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
關燈
小
中
大
感謝書友隨風逍遙う、書友天外貓王的打賞。
初平三年(建安二年)夏六月,李傕、郭汜等將兵攻破長安,大掠數日。百官公卿自司徒王允以下死難者計有太常種拂、太仆魯旭、大鴻臚周奐、司隸校尉黃琬、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左馮翊宋翼、右扶風王宏等大臣。至於吏民死難者,不計其數。
李傕等既破長安,於朱雀門詣兵逼迫天子。長安天子無法,乃使李催為車騎將軍、開府、領司隸校尉、假節;郭汜為後將軍;樊稠為右將軍;張濟為鎮東將軍……並封列侯。然後就開始論功行賞了,最後李、郭、樊三人共秉朝政,使張濟出屯弘農。為免張濟不滿,又遷其侄張繡為建忠將軍、封宣威侯。另使賈詡為左馮翊,欲封侯。賈詡力拒之,道:“此救命之計,何功之有!”固辭之,於是又欲以賈詡為尚書仆射,賈詡又辭之:“尚書仆射,官之師長,天下所望,詡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縱詡昧於榮利,奈國朝何!”推來讓去,最後賈詡只接受了尚書一職。
自王允、呂布謀誅董卓,至涼州兵反,呂布出奔、王允身死。其間數月,關東諸侯雖知長安劇變,卻對此不聞不問。初,劉備在青州,聞涼州諸將反,嘆道:“涼州內亂,自顧不暇,若遣一上將,率精兵入關,則關中、涼州悉可定也。”
於是召群臣以及學院諸儒議此事。座中,劉備道:“諸君,今聞董卓死,關中亂。吾欲請旨天子,詔令天下諸侯率兵西向,一舉而定天下,可乎?”
諸人聞言大喜,這些人,雖然對先帝、對董卓恨之入骨,但對大漢卻仍有著濃烈入骨的情感。劉備此言,正合其意。若天子降旨,諸侯起兵,到時大漢將又重新一統,不覆當下之分崩離析。眼見大漢輝煌可重現,諸臣紛紛表示讚同。坐間,荀彧道:“主公此意甚佳,若諸侯不應,當如何?”
劉備振衣而起,胸中豪氣頓生,睥睨而視,乃道:“諸侯不應,我當自請兵入關中!”
於是在劉備授意下,荀彧潤色的一篇奏章飛速傳往洛陽:“廣陽侯、青州牧臣劉備;前尚書臣盧植;前九江太守臣邊讓;博士臣鄭玄;北海相臣孔融等,稟奏陛下:國家既遭董卓,重以李、郭之禍,乃使忠良殘敝,長安隔絕,不知吉兇。是以臨官尹人,搢紳有識,莫不憂懼,以為自非明哲雄霸之士,曷能克濟禍亂!自起兵已來,於茲三年,州郡轉相顧望,未有奮擊之功,而互爭私變,更相疑惑。臣等並共諮諏,議消國難。請旨詔令諸侯,故相率厲,簡選精悍,直旨長安。以平禍亂,中興大漢!伏惟陛下明鑒。”
劉備又親書數信,使傳之冀州袁紹、幽州劉虞、公孫瓚、兗州曹操、荊州劉表等處。說明利害,勸說其等一起上表朝廷,說服天子。
奏表到了洛陽,尚書臺轉呈入禁中。天子一看,怦然心動之餘,又忽然想起今年年初時他曾留老將朱儁奏對。當時他便想以軍國之事托之以朱儁,誰曾想朱儁卻向他保舉劉備。自己心中稍有猶豫,便向母後請計,誰曾想母後一口否決。
當時母親之言猶在耳:“長安,可還有一位天子在,若劉備滅了董賊,挾了你弟弟,你待如何?”
想到這句戳心的話,天子便不免肝疼……
他便是知道劉備一片丹心,卻也不敢賭。貴為天子,雖然如今的大漢之主不像他父皇時那麽風光、那麽權勢無雙。可卻也比起他之前的歲月來,要好得多。最起碼,衣食無憂,還有宮中諸多美色任他享用。他不敢相信他的皇弟在長安做了天子許久後,會舍得放棄這一切。若是他的好皇弟,在關東將帥入長安後,大肆拉攏……
天子不敢想下去了,皇弟自幼比他聰慧,深得先帝喜愛,如今又在帝位上待了數年,自然不缺人擁護,若是其再得將士之心,到時以西伐東。為之奈何?別說諸侯到時肯定會支持自己,這話誰會信?
自古以來,爭奪皇權的失敗者,無一例外,下場都極慘。除了東海恭王強,可是他畢竟是自己主動放棄太子之位的,因為去就有禮,反而被世祖光武皇帝大肆加封其食邑。若是自己失敗了,只怕留給自己的,就是三尺白綾,一壺鳩酒罷?
天子遲疑了,猶豫了,退縮了。於是,他把此本奏章給壓了下來。可是沒幾天,荊州牧劉表、幽州牧劉虞、徐州牧陶謙、兗州牧曹操的奏章雪片般飛來。都是讚同劉備此論,欲讓朝廷興兵。天子想壓也壓不住了。於是只好大會群臣,以商其事。
劉備在青州,心中也不知道是什麽滋味,又盼著天子下詔,著令諸侯起兵。又有那麽一絲絲期盼天子放棄的念頭。
劉備此舉,不是嘩眾取寵。他便是想借此舉,向天下人證明,他不是那種割據一方的諸侯,而是心憂天下的漢臣。若是天子有膽魄,詔令諸侯起兵西向,劉備便也決定了,一定盡起精銳,全力向西。剿平亂賊,討伐不臣,使四海歸一,大漢再興。若是天子面臨大好機會,仍然舉棋不定,退縮不前。那麽,天子將失天下人望。而他也算對大漢仁至義盡。從此將不再有絲毫顧慮。
洛陽朝堂,諸臣議起兵之論,人心各一,言論紛紛。有建議起兵的,有建議暫觀其變的。老臣朱儁一力主張起兵,或許是年初的時候被天子弄怕了,朱儁親自站了出來,道:“若陛下有西向之心,老臣甘為帥臣,率精銳之眾,為陛下收關中、定涼州,使國家覆一,大漢中興!”
朱儁之前向天子舉薦劉備,但天子反而遲疑。朱儁不知道為什麽會這樣,但他能肯定的是,天子在忌憚劉備。那麽,為了堅定天子之心,他不顧年邁,親自請戰,要披掛上陣。此拳拳之心,實在罕見。
在當時的洛陽大臣,皆為董卓擄走之後,在如今的洛陽,朱儁已經是數一數二的老資格。他一站出來,其他人便不再議論了。反正出兵也好,打仗也罷,都是諸侯的事。洛陽朝廷如今要兵沒兵,要糧沒糧,除了大批量的爵位外,還能損失什麽?如此惠而不費的事情,還討論什麽,隨便天子怎麽決定了。
天子見朱儁站了出來,不知怎的便又想起今年年初之事,忽覺一陣心煩,便道:“諸卿且退,此事改日再議。退朝。”
朱儁聞言心中一楞,兵貴神速,不早日定下來,再拖一拖,搞不好事情又有變。於是便欲再言,卻見天子已然起身,轉向後殿去了。
朱儁跺了跺腳,畢竟不甘心,於是覆往後殿追去。行至途中,卻被一位小黃門給攔了下來,滿臉堆笑的道:“朱老將軍,陛下有言,身體不適,還請老將軍回返。”
皇帝不見朱儁,卻是去見何太後去了。途中,皇帝心中也是心亂如麻,想著建立宏偉帝業,又怕冒了風險到時什麽都沒有了。便邊行邊問隨侍道:“殿中此事,汝等以為如何?”
身邊隨侍宦者低聲道:“奴婢不懂政事。不過奴婢覺得兵者,國之大事也,還是慎重點好。長安那邊音信全無,誰知道成什麽樣兒了。要是這邊陛下一下旨,那邊卻已經不亂了。到時枉費國家錢財,進退不得,那可就……”拿眼偷看皇帝臉色不渝。又立馬請罪:“奴婢胡言亂語,還請陛下恕罪。”
天子揮了揮手,道:“罷了,是朕問汝的,汝有何罪。且前頭引路罷。”
見了太後,太後冷笑一聲,道:“皇帝,為何劉備與朱儁念念不忘進軍長安?是心憂天下,還是心憂長安那位你的好皇弟?”
這可是誅心之言了,天子倒也不想冤枉別人,於是辯解道:“母後,天下諸侯也多有響應者。”
何太後哼了一哼道:“劉備未上書之前,可曾有諸侯論及此事?益州劉焉為何獨不參與此事?揚州刺史又何在?皇帝,你想過沒有。起兵西向,成功了,天下人念及的是劉備等人的功勞。失敗了,將又會歸罪於天子。更何況,真成功解救了你的那位皇弟,到時諸侯盡西,而洛陽空虛。萬一有變,將置我母子兩人於何地?”
天子臉色一陣紅一陣白,何太後循循善誘:“此我天家之事,東一帝也好,西一帝也罷,都是先帝,你父皇的骨血。不管怎樣,這天下,仍然還是大漢的天下!可是皇帝你可曾想過,要是你失去了這天子之位,下場會如何?”
天子沈默不言。
太後又道:“將心比心,讓你那位好皇弟放棄帝位,你覺得他是否願意?你皇弟生母,當年被哀家處死,他心中就不怨、不恨?”
天子心中翻騰,要皇弟放棄帝位,他怎麽可能會答應?換作自己,也絕無可能答應!真如母後所言,此事有大風險,還不如保持現狀,最起碼,自己與母後的安危有保障。說不定,涼州反兵賊性大發,一不小心便把皇弟給……天子心中邪惡的想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初平三年(建安二年)夏六月,李傕、郭汜等將兵攻破長安,大掠數日。百官公卿自司徒王允以下死難者計有太常種拂、太仆魯旭、大鴻臚周奐、司隸校尉黃琬、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左馮翊宋翼、右扶風王宏等大臣。至於吏民死難者,不計其數。
李傕等既破長安,於朱雀門詣兵逼迫天子。長安天子無法,乃使李催為車騎將軍、開府、領司隸校尉、假節;郭汜為後將軍;樊稠為右將軍;張濟為鎮東將軍……並封列侯。然後就開始論功行賞了,最後李、郭、樊三人共秉朝政,使張濟出屯弘農。為免張濟不滿,又遷其侄張繡為建忠將軍、封宣威侯。另使賈詡為左馮翊,欲封侯。賈詡力拒之,道:“此救命之計,何功之有!”固辭之,於是又欲以賈詡為尚書仆射,賈詡又辭之:“尚書仆射,官之師長,天下所望,詡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縱詡昧於榮利,奈國朝何!”推來讓去,最後賈詡只接受了尚書一職。
自王允、呂布謀誅董卓,至涼州兵反,呂布出奔、王允身死。其間數月,關東諸侯雖知長安劇變,卻對此不聞不問。初,劉備在青州,聞涼州諸將反,嘆道:“涼州內亂,自顧不暇,若遣一上將,率精兵入關,則關中、涼州悉可定也。”
於是召群臣以及學院諸儒議此事。座中,劉備道:“諸君,今聞董卓死,關中亂。吾欲請旨天子,詔令天下諸侯率兵西向,一舉而定天下,可乎?”
諸人聞言大喜,這些人,雖然對先帝、對董卓恨之入骨,但對大漢卻仍有著濃烈入骨的情感。劉備此言,正合其意。若天子降旨,諸侯起兵,到時大漢將又重新一統,不覆當下之分崩離析。眼見大漢輝煌可重現,諸臣紛紛表示讚同。坐間,荀彧道:“主公此意甚佳,若諸侯不應,當如何?”
劉備振衣而起,胸中豪氣頓生,睥睨而視,乃道:“諸侯不應,我當自請兵入關中!”
於是在劉備授意下,荀彧潤色的一篇奏章飛速傳往洛陽:“廣陽侯、青州牧臣劉備;前尚書臣盧植;前九江太守臣邊讓;博士臣鄭玄;北海相臣孔融等,稟奏陛下:國家既遭董卓,重以李、郭之禍,乃使忠良殘敝,長安隔絕,不知吉兇。是以臨官尹人,搢紳有識,莫不憂懼,以為自非明哲雄霸之士,曷能克濟禍亂!自起兵已來,於茲三年,州郡轉相顧望,未有奮擊之功,而互爭私變,更相疑惑。臣等並共諮諏,議消國難。請旨詔令諸侯,故相率厲,簡選精悍,直旨長安。以平禍亂,中興大漢!伏惟陛下明鑒。”
劉備又親書數信,使傳之冀州袁紹、幽州劉虞、公孫瓚、兗州曹操、荊州劉表等處。說明利害,勸說其等一起上表朝廷,說服天子。
奏表到了洛陽,尚書臺轉呈入禁中。天子一看,怦然心動之餘,又忽然想起今年年初時他曾留老將朱儁奏對。當時他便想以軍國之事托之以朱儁,誰曾想朱儁卻向他保舉劉備。自己心中稍有猶豫,便向母後請計,誰曾想母後一口否決。
當時母親之言猶在耳:“長安,可還有一位天子在,若劉備滅了董賊,挾了你弟弟,你待如何?”
想到這句戳心的話,天子便不免肝疼……
他便是知道劉備一片丹心,卻也不敢賭。貴為天子,雖然如今的大漢之主不像他父皇時那麽風光、那麽權勢無雙。可卻也比起他之前的歲月來,要好得多。最起碼,衣食無憂,還有宮中諸多美色任他享用。他不敢相信他的皇弟在長安做了天子許久後,會舍得放棄這一切。若是他的好皇弟,在關東將帥入長安後,大肆拉攏……
天子不敢想下去了,皇弟自幼比他聰慧,深得先帝喜愛,如今又在帝位上待了數年,自然不缺人擁護,若是其再得將士之心,到時以西伐東。為之奈何?別說諸侯到時肯定會支持自己,這話誰會信?
自古以來,爭奪皇權的失敗者,無一例外,下場都極慘。除了東海恭王強,可是他畢竟是自己主動放棄太子之位的,因為去就有禮,反而被世祖光武皇帝大肆加封其食邑。若是自己失敗了,只怕留給自己的,就是三尺白綾,一壺鳩酒罷?
天子遲疑了,猶豫了,退縮了。於是,他把此本奏章給壓了下來。可是沒幾天,荊州牧劉表、幽州牧劉虞、徐州牧陶謙、兗州牧曹操的奏章雪片般飛來。都是讚同劉備此論,欲讓朝廷興兵。天子想壓也壓不住了。於是只好大會群臣,以商其事。
劉備在青州,心中也不知道是什麽滋味,又盼著天子下詔,著令諸侯起兵。又有那麽一絲絲期盼天子放棄的念頭。
劉備此舉,不是嘩眾取寵。他便是想借此舉,向天下人證明,他不是那種割據一方的諸侯,而是心憂天下的漢臣。若是天子有膽魄,詔令諸侯起兵西向,劉備便也決定了,一定盡起精銳,全力向西。剿平亂賊,討伐不臣,使四海歸一,大漢再興。若是天子面臨大好機會,仍然舉棋不定,退縮不前。那麽,天子將失天下人望。而他也算對大漢仁至義盡。從此將不再有絲毫顧慮。
洛陽朝堂,諸臣議起兵之論,人心各一,言論紛紛。有建議起兵的,有建議暫觀其變的。老臣朱儁一力主張起兵,或許是年初的時候被天子弄怕了,朱儁親自站了出來,道:“若陛下有西向之心,老臣甘為帥臣,率精銳之眾,為陛下收關中、定涼州,使國家覆一,大漢中興!”
朱儁之前向天子舉薦劉備,但天子反而遲疑。朱儁不知道為什麽會這樣,但他能肯定的是,天子在忌憚劉備。那麽,為了堅定天子之心,他不顧年邁,親自請戰,要披掛上陣。此拳拳之心,實在罕見。
在當時的洛陽大臣,皆為董卓擄走之後,在如今的洛陽,朱儁已經是數一數二的老資格。他一站出來,其他人便不再議論了。反正出兵也好,打仗也罷,都是諸侯的事。洛陽朝廷如今要兵沒兵,要糧沒糧,除了大批量的爵位外,還能損失什麽?如此惠而不費的事情,還討論什麽,隨便天子怎麽決定了。
天子見朱儁站了出來,不知怎的便又想起今年年初之事,忽覺一陣心煩,便道:“諸卿且退,此事改日再議。退朝。”
朱儁聞言心中一楞,兵貴神速,不早日定下來,再拖一拖,搞不好事情又有變。於是便欲再言,卻見天子已然起身,轉向後殿去了。
朱儁跺了跺腳,畢竟不甘心,於是覆往後殿追去。行至途中,卻被一位小黃門給攔了下來,滿臉堆笑的道:“朱老將軍,陛下有言,身體不適,還請老將軍回返。”
皇帝不見朱儁,卻是去見何太後去了。途中,皇帝心中也是心亂如麻,想著建立宏偉帝業,又怕冒了風險到時什麽都沒有了。便邊行邊問隨侍道:“殿中此事,汝等以為如何?”
身邊隨侍宦者低聲道:“奴婢不懂政事。不過奴婢覺得兵者,國之大事也,還是慎重點好。長安那邊音信全無,誰知道成什麽樣兒了。要是這邊陛下一下旨,那邊卻已經不亂了。到時枉費國家錢財,進退不得,那可就……”拿眼偷看皇帝臉色不渝。又立馬請罪:“奴婢胡言亂語,還請陛下恕罪。”
天子揮了揮手,道:“罷了,是朕問汝的,汝有何罪。且前頭引路罷。”
見了太後,太後冷笑一聲,道:“皇帝,為何劉備與朱儁念念不忘進軍長安?是心憂天下,還是心憂長安那位你的好皇弟?”
這可是誅心之言了,天子倒也不想冤枉別人,於是辯解道:“母後,天下諸侯也多有響應者。”
何太後哼了一哼道:“劉備未上書之前,可曾有諸侯論及此事?益州劉焉為何獨不參與此事?揚州刺史又何在?皇帝,你想過沒有。起兵西向,成功了,天下人念及的是劉備等人的功勞。失敗了,將又會歸罪於天子。更何況,真成功解救了你的那位皇弟,到時諸侯盡西,而洛陽空虛。萬一有變,將置我母子兩人於何地?”
天子臉色一陣紅一陣白,何太後循循善誘:“此我天家之事,東一帝也好,西一帝也罷,都是先帝,你父皇的骨血。不管怎樣,這天下,仍然還是大漢的天下!可是皇帝你可曾想過,要是你失去了這天子之位,下場會如何?”
天子沈默不言。
太後又道:“將心比心,讓你那位好皇弟放棄帝位,你覺得他是否願意?你皇弟生母,當年被哀家處死,他心中就不怨、不恨?”
天子心中翻騰,要皇弟放棄帝位,他怎麽可能會答應?換作自己,也絕無可能答應!真如母後所言,此事有大風險,還不如保持現狀,最起碼,自己與母後的安危有保障。說不定,涼州反兵賊性大發,一不小心便把皇弟給……天子心中邪惡的想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