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
關燈
小
中
大
半個時辰後,陽武城守將披掛整齊,引本部兵大開城門,迎戰劉軍。關羽觀其陣,傲然道:“跳梁小醜也敢戰我?”話雖如此,卻驅動馬匹,躍躍欲試。
旁邊劉恪一把拉住,道:“雲長,此等無名之輩,何須動用你這主將,交給我便是!”
關羽和劉恪待在一起許久,自然比劃過,知道劉恪比自己差不了多少。於是便道:“守慎自去,我為汝觀陣。”
劉恪拍馬挺槍而出,來戰陽武守將,身後鼓聲隆隆,震天動地,劉恪賣弄精神,未數合,一槍刺其於地。而後謂左右道:“與我縛了!”
劉恪既敗陽武守將,乃大喝道:“王師已至,爾等何不速降!”
陽武之兵本無戰心,見主將已失陷,紛紛伏地而降,關羽兵臨城下時,陽武令早就率了城中士紳立於城門之下迎接了。
關羽素來不喜繁文縟節,見陽武令阿諛醜態,更是懶得搭理。只苦了劉恪,關羽是主將,隨心所欲想幹什麽就幹什麽,可他不行,得安撫人心,得整理軍務,一大攤子事呢。
這邊原武城,曹仁和夏侯惇就沒這麽好運氣了。他二人初出茅廬,打著曹字旗號,結果就是被人無視了。
原武守將乃是董卓鐵桿,自度城防堅固,是以壓根就不理會曹仁、夏侯惇的勸降。曹仁和夏侯惇傻眼了,還以為自己這是正義的事業,正義的事業當然是無數人附從,納頭便拜,以這情況來看,似乎是自己想多了。
曹仁字子孝,曹操的從弟,打小學得一身好武藝,弓馬騎射,樣樣精通。曹仁比曹操小十幾歲,打小就聽著曹操的那些破事長大的。於是幾乎跟曹操一個德性,從小就調皮,長大了更是與郡中豪俠結交。天下大亂時,他正在淮、泗之間游俠,附從他的劍客健兒有千餘人。後來曹操在陳留起兵討董,心想一個好漢三個幫,就一封書信,把曹仁給召了過來。
此時的曹仁,為曹操軍中的別部司馬,還遠遠沒有日後曹魏名將的風采。見原武守將不降,便要下令麾下準備器械,打算硬來。
夏侯惇字元讓,亦是曹操同郡人。夏侯家與曹家屢世姻親,夏侯惇自幼便與曹家子弟來往,交情甚篤。曹操為騎都尉討平黃巾時,夏侯惇便追隨曹操了。見曹仁下令強攻,便道:“子孝,主公與劉備有約,先取城者勝。今若舉兵攻城,不知何時能下。不若子孝率弓手為我壓陣,我自率健兒強攻此城!”
曹仁還是很敬重這個老大哥的,夏侯惇雖然出自世家,然則清儉好學,禮賢下士,長得很帥不說,還武藝非凡。於是便勸道:“元讓,既如此,不如元讓壓陣,我來攻城如何?”
夏侯惇道:“我早年隨主公平討黃巾賊,轉戰四方,攻城拔寨已頗有心得,子孝初歷軍陣,便為我助威,看我奪城如何?”
曹仁知道夏侯惇是為自己著想,便也不再爭,道:“那一切就拜托元讓了。”
夏侯惇便率了一個百人隊,各執刀盾,沖至城下,而後回頭謂曹仁道:“子孝替我壓制城頭弓手。”
曹仁率了弓手,亦至城下,萬箭齊發,瞬間城頭守軍被壓制得頭也不能擡。原武城守將也不是吃素的,下令諸軍,將開水,滾油,石灰,火瓶,一股腦的全部往城下扔。曹仁手執強弓,見夏侯惇往哪裏爬,他便往哪處城頭射。若說平曹軍的弓箭手是全面壓制的話,曹仁便是定點清除了。
他射速也不快,但基本上保證了一箭射中一個目標。夏侯惇冒著箭矢石塊在雲梯上飛速攀登,聞得城頭慘叫聲不絕於耳,心中喜道子孝好本事,果然弓馬嫻熟。
接近城垛,夏侯惇正欲翻身而上,兩桿長槍卻從垛口刺了出來。好夏侯,長刀在槍桿上一磕,而後再一禦勁,一個前空翻,便扶搖直上,穩穩落在城頭。腳步方站穩,眼睛都沒看清楚,便把刀與盾拼命的揮舞了起來。
那邊原武守將見有人上了城墻,不禁大怒,自持勇武,取了兵器,來戰夏侯,欲將夏侯惇留在城頭。
夏侯惇正殺得痛快,身後健兒源源不斷的湧了上來,占據了一塊地方結陣而戰。忽見前方一將殺氣騰騰,持刃而來。夏侯惇大喜,心道正欲尋你,你卻自己送上門來。
原武守將走得近了,見那敵將面現喜色,心下莫名,戰陣之上,來不及細想,便把槍一抖,抖出碗大的槍花,毒蛇一般往夏侯惇刺去。
夏侯惇大喝一聲,道:“來得正好!”便把長刀一橫,擺了個鐵鎖攔江式,一刀卸開長槍,身子卻一矮,連踏幾步,往前迅速一竄,接近原武守將身前,便把刀一豎,刷刷刷便是數刀剁下。
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原武守將也沒想到夏侯惇竟然如此迅速便近了身,一時間被夏侯惇弄得手忙腳亂。眼見得刀光閃閃,風聲清冷直逼面門,只好棄了槍,一個後翻滾,躲開夏侯惇致命一擊,而後自親兵手中奪了環首刀,覆來戰夏侯惇。
夏侯惇乃後來的曹魏開國元勳,一身武力過人,又豈是這等無名武將所能敵,交手十餘合,那守將便骨軟筋酥,熱汗騰騰,眼見得左支右擋,便要不敵,便開口道:“某願降!某願降!”
夏侯惇殺得性起,又恨此人不早早獻城,白白浪費自家健兒的性命,如何肯放。他一聲獰笑道:“晚啦!”手中攻勢卻又是淩厲幾分。
又鬥數合,夏侯惇覤見破綻,暴喝一聲,舌綻春雷,連斬三刀,第一刀,斬落原武守將手中兵刃,第二刀,劈斷原武守將一臂,第三刀,刀光一閃,只見一顆鬥大的人頭飛出好遠,原武城守將脖子中的熱血順著脖腔沖出三尺高,而後往前一撲,再無聲息。
曹家軍哦的一聲歡呼,夏侯惇執了原武守將之頭在手,滿面血汙,大喝道:“爾等主將已死,還不速降!”
眾原武軍見夏侯惇一手持頭,一手執刀,殺氣騰騰,兇威凜凜,不由心中驚懼,一身膽氣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紛紛扔下手中兵刃,拜道:“將軍,我等願降!”
夏侯既取了城池,便大開城門,迎了曹仁進來,又遣飛馬馳往曹操處報捷。
不說兩軍分取兩城,卻說王匡自泰山募兵返還河內。便見董卓所遣一幹大臣滯留懷縣。王匡一見,喲,好多熟人,還有姻親。此時各為其主,王匡也懶得搭理,徑自去尋袁紹。
見了袁紹,便道:“本初,韓元長等到我處,所為何事?”
袁紹見王匡來了,便道:“公節有所不知,韓元長等為董卓所迫,攜詔書欲來我處說降。”
王匡道:“詔書何在?”
袁紹便把詔書給王匡看,王匡一看,便樂了,董卓在詔書中寫道,自己之前一直擔任邊地守臣,極少入朝,於朝政之事,頗有不懂之處。之前種種,是自己有些獨斷專行了,是以才導致許多人不滿。但是,自己這邊呢,代表著天下正統,還是有許多名士許多公卿支持自己的。自己雖然有些做法不妥,但內心卻是一心為公,一心只為大漢好,別無他志。希望諸位可以理解。
如今因為治國理念不同,導致天下動蕩,戰禍四起。自己每每因此而心不自安。於是打算好好和大家坐下來談一談。自己打算去相國尊號,只為太尉,而袁本初,負海內人望,可為司徒或司空。兩人可攜手共秉朝政,為一個繁榮的,穩定的大漢帝國,作出自己的貢獻……當然,要是本初你同意我的條件,可以大家暫停戰事,坐在一起談一談,然後我滿足你的條件,你也要負責勸停關東諸侯,讓他們罷兵,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王匡又問諸臣到懷縣之時日,袁紹說來了半個多月了。
王匡就道:“本初意有所動乎?”
袁紹馬上一本正經道:“豈有此事?我與董仲穎有滅門之恨,豈有從他之理!”
其實王匡沒猜錯,袁紹是有些心動了。他當時反董,是有著自己的小算盤的,就是他不滿董卓行廢立之事。而且自己出逃之後,太後與弘農王皆在董卓之手,生死難蔔。於是袁紹便想,你董卓一個粗鄙莽夫,也能行廢立之事,我袁紹世代纓簪,四世三公,難道我便不可以行廢立之事?好,你立一帝,我不滿意,我便聯合天下諸侯,重立一帝。看看這天下,是聽你姓董的,還是聽我袁氏的?
當時袁紹都與眾人有溝通,打算迎立幽州牧劉虞劉伯安。劉虞乃光武帝長子東海恭王劉強之後。劉強當年可是皇長子,當了太子好多年。只是後來母親郭皇後被廢,劉強心不自安,乃自請去太子位而就蕃。光武帝心中不忍,又因為劉強沒有過錯而廢太子之位,是以對他非常優待,於是賜其虎賁旄頭,宮殿設鐘虡之縣,擬於乘輿。一共讓其受二十九縣之封。劉虞的身份,在一眾宗室中還是非常尊貴的。所以袁紹當初就把主意打到劉虞的身上了。
結果自己還沒行動呢,劉備帶著何太後與弘農王突然就出現在自己的面前了。袁紹大計遭挫,表面不說,心中卻把劉備恨得要死。這也是後來袁紹一直與劉備不對付的原因之一。
王匡聞袁紹所言,不疑有他,便道:“既如此,某一路勞頓,先行安頓,明日再與本初議事。”
於是與袁紹作別,自去府中不提。
感謝書友煙花易冷夜太美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旁邊劉恪一把拉住,道:“雲長,此等無名之輩,何須動用你這主將,交給我便是!”
關羽和劉恪待在一起許久,自然比劃過,知道劉恪比自己差不了多少。於是便道:“守慎自去,我為汝觀陣。”
劉恪拍馬挺槍而出,來戰陽武守將,身後鼓聲隆隆,震天動地,劉恪賣弄精神,未數合,一槍刺其於地。而後謂左右道:“與我縛了!”
劉恪既敗陽武守將,乃大喝道:“王師已至,爾等何不速降!”
陽武之兵本無戰心,見主將已失陷,紛紛伏地而降,關羽兵臨城下時,陽武令早就率了城中士紳立於城門之下迎接了。
關羽素來不喜繁文縟節,見陽武令阿諛醜態,更是懶得搭理。只苦了劉恪,關羽是主將,隨心所欲想幹什麽就幹什麽,可他不行,得安撫人心,得整理軍務,一大攤子事呢。
這邊原武城,曹仁和夏侯惇就沒這麽好運氣了。他二人初出茅廬,打著曹字旗號,結果就是被人無視了。
原武守將乃是董卓鐵桿,自度城防堅固,是以壓根就不理會曹仁、夏侯惇的勸降。曹仁和夏侯惇傻眼了,還以為自己這是正義的事業,正義的事業當然是無數人附從,納頭便拜,以這情況來看,似乎是自己想多了。
曹仁字子孝,曹操的從弟,打小學得一身好武藝,弓馬騎射,樣樣精通。曹仁比曹操小十幾歲,打小就聽著曹操的那些破事長大的。於是幾乎跟曹操一個德性,從小就調皮,長大了更是與郡中豪俠結交。天下大亂時,他正在淮、泗之間游俠,附從他的劍客健兒有千餘人。後來曹操在陳留起兵討董,心想一個好漢三個幫,就一封書信,把曹仁給召了過來。
此時的曹仁,為曹操軍中的別部司馬,還遠遠沒有日後曹魏名將的風采。見原武守將不降,便要下令麾下準備器械,打算硬來。
夏侯惇字元讓,亦是曹操同郡人。夏侯家與曹家屢世姻親,夏侯惇自幼便與曹家子弟來往,交情甚篤。曹操為騎都尉討平黃巾時,夏侯惇便追隨曹操了。見曹仁下令強攻,便道:“子孝,主公與劉備有約,先取城者勝。今若舉兵攻城,不知何時能下。不若子孝率弓手為我壓陣,我自率健兒強攻此城!”
曹仁還是很敬重這個老大哥的,夏侯惇雖然出自世家,然則清儉好學,禮賢下士,長得很帥不說,還武藝非凡。於是便勸道:“元讓,既如此,不如元讓壓陣,我來攻城如何?”
夏侯惇道:“我早年隨主公平討黃巾賊,轉戰四方,攻城拔寨已頗有心得,子孝初歷軍陣,便為我助威,看我奪城如何?”
曹仁知道夏侯惇是為自己著想,便也不再爭,道:“那一切就拜托元讓了。”
夏侯惇便率了一個百人隊,各執刀盾,沖至城下,而後回頭謂曹仁道:“子孝替我壓制城頭弓手。”
曹仁率了弓手,亦至城下,萬箭齊發,瞬間城頭守軍被壓制得頭也不能擡。原武城守將也不是吃素的,下令諸軍,將開水,滾油,石灰,火瓶,一股腦的全部往城下扔。曹仁手執強弓,見夏侯惇往哪裏爬,他便往哪處城頭射。若說平曹軍的弓箭手是全面壓制的話,曹仁便是定點清除了。
他射速也不快,但基本上保證了一箭射中一個目標。夏侯惇冒著箭矢石塊在雲梯上飛速攀登,聞得城頭慘叫聲不絕於耳,心中喜道子孝好本事,果然弓馬嫻熟。
接近城垛,夏侯惇正欲翻身而上,兩桿長槍卻從垛口刺了出來。好夏侯,長刀在槍桿上一磕,而後再一禦勁,一個前空翻,便扶搖直上,穩穩落在城頭。腳步方站穩,眼睛都沒看清楚,便把刀與盾拼命的揮舞了起來。
那邊原武守將見有人上了城墻,不禁大怒,自持勇武,取了兵器,來戰夏侯,欲將夏侯惇留在城頭。
夏侯惇正殺得痛快,身後健兒源源不斷的湧了上來,占據了一塊地方結陣而戰。忽見前方一將殺氣騰騰,持刃而來。夏侯惇大喜,心道正欲尋你,你卻自己送上門來。
原武守將走得近了,見那敵將面現喜色,心下莫名,戰陣之上,來不及細想,便把槍一抖,抖出碗大的槍花,毒蛇一般往夏侯惇刺去。
夏侯惇大喝一聲,道:“來得正好!”便把長刀一橫,擺了個鐵鎖攔江式,一刀卸開長槍,身子卻一矮,連踏幾步,往前迅速一竄,接近原武守將身前,便把刀一豎,刷刷刷便是數刀剁下。
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原武守將也沒想到夏侯惇竟然如此迅速便近了身,一時間被夏侯惇弄得手忙腳亂。眼見得刀光閃閃,風聲清冷直逼面門,只好棄了槍,一個後翻滾,躲開夏侯惇致命一擊,而後自親兵手中奪了環首刀,覆來戰夏侯惇。
夏侯惇乃後來的曹魏開國元勳,一身武力過人,又豈是這等無名武將所能敵,交手十餘合,那守將便骨軟筋酥,熱汗騰騰,眼見得左支右擋,便要不敵,便開口道:“某願降!某願降!”
夏侯惇殺得性起,又恨此人不早早獻城,白白浪費自家健兒的性命,如何肯放。他一聲獰笑道:“晚啦!”手中攻勢卻又是淩厲幾分。
又鬥數合,夏侯惇覤見破綻,暴喝一聲,舌綻春雷,連斬三刀,第一刀,斬落原武守將手中兵刃,第二刀,劈斷原武守將一臂,第三刀,刀光一閃,只見一顆鬥大的人頭飛出好遠,原武城守將脖子中的熱血順著脖腔沖出三尺高,而後往前一撲,再無聲息。
曹家軍哦的一聲歡呼,夏侯惇執了原武守將之頭在手,滿面血汙,大喝道:“爾等主將已死,還不速降!”
眾原武軍見夏侯惇一手持頭,一手執刀,殺氣騰騰,兇威凜凜,不由心中驚懼,一身膽氣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紛紛扔下手中兵刃,拜道:“將軍,我等願降!”
夏侯既取了城池,便大開城門,迎了曹仁進來,又遣飛馬馳往曹操處報捷。
不說兩軍分取兩城,卻說王匡自泰山募兵返還河內。便見董卓所遣一幹大臣滯留懷縣。王匡一見,喲,好多熟人,還有姻親。此時各為其主,王匡也懶得搭理,徑自去尋袁紹。
見了袁紹,便道:“本初,韓元長等到我處,所為何事?”
袁紹見王匡來了,便道:“公節有所不知,韓元長等為董卓所迫,攜詔書欲來我處說降。”
王匡道:“詔書何在?”
袁紹便把詔書給王匡看,王匡一看,便樂了,董卓在詔書中寫道,自己之前一直擔任邊地守臣,極少入朝,於朝政之事,頗有不懂之處。之前種種,是自己有些獨斷專行了,是以才導致許多人不滿。但是,自己這邊呢,代表著天下正統,還是有許多名士許多公卿支持自己的。自己雖然有些做法不妥,但內心卻是一心為公,一心只為大漢好,別無他志。希望諸位可以理解。
如今因為治國理念不同,導致天下動蕩,戰禍四起。自己每每因此而心不自安。於是打算好好和大家坐下來談一談。自己打算去相國尊號,只為太尉,而袁本初,負海內人望,可為司徒或司空。兩人可攜手共秉朝政,為一個繁榮的,穩定的大漢帝國,作出自己的貢獻……當然,要是本初你同意我的條件,可以大家暫停戰事,坐在一起談一談,然後我滿足你的條件,你也要負責勸停關東諸侯,讓他們罷兵,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王匡又問諸臣到懷縣之時日,袁紹說來了半個多月了。
王匡就道:“本初意有所動乎?”
袁紹馬上一本正經道:“豈有此事?我與董仲穎有滅門之恨,豈有從他之理!”
其實王匡沒猜錯,袁紹是有些心動了。他當時反董,是有著自己的小算盤的,就是他不滿董卓行廢立之事。而且自己出逃之後,太後與弘農王皆在董卓之手,生死難蔔。於是袁紹便想,你董卓一個粗鄙莽夫,也能行廢立之事,我袁紹世代纓簪,四世三公,難道我便不可以行廢立之事?好,你立一帝,我不滿意,我便聯合天下諸侯,重立一帝。看看這天下,是聽你姓董的,還是聽我袁氏的?
當時袁紹都與眾人有溝通,打算迎立幽州牧劉虞劉伯安。劉虞乃光武帝長子東海恭王劉強之後。劉強當年可是皇長子,當了太子好多年。只是後來母親郭皇後被廢,劉強心不自安,乃自請去太子位而就蕃。光武帝心中不忍,又因為劉強沒有過錯而廢太子之位,是以對他非常優待,於是賜其虎賁旄頭,宮殿設鐘虡之縣,擬於乘輿。一共讓其受二十九縣之封。劉虞的身份,在一眾宗室中還是非常尊貴的。所以袁紹當初就把主意打到劉虞的身上了。
結果自己還沒行動呢,劉備帶著何太後與弘農王突然就出現在自己的面前了。袁紹大計遭挫,表面不說,心中卻把劉備恨得要死。這也是後來袁紹一直與劉備不對付的原因之一。
王匡聞袁紹所言,不疑有他,便道:“既如此,某一路勞頓,先行安頓,明日再與本初議事。”
於是與袁紹作別,自去府中不提。
感謝書友煙花易冷夜太美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