方,等準備足夠了,就拿高句麗還有三韓下手,那裏都是沃土,絲毫不弱於荊揚。等把那裏理順了,再回頭來看中原好了。反正他不可能主動去打曹操的兗州,也不可能主動去打袁紹的冀州。機會,只能慢慢等候。
這日,劉備又召群臣開會,道:“青州多賴諸卿之力,興旺祥和。今我府庫充盈,我欲改賦令以惠百姓,原令民女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者,每增一歲,賦錢亦增。改為民女十七以上至三十不嫁者,每增一歲,賦錢增;原令人有產子者,免算三年,其夫免算一年。改為人有產子者,夫婦同免三年。諸卿以為如何?”
此言一出,諸臣又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之前已經免了十四歲以下的口錢,如今又要免算賦錢,州牧這是想幹嘛呀?
劉備不想幹嘛,只是想鼓勵生育罷了。至於前一條,他也是為了百姓好。大漢算虛歲,民女十五歲不嫁人,每年賦錢翻倍,翻多少倍,要看是哪個皇帝在位了,最高曾翻過五倍。也就是說,家裏有女孩,十五歲了還沒有嫁人的,光她一個人就要一年出六百錢的賦錢。這個負擔,對於尋常百姓來說,還是非常重的。這也是在秦末漢初的時候,因為戰亂的原因導致天下人口銳減,於是大漢朝廷便出臺了這麽一條政令。也是為了通過鼓勵早婚,刺激生育從而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然後便被後來的歷任皇帝給延續了下來。目的是挺好,但大漢的時候算虛歲,也就是說,十四周歲的女孩,便要嫁人生子。這從劉備的角度來看,非常不好。十四歲的孩子還正在發育呢,就算再早熟也有個限度,你這麽早便讓她嫁人生娃,在這個年代,還是很危險的。所以為了優生優育,為了生孩子的時候更安全一點,劉備把年齡改為了十七歲,雖然只是兩歲的差距,但虛歲十七,周歲也就十六了,十六歲,不管是這裏還是後世,都完全有資格做母親了。
懷孕生子的民女,免其賦錢三年,其丈夫免賦錢一年,這本來就是漢律裏規定的。劉備只是讓這條律令顯得更寬和罷了。丈夫免賦錢一年改為三年,等於給免了二百四十錢。百姓知道了,也能給他們家庭多多少少帶來一些歡笑,從而在生育方面,不會顧慮得太多。
其實大漢帝國的稅賦制度,雖然沒能消除人頭稅這種與生俱來的缺陷。但卻非常的人性化。在考慮人口增長,生兒育女,贍養老人等方面,都非常的靈活,而且也有考慮到稅賦對於百姓的負擔能力的影響。鼓勵生育,長大了不嫁人就罰款,這對人口增長的調節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的。對懷孕生產的婦女和其丈夫,給予免賦錢,而漢律裏,如果家裏有八十歲及以上的老人,可以給家裏免除二個人的算賦。這些充滿了人文關懷的律令,就是放到了後世的二十一世紀,仍然可以說是毫不落後。而且這種思想,也體現了大漢朝廷的一種樸素的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雖然皇帝和百官可能沒有意識到這種觀念,但它確實已經出現並存在了。
現在青州府庫裏確實滿滿的什麽都不缺,既然如此,大老板發了話,下屬又怎麽會掃興。反正又不用自己去掏口袋補貼。何況有這麽個關愛子民的仁慈老板,自己在這裏做事心裏也舒服不是?而且,當年免口錢時,群臣雖然反對,但後來隨著人口的漸增,諸臣又不得不開始佩服劉備的遠見了。
於是文官之首荀文若就出來做代表了:“主公,自免民年十四以下口錢以來,青州百姓無不奔走以誦主公之恩德。今主公又布此仁政,令青州上下,以澤主公之德。想來百姓定會欣喜若狂。吾以為,此令若下,天下百姓,定然翹首以望我青州。”
劉備哈哈一笑,心中也有些小得意。他早就了解過,全國諸州,雖然有些州郡也在學他的手段,給治下百姓免一些賦稅,但力度卻遠遠比不上青州。至於邊州,百姓好多都在生死線上來回掙紮,哪裏能享受到這種待遇。有能力的,來青州了,沒能力的,或者無法脫身的,想來也是對青州無比向往吧?這也是他要的效果之一。
荀彧又道:“主公,此乃今年之令,亦或是常例?”
劉備一擺手,道:“文若,今年先試行,效果好,青州能承受,則於明年完善之後,永為我青州之律令。”
未幾,牧府將此令布告青州與遼東三郡全境。百姓聞之,喜極而泣。多少年不聞此德政了?耄耋之年的老人,手拄著木杖,老淚縱橫,連呼遇到了聖明之主。不說百姓,就是青州官員和讀書人,也沒幾個不佩服劉備的。
史書上的皇帝,減免稅賦的,屈指可數。而且不是這裏遭了災,就是那裏起了亂。一減免,也只是一年或者數年,哪有像劉備,打算作為永久之律進行施行的。之前免十四歲以下者口錢就不得了。要知道,最最仁慈的大漢帝國的天子,也只是征收七到十四歲者的口錢罷了。碰上漢武帝和漢靈帝這種,一個從一歲起征,一個從三歲起征……百姓也無話可說,普天之下,率土之濱,除非你逃到深山老林中去做一個與世隔絕的野蠻人或者漂洋過海離開這塊世代居住的土地,否則你就得無條件納稅。
如今的諸侯,大多數都在各立名目的向治下百姓加征,就是不加征的,也維持著先帝時的賦稅標準。唯有劉青州,不加反減,而且是一減再減。
這樣的人,不是堯舜之君,誰是?
感謝書友20170923122648的打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