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一百一十六章 涼州之戰

關燈
陶謙字恭祖,丹陽人,少為諸生,歷仕州郡。以知兵,調入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帳下聽用。陶謙的憤怒不是沒道理的。皇甫嵩用兵老成,雖然耗時久,關鍵是穩重啊。陶謙相信,繼續讓皇甫嵩用兵,不用多久,涼州賊必破。眼看著到手的功勞就這樣飛走了,叫陶謙如何不怒?

董卓、孫堅也是差不多的心思。大漢重軍功,他們只有一身殺敵的本領,以後能不能封侯拜相就看有沒有足夠的軍功了,誰曾想閹賊給他們來了這一出。

劉備好言勸慰了幾句,又問道:“那朝廷有沒有詔書下來,以何人為帥臣?”

董卓看了一眼這個聲名鵲起的後輩俊秀,道:“天子詔命,以司空張伯慎為車騎將軍。不日即到。”

劉備哦了一聲,便不再問。

倒是孫堅、陶謙二人對劉備感興趣得很,你一句我一句的來問。二人又都算是讀書人,很快便找到話題,與劉備聊得殷切。董卓坐在一旁,聽得雲裏霧裏,心道,文人都是這付臭德性,又坐了一會,終究是耐不住性子,推說軍中另有他事,告辭而去。

劉備從孫堅、陶謙眼中看出了他們對董卓的一絲不屑之意,不過他們都是有度量有風度的人,表面上掩飾得很好,沒有表露出一分。

數日後,張溫帶著一大票人馬到了,有他的家兵,還有一部皇帝派來的禁衛軍。很意外,劉備看到了堂弟劉恪也在其中。兩人好幾年沒見了,當初劉備統兵征討黃巾,書信去洛陽問及劉恪時,大舅哥盧毓來信說劉恪已隨父親盧植出征。再後來,全國亂成一鍋粥,劉備忙於軍事,便沒再打聽劉恪的消息,不過平亂之後,劉恪倒是有信來。言因有功,在北軍已經升職為軍侯。倒是讓劉備欣喜了好一會。

如今兄弟相見,自然是不勝歡欣。兩人秉燭夜談,直至天明方歇。談話中,劉備知道,劉恪的夫人蘇氏給自己添了個可愛的侄兒。知道岳父盧植在朝堂之上日漸沈默。知道大舅哥依然數拒征辟而不出仕……

劉恪最後提出,自己調到劉備軍中來。劉備想了想,拒絕了。其實他早就有這個想法了,但是想到後來京師的動蕩,自己京師不能沒有人。於是才放任劉恪在禁軍中發展。劉恪已經一步步積功到了軍侯,自己又如何能夠讓他回來呢?

劉備搖搖頭,道:“十一,你還是在京師待著的好。你也知道,我乃臨危受命。這涼州賊一平,天下無戰事,指不定我麾下這支隊伍就要解散。你來此無益。”

劉恪雖然也是二十好幾的人了,但對劉備的話還是深信不疑的。兄長如此說了,那就如此做嘍。

第二日,張溫擊鼓聚將。眾將進了中軍帳。張溫便取出輿圖,掛在壁上,道:“涼州賊祝亂三輔之地久矣,天子憤怒,百姓驚惶,今天子授命於我,著我統率三軍,討伐不臣。爾等須同心協力,不可怠慢,否則軍法無情!”

一上來,張溫就來了個下馬威。不拿出主帥的威嚴來,這麾下的驕兵悍將如何鎮得住?

見眾將唯唯,張溫臉上才綻開一絲笑容,側身指著輿圖道:“此乃涼州賊分布形勢圖,諸位將軍對接下來的戰事有何方略,請暢所欲言。”

從地圖上看出,左馮翊、左扶風、京兆尹,都有涼州兵的分布。董卓看了一陣,看不出所以然,悶聲道:“還能有什麽,逮住了叛軍就打唄!”

張溫看了看這位涼州籍武將,心中直接下了個定論,莾夫。

陶廉和孫堅倒是說了點不一樣的東西出來,提出要留兵鎮守後方,防止涼州叛軍攻入司隸,然後再步步推進,壓縮涼州叛軍的回旋空間,而後吃掉小部叛軍,再尋機與大部決戰。慢慢把涼州叛軍逼出三輔之地。再作打算。

若不是有著超前的眼光,劉備自度自己也只能如此回答了。留兵鎮守後方以阻隔三輔與司隸,乃是政治上的絕對正確。光這一點,眾將包括張溫在內皆都認同。然後穩步推進,吃小放大,把叛軍的生存空間逐漸壓縮。不得不說這是非常好的良策。

劉備看了看輿圖,心中有數,便向張溫道:“將軍,我看涼州賊並無入寇司隸之意。”

張溫哦了一聲,有趣的看著這位年輕的名臣,道:“玄德有何高論,請試言之。”

劉備道:“涼州賊反叛以來,向來在涼州為亂,此番入寇三輔,所打旗號乃是誅除宦官。可到三輔之後,卻停兵不前,而四下劫掠。以我觀來,他們誅除宦官是假,借機來三輔之地搶糧搶錢帛才是真!”

劉備說對了,涼州本就不是物產富饒之地,涼州叛軍把涼州攪了個天翻地覆,大家不放牧、不種地,逃亡的逃亡,造反的造反。涼州哪裏還有多餘的糧食提供給叛軍?他們入寇三輔這膏脂之地,還真是沖著錢糧來的。涼州賊一入三輔,便被這裏的繁華驚呆了,一個個的四下燒殺搶掠,泯滅人性,無惡不作。

是以後來的曹操大臣衛覬才說:“西方諸將,皆豎夫屈起,無雄天下意,茍安樂眼前而已。”

就是說涼州系的叛將們,也包括後來的董卓、李催等人,一個個都是目光短淺之人,根本就沒想過要稱雄天下。只想著混日子。衛覬說得很準,所以這些人,一個個的轟動一時之後,也就迅速敗亡。

張溫聽劉備一說,仔細一想,似乎自從三輔入寇的消息傳來,涼州賊就一直待在三輔而沒有向東再進一步。雖然有皇甫嵩在這鎮守。但若說除了皇甫嵩這裏,他們便找不到一條進入司隸的道路,張溫絕對不信。

董卓、孫堅、陶謙等人也來觀看。這一看,越來越覺得劉備說得有理,為什麽,把涼州叛軍的分布位置搞清楚了就明白了。

十數萬涼州軍,要是有心入司隸的話,早就打進去了。可是現在他們卻東一堆、西一堆,不但軍隊分得散,還拉得老長,從雍縣一直到長陵,數百裏路距離,都有叛軍的影子。這也太誇張了吧?不是為了抄掠錢財,為的是什麽?

張溫便道:“既然如此,玄德有何想法?”

劉備沈吟了一會,道:“既然確定涼州賊為的是錢財,那就可以針對性的調整我方軍力了。鎮守後方的兵力可以不用太多。然後我等諸軍可以分作數路,遇弱時直接破賊,遇強時合軍一處,再依董、孫、陶三位將軍之意,穩步推進,我軍必勝!”

劉備盡量的在避免得罪人了。而且他覺得提出分兵的建議,一定符合眾將的胃口,無他,武將貪功而已。

知道了涼州賊不是在一塊,他們一個個都是心高氣傲,自負得不得了的人,又如何肯放過這個立功的機會?

果然,劉備此言一出,下面董卓、孫堅、陶謙等人便向張溫一拱手,道:“劉將軍言之有理。”

張溫只要眾將服從,他也懶得在軍隊如何行軍上去爭執,反正見了賊軍開打就是。於是著眾將各引其部,分頭並進。而他自領皇甫嵩之軍及自己部曲,於後策應。

三輔之地,為西漢歷代帝王陵寢所在。十一座帝陵,如今被叛軍攪得不得安寧,這裏躺的,不僅有皇帝的祖先,也有劉備的祖先。是以,皇帝的憤怒,劉備也感同身受。不說此時了,就是二千年後,自家的祖墳被人動一動試試看,搞不好也要動刀子。

各帝陵都還是有軍隊的,由陵園令及麾下校長掌握。這些部隊,就是用來防止外人進來以及盜賊的。兩漢時的盜墓賊早就有了,這幫人,素來膽大包天,要是再看守得松些,帝陵他們也是敢下手的。

後來的董卓,退回涼州的時候,沒錢不就把帝陵都掘了麽……

可惜陵園令手中的這點兵,給涼州賊塞牙縫都不夠。好在叛軍還有敬畏之心,此時都在外圍搶劫,還不敢對帝陵下手。可是他們又好擔心,生怕外面那些賊子亂闖進來,不說掘墓,就是搶了幾件祭祀的器物,那也是不得了的大罪。

第一戰,在霸陵附近的掫城爆發了。霸陵,裏面安歇的是漢太宗孝文皇帝劉恒。賊將領了數千人,正在縱橫左右村寨。他只覺得首領帶他們入關中的這個決策無比正確。留在涼州那苦寒之地做什麽?缺衣少食的,他好久未曾吃得這樣飽過了。還是關中好啊。

可是,以他那簡單的頭腦,卻從未想過,只知道殺戮和破壞,而不知道建設。等關中搶完了,殺完了,他們又該往哪裏去呢?

涼州兵,便真的可以縱橫天下了嗎?

或許,他會回答,管那麽多做什麽,今天有得吃,明天有得吃,後天有得吃,就行了。再遠的事,到時再說。

與叛軍相遭遇的,是孫堅孫文臺的部隊。他所帶部曲,都是淮泗好漢。一個個精壯得嚇人,論起戰鬥力,絲毫不弱於涼州。

這也是他兒子孫策日後得以縱橫江東的資本。

戰爭一爆發,便直接進入了高,潮。

感謝書友初唐王勃的打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