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桃紅又是一年
關燈
小
中
大
賜婚聖旨一出,劉隗劉綏父子懵了,江海只是一字之隔,卻相差千裏。劉隗意識到是王導從中作梗,從臨海公主變成臨江公主是雙方斡旋妥協的結果。
劉隗的想法和以前大晉丞相孫秀聽到皇帝把河東公主賜婚給孫子孫會的想法是一樣:賜都賜了,還能“退貨”不成?至少都是大晉公主,我的政敵遍布朝野,朝不保夕,取個公主回家,至少能保住一線血脈,穩賺不賠。
於是劉隗拉著呆若木雞的二兒子進宮謝恩。
寡居的臨江公主跑到臺城,找哥哥皇帝狠狠敲了一筆嫁妝,“嫁到劉家可以,以後劉家人得供著我,可別三天兩頭進宮找哥哥告狀,說我不賢。他們要的是我公主的名頭,不是賢妻。我住我的公主府,他住他的駙馬府,逢年過節一起坐下來吃頓飯,一飯之交而已,別談什麽感情責任。”
司馬家的女人,就是痛快。
王悅擺平了此事,到了婁湖別院。悶熱了好幾天,青苔都爬到了墻壁上去,老天爺終於肯賞臉,淅淅瀝瀝下起雨來,雨量不大,還斷斷續續的,好像老天爺也邁入了中年危機,前列腺功能出現了問題。
水車咿咿呀呀的自傳著,牽動著圓形的石盤,清河用雙手扶著泥土,正在盤一個陶瓶。
王羲之用毛筆蘸著清水,在一塊光滑如鏡的石板上寫字,寫到後面,前面的字就幹了,他就繼續寫,一遍一遍,不厭其煩,身邊有個陶制筆筒,筆筒裏裝著三支已經寫禿的毛筆。
王羲之天性散漫,唯有寫字的時候投入認真,到了忘我的地步。
一串鈴鐺拴在屋檐下,隨著清風搖擺,叮叮當當,就像一個風鈴。
恬靜祥和,遠離紛爭,王悅舉著一把傘,遠遠的看著各自專心做著手頭事情的清河和王羲之。
王悅停下腳步,靜靜欣賞,他忙忙碌碌,勾心鬥角,為的就是讓她能夠一心盤著手裏的泥土,不用管外頭的風雨飄搖。
清河無意間擡頭時看見了他,會心一笑,洗了手,出門穿上羊獻容送的木屐,也不打傘,就這麽走了出來。
木屐在石板路上發出清脆的撞擊之聲,王悅連忙舉著傘去接她,兩人在湖中竹航上散步,王悅雲淡風輕的和清河講了太興帝“賣她”未遂的經過,“……這段時間你就借口天氣熱出宮避暑為由,不要去臺城。我可以不使出下三濫的手段對付他們,但是他們為了算計你而使出什麽下作的手段,我不敢心存僥幸,讓你去犯險。”
清河差點被皇帝“強賣”,下雨天也有三分火氣,“這一天天的,整天鬧幺蛾子,先是要廢了我母親,又要廢我公主之位,現在又要把我賣個好價錢。你和皇帝撕破臉,不用裝什麽君臣,把話說開了正好。因禍得福,我也不想和皇帝虛情假意扮演什麽慈祥伯父乖侄女,他問都不問我一聲,就要賜婚——我親娘還活著呢。這個夏天過去,我也不回臺城了,皇上若還有臉派人來接,我就直說不敢去,怕被他賣了。”
王悅笑道:“你真這麽說?”
清河笑道:“你連聖旨都敢半路攔截,我當然敢講,有靠山為什麽不拿出來顯擺?皇上連臉面都不要了,我還怕他難堪不成?”
其實清河搬到臺城時並不十分反感太興帝,畢竟她以前一家人都是傀儡,她曉得明明身居帝國最高的位置,卻像個木偶人似的被權臣操縱,萬事都做不了主是什麽滋味。
那是相當難受啊。
可是清河一家子當傀儡時,從未幹出犧牲別人來奪權的事情,他們一家人也曉得皇帝是個白癡,沒有奢望過皇權在握,一切以大晉的安穩為上,努力自保,不想主動挑事搞事,瞎折騰。
哪怕太興帝有半點治國的才能也行啊!但是他沒有,不僅無才,就連德行也堪憂——瞧瞧他是如何對待為他生了五個兒子的荀氏,毫無擔當,推卸責任,惱羞成怒之下甚至要殺荀氏,簡直令人齒冷。
雨漸大了,王悅把傘傾到清河這邊,怕她淋濕,“好,你說不去就不去吧,皇上那邊我來應付。”
清河見王悅半個肩膀都濕了,連忙加快了腳步,拉著他跑到湖心竹亭裏避雨,“我聽灌娘說你在臺城脫衣舌戰群臣的場面了,你怎麽可以這樣?”
王悅忙解釋道:“他們辱罵你母親,還叫囂廢後,甚至要廢了你,我豈能忍。”
清河噗呲一笑,“你怎麽可以隨便脫衣服呢——我都沒看過,一幫不相幹的人全看了,連周撫都知道你有八塊腹肌,胸口有一道閃電一樣傷疤。走,去換一件幹衣服,我得好好看一看,數一數你身上到底有幾道疤。我總得比文武百官要更‘了解’你才行。”
清河把王悅拖到了內室。
清河看過之後,嚴重懷疑把朝中大臣們弄得啞口無言的不是王悅的一張利嘴,而是他的身體,一道道疤痕鋪陳在如玉雕般的身軀上,像是一道道寫意的畫筆,在他身上描繪出一幅兵戈鐵馬的圖畫。
美貌到極致,連傷疤都能馴服得服服帖帖。
就這樣,王悅在裏頭換個衣服就花了近半個時辰,還差點失了身,這次換衣服,簡直虧(賺)大發了。
目測又會是一個火辣辣的夏天。
次日,王悅去東宮,太子又在撒小米餵小雞仔,問道:“太子友今日有空嗎?”
王悅看著太子:我好像在你這裏當差吧。
太子笑道:“有空的話,陪我去一趟江北找郗鑒——我給他謀了個兗州都督的官,我給他送官袍官帽還有任命書。我不敢獨自前去,怕被流民攔路打劫。”
這個太子腦子有些不好使,但是口出必行,說給王悅養雞就真的養雞,說給郗鑒弄個官當就立刻兌現,不過——王悅無語片刻,“兗州在中原,早就是趙國的地盤,甚至都不在江北,你封他為兗州都督有何用?”
太子你清醒一點!這個大餅畫的都超出紙張範圍了啊餵!
太子雙手一攤,把小米全部撒出去,“我無權無勢,實在給郗鑒謀不到什麽實缺,兗州都督是個虛職,但至少是朝廷承認的一品官啊,你知道外頭多少人想花錢買這個兗州都督麽?我能給郗鑒謀出這個虛職就已經使出全力了。當然,如果郗鑒能夠把兗州拿下來,他就是當仁不當的兗州都督。”
太子笨是笨了點,他至少肯用心。
王悅說道:“行,我陪你走一趟。”
太子歡呼雀躍。
在王悅的安排下,兩人順利渡江,見到了郗鑒,太子把官袍和任命書煞有其事的遞給郗鑒。
一聽兗州都督的官職,郗鑒毫無喜色,只覺得好笑,但是王悅對他瘋狂使眼色,郗鑒看在王悅的面子上,慎重其事的接受了太子的好意。
郗鑒請太子上座,太子把什麽“國之棟梁”等等讚美之詞把郗鑒一頓猛誇,正說到興頭上時,外頭手下有急事來報。
郗鑒告辭出去,後來的時候,臉色很不好看。
王悅問:“發生什麽事情了?”
郗鑒嘆息,“劉琨和祖逖都被石勒所滅,石勒在西北稱霸,自立為帝,國號為趙。”
大晉失去中原,只有劉琨和祖逖這對聞雞起舞的好兄弟一直不肯投降,組織當地塢堡,甚至聯合鮮卑人一起抵抗,他們兩個一死,大晉在中原最後的火星也熄滅了。
劉琨是王悅和荀灌的老師,以前在中領軍的時候,也提攜過郗鑒,郗鑒在江北組織流民帥時常見縫插針的給劉琨和祖逖提供糧草等支援,但杯水車薪,劉琨和祖逖兩個人打著幾乎毫無希望的戰鬥,拼到了最後一刻。
王悅和太子立刻渡江回去,將兩顆將星隕落的噩耗告訴臺城。
劉曜所建的國家叫做趙國,都城在長安。石勒接連滅掉劉琨和祖逖之後,定都平陽,也叫趙國。
中原大地兩趙並立,也是歷史上絕無僅有之時。為了區別兩國,史上按照建國日期來瓜分,稱劉曜的趙國為前趙,石勒的趙國為後趙。
石勒建立後趙之後,也派使節來大晉,聲稱劉曜滅大晉,還厚顏無恥的搶了大晉的羊慧皇後當皇後,我願意和大晉建交,一起對付劉曜。
太興帝躍躍欲試,要和石勒的趙國建交,立刻被丞相王導給否決了,“陛下,萬萬不可與石勒建交,現在中原二趙並立,互相爭鬥,大晉只需坐山觀虎鬥即可,不偏不倚。倘若與任何一方建交,必定會觸怒另一方,反過來攻打我國,南渡來的中原百姓好不容易過了兩年安穩日子,萬萬不可再起戰亂了。”
王導的觀點是中原怎麽亂和我們沒關系,只要江南安好,便是晴天。
打仗?沒錢打什麽仗?
為了表示決心,王導當場燒毀了石勒送來建交的國書——因清河公主賜婚事件,王導擔心太興帝又搞什麽先斬後奏,偷偷與石勒互換國書建交,幹脆把石勒的國書當場燒毀,讓太興帝整不出什麽幺蛾子來。
史載,“石勒來聘,遂焚其幣。”,大晉不肯與劉曜、石勒互相使節。
王導這個老狐貍很少在朝堂旗幟鮮明的表明觀點,只要他開口,這事就定下來了,朝中大部分官員都站出來附議,支持王導,不和二趙建交。
太興帝又又被王導當眾打臉駁回,連國書都燒了,無可奈何,幹脆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君臣當場撕破臉,王導懶得再理會太興帝的心情和面子,裝什麽君臣和諧,說道:“大家都散了吧,把石勒派出的使者送回去。”
如此,石勒的後趙來敲大晉的大門,也吃了個閉門羹。
後來正如王導所料,中原大地,兩個趙國開始互掐,都無暇理會江南的大晉,大晉得以喘息之機,南北融合,人口/爆炸,經濟騰飛。
眨眼間,桃紅又是一年春。
一切都在往王導的希望方向發展,君臣的矛盾也越來越激化,終於,太興帝實在忍不住了,受夠了當傀儡,腦子一熱,催著劉隗立了一個法令《放僮法》。
僮客,就是家奴的意思。這些大多是士族豢養的部曲私兵,正因這些部曲私兵的存在,保護著各大士族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旋渦,甚至改朝換代,是士族安身立命的根本。
尤其是永嘉之亂,這些中原士族能夠南渡到江南重新生根發展,都是因部曲私兵一路拼命保護的緣故。
《放僮法》規定,每個家族擁有的僮客不能超過朝廷規定的數目,一旦超出,就要放僮——也就是放僮客自由,從奴隸變成自由身。
可是僮客沒有產業,除了打仗,沒有其他技能,祖祖輩輩都靠著家主養活全家,僮客獲得自由,失去飯碗,怎麽辦呢?
太興帝要劉隗把這些從士族那裏“薅羊毛”般薅出來的僮客全部納到麾下,成為一支羽林軍,由皇帝養活他們。
王悅一聽這個發令,簡直要炸了,對父親王導說道:“您一定要阻止劉隗草擬的《放僮法》。這不是放奴,這是搶劫,皇上已經瘋了。我們瑯琊王氏豢養的部曲私兵是最多的,皇帝和劉隗在針對父親,打著放奴的名義搶人,那有那麽便宜的事?”
王導卻悠閑自在的欣賞著花飛花謝花滿天,“江南的春天真美啊,我都忘記中原的春天是什麽樣子了——我不會阻止《放僮法》,相反,我還要想方設法推進這部法令,這是皇上劉隗他們為自己親手打造的一具棺材、親手挖的一座座墳墓,我怎麽好意思阻止他們呢?”
王導目光倏的一冷,“他們受夠了我,我也忍夠他們!我不想再忍下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劉隗的想法和以前大晉丞相孫秀聽到皇帝把河東公主賜婚給孫子孫會的想法是一樣:賜都賜了,還能“退貨”不成?至少都是大晉公主,我的政敵遍布朝野,朝不保夕,取個公主回家,至少能保住一線血脈,穩賺不賠。
於是劉隗拉著呆若木雞的二兒子進宮謝恩。
寡居的臨江公主跑到臺城,找哥哥皇帝狠狠敲了一筆嫁妝,“嫁到劉家可以,以後劉家人得供著我,可別三天兩頭進宮找哥哥告狀,說我不賢。他們要的是我公主的名頭,不是賢妻。我住我的公主府,他住他的駙馬府,逢年過節一起坐下來吃頓飯,一飯之交而已,別談什麽感情責任。”
司馬家的女人,就是痛快。
王悅擺平了此事,到了婁湖別院。悶熱了好幾天,青苔都爬到了墻壁上去,老天爺終於肯賞臉,淅淅瀝瀝下起雨來,雨量不大,還斷斷續續的,好像老天爺也邁入了中年危機,前列腺功能出現了問題。
水車咿咿呀呀的自傳著,牽動著圓形的石盤,清河用雙手扶著泥土,正在盤一個陶瓶。
王羲之用毛筆蘸著清水,在一塊光滑如鏡的石板上寫字,寫到後面,前面的字就幹了,他就繼續寫,一遍一遍,不厭其煩,身邊有個陶制筆筒,筆筒裏裝著三支已經寫禿的毛筆。
王羲之天性散漫,唯有寫字的時候投入認真,到了忘我的地步。
一串鈴鐺拴在屋檐下,隨著清風搖擺,叮叮當當,就像一個風鈴。
恬靜祥和,遠離紛爭,王悅舉著一把傘,遠遠的看著各自專心做著手頭事情的清河和王羲之。
王悅停下腳步,靜靜欣賞,他忙忙碌碌,勾心鬥角,為的就是讓她能夠一心盤著手裏的泥土,不用管外頭的風雨飄搖。
清河無意間擡頭時看見了他,會心一笑,洗了手,出門穿上羊獻容送的木屐,也不打傘,就這麽走了出來。
木屐在石板路上發出清脆的撞擊之聲,王悅連忙舉著傘去接她,兩人在湖中竹航上散步,王悅雲淡風輕的和清河講了太興帝“賣她”未遂的經過,“……這段時間你就借口天氣熱出宮避暑為由,不要去臺城。我可以不使出下三濫的手段對付他們,但是他們為了算計你而使出什麽下作的手段,我不敢心存僥幸,讓你去犯險。”
清河差點被皇帝“強賣”,下雨天也有三分火氣,“這一天天的,整天鬧幺蛾子,先是要廢了我母親,又要廢我公主之位,現在又要把我賣個好價錢。你和皇帝撕破臉,不用裝什麽君臣,把話說開了正好。因禍得福,我也不想和皇帝虛情假意扮演什麽慈祥伯父乖侄女,他問都不問我一聲,就要賜婚——我親娘還活著呢。這個夏天過去,我也不回臺城了,皇上若還有臉派人來接,我就直說不敢去,怕被他賣了。”
王悅笑道:“你真這麽說?”
清河笑道:“你連聖旨都敢半路攔截,我當然敢講,有靠山為什麽不拿出來顯擺?皇上連臉面都不要了,我還怕他難堪不成?”
其實清河搬到臺城時並不十分反感太興帝,畢竟她以前一家人都是傀儡,她曉得明明身居帝國最高的位置,卻像個木偶人似的被權臣操縱,萬事都做不了主是什麽滋味。
那是相當難受啊。
可是清河一家子當傀儡時,從未幹出犧牲別人來奪權的事情,他們一家人也曉得皇帝是個白癡,沒有奢望過皇權在握,一切以大晉的安穩為上,努力自保,不想主動挑事搞事,瞎折騰。
哪怕太興帝有半點治國的才能也行啊!但是他沒有,不僅無才,就連德行也堪憂——瞧瞧他是如何對待為他生了五個兒子的荀氏,毫無擔當,推卸責任,惱羞成怒之下甚至要殺荀氏,簡直令人齒冷。
雨漸大了,王悅把傘傾到清河這邊,怕她淋濕,“好,你說不去就不去吧,皇上那邊我來應付。”
清河見王悅半個肩膀都濕了,連忙加快了腳步,拉著他跑到湖心竹亭裏避雨,“我聽灌娘說你在臺城脫衣舌戰群臣的場面了,你怎麽可以這樣?”
王悅忙解釋道:“他們辱罵你母親,還叫囂廢後,甚至要廢了你,我豈能忍。”
清河噗呲一笑,“你怎麽可以隨便脫衣服呢——我都沒看過,一幫不相幹的人全看了,連周撫都知道你有八塊腹肌,胸口有一道閃電一樣傷疤。走,去換一件幹衣服,我得好好看一看,數一數你身上到底有幾道疤。我總得比文武百官要更‘了解’你才行。”
清河把王悅拖到了內室。
清河看過之後,嚴重懷疑把朝中大臣們弄得啞口無言的不是王悅的一張利嘴,而是他的身體,一道道疤痕鋪陳在如玉雕般的身軀上,像是一道道寫意的畫筆,在他身上描繪出一幅兵戈鐵馬的圖畫。
美貌到極致,連傷疤都能馴服得服服帖帖。
就這樣,王悅在裏頭換個衣服就花了近半個時辰,還差點失了身,這次換衣服,簡直虧(賺)大發了。
目測又會是一個火辣辣的夏天。
次日,王悅去東宮,太子又在撒小米餵小雞仔,問道:“太子友今日有空嗎?”
王悅看著太子:我好像在你這裏當差吧。
太子笑道:“有空的話,陪我去一趟江北找郗鑒——我給他謀了個兗州都督的官,我給他送官袍官帽還有任命書。我不敢獨自前去,怕被流民攔路打劫。”
這個太子腦子有些不好使,但是口出必行,說給王悅養雞就真的養雞,說給郗鑒弄個官當就立刻兌現,不過——王悅無語片刻,“兗州在中原,早就是趙國的地盤,甚至都不在江北,你封他為兗州都督有何用?”
太子你清醒一點!這個大餅畫的都超出紙張範圍了啊餵!
太子雙手一攤,把小米全部撒出去,“我無權無勢,實在給郗鑒謀不到什麽實缺,兗州都督是個虛職,但至少是朝廷承認的一品官啊,你知道外頭多少人想花錢買這個兗州都督麽?我能給郗鑒謀出這個虛職就已經使出全力了。當然,如果郗鑒能夠把兗州拿下來,他就是當仁不當的兗州都督。”
太子笨是笨了點,他至少肯用心。
王悅說道:“行,我陪你走一趟。”
太子歡呼雀躍。
在王悅的安排下,兩人順利渡江,見到了郗鑒,太子把官袍和任命書煞有其事的遞給郗鑒。
一聽兗州都督的官職,郗鑒毫無喜色,只覺得好笑,但是王悅對他瘋狂使眼色,郗鑒看在王悅的面子上,慎重其事的接受了太子的好意。
郗鑒請太子上座,太子把什麽“國之棟梁”等等讚美之詞把郗鑒一頓猛誇,正說到興頭上時,外頭手下有急事來報。
郗鑒告辭出去,後來的時候,臉色很不好看。
王悅問:“發生什麽事情了?”
郗鑒嘆息,“劉琨和祖逖都被石勒所滅,石勒在西北稱霸,自立為帝,國號為趙。”
大晉失去中原,只有劉琨和祖逖這對聞雞起舞的好兄弟一直不肯投降,組織當地塢堡,甚至聯合鮮卑人一起抵抗,他們兩個一死,大晉在中原最後的火星也熄滅了。
劉琨是王悅和荀灌的老師,以前在中領軍的時候,也提攜過郗鑒,郗鑒在江北組織流民帥時常見縫插針的給劉琨和祖逖提供糧草等支援,但杯水車薪,劉琨和祖逖兩個人打著幾乎毫無希望的戰鬥,拼到了最後一刻。
王悅和太子立刻渡江回去,將兩顆將星隕落的噩耗告訴臺城。
劉曜所建的國家叫做趙國,都城在長安。石勒接連滅掉劉琨和祖逖之後,定都平陽,也叫趙國。
中原大地兩趙並立,也是歷史上絕無僅有之時。為了區別兩國,史上按照建國日期來瓜分,稱劉曜的趙國為前趙,石勒的趙國為後趙。
石勒建立後趙之後,也派使節來大晉,聲稱劉曜滅大晉,還厚顏無恥的搶了大晉的羊慧皇後當皇後,我願意和大晉建交,一起對付劉曜。
太興帝躍躍欲試,要和石勒的趙國建交,立刻被丞相王導給否決了,“陛下,萬萬不可與石勒建交,現在中原二趙並立,互相爭鬥,大晉只需坐山觀虎鬥即可,不偏不倚。倘若與任何一方建交,必定會觸怒另一方,反過來攻打我國,南渡來的中原百姓好不容易過了兩年安穩日子,萬萬不可再起戰亂了。”
王導的觀點是中原怎麽亂和我們沒關系,只要江南安好,便是晴天。
打仗?沒錢打什麽仗?
為了表示決心,王導當場燒毀了石勒送來建交的國書——因清河公主賜婚事件,王導擔心太興帝又搞什麽先斬後奏,偷偷與石勒互換國書建交,幹脆把石勒的國書當場燒毀,讓太興帝整不出什麽幺蛾子來。
史載,“石勒來聘,遂焚其幣。”,大晉不肯與劉曜、石勒互相使節。
王導這個老狐貍很少在朝堂旗幟鮮明的表明觀點,只要他開口,這事就定下來了,朝中大部分官員都站出來附議,支持王導,不和二趙建交。
太興帝又又被王導當眾打臉駁回,連國書都燒了,無可奈何,幹脆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君臣當場撕破臉,王導懶得再理會太興帝的心情和面子,裝什麽君臣和諧,說道:“大家都散了吧,把石勒派出的使者送回去。”
如此,石勒的後趙來敲大晉的大門,也吃了個閉門羹。
後來正如王導所料,中原大地,兩個趙國開始互掐,都無暇理會江南的大晉,大晉得以喘息之機,南北融合,人口/爆炸,經濟騰飛。
眨眼間,桃紅又是一年春。
一切都在往王導的希望方向發展,君臣的矛盾也越來越激化,終於,太興帝實在忍不住了,受夠了當傀儡,腦子一熱,催著劉隗立了一個法令《放僮法》。
僮客,就是家奴的意思。這些大多是士族豢養的部曲私兵,正因這些部曲私兵的存在,保護著各大士族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旋渦,甚至改朝換代,是士族安身立命的根本。
尤其是永嘉之亂,這些中原士族能夠南渡到江南重新生根發展,都是因部曲私兵一路拼命保護的緣故。
《放僮法》規定,每個家族擁有的僮客不能超過朝廷規定的數目,一旦超出,就要放僮——也就是放僮客自由,從奴隸變成自由身。
可是僮客沒有產業,除了打仗,沒有其他技能,祖祖輩輩都靠著家主養活全家,僮客獲得自由,失去飯碗,怎麽辦呢?
太興帝要劉隗把這些從士族那裏“薅羊毛”般薅出來的僮客全部納到麾下,成為一支羽林軍,由皇帝養活他們。
王悅一聽這個發令,簡直要炸了,對父親王導說道:“您一定要阻止劉隗草擬的《放僮法》。這不是放奴,這是搶劫,皇上已經瘋了。我們瑯琊王氏豢養的部曲私兵是最多的,皇帝和劉隗在針對父親,打著放奴的名義搶人,那有那麽便宜的事?”
王導卻悠閑自在的欣賞著花飛花謝花滿天,“江南的春天真美啊,我都忘記中原的春天是什麽樣子了——我不會阻止《放僮法》,相反,我還要想方設法推進這部法令,這是皇上劉隗他們為自己親手打造的一具棺材、親手挖的一座座墳墓,我怎麽好意思阻止他們呢?”
王導目光倏的一冷,“他們受夠了我,我也忍夠他們!我不想再忍下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