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

關燈
段熲既死,皇帝便拜衛尉劉寬為太尉,把衛尉的位置剛好空出來給了陽球。沒多久,大赦天下,上祿長和浮上言說黨人錮及五族,有乖典訓。皇帝剛好心情好,便令諸黨人禁錮小功以下皆除之。

秋七月,使匈奴中郞將張修因為擅斬單於呼徵,另立羌渠為單於,被南匈奴部眾舉報,於是下獄死。呼徵就是熹平六年從夏育出塞的屠特若屍逐就單於之子。夏育軍大敗而歸,屠特若屍逐就重傷,熬了一陣,沒熬過,於光和元年撒手而去,遺命立子呼微為單於。張修擅斬功臣之子,讓南匈奴部眾激憤驚懼,朝廷於是將張修論死,以撫匈奴。

劉備一直在朝中,不過大多數時候都在沈默,不發一言。他這些日子,可謂收獲多多。他發現,大臣之間,派系也是眾多。根據家世,名位,姻親等關系,形成一個個的小圈子。而這些小圈子又一個套一個,真是覆雜得不得了。這些圈子之間,有時候合作,有時候又對立。麻煩得很。有時候,朝臣還有與宦官家互為姻親的,陽球小妻就為中常侍程璜女;荀彧的未來夫人也是中常侍唐衡之女。怪不得諸臣守不住秘密,事情還沒幹,剛透露點苗頭就滿天飛。敢情到處都是漏洞呀。劉備便吸取這個教訓,心中牢急,以後要做事,保密工作一定要到位。

還好眾臣,在針對宦官集團的態度上,基本上還是一致對外的。有些官員雖然也阿附宦官,但這種不要臉的畢竟是少數。愛惜名聲的人還是占多數的。

陽球為衛尉後,每日裏神思不屬,惶惶惑惑。劉備看在眼裏,心中暗笑,想道陽方正你也有今天。他知道陽球就快完蛋了,但一想起陽球是因為閹宦才完蛋的,心中又高興不起來了。這個時候,凡事閹宦一插手,什麽律令,什麽國家制度,全成擺設了。劉備每念至此,就明白為什麽這麽多大臣前赴後繼的要謀誅宦官。就連他一個小小的郎中心中不也轉著鏟除宦官的念頭麽?實在是國家大事豈能盡托於閹賊之手?兩者之間,註定已經水火不能融。除非一方徹底倒下。

果然沒過多久,曹節買通程璜,知陽球之謀後,便告禦狀了:“陛下,劉郃等常與藩國交通,有惡意,數稱永樂聲勢,受敢狼籍。步兵校尉劉納及永樂少府陳球、衛尉陽球交通書疏,謀議不軌。”

皇帝最聽不得大臣私下勾連,更何況牽涉到藩國?於是大怒,把一幹人等皆下詔獄。諸臣還沒反應過來,就突然發覺閹人又占了上風,居然一舉就被他們扭轉了形勢。

看著曹節等人得意洋洋的模樣,諸臣大怒,一個個的上書懇請皇帝開恩。劉備也上書了:“……司徒劉郃,為河間王之後,曹節等汙言劉郃與藩國交通,欲挑撥離間宗室之情乎?衛尉陽球,與曹節等素有隙……此乃刻意報覆,斯言不足為證!步兵校尉劉納、永樂少府陳球等皆正直之臣,多有功績於社稷,不宜加戮……伏惟聖天子明察之!”

劉備也搞不懂曹節他們要幹什麽,對付一個陽球就夠了,何必拖這麽多人下水,他們就不怕引起眾怒?劉備不知道就是司徒劉郃和劉納以及陳球等支持陽球謀誅王甫曹節的。劉郃兄侍中劉倏曾與大將軍竇武同謀誅閹宦,事敗同死。這裏就結下了血仇。至於陳球,熹平元年曹節等人欲把竇太後別葬他處,結果是陳球和李鹹據理力爭,竇太後才與桓帝合葬,那個時候曹節等就看陳球不順眼了。現在一查,陳球還居然敢在陽球後面煽風點火,行,你也別跑了。步兵校尉劉納,之前為尚書的時候就因為正直而忤惡了宦官這才貶為步兵校尉的,不抓他抓誰?

好吧,曹節你不是喜歡給人戴帽子嗎?我也會戴。經過後世網絡各種論壇洗禮的劉備才不怕曹節無中生有。要是想和他比歪攪胡纏,他有一個算一個,全接著。

這時就看出差距來了。眾臣上書,都是一股腦的求情,說要念他們以前的功勞苦勞,讓陛下大發仁心,憐憫他們,不要怪罪了。罷為庶民讓他們回家好了。劉備則不然,直接指責曹節陷害劉郃,挑撥宗室之間的感情。難道同為宗室之後,通下書信交流下感情都不行了嗎?簡直其心當誅!至於陽球,確實是和你們宦官勢同水火,你們互為仇敵,那麽打擊報覆的時候按照條例,就算不要求你們回避,那你們的證言也不足令人相信!

不是群臣想不到劉備言論中的理由,而是群臣不敢,萬一曹節他們所說都是真的呢?豈不是要惹禍上身了?就算心裏認定曹節他們都是造謠陷害,他們也不敢賭。救人是要救人,但要是人救不出來,反而要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這樣兩頭都落空,豈非不值當?江湖越老,膽子越小,做官也同此理。群臣一個個的顧慮多多,自然不像劉備一腔熱血,鋒銳逼人。

曹節一聽劉備所言,眉頭又是一皺,覺得自己等人慣會賣弄口舌來取悅皇帝,卻想不到這劉備也雄辨過人,牙尖嘴利。只怕以後有得吵。算了,暫且忍一忍你。於是對皇帝道:“陛下,劉郃位登臺鼎,天下瞻望,然不知自斂,宗室固然不**信,然司徒乃敢私與交通耶?陽球與劉郃,勾連不清,書信密集,必有不軌,宜共誅之。劉納、陳球等,可令廷尉審之……”

帝納其言,最後,劉郃與陽球下獄死,妻子親族俱徙邊郡。劉納、陳球兩人坐減死一等,罷為庶人。

劉備一封書,救兩臣。名聲更劇。士林與太學生等無不推許劉備膽色氣節過人。先是,劉備獄中自陳時,言自己乃大漢棟梁之臣。如今京師中,眾元老重臣論及劉備,紛紛言道:“生子當如劉玄德,養浩然之氣,作棟梁之臣!”此論傳開後,迅速被太學生認同,無數人以養浩然之氣,做棟梁之臣為人生目標。漸漸,劉備似乎有點兒未來清流領袖的架式了。

不過劉備沒有去管這些,他這會兒很忙。因為他的行動,陳球、劉納得以死裏逃生,還鄉之時一個個的前來拜謝,就連劉郃、陽球的家屬也來了。雖然人沒救回來,但這是天意如此,還是要感謝劉備的仗義直言的。

但沒多久,劉備就又收到許多感謝書信,有吳郡太守陳瑀的,有汝陰太守陳琮的,有沛相陳珪的……劉備這才知道,自己這份人情有多大。陳瑀、陳琮是陳球的兒子,陳珪是陳球的親侄子,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在陳球的孫輩裏,劉備發現了陳登的書信!臥槽,陳登是陳珪嫡長子,陳球的侄孫!

居然是陳登!那個少有濟世志,豪氣過人的陳元龍!那個後來輔佐他為徐州之主,向曹操獻破呂布之策,在廣陵連破孫權軍的文武全才陳元龍!陳登當時坐鎮廣陵,孫權一動也不敢動,後來轉任東郡太守,孫權才跨有江表,以至於後來的曹操每臨大江而嘆:“恨不早用陳元龍計,而令封豖養其爪牙。”

劉備拿著陳登的書信就激動了,這家夥,有文武膽略,足為方面重臣,可惜英年早逝,三十九歲就去世了。後世流傳他是喜歡生食海中魚鱉這才病死的,也不知道真假?是不是要提醒他一下,生食海鮮雖然美味,但似乎有寄生蟲啊?可以和他探討下,就說這是自己格物所得。嘿嘿!

這一日,劉備休沐,便與盧敏兩人於市井之中閑逛,逛著逛著就到了一個書攤,這個時候,紙張已經造出來很久,但因為上等紙價格昂貴而得不到大規模的應用。而書籍的話,一般都是手抄本。還沒有印刷術的出現。但這個時候的人們已經懂得印刷的概念。熹平石經一立,來抄書的,圖省事以墨塗之然後直接拓印的,數不勝數。

大家都知道拓印了,沒道理不知道去雕版印刷啊,那為什麽沒人去做呢?後來劉備想了一下,發現這個年代的士子大多愛親手抄書。抄書可以溫故而知新,可以加深記憶。還有,每個士子的受業恩師不同,儒家派系眾多,各持己論,朝廷都還要召集群儒進行校對五經文字呢,私下就更亂了。是以種種理由,導致印刷市場發展不起來。商人也不是傻子,不賺錢的事誰願意幹呀。印了書都不知道賣給誰,豈不要賠死?

至於說讓朝廷來推動,且不說朝廷沒有意識到印刷,就算意識到了,只怕也是覺得把書刻在石頭上,然後立塊石頭這樣要經濟劃算多了。而且更利於保存罷?紙書也好,帛書也好,竹書也罷,一把火就燒光了。石頭風吹雨打,可以歷經千年而不毀,還有什麽比這個更省事、更一勞永逸的?

事實也是如此,就算後來石經被毀於戰火(不知道誰這麽無聊要去為難這些石頭),但到了21世紀,仍然有殘片流傳於世,被收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向世人展示著它的滄桑和風采。而那些紙質書籍,被焚毀失傳的不知凡幾。尤其是滿清修《四庫全書》,毀了無數我華夏珍貴書籍,尤為可恨!

第三更奉上,昨天一更的債已還哦。感謝江湖過客,,,,,兄臺的打賞支持,感謝書友們的推薦票。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